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凉山彝族自治州基本状况

凉山彝族自治州基本状况

时间:2022-10-0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凉山彝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南至金沙江,北抵大渡河,东临成都平原,西连横断山脉,在东经100°15′~103°53′和北纬26。全州水资源总量约为368.53亿立方米,人均占有量8978.87立方米,是全国人均占有量的3.86倍,是四川省人均占有量的3.21倍。据统计,全州水能可开发量约为2811万千瓦,居全国之冠,有“水利王国”之称。凉山州境内地貌复杂多样,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由于地形的多样性,凉山州境内各地都呈现出明显的立体气候。

2.1.1 地理位置和水资源

凉山彝族自治州(以下简称凉山州)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南至金沙江,北抵大渡河,东临成都平原,西连横断山脉,在东经100°15′~103°53′和北纬26。03′~29°27′之间。成昆铁路和108国道纵贯全境,为“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

凉山州境内河流众多,均属长江水系,流域面积10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有145条,其中流域面积1000平方千米以上的有11条。全州水资源总量约为368.53亿立方米,人均占有量8978.87立方米,是全国人均占有量的3.86倍,是四川省人均占有量的3.21倍。据统计,全州水能可开发量约为2811万千瓦,居全国之冠,有“水利王国”之称。从数据看,凉山州的水资源的确丰富,除长江水系外,还有邛海、马湖、泸沽湖等23个内陆淡水湖泊。此外,地下热水资源较多,以温泉形式露出地表的有51处,水温在30℃~60℃之间,各温泉总流量每秒达到110升。

凉山降水空间分布极为不均,干旱和洪涝灾害时有发生。丰水期降雨量占全年的85%以上,枯水期降雨量不到全年的15%,降雨(约70%)主要分布在7、8、9三个月,而降雨在这个时期又容易形成洪水,造成危害,水资源可开发利用程度差异大。

2.1.2 行政区划

凉山州的州府在西昌市,下辖西昌、德昌、会理、会东、宁南、普格、布拖、昭觉、金阳、雷波、美姑、甘洛、越西、喜德、冕宁、盐源及木里藏族自治县等17个县(市)、616个乡镇,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和四川省民族类别最多、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地区,其行政区划如图2-1所示。2010年,全州总人口479.8万,常住人口453万,其中彝族222.67万,占总人口的49.13%;汉族215.54万,占总人口的47.55%;藏、回、蒙古等民族占3.32%。

图2-1 凉山州行政区划图

人口分布和面积是:

凉山州:总面积60423平方千米,总人口453万(2010年)。

西昌市:面积2655平方千米,人口71万。

盐源县:面积8388平方千米,人口35万。

德昌县:面积2284平方千米,人口21万。

会理县:面积4527平方千米,人口43万。

会东县:面积3227平方千米,人口36万。

宁南县:面积1667平方千米,人口17万。

普格县:面积1905平方千米,人口16万。

布拖县:面积1685平方千米,人口16万。

金阳县:面积1587平方千米,人口17万。

昭觉县:面积2699平方千米,人口25万。

喜德县:面积2206平方千米,人口17万。

冕宁县:面积4423平方千米,人口35万。

越西县:面积2257平方千米,人口27万。

甘洛县:面积2156平方千米,人口20万。

美姑县:面积2573平方千米,人口22万。

雷波县:面积2932平方千米,人口22万。

木里藏族自治县:面积13252平方千米,人口13万。

全州户籍人口为479万,常住人口为453万。(数据来源于凉山州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公告)

2.1.3 地形地貌

凉山州境内地貌复杂多样,地势西北高、东南低。高山、深谷、平原、盆地、丘陵相互交错,海拔最高的木里藏族自治县恰朗多吉峰为5958米,最低的是雷波县大岩洞金沙江谷底305米,相对高差为5653米。

山峰高耸,河谷深切,高低悬殊,不仅构成了特殊的地质地貌景观,也形成了我国罕见的亚热带干热河谷稀树草原景观。州内构造地貌发育充分,断裂带纵横交错,断块山、断陷盆地、断裂谷众多。断陷盆地内分布着河流冲积平原、洪积扇、丘陵、台地等,盆周为断块山,盆底与山顶相对高差可达1000米。盆周白山冰川地貌保存完好,发育典型,盆地内部冰川谷和岗垄比比皆是,均属难得的科考旅游资源。

地貌形态既有多级剥夷面、宽谷河段可见到4~6级阶地,也存在层状喀斯特溶洞(如雷波马湖溶洞、西昌仙人洞等),以及屡见不鲜的低海拔土壤被抬升到高海拔地区的奇观(如在木里海拔3000~3800米地带的典型的云杉、冷杉树林里随处可见古红壤)。

2.1.4 气候条件

由于地形的多样性,凉山州境内各地都呈现出明显的立体气候。总的来说,凉山州区域的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干湿分明,冬半年日照充足,少雨干暖;夏半年云雨较多,气候凉爽。日温差大,年温差小,年均气温16℃~17℃。因地理环境复杂多变,气候的垂直、水平差异很明显,往往山头白雪皑皑,山下绿草茵茵,可谓“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以大小相岭和黄茅埂为界,具有南干北湿、东润西燥、低热高凉的特点。日照量自北向南递增,北部山地年日照时数约在1600~1800小时,而中南部达到2400~2600小时。日照辐射总量达120~150千卡/平方厘米·年,年降雨量1000~1100毫米,无霜期230306天,年平均气温14℃~17℃。独特的光热资源和气候条件,适宜农作物生长,凉山州被有关专家誉为“天然的塑料大棚”。全国著名的农学家卢良恕称赞凉山州“不是海南,胜似海南”。特别是西昌,海拔1500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素有“万紫千红花不谢,冬暖夏凉四时春”之誉。

与我国同纬度及其邻近地区相比,凉山州的日照时数是湘、赣、浙南、闽北等地区全年日照时数的1.2~1.5倍,是黔西地区的1.6~2.1倍,是四川盆地的1.6~2.8倍。在我国北纬30°以南地区,除西藏和云南元谋之外,这里的日照时数是最多的。

凉山州风能资源丰富,各县年平均风速在1.0~3.6米/秒之间,全年出现大风的日数各县市平均在6~61天左右。安宁河谷地区风能资源更为丰富,常年有风时间7个月以上,平均风速达3.5米/秒以上,全年可利用时间达2000小时以上。

根据凉山州能源发展规划,“十二五”期间凉山将引进国内外新能源优势企业,加快建设德昌县安宁河峡谷风力发电试点示范建设项目(共三期),工程总装机容量为10万千瓦,积极推动西昌、冕宁等地的风力发电项目建设,在2015年前建成安宁河峡谷20万千瓦风电场。同时,还将在盐源、冕宁、普格等风能资源条件较为优越的地区开展测风工作及风电场建设,到2015年,力争使全州风力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00万千瓦。

2012年,国家能源局公布“十二五”第二批风电项目核准计划,凉山州共有5个风电项目获得核准,总装机容量约为24万千瓦。这五个风电项目是德昌安宁河谷李家坝风电场、会东拉马风电场、会理红旗风电场、昭觉洛尔风电场和布拖火烈风电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