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图书馆所服务的地区或机构的基本情况和图书馆任务的分析
各级公共图书馆和各机构(学校、科研单位、企业、事业团体及国家机关等)所设的图书馆,是为所在地区和所属机构服务的,因此各地区的地理、历史及经济文化特点和各机构的性质、任务等因素,是图书馆制定信息资源建设政策的基本依据。图书馆首先应当对此进行分析,如公共图书馆,要分析所在地区的自然条件和资源优势、经济发展水平和特色、产业布局、科学技术发展状况及重大的科研或工程项目、教育发展状况、历史和文化特点、本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整体战略等。对高等学校图书馆来说,要分析所在高校的性质、任务、发展目标,学校的基本情况,如学科与专业的设置,所设的院、系、专业及研究所、研究中心的情况,硕士点、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及国家和省重点学科设置情况,各类别各专业学生的数量、教师和科研人员数量及学历、职称构成等情况。其他类型图书馆也要对所属机构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
图书馆为所在地区或机构服务,是通过为读者或用户提供文献信息来实现的。因此,制定信息资源建设政策,必须对读者及其需求进行分析,包括读者的数量、类型、结构、需求特点及影响信息需求的各种因素等。图书馆要经常地、有针对性地进行读者调查分析,了解其真实的需求,并且将调查结果切实用到信息资源建设中去。
在对图书馆所服务的地区或机构的基本情况及读者需求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要确定图书馆的任务。对各类型图书馆的任务,政府及有关部门颁布的图书馆工作条例、规程中有明确的规定,图书馆还应该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将这些任务具体化,使之更具有针对性,并且在信息资源建设政策中加以阐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