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古典国际分工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

古典国际分工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

时间:2022-09-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国际分工指的是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劳动分工。古典国际分工理论是国际分工理论发展的第一个阶段。而国际贸易和分工的基础正源于这种差异导致的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异。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最有影响的国际分工理论之一,最早是由美国经济学家弗农提出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意义在于突破了古典国际分工理论对比较优势的静态分析,认为生产某种产品的比较优势是在不同国家之间不断转移的。

国际分工指的是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劳动分工。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时期的结果,是跨越国界的社会分工的产物,也是生产社会化往国际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它是国际贸易和国家、地区经济联系的基础。国际分工理论的发展经历了古典国际分工理论、新古典国际分工理论两个阶段。

2.2.1.1 古典国际分工理论

古典国际分工理论是国际分工理论发展的第一个阶段。古典国际分工理论的核心是比较利益(优势)理论。这一理论从不同的方面出发,有两种表述。一种表述是技术差异论,主要有亚当·斯密的绝对技术差异论和大卫·李嘉图的相对技术差异论。绝对技术差异论的基本观点是:国家生产技术之间存在的绝对差别是贸易产生的原因所在。而国际贸易和分工的基础正源于这种差异导致的劳动生产率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异。大卫·李嘉图提出,即使相比于某个国家,另一国的两种商品在生产上都不存在绝对的优势,这两个国家仍可以进行互利贸易。其中某个国家能在进口具有比较劣势商品的同时,也专门生产和出口绝对劣势相对小的商品,即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另一种表述是生产要素禀赋论,其提出者是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他的学生伯尔蒂尔·俄林,因此简称为赫-俄定理。他们认为一国应该出口相对丰裕和价格便宜的要素密集型商品,同时进口相对缺乏且价格昂贵的资本密集型商品。该定理提到,两个国家贸易前相对商品价格存在差异是因为相对要素价格与相对要素丰裕之间的差异。这种差异能够转化为两国间绝对商品价格和绝对要素价格的差异,从而直接地产生两国的贸易。

2.2.1.2 新古典国际分工理论

新古典国际分工理论是在古典理论的基础上,放松了各个次要假设前提后形成的,也可以说是对古典国际分工理论的扩展,其中主要包括以下两种。

(1)新要素禀赋论。新要素禀赋论是在对里昂惕夫反论进行解释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美国经济学家里昂惕夫利用他所创立的投入产出法,在对美国的对外贸易商品结构进行具体计算,对赫-俄定理进行验证时,发现美国参加国际分工是建立在劳动密集型生产专业化基础上的,而不是建立在资本密集型生产专业化基础上。这个结论与赫-俄定理的结论相反,被称为里昂惕夫反论(Leontief et al,1953)。不少学者对里昂惕夫反论进行了解释,有的学者在分析时对古典分工理论中的生产要素(劳动、资本和土地)进行了扩展,赋予生产要素以新的含义,加入了如技术、人力资本、规模经济和管理等新的生产要素。比如Balassa(1966)从关税减让和经济一体化的角度对此问题进行了探讨,Grubel和Loyd(1975)从人力资本、研究与开发和规模经济等角度探讨了行业内贸易。马库森和斯文森(Makusen and Svenson,1985)以及戴维斯(Davis,1994)考察了在技术上有某种细微差别的两国间的贸易。依据赫-俄定理,拥有丰裕的新要素的国家,可以进行新要素密集型产品出口,因此这一理论被称为新要素禀赋论。新要素禀赋论不仅成功地解释了里昂惕夫反论,也对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论进行了扩展。但新要素禀赋论仍然假定各国国内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各国之间不存在生产要素的自由移动。

(2)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最有影响的国际分工理论之一,最早是由美国经济学家弗农提出的。弗农认为新产品的生命周期要经历3个时期,分别是产品创新时期、产品成熟时期和产品标准化时期。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意义在于突破了古典国际分工理论对比较优势的静态分析,认为生产某种产品的比较优势是在不同国家之间不断转移的。因为某一国家的要素禀赋是既定的,而某种产品的要素密集度在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是不同的,所以一国不可能在各个阶段都拥有比较优势,而且比较优势在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进行转移。根据产品生命周期的特点,比较优势一般是从技术较先进的国家向资本较丰富、劳动力较多的国家转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