首页 百科知识 本书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本书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时间:2022-10-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及预警机制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城市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提出有针对性的北京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与建议。本书在总结现有的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及其具体实践基础上,综合运用生态学、政府学、管理学等多学科方法,对构建符合北京市的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及生态文明预警研究进行了有益探索。

(一) 本书的研究思路

可通过以下两个框图来说明本书写作的整体思路和重点内容。

第一个框图 (见图1-3): 本书的整体写作思路,也是本书的内容框架,共由六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绪论: 重点阐述本书创作的现实背景,并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进行简略汇总,界定本书中的相关概念,提出本书可能的创新之处。第二部分,北京生态文明建设评价及预警的基础研究: 从理论基础和学科基础两方面考察北京生态文明建设评价及预警体系,阐明北京生态文明建设评价及预警的战略意义。第三部分,构建北京生态文明建设评价及预警的制约要素的研究: 对北京生态文明建设进程及现状进行考评,并从纵向和横向两方面进行比较与总结。第四部分,北京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遵循实用性、真实性、前瞻性的原则,设计北京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大量的数据材料对其进行评价研究。第五部分,北京生态文明建设预警研究: 根据现有的生态文明相关指标数据,预测未来北京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与发展程度,与预警警度进行比对,提出相应的生态预警分析,为调整和完善北京生态文明建设布局与战略提供科学依据。第六部分,北京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建议。在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及预警机制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城市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提出有针对性的北京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图1-3 本书的内容框架

第二个框图 (见图1-4): 本书重点内容的写作思路,即本书第四章、第五章的内容。首先,根据相关构建原则和北京的实际情况,对一般的生态文明建设指标进行筛选。其次,构建北京生态文明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综合评价分析方法,评价2001年至2011年北京生态文明建设的水平,计算出综合评价得分。再次,根据已有的数据,采用灰色系统预测方法,预测北京未来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并确定预警警戒线,进行预警,提出调整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布局及对策建议。

图1-4 北京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构建、预警及其结果应用

(二) 本书的研究方法

本书采取了如下研究方法: 一是文献研究方法和实际分析方法相结合。本书查阅梳理了生态文明的相关理论、预警理论和北京生态文明建设的大量文献资料,进一步深化了生态文明的概念、本质和价值取向,构建了北京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并搜集整理了北京近十几年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始数据,对2001年至2011年北京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进行了评价。二是比较研究方法和规范研究方法相结合。本书中列举了国内外多个城市的生态文明建设历程及经验,在研究过程中与北京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比较,突出了北京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水平,对北京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与借鉴。本书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构建北京生态文明建设预警系统,确定预警警度,将预警警度与北京“十二五”规划期间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进行比对,对北京生态文明建设进行预警。三是层次分析方法和灰色系统预测方法相结合。本书选用具有主观赋权特点和客观赋权性质的层次分析方法,确定北京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中每一个具体指标的权重,计算出北京生态文明建设综合评价结果。还选用具有不需要大量样本、样本不需要有规律性分布、计算工作量小、可用于短期和中长期预测和灰色预测准确度高等优点的灰色系统预测分析方法,预测北京“十二五”规划期间的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争取为北京生态文明建设的预警提供有效的数据指标支持。

(三) 本书争取创新之处

本书根据北京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情况及相关的实践经验,设定了生态经济、生态政治、生态社会、生态环境、生态文化等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级指标体系及若干个对应的二级指标权重,建立了具有可行性、实用性及前瞻性的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并测定了相关数据及指标权重,使生态文明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具有了现实可操作性。本着尊重现实与科学借鉴的态度,本书采用了比较方法,将北京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放置在世界城市视域下进行了跨区域比较,试图认知差异与不足。伦敦等国外四个城市以及上海等国内四个城市的生态实践无疑是检验北京生态文明建设成效的最好试金石,也是此领域建设实践的互动与交流,是提升北京城市生态竞争力的现实捷径。本书将综合采用层次分析方法和灰色系统预测方法,把北京生态文明建设战略、评价指标体系和生态预警研究相互结合,实现战略内容的具体化,达到实施操作的层面,并根据评价结果对北京生态文明建设进行生态预警研究,力争为未来的北京生态文明发展战略提供可借鉴的对策建议。

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取向是本书研究的重点之一,也是引导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思想基础,正确的理论引导是实践良性运行的内源基础。本书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试图探索建设生态文明的法理积淀及坚持缘由。生态文明建设以提升城市生态竞争力为载体,增强自然生态系统的自身持续发展能力,促进自然生态系统与人类社会系统的和谐发展,最终实现人的自由、和谐和全面的发展。从目前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构建和具体的实践经验来看,我国城市生态文明相关研究相对薄弱。本书在总结现有的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及其具体实践基础上,综合运用生态学、政府学、管理学等多学科方法,对构建符合北京市的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及生态文明预警研究进行了有益探索。

本书既有新理论研究视野,又有实证考察的方法论,既有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的构建,又有生态文明建设的预警研究,试图从理论创新与实践主导等层面对北京生态文明建设进行全方位、立体式的考察研究,并在研究结论上力争为今后的相关建设提供可视化的对策路径。构建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时,应注重选择适宜的切入点,不应只从眼前的某一个角度或某一个领域看待问题,而是要从生态文明建设本身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来考虑,即将人与自然的和谐、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现代化等内容作为核心指标要素。为此,本书选取了生态经济、生态政治、生态产业、生态消费以及环境建设等指标进行了考察研究,力争为当今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兼具实用性与科学性的指标模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