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如何创造“善缘”

如何创造“善缘”

时间:2022-07-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如何创造“善缘”能给你帮助的人,都是你的“善缘”。有的人走运,“善缘”会自动走到他的身边。但绝大多数“善缘”,却不会这样,需要自己去创造。所以,要巧借“他力”,就必须对“善缘”特别重视。(一)珍惜和创造与“善缘”亲近的机会我们先来看一个金朝的故事。其实,在“广结善缘”的时候,这种东西也给人很大启示。这一打击使她悲伤欲绝。

如何创造“善缘”

能给你帮助的人,都是你的“善缘”。

有的人走运,“善缘”会自动走到他的身边。

但绝大多数“善缘”,却不会这样,需要自己去创造。

假如没有重视“善缘”的意识,那么当“善缘”与你擦肩而过时,你也未必知晓。所以,要巧借“他力”,就必须对“善缘”特别重视。

(一)珍惜和创造与“善缘”亲近的机会

我们先来看一个金朝的故事。

女真人本来没有文字。后来,学者希尹等人为适应女真人建立金国的需要,参照汉字创制了女真文字。

为尽快推广,金政府规定,各地都要推举一些学女真文字成绩优异的少年,送至京城进行进一步培养。

纥石烈良弼当时不足十岁,由于成绩非常出色,被地方官推荐至京师深造。

在他和一起被推荐的十几个学生共同赶赴京师的途中,正巧遇到已为丞相的希尹到那里巡视。

纥石烈良弼满怀尊敬地看着他,并对同学们说:

“坐在车上的人,就是女真文字的创始人,我们因为女真文字学得好,才被推荐至京师的。我们何不跟进郡城,设法见见他呢?”

在那一群少年中,他的年龄最小。一听他提出这个建议,大家纷纷泼冷水:

“人家是丞相,我们只是些未出茅庐的学生,想他见我们,你在做梦吧!”

但他还是坚持自己的想法,于是独自一人寻访到了丞相下榻的官邸求见。

希尹十分惊奇,于是立即传令接见。

纥石烈良弼大大方方地上前向丞相问好,并说出为何自己要慕名相见的原因。

希尹非常高兴,于是故意考问他:

“一般老百姓和地方官,见到当朝丞相,都唯恐避之不及,而你却敢独自一人来见我,这是为什么?”

他回答说:

“人们把您当作威严的丞相看待,所以不敢随便接触您。我则是把您当作当世知名的大学者来看待的,所以不必有什么顾忌。再说,我年龄还小,即使有所冒昧,料想您也是会原谅我的吧。”

希尹见他胆识过人,聪明伶俐,十分喜欢,就把他留在官邸,一连住了好几天,并决定好好培养他。

纥石烈良弼也不负期望,后来在金世宗时当了20多年的丞相,他辅助金世宗开创了金王朝的新局面,被誉为贤相。

所有成功者的背后,都有非凡的举动;而所有非凡的举动后面,都有非凡的心力支撑。

纥石烈良弼能成为20年的贤明宰相,绝对不只是运气好,而是他善于创造自己的好运气。

也就是:面对机会,绝对当仁不让!面对善缘,绝不像其他同学那样畏畏缩缩,而是勇猛前行。

在当代社会,我们要成功,更需要这种重视善缘、广结善缘的精神。遗憾的是,当代有不少青年人,就像纥石烈良弼的同学那样,面对机会却找种种的理由不断退缩。

如果你是这样的青年人,请你一定记住:当你拒绝善缘的时候,你就是在拒绝你的成功。当你像纥石烈良弼那样珍惜善缘、把握善缘的时候,你就是在创造人生的“好运气”!

(二)以诚信之心待人

要他人对你好,诚信是根基。

尉迟敬德原是刘武周的大将。唐太宗征讨刘武周,尉迟敬德和另一位将领献出城池投降了唐军。

尉迟敬德不仅武功高强,也是一个很有义气的人,唐太宗对他很喜爱。没料到,不久一起投降的那位将领和他的手下都反叛了。

唐太宗部下众将领断定尉迟敬德也一定会叛唐,就把他囚禁在军营中。一些人甚至还建议:“尉迟敬德刚刚投降国家,但内心尚未归顺。这人勇猛异常,留着他恐怕会给我们带来大祸,还是立即杀掉他吧。”

唐太宗却坚信自己的眼光:“敬德降我,自有他的道理,我相信他绝对不会背叛我。”

唐太宗立刻下令释放他,并赏给他金银珠宝,对他说:

“大丈夫凭意气相交,不要把这些小小的猜疑放在心上。我不愿意听信谗言而伤害忠良。如果您一定要走,那么就请带上这些财物,也聊表我们的共事之情吧。”

尉迟敬德很受感动,并下决心一心跟随唐太宗。

他随即跟随唐太宗打猎,正巧遇上王世充率领几万人来交战。

王世充的勇将单雄信率领骑兵径直向唐太宗冲来,尉迟敬德跃马大呼,冷不防把单雄信刺落马下,并保护唐太宗杀出重围。

唐太宗对尉迟敬德说:

“就在刚才,大家都认为您定会反叛,可我却独自保证您的清白,行善得福,您的报答是多么迅速呀!”

这个故事,使我们不由自主想起日本当代“经营之圣”稻盛和夫的著名观点来。他说:“不错,人心是最善变的。但是,假如处理得好,世界上没有比人心更坚固的联系。”

是的,要影响一个人,关键在于影响他的心。当你用诚心待人的时候,别人也容易以诚心待你。所谓“真诚无敌”,讲的不就是这个道理吗?

新加坡纸业大王黄福华更提出:诚信+爱=利润。这已经是将诚信的作用提到现代经营中一个更重要的位置了。

(三)以“纯念”助人

助人常常是一种最能结“善缘”的方式,助人的最高境界,就是以“纯念”助人。

所谓“纯念”,就是帮助他人的动机出乎内心,不计得失、不求报答。

郭威还未显达之时,曾是一个小官。

一天,他看见一个小兵赤着脚在雪地中行走,十分可怜他,便将自己脚上的靴子脱下来给他穿。

后来,郭威奉命征伐契丹,在战斗中遭遇生命危险。就在最紧要的关头,一个小兵前来死命相救,使他转危为安。这位救他的小兵,就是从前穿过他靴子的那位士兵。

郭威就是后来的周武帝。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纯念”是不求人回报的。但往往这种不求报答的助人方式,能得到最大的回报。

郭威当初帮小兵时,他可没有想到小兵真的会对自己有什么回报。但正因为有这种不计得失的助人,才有一双靴子换一条命的美谈。

(四)飞去来器法

在某些少数民族中,有一种“飞去来器”的游戏器具。

你将它丢出去,过了一会儿又飞回到你的手上。

其实,在“广结善缘”的时候,这种东西也给人很大启示。

人应该经常为他人付出。虽然你不知道这到底对自己又没有用,但奇妙的是:

往往你多年前播的种,今日发现自己突然有收获。你在今日奉献给他人,并给他人产生积极影响的东西,说不定哪一天,又会对你产生积极作用。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妇女伊丽莎白·康妮接到国防部的信,原来她侄儿已经阵亡了。

这一打击使她悲伤欲绝。侄儿的妈妈早已过世,是自己把他带大。他是自己在世界上唯一的亲人。她怎么能够接受这一残酷的现实呢?

她在泪水洗面中度过每一天,再也感受不到生的乐趣。

后来,她清理桌子,突然看到一封侄儿在前几年的来信。当时侄儿的母亲刚去世,侄儿同样悲伤欲绝。自己给他讲了很多应该振奋起来生活的道理。

这封信给了她很好的回答:

“妈妈死去了,这已经是改变不了的现实。当然我们都会想念她。但是,我将永远记住那些你教我的真理:不论发生什么事,都要微笑,要像一个真正的男子汉那样,敢于承受一切发生的事情。”

这封信突然给了她无比的力量。她仿佛看到侄儿在对她说:

“你为什么不照你教给我的办法去做呢?不论发生什么事情,把你的悲伤藏在微笑底下,继续活下去!”

她终于重新振奋起来,开始新的生活。

这个故事给人的启示是十分深刻的:要将来有收获,此刻就得播种。不仅如此,只要你有能力,就要为他人付出。

不管是在物质上还是精神上,只要你给予了他人。

在冥冥之中,你就可能已经结了一份“缘”,说不定哪一天,你能让他人增强力量的努力,就会给你力量。你给别人创造的快乐和幸福的努力,终有一天又回转头来为你创造。

(五)辩证理解“善缘”

1.人不如我,亦是“善缘”。

一般人认为,结缘是“攀龙附凤”的事,除非别人比自己强,比自己更为高贵或有能力,否则便不值得相交。

但对成大器的人而言,“人生处处是善缘”,不仅对强于己者要结缘,对不如己者也要结缘。而且不能以斤斤计较的方式去结缘。像上述周武帝和小兵的故事,就是典型。

2.受比授有时更能给人快乐。

一般情况下,受(接受)是不令人欢迎的事,授(给予),总是能使人高兴。但是这并非绝对。

有的人,对给予他人很舍得,但有时这种方式反倒使人有逆反心理,因为他在外在是给予他人,骨子里却是突出自己,让别人的自尊受伤。

与此相反,一些人弱化自己,敞开胸怀接受他人的好意,反倒使人觉得快乐。

这点,即使在平常的人际交往的时候也能显现出来——有的人,的确很有能力,也愿意为大伙谋利益,但是由于过于突出自己,反倒使人感觉压抑。

有的人,大大方方接收别人的好意,有时甚至主动向别人“要”,反倒让你觉得与他不分彼此,和自己是“一家人”,因而更得亲近。

3.说“不”比说“是”更好。

每个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肯定和鼓励,所以有的人便认为好朋友总是能对自己说“是”的。

但是,“善缘”并不只要别人肯定,有时别人说“不”,反而对你是最好的。

日本的推销之神原一平一次去寺庙推销保险,一位叫吉田的和尚十分热情地接待他。

看着和尚非常耐心地听自己“游说”,原一平心中窃喜,认为这次推销,肯定是十拿九稳了。

不料,当他最高兴的时候,和尚却说了这样一句话:

“人啊,最好是第一次见面就有一种让人记得住的东西,否则,一生不会有什么成就。”

和尚的话如同当头棒喝,把洋洋得意的原一平打醒了。他立即向和尚请教自己该怎么做。

和尚对他提出的建议是:

“赤裸裸地注视自己,毫无保留地彻底反省,然后才能认识自己。”其具体办法是:多向别人请教,尤其是向客户请教。

虽然推销不成,但是原一平得到了最好的指点。

为此,他专门组织了一个“原一平批评会”——

自己花钱,邀请一帮客户,定期给自己提意见。即使穷得有时要进当铺,但花在“批评会”上的钱一点都不省。

客户提的意见都是无价之宝,他越来越认识到自己的各种弱点。每一次“批评会”,他都有被剥一层皮的感觉。

透过一次又一次的“批评会”,他把身上一层又一层的劣根性剥下。潜能越来越得到发挥,他学会了许多原来没有学到的东西,如:

如何克服弱点;

如何把自己的缺点变成优点;

如何处理“拒绝”以取得别人更大的信赖;

如何在推销时对客户保持不亢不卑的态度;

如何明白笑容的重要性并获得最能“攻心”的笑容……

这些改进体现在每天的工作上,业绩直线上升,公司每周举办的业绩竞赛他都独占鳌头。

“原一平批评会”一共连续举办了6年,之后,他又花钱请调查机构调查自己在客户中的印象。

他说:“我这一辈子,充分享受了花钱买批评的甜头。”

原一平的故事充分告诉我们:

遭遇“不”,对智者而言是一种福音;

创造他人真实向自己说“不”的机会,更是创造能够使自己提升的最好机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