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国石油安全的挑战

中国石油安全的挑战

时间:2022-09-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这一分歧的背后也意味着中国石油安全问题中的公众经济福利与国家军事战略利益存在着内在的张力。中国从国际市场大量进口石油已是不争的事实。因此,中国根据自身的需求、供给能力还是根据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配置石油资源,不仅事关中国本国的能源与环境安全,也必然会对国际能源与环境安全造成重大影响。

第三节 中国石油安全的挑战

随着国内经济的高速增长,中国的能源需求近年来在不断攀升。今后20多年,中国对石油的消耗预计将年均增长2.9%,到2035年达到1 690万桶/日,相当于美国2008年日均石油消费量的87%。73而早在2020年,中国石油进口量就将突破1 000万桶/日,相当于美国当前石油进口量。74这对中国如何应对未来发展提出了严峻考验。

对中国而言,石油问题不仅是一个简单的产业发展和供需问题,而且是关系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它牵涉产业发展、贸易政策、环境保护、能源外交、国家安全等一系列领域,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必须统筹兼顾、综合考虑各方需求。为对其进行较为全面的审视,我们有必要扩大石油安全模式,将贸易、供求、国家以及市场等要素纳入探讨之列。

一、自由贸易与石油安全

石油贸易自由化是中国石油安全的解困之道还是问题之源,这是值得探讨的问题,因为如何看待这一问题直接牵涉中国将采取何种方式维护本国的石油安全。如果贸易自由化可以促进石油安全,那么中国应在多大的程度上,或通过何种手段促使海外能源以合理的价格和不危及国家外交目标的方式,满足国内的需求?反之,我们则应认真思考中国应在多大程度上,或通过何种手段减缓甚至逆转对海外石油供应的依赖?

有些学者从经济学角度出发,认为贸易自由化有助于缓解国内资源束缚,进而提高国家能源和经济安全。他们认为中国需要积极充分利用国际市场和国际资源,大量进口紧缺的油气资源,这是保证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国家安全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国对全球资源最重要的利益需求。75基于成本效益分析,他们并不认为在海外拥有油田并将其产出运回中国是解决石油短缺的最佳方案。在他们看来,最有效的方案是将海外权益油纳入全球化的石油贸易体系中,再通过贸易系统获得成本最低的石油供应。76

有些学者则对贸易自由化持保留态度。他们倾向从历史的角度以国家安全为出发点讨论能源政策,认为能源属于敏感问题,一国能源自给自足的重要性要高于成本效益分析。持这一观点的学者大多从历史事件中为其能源独立观点寻找依据。例如,20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破裂后西方的禁运对中国经济和国家安全造成的冲击。他们认为,虽然遭遇此类事件的概率极低,但每个国家还是应将自力更生作为战略及安全的基础。77当意识到中国将不可避免地日益依赖进口石油时,这类学者关注的焦点从中国是否应该自给自足转变为如何控制依赖海外石油产生的风险,主张中国应尽快铺设通往中亚乃至西亚的油气管道,因为上述管线可以使中国摆脱与日美为控制太平洋石油运输线而产生的冲突,从而使中国以更为超脱的态度来处理目前大量存在于东北亚和东南亚的双边和多边矛盾。78

仔细分析,我们不难发现,上述学者观点的相左源于他们对石油属性认识的重大差异。自由贸易的倡导者倾向于将石油视为已经大规模商品化的自然资源,他们关注的焦点是如何最有效地配置石油资源。而对自由贸易持谨慎态度的学者则更为关注石油的战略属性,认为石油不仅是一种能源,更是一种可以用来获取战略利益的工具。这一认识上的分歧表明了中国石油安全问题的复杂性,即便是那些具有良好意愿的人在一场重大辩论中也可能会采取对立的立场。这一分歧的背后也意味着中国石油安全问题中的公众经济福利与国家军事战略利益存在着内在的张力。如果单纯从经济方面考虑,那么只要国际油价合理,中国就应积极进口海外石油以便填补国内日益扩大的供需缺口。而若单纯从战略安全方面考虑,那么能源独立有着重大追求价值并且值得为其付出经济代价。

从现实的情况来看,中国大体上选择了积极融入全球能源市场,争取在全球范围配置和利用资源的战略。从近期看,积极融入国际能源市场的意义在于,其利用海外油气资源所产生的经济与社会效益要大于能源独立所带来的安全红利。从长远看,贸易自由化政策虽然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短期的石油安全,却有利于增强国内石油资源可持续供应的基础,从而带来更为长远的石油安全。

值得一提的是,那些对自由贸易颇有疑虑的声音在中国融入全球能源市场的过程中也发挥了建设性作用,如他们倡导的中国与中亚油气管道的贯通以及战略石油储备的建立,为中国石油供应渠道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同时也为未来潜在的石油供应中断提供了战略缓冲,这都有助于中国以一种更加从容和自信的姿态融入全球能源市场。

为了防范于未然,中国可以选择在尚未出台的《能源法》中规定,当国家处于战争状态时,人民解放军的直接军事需求将高于一切,必须获得最优先的供应保障,其次是间接的军事需求,用于满足国防工业的能源需求,最后才是满足那些重要的民用需求。

二、扩大供给与需求管理

中国从国际市场大量进口石油已是不争的事实。作为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费国,以及石油消费增长最快的国家,中国在国际能源与环境领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因此,中国根据自身的需求、供给能力还是根据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配置石油资源,不仅事关中国本国的能源与环境安全,也必然会对国际能源与环境安全造成重大影响。

表面上看,中国石油需求的成倍增长是过去三十多年经济高速增长的自然结果,主要为工业化、城市化以及人们日益提高的生活水平所推动。其实,这一观点因果倒置。从供给角度看,中国的经济之所以能够高速发展,正是得益于石油与煤炭的充足供应。换言之,没有能源供应的增长,也就没有经济与社会的发展。理清两者关系便于我们了解政府的政策两难问题,也有助于理解下述现象,即每逢能源供应紧张,政府往往将努力增加有效供给放在首位。

对中国政府而言,一方面要确保经济增长,一方面又要考虑抑制石油需求并且兼顾环保,这绝非易事。这其中最为典型的例子就是汽车制造业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问题。对中国一些省市而言,汽车制造业目前仍是地方经济的支柱产业。现实的问题在于,汽车制造业的发展不仅要有低廉车价和良好筹资环境的支撑,同时还要有低油价政策作为后盾。这意味着要想大力发展汽车制造业,就必须尽快实现能源技术的“飞跃”。然而,截至20世纪90年代末,中国汽车制造业并未因引进外国汽车技术而在节能与环保领域取得飞跃性进展。79相反,由于人们消费能力的提高,中国国内汽车消费已出现井喷式的增长,并由此引起了一系列的问题,包括日益严重的城市空气污染,温室气体的排放以及石油消耗和进口量的剧增等。80

迄今为止,在应对国内日益膨胀的石油需求方面,中国政府表现得较为稳健,中国经济也得以高速增长。不过,正如当前的经济增长模式将使中国踏上不可持续和不安全的能源发展之路,中国政府侧重于扩大供给的政策也必然遭遇越来越大的国内和国际挑战。从国内层面看,中国目前已经遇到资源与环境的瓶颈。首先,由于资源储量有限,刺激国内石油产量对于影响中国本国能源平衡的作用微乎其微,甚至对于影响国内石油平衡也微不足道。有鉴于此,中国不得不将“稳定东部,发展西部”的油气供应战略转换为“稳定国内,发展国外”这一更为切实可行的战略。其次,长期偏低的能源价格延缓了国内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刺激了能源密集型产业的超常发展。这种高增长、资源密集型的发展战略无疑对中国环境质量的恶化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81从国际层面看,伴随着进口石油的快速增长,国际油价的剧烈波动以及潜在的供应中断风险对中国经济与国家安全带来的负面效应也越来越显著。在治理环境污染方面,中国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随着能源消费总量的不断攀升,中国也正面临着越来越大的要求承担温室气体减排的国际压力

对于中国而言,实现未来石油平衡的方案不外乎两种:一是扩大供给,二是加强需求管理。从当前趋势看,单纯增加石油供给已不足以应对中国面临的挑战。资源与环境的双重压力要求中国有必要从侧重于扩大能源供给调整为扩大供给与需求管理并重的策略。在生产方面,能源来源多样化是扩大供给的关键,这不仅意味着石油来源多样化,同样意味着开发其他化石能源、替代能源及可再生能源。在消费方面,石油消费的出路在于节能和提高能效。在优先实施节能和环境政策方面,中国政府面对的首要挑战是可信度问题。从政府已发布的能源政策文件中可以看出,节能和提高能效历来是中国能源部门工作的重中之重。但问题是,政府和相关产业界首先把精力和资金投入能源的有效供给上,而不是投入改进能源的利用方式上。82从目前形势看,如果缺乏强有力的政策措施,显示政府重视需求管理的决心,那么企业将缺乏足够的动力向清洁高效的高端产品转型,同样消费者也将丧失选择低能耗产品的机会,而中国也将错失以更少的成本换取更多发展的机会。

中国政府显然意识到了问题所在,决定于2009年起开征燃油税。然而,鉴于该税种在很大程度上只是对养路费的替代,中国对汽油和柴油的需求总的来说不会因油价小幅变动而受到太大影响。在当前形势下,需求管理的进一步强化亟须政府调整油价补贴机制。中国当前的油价补贴政策效果不佳,其经济效益堪忧,并且与环保理念相悖。政府对于国有石油巨头的补贴妨碍了正常的油价传导机制,使其不能有效反映石油的供求状况及资源稀缺程度。生产侧补贴鼓励了石油消费,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因此,政府有必要将补贴转向消费侧。让油价反映资源稀缺和环境成本,这样既可以提高石油利用率,又可以保护弱势群体,兼顾社会公平。83此外,这一政策还可以为国企和民企创造同等竞争条件,从而维护市场的平等性。为了赢得民众对这一政策调整的理解与支持,政府有必要向公众阐明下述事实,即当国际油价上涨时,补贴只不过是把钱从纳税人的一只口袋转移到另一只口袋而已。

三、国家与市场

在能源市场运行原则问题上,一直存在市场调节和政府控制两种模式之争。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平衡应该改变到什么程度,这一至今仍在欧美各国争论不休的问题,更使迄今尚未建立起成熟能源市场的中国备受困扰。这一问题如此重要,以至于有学者认为中国能源问题与国家能源管理机构监管能力之间的断层是中国能源不安全的重要根源。相较而言,石油进口只不过是中国能源安全问题的一个方面。84由此,市场与国家之争已成为中国石油安全的重要议题。从已有文献看,这一议题主要围绕着石油定价机制问题展开。

中国国内能源体制并不完善,相对于经济体制的其他环节而言,能源领域的变化更为节制。自1979年以来,政府有几次曾试图实行全面的能源价格改革,但都由于担心通货膨胀对习惯于控制价格的居民产生潜在的影响而作罢。即便在能源领域内,油气行业的市场化程度仍落后于煤炭行业,这表现为煤炭价格已经全面市场化,而油价仍由国家确定。目前,中国原油和成品油的价格虽然根据国际市场价格变动的情况进行调整,但调整时间存在滞后期,调整的幅度也往往低于国际原油和成品油的涨跌幅度。

支持市场自由化的学者强调能源定价机制的改革是当务之急。他们认为目前的定价机制存在着两大弊端。首先,当前的定价体系可能给投资和销售带来一些问题。如果基准价低于市场价,则会周期性地刺激出口油品,而如果基准价高于市场价,就会周期性地刺激进口油品。价格滞后于成本,会有损于收益率,阻碍国内对炼油和销售部门的投资。同样,从全国范围看,如果不在广大区域内完全放开价格,那么利润刺激很可能就不足以鼓励供应商去满足快速发展的城市地区的需求。85其次,在当前定价机制下,每逢国际油价走高,消费者会选择在国内油价上涨前购买储存,于是炼油厂不得不大量进口原油。而当国际油价走低时做法却又正好相反。结果便出现了中国在国际石油市场“买高不买低”的现象。86不过,反驳市场自由化的理由依然强大,主要有以下三点:第一,中国领导人认为石油安全因其战略上的重要性而不能单独让市场来决定;87第二,即便与自由市场相比,调控的国家市场更有利于保持长期的安全及价格的稳定,更何况目前中国的市场机制尚未健全,国有企业垄断局面尚未打破,建立起自由竞争的石油市场无从谈起;第三,简单的国际接轨也会忽视公众的承受能力,因为价格改革带来的价格上升对于不同消费者的影响以及某个社会群体对这种影响的承受能力是不一样的,社会公平也是能源改革必须考虑的一个问题。88

从目前趋势看,尽管国内油价尚未与国际并轨,但是市场因素在不断增强。中国的政策制定者日益意识到市场化的石油定价机制能够缓和冲击,允许供求更快作出反应,这比一个受控制的石油定价机制更具灵活性,更能提供安全保障。为此,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一再阐明进一步理顺价格关系,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的决心。在油价完全市场化之前,政府已经设法降低了不合理的价格形成机制对资源配置的不利影响。在可预见的将来,一旦经济、社会承受能力无碍,国际国内油价将有望完全对接。

四、走出去与引进来

为了加强本国的能源安全,中国积极鼓励本国石油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近年来,中国努力发挥自己的地缘政治和市场优势,与产油国开展油气勘探、开采和贸易合作,并取得了不小的成就,当然这也引起了一些国家的担心和警惕。

迄今为止我们尚未发现比较客观的中国石油企业海外投资经济评估报告,但已有不少文献论及中国能否通过获取海外份额油的方式来保障本国的石油安全。对此持支持态度的以国内学者为主,他们认为,中国能以获取海外份额油的方式规避国际石油贸易中的价格风险。在这些学者看来,中国企业在国外石油建设项目中参股或投资,每年从中分取一定的份额,这种到手的实物可以免受国际油价波动的冲击。充足的海外石油产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抵消石油高价位对经济的冲击,稳定国内石油化学工业的发展。89他们还指出,寻求份额油是中国这一缺乏定价话语权的石油进口大国的无奈之举。从进口总量看,份额油所占比重不到20%,其余80%都是通过国际贸易,这就意味着中国绝大部分石油进口遭受国际高油价威胁。尽管贸易油是主渠道,份额油只能是利用国外石油资源的辅助渠道,但海外份额油掌握得越多,利用国外石油资源的主动权就越大。90

而西方批评者认为,中国获取海外份额油并不能有效解决潜在的能源供应和运输中断问题。首先,中国对外国石油储备的投资并不能填补能源缺口。麦肯锡的一份报告指出,即使中国石油公司能将国内产量维持在现有水平(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从2006年至2025年,为满足预计需求,它们还必须购买70亿吨进口石油。这一进口量相当于全球探明石油储备的3%,超过英国石油公司、雪佛龙、埃克森美孚、皇家荷兰壳牌和道达尔这几家石油公司的储备总和。91其次,一旦地缘政治发生重大风险——关键石油出口国的政治动荡、战争、种族冲突、台海危机导致石油供应中断和油价上涨,不论是份额油还是长期合同原油的正常流动,无不处于风险之中。92

针对上述分歧,有学者撰文指出,对于能源安全,很多国家都经历过从控制实物资产转向依赖全球市场的学习曲线,而目前的中国在建立市场信心方面还处于学习曲线的初期。93部分源于这种认识上的偏差,即国内学者倾向于认为资源供应方处于优势地位,于是便思索着如何实施“走出去”战略,占有资源后再想方设法把它运回来。这种思维方式导致我们忽视了一样非常有价值的东西,那就是中国巨大的市场。在可预见的将来,中国经济仍有望保持强劲的增长态势。对于石油出口国及那些渴望进入中国市场的国际石油公司而言,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巨大机遇不容错过。对此,沙特阿拉伯以及科威特等国早已积极筹划参与中国国内炼油厂的建设,并承诺为其提供稳定可靠的油源。由此,中国开辟出了第三条更加稳妥的海外找油路径——向石油出口国开放市场。相对于“走出去”而言,上述“引进来”模式不会触及各方面对能源问题的敏感,可以避免许多海外石油资产并购中的种种麻烦,无论从时间上还是制度上都对中国石油企业有利,因而可能是获得石油资源的更有效的途径。同样是石油进口,“引进来”模式将石油进口与中东产油国的利益绑在一起,因而将更安全。94

五、小结

综上所述,中国石油安全问题极为错综复杂。中国需要在经济发展、石油安全以及环境保护等彼此竞争甚至是难以调和的目标之间寻求平衡,并力求将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战略目标,中国有必要制定和实施一项综合的、长期的石油开发和利用战略。这一战略的有效性将取决于如何平衡三大目标,即既要努力增加石油的有效供给又要为应对潜在的石油供应中断做好准备;既要确保经济增长活力又要兼顾生态环境的保护;既要通过市场化改革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又要兼顾社会公平,避免普通民众遭受油价高涨之苦。但是这种平衡并非毫无侧重,在事关市场化和国际化取向这两大重要问题上,我们必须明确朝着市场化和国际化大方向行进。个中缘由正如国内有学者在评论美国石油市场时所说的,一般来说,石油的需求弹性具有稳定性,石油安全主要取决于石油的供给弹性。石油资源约束和政府垄断是石油安全的最大隐患。资源约束决定了石油安全必须走国际化道路,政府垄断决定了石油安全必须走市场化道路,市场化和国际化是石油安全的根本出路,而且市场化是国际化的基础。95

注释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1》,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年版,第51页。

2.反映能源消费增长速度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之间比例关系的指标,通常以能源消费量年均增长速度与国民经济年均增长速度之比表示。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1》,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年版,第5页。

4.同上书,第263、259页。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实际能源需求几乎比所有重要研究机构的预测速度都要快。

5.国家经贸委“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节能管理模式研究”课题组编:《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节能管理模式研究》,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年版。

6.参见网址 http://www.eia.gov/cfapps/ipdbproject/IEDIndex3.cfm?tid=92&pid=46&aid=2。

7.该图最初为复旦大学能源研究中心潘克西教授所创。

8.林伯强:《能源经济学:理论与政策实践》,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年版,第48页。

9.林伯强主编:《高级能源经济学》,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年版,第15页。

10.《2010年中国汽车市场好景难再?》,《华尔街日报》中文网络版。http://cn.wsj.com/gb/20100106/bch103634.asp?source=newsletter.

11.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World Energy Outlook,2007:Chinaand India Insights(Paris: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2007),p.44.不过中国当前汽车保有量的增长速度远远快于国际能源署(IEA)的预期,事实上中国早在2009年就一举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而非国际能源署先前预计的2015年,这意味着IEA的参考情景结果很可能低估了中国交通燃料的增长速度。

12.一次能源是指自然界中以原有形式存在的、未经加工转换的能源资源,又称天然能源。在国际能源署出版的《世界能源展望》中,属于非商品能源的传统生物质能亦被列入一次能源需求,而在中国国家统计局出版的《中国统计年鉴》、《中国能源统计年鉴》、英国石油公司出版的《世界能源统计回顾》以及美国能源信息管理局出版的《国际能源展望》中的一次能源需求并未包括传统生物质能。

13.国家统计局能源统计司编:《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10》,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年版,第52页。

14.2010年中国石油探明储量为20亿吨,天然气为2.8万亿立方米,煤炭为1 145亿吨。参见BP,BPStatistical Reviewof World Energy June2011,London:BP,June 2011。

15.阿莫斯·萨尔瓦多:《能源:历史回顾与21世纪展望》,赵政璋等译,石油工业出版社2007年版,第85页。

16.林伯强:《能源经济学:理论与政策实践》,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年版,第193页。

17.世界能源理事会中国国家委员会:《面向21世纪的世界能源》,原子能出版社2001年版,第32页。

18.李向阳:《谁来为21世纪中国加油》,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81页。

19.The World Bank,Clear Water,BlueSkies:China’s Environment in the New Century(Washington,D.C.,1997),pp.33—34.

20.中国香港已从澳大利亚进口了大量煤炭。从长远来看,随着关税的降低和对国内煤炭补贴的完全取消,中国沿海地区进口煤炭可能会变得经济可行。作为煤炭运输主要方式的铁路网也已接近运能的极限。这将使沿海地区的海上进口比国内供应更有效益。国际能源署:《世界能源展望2002》,朱起煌等译,中国石化出版社2004年版,第142页。

21.张雷:《矿产资源开发与国家工业化》,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327—328页。

22.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World EnergyOutlook,2011(Paris: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2011),pp.544—592.

23.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Developing China’s Natural Gas Market:The Policy Challenges(OECD/IEA,2002),pp.17—19.

24.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World Energy Outlook,2011,pp.592—593.在现有技术水平和政策环境下,除了水电和太阳能热水器有能力参与市场竞争外,中国大多数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成本高,再加上资源分散、规模小、生产不连续等特点,在现行市场规则下缺乏竞争力,这是制约可再生能源发展的主要因素。参见《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2007年8月,第13页。

25.储采比:探明储量与当年的产量之比,以年表示。储采比越高,潜力越大。

26.BP,BP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 June2011.

27.江泽民:《中国能源问题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2页。

28.Erica Strecker Downs,China’s Energy Security,A Dissertation Presented to the Faculty of Princeton University in Candidacy for the Degree of Doctor of Philosophy,2004,pp.45—46.

29.Kenneth Lieberthal,Mikkal Herberg.China’s Search for Energy Security:Implications for U.S.Policy.NBR Analysis,Vol.17,No.1,April 2006,p.13.

30.曾宪章、周润东、孙志芳主编:《中国石油通史》第3卷,中国石化出版社2003年版,第191页。

31.国际能源机构在《2002年世界能源展望》报告中曾预测,我国石油消费需求将在2015年超过日本,英国石油公司则预测,中国石油消费需求将在未来10年内超过日本,成为居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然而,我国石油消费需求在2003年就超过了日本。这一时间比国际能源机构的预测提前12年,比英国石油的预测提前10年。参见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经济安全研究中心:《全球能源大棋局》,时事出版社2005年版,第330页。

32.中国的石油消耗总量和增速正在迅速增长,国际能源署预计中国2008—2030年年均石油需求增长速度高达3.5%,而美国同期的增长速度为-0.3%,中国将于2020—2030年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石油进口国。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World Energy Outlook,2009,pp.81—85.此外,还可参见EIA,International Energy Outlook,2009,pp.126,225.

33.[美]马修·R.西蒙斯:《沙漠黄昏》,徐小杰主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35页。

34.探明剩余经济可采储量是指在累计探明经济可采总量中减去已开发的部分。经济可采储量是指在目前和预期的当地经济条件下,可用现有技术开采的储量。

35.BP,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 June 2011,London:BP,June 2011,p.6.

36.参见令计划:《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党建研究》2007年第11期。

37.进口集中度反映了石油进口来源的集中程度,一般用占进口来源的前3位或前5位国家的石油进口之和占总进口量的比例来表示。本文取前5国集中度。

38.国内有学者认为,石油价格每桶每上涨10美元,中国经济增长将下降1个百分点,消费者物价指数将上升0.4个百分点,这一观点在国际油价攀升至每桶147美元高位时经不起推敲。相对而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预测可能更为准确。该机构认为,如果国际油价上涨一倍,全球经济将下降1.4个百分点,全球通货膨胀将上升1.5个百分点。不过亚洲新兴经济体遭受的打击更为严重,因为它们比成熟的经济体具有更高的石油强度。参见Bo Kong,“An Anatomy of China’s Energy Insecurity and its Strategies”,Pacific Northwest National Laboratory of U.S.Department of Energy,PNNL-15529,December 2005,p.19;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World Economic Outlook,April 2007:Spilloversand Cycles in theGlobal Economy(Washington,D.C.:April 2007),pp.17—18。

39.Blair,Bruce,Chen Yali&Eric Hagt,“The Oil Weapon:Myth of China’s Vul-nerability”,ChinaSecurity(Summer 2006),p.46.

40.Erica Downs,TheBrookings Foreign Policy Studies Energy Security Series:China(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December 2006),p.15.

41.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World Energy Outlook,2011,pp.107,126.

42.国际危机组织:《中国的石油政策》,2008年6月9日,www.crisisgroup.org.此外,兰德公司的报告还指出中国的“走出去”战略可能会对中国的形象带来负面影响。参见RAND,ImportedOil and U.S.National Security(Santa Monica,2009),p.65。

43.苏德勤、张永欣、黄磊:《世界油运市场与中国能源安全》,《世界海运》2005年第1期。不过国外有学者认为,通过建立本国的油轮船队来运输进口石油并不会增强中国的石油安全,因为外国海军会更容易发现和锁定挂有中国国旗的船只。国际危机组织:《中国的石油政策》,第10页。邓丽佳(Erica S.Downs)同样认为鼓吹建立本国的油轮船队并不会改善中国的石油安全形势,这一建议更多的是出于经济民族主义的考虑。Erica Strecker Downs,China’sEnergy Security,pp.109—110.此外,在中国4 000多万吨载重吨远洋船队中,有56%的船舶在境外登记注册,悬挂外国旗(即方便旗)经营,而悬挂五星红旗经营的船舶仅占44%,这可能也是中国远洋航运自承运份额偏低的一大原因。

44.蔡德林主编:《国际贸易运输地理》,中国商务出版社2006年版,第239页。

45.例如,美国前能源部助理副部长维托·斯泰格利埃诺在其著作中就不加区分地使用能源政策与能源战略这两个术语。参见[美]维托·斯泰格利埃诺:《美国能源政策:历史、过程与博弈》,郑世高、刘晓青、孙旭东译,石油工业出版社2008年版,前言部分。同样,俄罗斯著名能源问题专家日兹宁将对外能源政策定义为一国为了捍卫和维护国家在能源生产、运输和需求方面的民族利益而在国际关系领域采取的行动。这与一般意义上的对外能源战略并无实质区别。参见[俄]日兹宁:《俄罗斯能源外交》,王海运、石泽译审,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1页。

46.陈新华:《能源改变命运》,第76—77页。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征求意见稿)中,国家能源战略被视为应当规定国家能源发展的战略思路、战略目标、战略布局、战略重点、战略措施等内容。它是筹划和指导国家能源可持续发展、保障能源安全的总体方略,是制定能源规划和能源政策的基本依据。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征求意见稿)能源战略与规划部分。

47.[俄]A.M.马斯捷潘诺夫:《马斯捷潘诺夫文集:俄罗斯能源战略和国家油气综合体发展前景》,毕明等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9年版,第80—83页。

48.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而言,美国能源法学家约瑟夫·P.托梅因(Joseph P.Tomain)认为,尽管美国没有全面且协调一致的国家能源政策,但我们还是可以概括地说美国建立了一套能源政策,该政策在上百年的时间内也影响到其他行业的政策。参见[美]约瑟夫·P.托梅因、理查德·D.卡达希:《美国能源法》,万少廷译,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26—27页。

49.Erica S.Downs,“The Chinese Energy Security Debate,”China Quarterly,No.177(2004):22—23.

50.Philip Andrews-Speed,Liao Xuanli and Roland Dannreuther,TheStrategic Im-plicationsof China’s Energy Needs(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2);Philip Andrews-Speed,“State Control is the Cause of China’s Crisis,”AsianWall Street Jour-nal(30/04/2004).

51.倪健民、郭云涛:《能源安全》,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53—54页。

52.全国人大:《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征求意见稿),第一章,总则部分。

53.姜玉春、蔡军田主编:《中国石油通史》第4卷,中国石化出版社2003年版,第4—5页。

54.国际能源署:《世界能源展望2002》,中国石化出版社2006年版,第134页。

55.林伯强主编:《2006年中国能源发展报告》,中国计量出版社2006年版,前言部分。

5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2010年2月6日。

57.新华社:《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7年10月24日。

58.国家能源领导小组办公室等机构:《关于印发千家企业节能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2006年4月7日。

59.《中国:取消部分产品出口退税不会令出口大降》,《华尔街日报》2010年6月25日。http://cn.wsj.com/gb/20100625/bch073652.asp?source=newsletter.

60.[英]菲奥娜·哈维:《中国考虑开征环境税》,《金融时报》2010年2月10日。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31271.

61.江家驷、封超玲:《中国低碳经济的发展》,《金融时报》2008年8月26日。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21558.

62.BP,BP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 June2011,p.41.

63.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2007年4月),第4页。

6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能源状况与政策》(2007年12月),第10页。

65.Richard J.Campbell,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A Comparison of Green Energy Programsand Policies,CRS Report for Congress,June 14,2010,p.11.

66.[美]弗雷德·克鲁普、米丽亚姆·霍恩:《决战新能源:一场影响国家兴衰的产业革命》,陈茂云等译,东方出版社2010年版,第42页。

67.[美]李侃如:《治理中国:从革命到改革》,胡国成、赵梅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79页;具体能源监管机构的分合可以参见林伯强主编:《2006年中国能源发展报告》,第267—268页。

68.陈新华:《能源改变命运》,新华出版社2008年版,第11页。

69.Erica Downs,TheBrookings Foreign Policy Studies Energy Security Series:China,pp.16—25.

70.清华大学环境资源与能源法研究中心课题组编著:《中国能源法(草案)——专家建议稿与说明》,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63页。

71.Kong Bo,“Institutional Insecurity”,ChinaSecurity,Summer 2006,p.81.

72.Erica Downs,TheBrookings Foreign Policy Studies Energy Security Series:China,p.20.

73.U.S.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International Energy Outlook 2011(Washington,D.C.:U.S.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September 2011),p.162.

74.Ivo Bozon,Subbu Narayanswamy&Jonathan R.Woetzel,“Meeting China’s energy needs through liberalization”,TheMckinsey Quarterly,June 2006,p.121.

75.胡鞍钢、吕永龙主编:《能源与发展》,中国计划出版社2001年版,序言。

76.陈新华:《能源改变命运》,新华出版社2008年版,第160页。

77.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China’sWorldwide Quest for Energy Security(Paris: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2000),p.45.

78.张文木:《中国新世纪安全战略》,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75页。不过在邓丽佳看来,即便是中哈石油管线也存在着重大安全隐患,美国可以通过发射巡航导弹的方式轻易地摧毁石油管道正常运转所需的油泵站,就像海湾战争时美国对伊拉克所实施的打击那样。她认为陆上管道的优势在于,美国必须以攻击中国或者第三国的方式破坏石油管道,而海上封锁至少在理论上可以做到不攻击一个主权国家。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学者赵宏图也持类似观点。他认为“无论从军事和技术角度而言,切断陆路油气管道的难度要远远小于海上石油禁运和封锁,代价也要小得多”。参见:Erica.S.Downs,“The Chinese Energy Security Debate”,ChinaQuarterly,No.177,May 2004,pp.36—37;赵宏图:《“马六甲困局”与中国能源安全再思考》,《现代国际关系》2007年第6期。

79.Christian Constantin,“China’s Concept of Energy Security:Sources and Inter-national Impacts”,Working Paper,No.43,March 2005,p.21.

80.[美]凯丽·西蒙斯·盖勒格:《变速!中国——汽车、能源、环境与创新》,程健、齐彬彬、郝义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5页。

81.Elizabeth C.Economy,“The Great Leap Backward?”Foreign Af fairs,Sep-tember/October 2007,p.40.

82.张秋明编:《中国能源安全战略挑战与政策分析》,地质出版社2007年版,第47页。

83.林伯强:《能源经济学:理论与政策实践》,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年版,第166—167页。

84.Kong Bo,“Institutional insecurity”,p.64.

85.张秋明编:《中国能源安全战略挑战与政策分析》,地质出版社2007年版,第22页。

86.陈新华:《能源安全要重视内部因素,强调政策体制保障》,《中国能源》2003年第5期。

87.Heinrich Kreft,“China’s Quest for Energy”,Policy Review,October/Novem-ber 2006,p.65.

88.林伯强:《能源经济学:理论与政策实践》,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年版,第105页。

89.阙光辉:《中国能源可持续战略》,外文出版社2007年版,第68页。

90.肖炼:《中美能源合作前景及对策》,世界知识出版社2008年版,第92、111页。

91.Ivo Bozon,Subbu Narayanswamy&Jonathan R.Woetzel,“Meeting China’s en-ergy needs through liberalization”,p.122.

92.吴磊:《能源安全与中美关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90页。

93.陈新华:《能源改变命运》,新华出版社2008年版,第156页。

94.林伯强:《能源经济学:理论与政策实践》,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年版,第182—183页。

95.刘顺鸿:《美国石油政策:市场化及其有效性》,《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第47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