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共建丝路绿色经济带,破解中亚咸海危机徐海燕

共建丝路绿色经济带,破解中亚咸海危机徐海燕

时间:2022-09-0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咸海危机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具有负面影响。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一个实体经济带,咸海危机严重制约着中亚优势资源的开发,阻碍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咸海盐碱沙漠”的存在造成了严重的生态危机。咸海危机是中亚生态环境的重大问题,也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最大的生态环境短板,亟须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框架下寻找治理咸海的新途径。

中亚不仅处于“一带一路”倡议的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枢纽位置,具有从内陆贯通亚欧大陆的地缘区位优势,它还是重要的能源开发基地和潜在的粮食生产中心。然而鉴于众所周知的咸海危机,笔者认为,只有在中亚大规模农业现代化进程中通过灌溉方式的彻底变革,“退水归海”,治理好咸海,这一地区才能得到绿色的可持续发展。

笔者建议建立中国 中亚相关专家合作机制,组织国内专家并邀集中亚有关专家,就中亚农业现代化开发、新能源开发、缓解咸海危机三个方面开展务实的科学研究和综合调查,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致力于合作建成绿色丝路经济带。

绿色丝路经济带建设需直面咸海危机

中亚是一个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地区,咸海危机是引起世界广泛关注的环境问题。

咸海流域原本是一个以物种多样和物产丰富而著称的地区,这里孕育过花剌子模文明,演绎过长达数百年的中亚“昭武九姓”与我国的文化、经济交流。这里曾是丝绸之路上富饶的中转“驿站”,在苏联时期还一度成为苏联的“棉库”和“粮仓”。由于苏联政府对咸海流域粗放式的农业开发,消耗了约85%的阿姆河及锡尔河(下称“中亚两河”)的径流水量,导致注入咸海的水量减少到原来的1/5,咸海的水体容积减少到原来的1/14,而水体的含盐度却提高了24倍,约50种动植物物种濒临灭绝,曾占苏联1/6捕鱼产量的渔业也随之凋零。

咸海的不断萎缩,造成了550万公顷的咸海荒漠,成为中亚盐碱沙尘暴的源头,每年将约1亿吨带有农药残留物的盐碱沙尘卷入大气层,撒向周边,污染农田、草原,并飘向远离咸海的地区,成为公害,被国际上认定为“咸海危机”。

咸海危机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具有负面影响。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一个实体经济带,咸海危机严重制约着中亚优势资源的开发,阻碍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

(1)“咸海盐碱沙漠”的存在造成了严重的生态危机。盐碱沙尘暴在咸海流域吞蚀了200多万公顷良田,使草原生态恶化,大量盐碱颗粒落入农田,使耕地出现高度盐碱化。沙尘暴还极大降低了农作物的光合作用,影响农业收成。中亚丰富的耕地资源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极为宝贵的可持续利用资源,在国际粮食危机日益逼近的今天显得更为宝贵,其开发却直接严重受制于咸海危机;中亚丰富的风能、太阳能资源是中亚油气和核能等可竭尽资源最为理想的替代能源,它们的开发同样受到咸海危机的牵制,沙尘暴不仅直接严重损坏风机和太阳能组件,其携带的盐碱也对其有腐蚀作用。强沙尘暴还会损坏风机、掀翻太阳能电池板,甚至造成塔倒线断。

(2)咸海危机影响到“五通”的实施,丝路经济带中的各种交通线路、通信设施、电力电网、油气管道的地面设施等无不处于沙尘暴的袭击之下。哈萨克斯坦的“光明之路”也将受到影响,就“双西”公路而言,其所路经的江布尔、南哈萨克斯坦、克孜勒奥尔达等州都是咸海危机下的环境重灾区。

(3)咸海危机已开始由自然界的生态层面向社会层面转化。咸海趋于干涸使愈演愈烈的中亚水资源分配纠纷变得更为激烈,影响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社会环境稳定。

咸海治理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但治理效果甚微。2014年10月28日“缓解咸海地区生态危机国际合作会议”在乌兹别克斯坦举行,签署了近30个文件,援助资金30亿美元。1993年1月,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五个中亚国家成立了“拯救咸海基金会”,在世界银行、联合国和亚洲开发银行的帮助下,实施了若干专项治理计划,2011—2015年涉及大小工程项目约300个,资金投入累计约85亿美元。但除北咸海见到较显著效果外,总体上效果甚微,尤其是处于乌兹别克斯坦境内的东咸海每况愈下。

尽管咸海治理早已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但时至今日“咸海危机”依然如故,寻求咸海治理的根本途径已是当务之急。

咸海危机是中亚生态环境的重大问题,也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最大的生态环境短板,亟须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框架下寻找治理咸海的新途径。

中亚农业现代化是治理咸海的必由之路

关注咸海问题的专家学者们一致认为,要恢复咸海原有水域和生态,最根本的办法就是加大注入咸海的水量,并就此提出过各种开源引水与节制用水的方案。在开源引水方面,出现过“引里济咸”、“北水南调”、“南水北调”等方案。

向一个高蒸发地区输送海水,实际上是在向其不断投入盐分,加之工程量特别巨大,因而“引里济咸”方案是不可取的。而“北水南调”不仅工程难度惊人,且从鄂毕河上游取走约为其入海径流量四分之一的水,对其全流域造成的生态环境危害是难以估量的。此方案在正式宣布执行两年后,又宣布停止实施。“南水北调”自印度河取水,印度河的水量约为鄂毕河的二分之一,生态问题会更加严重。各种引水方案不具备现实可行性。那么,拯救咸海的出路何在呢?

笔者认为,出路在于“退水归海”。

导致咸海不断萎缩的原因不是中亚两河缺水,而是粗放式的农业开发导致两河径流量的滥用和流失。只有实现高效节水(精准灌溉)农业,走农业现代化之路,才可将大量浪费在大水漫灌、渠道严重渗漏和大田蒸发上的农业用水重新“聚集”起来,让其按自然属性归流咸海,遏制住咸海的萎缩,这就是“退水归海”。

实施“退水归海”的依据在于:

(1)基于遥感图像的科学解读。苏联学者叶谢诺夫等曾得出按“枯水年”来管理正常年份的水资源利用,即可减少300亿立方米的农用水损失的结论,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2)2003年中国新疆建设兵团在塔吉克斯坦进行过“膜下滴灌技术”示范实验,与当地常规灌溉方式相比,节水60%。咸海流域用于农田灌溉的水量约为800亿立方米,若能在2/3的耕地上推广膜下滴灌技术,则可节省农用水320亿立方米。这两项即可节制用水620亿立方米,已超过20世纪60年代初咸海尚未萎缩时中亚两河注入咸海的560亿立方米水量;

(3)按较为保守的估计,中亚两河流域的可采地下水为100亿立方米,结合膜下滴灌技术,可发挥250亿立方米的灌溉效益。

以上三项合计870亿立方米,如能实现注入咸海,那遏止咸海萎缩、逐步恢复其往日水域,是有希望的。

并且,“充盈—干涸—充盈”是咸海演化史上存在的周期现象,是其水文变化常态。2013年6月23日,俄罗斯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副所长吉亚维罗夫在该院主席团会议上郑重宣布“咸海已趋于稳定,水量已达到平衡”。这预示着咸海即将进入下一个充盈期,“退水归海”正赶上好时机,是对这一自然过程的顺应和适从。

而只有农业现代化才能推动全面实施“高效节水农业”,才能使“退水归海”得以实现,因而中亚农业现代化与咸海治理是统一的。

“三点支撑”助力建成绿色丝路经济带

怎样能建成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丝路经济带?

中亚农业现代化、可再生能源开发和咸海治理这三者是相互依托、互为支持的。它们的相互作用,构成对建成绿色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有力支撑,不妨称其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三点支撑”。

但要能平稳地支撑起丝路经济带的建设发展,这三点必须同步协调。如有一方失调,就会造成紊乱:如农业节水跟不上,咸海治理就会受到影响,可再生能源开发就会受到沙尘暴的影响;如可再生能源开发跟不上,打井和膜下滴灌就会缺乏动力支持,节水就会受到影响,咸海治理也跟着受影响;如咸海治理跟不上,恶劣的生态环境直接使可再生能源开发和农业生产都受到影响。它们之间的协调稳定是一个关键。

咸海问题是当前丝路经济带国家面临的一个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也是建设绿色丝路经济带的最大障碍,因此笔者认为对咸海危机的治理应该成为绿色丝路经济带建设议程上的一个具有优先性的问题。

“三点支撑”的理论模型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它为中国 中亚的次区域合作开辟了新的途径。它能够促使中亚两河流域耕地的再次开发和农业现代化建设,有利于将中亚建设成具有跨地域影响的“粮仓”和“棉库”,将助力化解世界粮食危机。与此同时,它将有效缓解咸海危机,推动咸海流域的生态环境治理。

它也为中国 中亚的科技合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将推动新能源、节水农业、生态农业、地下水开发,以及可再生能源开发等高新科技领域的深层次合作;膜下滴灌技术设备、地下水开发设备,以及新能源开发设备的出口,将大幅提升中国 中亚贸易额,优化贸易结构。地下水的开发和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将大幅减少中亚两河下游国家的农业用水需求,将使中亚两河上下游国家的水资源纠纷大为缓解,有利于中亚社会的稳定。

中国也将从该次区域合作中受益良多。如果中国与它的中亚伙伴能设计出建立在“三点支撑”理论模型基础上的政策,也将有利于中国农业“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中亚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将会把中国“西电东输”工程的起点西移至中亚,构筑起“中亚 中国新疆-河西走廊”新能源带。

笔者建议,中国在对新丝绸之路建设的规划中,应通过与中亚国家的积极对话与合作,扩展已有的“中哈两国总理会晤”、“中乌政府间合作委员会科技合作分委会会议”的讨论议题,建立新的国家间的合作对话机制,建立中国 中亚相关专家合作机制,组织国内并邀集中亚有关专家就中亚农业现代化开发、新能源开发、缓解咸海危机三个方面开展务实的科学研究和综合调查,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致力于合作建成绿色丝路经济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