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金砖国家与新发展观之管见

金砖国家与新发展观之管见

时间:2022-09-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双方都是发展中国家,治国理政经验的交流,包括发展战略以及方针政策的探讨,是交往的重要内容。国家机器,是后发国家现代化进程最重要的引擎,但并不包办一切。总之,逐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金砖国家的崛起与新发展观。即通过共办“新开发银行”这种紧密型金融合作的方式,拓宽合作,取长补短,增进互信,扩大影响。但各国情况有所不同。总之,金砖国家发展阶段相似,所面临的机遇和调整也有相通之处。

艾 平

本人曾长期从事同非洲国家执政党交往工作。双方都是发展中国家,治国理政经验的交流,包括发展战略以及方针政策的探讨,是交往的重要内容。2001—2004年,我曾担任中国驻埃塞俄比亚大使。任职期间,第二届中非合作论坛部长级会议在亚的斯亚贝巴举行。离任回国后转而从事同周边国家政党、民间团体和智库的交往。2005年,我曾以中国国际交流协会理事的名义访问印度,期间拜会了时任印度外交部东亚司负责人的康特先生。在共进午餐时,我问他怎么看新近流行的“金砖国家”这一概念。他半开玩笑地说,他也感到莫名其妙,“也许是中国经济发展很快,西方顺便看好印度,于是创造了这一概念。不过……”他变得严肃起来,“现在世界上对人口的看法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前发展中国家领导人往往把人口看成负担,现在人们更多看重人口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或许,“人口观”的变化,也是“新发展观”的组成部分?

观念是现实的反映。重视人口众多国家对世界经济的拉动作用,一开始还只是努力寻找投资机会的结果,但也确是现实变化使然。中国成功实现“翻两番”的目标,印度也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启动改革。两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拉动对能源、资源等大宗商品的需求,对俄罗斯、巴西、南非等国无疑是福音。要使人口众多的后发国家从对世界经济的“拖累”变成“引擎”,就要提高人口的产出,提高劳动生产率,而后才能不断扩大消费。人口大国的传统部门,人均资源少,要提高生产率,必须扩大现代部门就业。一般地说,要加快经济增长。这就要突破瓶颈,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还要加强培训,使更多的人具备就业能力。

在金砖国家到底发生了什么?基于对本国国情更加符合实际的认识,吸取国内国外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抓住“全球化”的机遇,实行改革开放,加快经济增长和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逐步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逐步形成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国家队”;国家集中力量进行现代化建设,着力创造适宜经济发展的市场环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发展社会生产力,开展对外合作,便利贸易投资合作。分阶段推进对外开放,建立经济特区、开放城市、加快沿江沿边开放,直到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城镇化逐步发展,城市化率每年提高。

中国的实践与新发展观。要走一条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国家机器,是后发国家现代化进程最重要的引擎,但并不包办一切。迄今从事经济活动最有效的是企业。也不能都采用“行政手段”。首先要创造环境:市场经济体制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法律也不是制定出来就能得到执行的;还有单纯靠市场做不到的、单靠企业干不了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培训。善于利用经济手段:包括“开发性金融”、“政策银行”。总之,逐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金砖国家的崛起与新发展观。各国情况不同,发展的具体路径与思路也会不同。印度与中国最为接近,但仍有重要区别。要实事求是从本国国情出发,包括自然禀赋、制度特征、历史传统、文化风俗等等。但有些因素是具有普遍性的,如“全球化”、国家的作用、基础设施建设、能力建设或人力资源开发等等。

金砖银行与新发展观。就新开发银行而言,一有需要。基础设施建设仍是“瓶颈”,需要重点突破,不能完全依赖商业融资,需要特殊安排。二有可能。中国以“人力资源”加入“全球化”,“顺差”难以避免。又不希望永远按照目前这种办法——买美国政府国债——实现循环,需要逐步扩大投资,资本金不成问题。三有必要。即通过共办“新开发银行”这种紧密型金融合作的方式,拓宽合作,取长补短,增进互信,扩大影响。

当然会有一些困难。缺少必要经验:多国合作,关键是选准项目,实现良性循环。从理论上讲,应有许多机会,好的项目。但各国情况有所不同。项目本身,以及“社会效益”,要在实践中摸索。

总之,金砖国家发展阶段相似,所面临的机遇和调整也有相通之处。理应加强治国理政经验交流,增进彼此了解,加强学习借鉴,共同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

(艾平:前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副部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