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于无水处赋新声

于无水处赋新声

时间:2022-01-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时,钻井队只有四名成员和一套设备。对此传闻钻井队队员们心中有数,不以为然。钻井队的工地大部分在边远山区,队员们长年奔波在外,生活条件十分艰苦。重建至今,钻井队打井21口,成井率为80%,超过了全国同行业75%的平均成井率,解决了5万多人、3万多牲畜的饮水问题。今年元月初,钻井队打罢井从三合乡底岭屯回到靖西县城,三东村的老支书步行、乘车追到县城,请求他们再来三东打井,解决人畜饮水问题。

山区缺水的人们,无论是“水调歌头”还是“水调锅头”,一样的难填难办。可是百色水电工程处钻井分队的11名队员,却以操机打井的大手挥就了新时代的“水调歌头”,在一处处焦渴的土地上留下了“水调锅头”的杰作。

半山腰上打出水来

钻井分队原为澄碧湖水库的钻井浇筑队。1985年曾一度解散。1989年3月重建。当时,钻井队只有四名成员和一套设备。重建才几天,队长邱祖祥就带着几名队员到靖西岳圩乡果彬村打井。头一炮就遇到了难题——石山地区的井他们从未打过,而且这口井井址又在半山腰的“麻风洞”里。据当地群众说,几百年前该洞曾丢进一个麻风病病人,如今当地人莫敢问津,避之唯恐不及。钻井队到了果彬,群众非但不敢进洞,而且还劝他们不要进去。对此传闻钻井队队员们心中有数,不以为然。随队请来的地区水电局工程师韦占英,头一个钻进了麻风洞,接着邱祖祥和其余队员也跟着钻了进去。经过勘测,他们决定在此打井。在274地质队的协助下,30多天后井打好了。汩汩清流从半山腰冒了出来,围观的越南边民一边把玩着井旁的岩芯,一边跷起大拇指,说中国人真了不起,半山腰上打出水来!还问钻井队能不能帮他们打井。这重建后打的第一口水井,解决了700多人的饮水问题。

把年三十晚“挪”到井边过

钻井队的工地大部分在边远山区,队员们长年奔波在外,生活条件十分艰苦。邱队长和负责钻前测量的韦照明同志是队里的先遣兵,他们在田东作登打井时一个月也洗不上澡,衣服脏了就攒下来拿回县城集中洗。去年11月,钻井队在凌云县东和乡安水村打井,因为住地离工场远,师傅们一天只吃早、晚两餐饭。去年春节,当人们合家团聚庆佳节时,麻贵来、潘国祝等三个工人,年三十晚还在平果果化镇琴念村的工地上打井。村民们极为感动,把饭桌摆到井边,拿来肥嘟嘟的鸡腿慰劳他们。

老支书追赶打井队

重建至今,钻井队打井21口,成井率为80%,超过了全国同行业75%的平均成井率,解决了5万多人、3万多牲畜的饮水问题。今年元月初,钻井队打罢井从三合乡底岭屯回到靖西县城,三东村的老支书步行、乘车追到县城,请求他们再来三东打井,解决人畜饮水问题。

原载《右江日报》1992年2月13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