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建立和谐的业缘关系

如何建立和谐的业缘关系

时间:2022-02-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良好的业缘关系不仅能使初次就业的毕业生尽快消除对人缘环境、工作环境的陌生感,而且能增进团结,能让毕业生工作时心情愉悦,这样更利于毕业生就业健康心理的形成。如今的毕业生,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刚从学校里出来,自我意识较强,在进入错综复杂的社会大环境前,更应学会如何建立良好和谐的业缘关系。尊重他人是构建和谐业缘的前提。真诚与信任是建立良好业缘关系的基础。

二、如何建立和谐的业缘关系

良好的业缘关系不仅能使初次就业的毕业生尽快消除对人缘环境、工作环境的陌生感,而且能增进团结,能让毕业生工作时心情愉悦,这样更利于毕业生就业健康心理的形成。如今的毕业生,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刚从学校里出来,自我意识较强,在进入错综复杂的社会大环境前,更应学会如何建立良好和谐的业缘关系。

1.尊重他人,虚心请教

尊重他人是构建和谐业缘的前提。尊重一方面是尊重人格、礼貌待人,另一方面是尊重他人隐私。尽管人们分工不同,贡献有大小,但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毕业生初到单位,应把每一个老员工当成老师,不管地位尊卑、收入多少、文凭高低、年龄大小,都应尊重他们,并虚心向他们请教。毕业生初到单位还应注意对他人的称呼,要按单位约定俗成的习惯去称呼领导和同事,要尊重他人,不要让人产生你是局外人的感觉。尊重个人隐私,不主动打听别人隐私,更不能传播他人私事。

2.平等待人,不卑不亢

对待同事要一视同仁,切不可厚此薄彼、以貌取人。更不能把同事分几等,亲近一部分人,疏远另一部分人。不要卷入派别之争、是非矛盾之中。与同事应和平共处,既不要过于谦卑,也不可盛气凌人。与领导相处,不要单为“套近乎”、“留好印象”而频繁交往,要以建立工作关系为目的,正常往来。

3.正直善良,乐于助人

待人正直善良,诚信友爱,不偏不倚。乐于助人,切忌以自我为中心,要处处替他人着想。要学会从多角度考虑问题,善于作出适当的自我牺牲。替他人着想还表现在当他人遭到困难、挫折时,伸出援助之手,给予帮助。良好的业缘往往是双向互利的,给予别人的种种关心和帮助,当自己遇到困难的时候也会得到回报。

4.诚实守信,理智行事

古人云:“人无信不立,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信近于义,言可复也。”真诚与信任是建立良好业缘关系的基础。诚实守信是做人应有的基本教养。在与人交往中,应表里如一,在与同事交往中要恪守信用、言行一致、说到做到,不言过其辞,勿失信于他人。在处理同事关系中,应理智、冷静,当工作中发生一些纠葛、摩擦甚至冲击时,要冷静对待,妥善处理,只要彼此真诚相待,就能相互谅解、互相容忍。

5.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对自己要高标准、严要求,对别人应宽容礼让,多包容、多理解。当受到误解时,要胸怀大度,克制自己的感情,冷静处理。要多看到别人的长处和优点,少看别人短处,要与人为善,不斤斤计较。切忌尖酸刻薄,背后损人。自己做错了事要主动承认,勇于批评改正。同事做错了事,要善意指出,要多一些安慰、多一些关心、少一些指责。

6.主动随和,兼容并包

要想让别人喜欢你,你先要喜欢别人。与同事交往要主动、随和、平易近人,不可故步自封、自命清高。主动与人打招呼,主动帮助他人,这样就会给人一种容易亲近的感觉,大家就都会乐意与你交往。要善于发现、虚心学习同事的长处,懂得赞美同事优点,适时沟通和交心,这样才会缩短彼此的心理距离,产生认同感。每个人都有其特有的个性特点,如性格、宗教信仰、生活习惯等都可能存在差异。因此,与同事相处应求同存异,不可把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强加于他人,要学会宽以待人、兼容并包。

7.尊重上级,注意沟通

要与领导建立和谐关系,就要尊重领导,自觉地服从工作安排,力争完成交办的任务。如果有困难或有看法分歧,可单独找领导私下沟通。要注意:对领导尊重、坦诚、实事求是、不卑不亢、交往正当,切忌曲意奉承、讨好献媚、关系庸俗化。

小贴士一

在工作中如何与不同性格的人交往

1.对死板的人,唤起他的兴趣

这种类型的人,就算你很客气地和他打招呼、寒暄,他也不会做出你所期望的反应来。他通常不会注意你在说些什么,甚至你会怀疑他听进去没有。与这种人进行交往,刚开始多多少少会感觉不安。遇到这种人,你就要花些工夫,仔细观察,注意他的一举一动,从他的言行中寻找出他真正关心的事来。你可能随便和他闲聊,只要能够使他产生一些反应,那么事情也就好办了。接下去,你要好好利用这个话题,让他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每个人都会有他感兴趣、关心的事,只要你稍一触及,他就会滔滔不绝地说出来,此乃人之常情,因此你必须好好掌握,并利用这种人的性格和心理。

2.对傲慢无礼的人,尽量少说

有些人自视甚高、目中无人,时常表现出一副“唯我独尊”的样子。这种举止无礼、态度傲慢的人,实在叫人看了生气,是最不受欢迎的。但是,当你不得不和他接触时,你需要如何对待他?对付这一类的人,说话应该简洁、有力才行,最好少跟他啰唆,所谓“多说无益”。

3.对沉默寡言的人,直奔主题

与不爱开口的人交涉事情是十分吃力的事,因为对方过于沉默,你没办法了解他的想法,更无从得知他对你是否有好感。对于这种人,你最好采取直截了当的方式,让他明白表示“是”或“不是”、“行”或“不行”,尽量避免迂回式的谈话。

4.对深藏不露的人,多用心思

我们周围有很多深藏不露的人,他们不肯轻易让人了解他的心思,有时甚至说话不着边际,一谈到正题就“顾左右而言他”。当你遇到这么一个深藏不露的人时,你只有把事先准备好的资料拿给他看,让他根据你所提供的资料作出最后决断。人们多半不愿将自己的弱点暴露出来,即使在你要求他说出答案或提出判断时,他也故意装不懂或言不及义地闪烁其词,使你有一种“高深莫测”的感觉,其实这只是对方伪装自己的手段罢了。

5.对草率决断的人,步步为营

这种类型的人,乍看好像反应很快,他常常在交涉进行到高潮时,忽然作出决断,给人“迅雷不及掩耳”的感觉。由于这种人多半是由于性子太急了,因此有时候为了表现自己的“果断”,决定就会显得随便而草率。由于“反应”太快,这样的人每每会对事物产生错觉或误解,其特征是:没有耐心听完别人的谈话,往往“断章取义”,自以为是地下决断,如此虽使交涉进行较快,但草率做出的决定,多半会留下后遗症,往往会有意料不到的枝节发生。从事交涉时,倘若遇到这种人,最好把话题分成若干段,说完一段之后,马上征求他的意见,统一问题了再继续进行下去,如此才不至于发生错误,也可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6.对过分糊涂的人,尽量躲避

这种人,一开头就没弄懂你的意思,你就是与他长时间交涉下去,也是枉然。经常犯错误的人不外两种:一种是从来不知反省;另一种则是理解能力太差,完全没听懂别人的谈话。对于这种人,你还是少和他接触为妙,另外寻找出路吧。

7.对顽固不化的人,适可而止

顽固不化的人是难应付的,因为无论你说什么,他都听不进去,只知坚持己见、死硬到底。跟这种顽固分子交手,是最累人且又浪费时间的,结果往往徒劳无功。因此,在你与他交涉的时候,千万要注意“适可而止”,否则,谈得愈多、愈久,心里愈不痛快。对付这种人,你不妨及时抱定早散、早脱身的想法,随便敷衍他几句,不必耗时费力,自讨没趣。

8.对行动迟缓的人,拿出耐心

对于行动比较缓慢的人,交涉时最需要耐心。与人交涉时,也经常会碰到这种人,此时你绝对不能着急,因为他的步调总是无法跟上你的进度。换句话说,他是很难达到你预定的计划的。所以,你最好耐着性子,拿出耐心,尽可能配合他去做。此外应该注意的是:有些人的言行并不一致,他可能处事明快、果断,只是行动不相符合罢了。

9.对自私自利的人,不触动其个人利益

世上自私自利的人为数不少,无论你走到哪儿,总会遇到几个。这种人心目中只有自己,凡事都将自己的利益摆在前头,当我们不得不与其接触时,应以不触动其个人利益为前提,这样才有沟通的可能。

10.对毫无表情的人,仔细观察

人的心态和感情,常常会透过脸部的表情显现出来,故在交涉时,表情往往可作为判断情况的依据。然而,有些人却是毫无表情可言的,也就是说他们喜怒不形于色,这种人若非深沉,就是呆板。当你与这种人进行交涉时,最好的方法就是特别注意他的眼睛和下巴。有时候,适度的紧张和放松,也可以在交涉中形成一种理想的气氛。当你明白对方的反应是受自己的应对态度所影响,进而影响到交涉结果时,就不得不特别注意,研究一下自己的言行举止了,特别是碰到脸上毫无表情的人就更应该注意了。

小贴士二

如何面对竞争对手

在我们的工作生活中,处处都有竞争对手。许多人对竞争者四处设防,更有甚者,还会在背后冷不防地“插上一刀,踩上一脚”。这种极端行为只会拉大彼此间的隔阂,制造紧张气氛,对工作无疑是百害无益。其实,在一个整体里,每个人的工作都很重要,任何人都有可爱的闪光之处。当你超越对手时,没必要蔑视人家,别人也在寻求上进;当人家在你上面时,你也不必存心添乱找茬,因为工作是大家团结一致努力的结果,“一个都不能少”。无论对手如何使你难堪,千万别跟他较劲,轻轻地露齿微笑,先静下心干好手中的工作吧!说不定他仍在原地怨气,你已做出出色的业绩。露齿一笑,既有大度开明的宽容风范,又有一个豁达的好心情,还担心败北吗?说不定对手此时早已在心里向你投降了。

思考题

1.何谓沟通能力?如何提升你的沟通能力?

2.为学会做事要注意哪几方面的关键问题?

3.如何构建和谐的业缘关系,举例说明。

实践活动

1.从现在开始,你每天用一个小时的时间与同学、朋友、老师等进行沟通练习。话题可以自定,谈话时注意表述的逻辑性、条理性、技巧性。

2.积极参加学校开展的演讲比赛。

3.掌握构建和谐业缘的要素,和同室、同班的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注释】

[1]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培训就业司编:《职业意识训练与指导》,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年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