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如何构建和谐的家庭关系

如何构建和谐的家庭关系

时间:2022-09-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和谐家庭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方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程。因此,农村家庭和谐是乡风文明的内在要求。和谐的家庭往往成为社会矛盾的缓冲带。二是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指引和谐家庭建设。建设和谐家庭,要大力推进家庭精神文明建设,以此加快和谐家庭建设的进程。三是大力弘扬家庭美德,构筑和谐家庭的道德基础。

家庭社会的基本单位,我国有3亿多家庭,其中农村占了约2/3。和谐家庭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方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程。

(1)构建新农村和谐家庭的重要意义 一是新农村和谐家庭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工程。家庭问题是关系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主要体现在:①作为社会规范、道德教育文化传承、情感满足的基本载体,家庭对社会成员的健康成长具有直接、持久、潜移默化的影响。②作为社会保障的重要机制,家庭在养老、防病治病、社会扶助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③作为社会安定团结、稳定发展的有力保障,家庭将个人联结成一个整体,提高了社会的整合程度,保障了国家的安定与文明。

二是构建和谐家庭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在要求。党中央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进行新农村建设。其中,和谐家庭建设是培育“乡风文明”的重要方面。只有家庭关系和睦,才会有社会和谐。因此,农村家庭和谐是乡风文明的内在要求。

构建和谐家庭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动力源。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是人才,农村家庭是农民文化道德培养的摇篮,也是社会文化道德教育和实践的基本场所。只有家庭和谐,家庭的这些作用才能充分发挥,才能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动力源泉。

三是构建和谐家庭是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减压阀。家庭是否和谐幸福是衡量社会是否和谐的重要标尺。和谐的家庭往往成为社会矛盾的缓冲带。农村市场经济的推进使得人际关系复杂,社会矛盾也更加尖锐,家庭维护社会稳定的价值更加显现。一个家庭就是一个稳定的维护单位,诸多不安全因素往往是由家庭矛盾引发的,家庭成员在社会上出现的矛盾也会在家庭中得到缓解。因此,建设和谐家庭是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减压阀。

(2)新农村和谐家庭的基本内涵 构建新农村和谐家庭,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民主平等的家庭关系是和谐家庭的核心。建设和谐家庭,关键在于建立民主平等的家庭关系,它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①夫妻关系的民主平等化。做到互敬、互爱、互信、互帮、互让、互谅。②亲子关系的民主平等化。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必须注重亲子关系的民主化和平等价值的实现。③其他家庭成员关系的民主平等化。做到婆媳、兄弟姐妹、姑嫂妯娌之间的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团结奋斗、荣辱与共直接关系到家庭的和谐与发展。

第二,良好的家风是和谐家庭的重要机制。家风是一个家庭的风尚、风气和风范,是在家长或主要家庭成员影响下形成的习惯和生活作风等。家风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它既能在思想道德上约束其成员,又能促使家庭成员在一种和谐文明、健康向上的氛围中不断发展。树立良好家风,是构建和谐家庭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和谐家庭的重要机制。

第三,健康文明的家庭生活方式是和谐家庭的内在要求。我国农村家庭素有艰苦朴素、勤俭持家、珍惜土地、节约利用资源等光荣传统,但是由于长期受小农经济生产方式的制约以及旧的风俗习惯的影响,也还存在着许多落后的生活方式,如劳动生活方式中的自由散漫、不讲科学;在消费方式上的结构不合理,缺乏健康消费常识;闲暇生活方式中的酗酒、赌博现象还比较严重;有的家庭封建迷信盛行。这些现象既影响了家庭内部的幸福和谐,又破坏了家庭与社会环境及自然环境的和谐。因此,培育健康文明的家庭生活方式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谐家庭的内在要求。

第四,先进的家庭文化是和谐家庭的精神支撑。先进家庭文化主要体现在:①家庭成员自我修养的中庸温和,把人的情感控制在道德的范围之内,这是实现家庭和谐的主体德性基础。②家庭成员之间友爱亲和、互相认同,甚至为此不惜牺牲自身利益。③在家庭内部确立团结求和的价值目标,在感情上互相关爱、以诚相待,增强家庭的亲和力。④在日常交往中守礼达和。家庭成员在与人交往上做到谦恭礼让,尊人守己,友好往来,以实现家庭与社会环境的和谐。

(3)积极推进农村和谐家庭建设 建设农村和谐家庭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结合农村家庭的实际,选准重点,突破难点。

一是加强素质培训,培养新型农民,培育和谐家庭建设主体。建设农村和谐家庭,要突出以农民素质建设为主题,构筑提高农民素质的培训体系,为全面培养新农民搭建平台。要围绕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把农民素质培养作为建设和谐家庭的一项重要工作。要加强对农民的文化教育和实用技术普及培训,使他们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要加强就业技能培训,增强就业能力。要加强家庭教育培训,建设学习型家庭,引导家庭成员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为构建和谐家庭提供智力支持。

二是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指引和谐家庭建设。和谐家庭建设必须把深入学习实践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中心任务,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宣传教育贯穿于和谐家庭建设的全过程,引导家庭成员牢固掌握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规范,明确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提高广大家庭的道德水平和现代文明程度。

精神文明建设是和谐家庭的核心所在。建设和谐家庭,要大力推进家庭精神文明建设,以此加快和谐家庭建设的进程。要以“清洁文明户”创建为切入点,倡导社会新风尚,激励广大农户建立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

在强调道德教化的同时,仍然要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加强正面教育引导,强化主流思想意识,对造成家庭不和谐的种种因素,及时进行处理和调解,把矛盾消灭于萌芽状态,对严重失范的行为予以打击,做到依法兴家、依法治家。

三是大力弘扬家庭美德,构筑和谐家庭的道德基础。家庭美德建设的内容,包括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等。在创建农村和谐家庭活动中要从实际出发加以具体化。

尊敬长辈,赡养老人。保护好老人在家庭中的合法权益,坚决反对嫌弃老人、虐待老人的行为,从而使老人安享晚年。

科学培育,关爱儿童。由于我国独生子女家庭较为普遍,溺爱子女现象较为突出,从家庭到学校都给子女教育增加了难度,必须从科学培养入手,在教子女读书、写字、学知识的同时,教育子女从小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求和、学会共处,使其身心健康成长。

男女平等,尊重妇女。保障妇女在政治、经济、教育、就业、家庭事务等社会生活中享有与男子同等的权利、义务和法律地位,营造尊重妇女、爱护妇女、保护妇女的文明进步的家庭氛围。

互敬互爱,夫妻和谐。夫妻双方彼此忠诚,共同协商家庭事务,共同分担家庭劳动,建立和谐温馨的家庭生活环境。

互相关心,家庭和睦。建立学习型家庭,提高家庭成员的文化素养。建立民主家风,婆媳、翁婿、姑嫂、妯娌等之间互相尊重、互相宽容、互相帮助。

勤俭持家,适度消费。树立正确而积极的消费理念,提高家庭生活水准,使生活更加幸福美好。

邻里团结,环境优美。邻里之间相识、相知、相帮、相爱,增加沟通、了解和友谊,共同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

弘扬妇德,敬老爱幼。农村留守妇女很多,她们肩负操持家务、敬养老人、培养后代的重任。留守妇女应当树立新时代的新风尚,做敬老爱幼的模范,这是家庭和谐的关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