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一体化的动态过程

一体化的动态过程

时间:2022-09-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不过,在欧盟扩张的过程中,欧盟15国与CEFTA成员国之间的贸易自由化使东西欧之间的贸易份额不断增加,因此,事实上欧洲的内部贸易是上升的。这里不仅提出了一个以对一体化动态实行监控的可行性为依据来限制成员国数目的问题。欧盟一体化动态过程也有它自身的问题。另一方面,欧盟一体化的经验和欧元区的发展将被怀有极大兴趣的东盟国家所跟随——在这一方面,人们显然是以建构模型的基础为依据寻找某种分阶段实现一体化的方式。

2.3 一体化的动态过程

根据WTO的数据(表1),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除了欧盟15国和东欧的CEFTA之外,表1中所选的一体化俱乐部内部商品贸易的份额在20世纪90年代持续增长,尽管方法上的调整给在时间上进行对比造成了困难。不过,在欧盟扩张的过程中,欧盟15国与CEFTA成员国之间的贸易自由化使东西欧之间的贸易份额不断增加,因此,事实上欧洲的内部贸易是上升的。从总体上说,一体化协定加强了内部贸易。从现实的角度来看,当内部贸易份额超过60%时,以自我为中心所造成的危险有可能导致保护主义政策对第三国施加过重的负担,因此,AEPC和欧盟都面临着因为形成一个保护主义集团而可能招致的灾祸。

表1 部分区域一体化集团的贸易量(1990~2001年)

img3

续表

img4

续表

img5

a 来自加拿大、墨西哥(1990~1999年)、秘鲁和澳大利亚的进口部分按离岸价格(F.O.B.)计算。

b 来自加拿大、墨西哥(1990~1999年)的进口部分按离岸价格(F.O.B.)计算。

c 来自秘鲁和委内瑞拉的进口部分按离岸价格(F.O.B.)计算。

注释:上述数据不完全适用于一体化集团中的各国家对贸易数据登记时使用的不同的统计方法。

资料来源:WTO(2002).

21世纪初,欧盟一体化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可以达到一个新的规模:从中期来看,2004年的欧盟东扩将使共同体经济的异质性明显提高,而在东扩后最初的10年间,同欧盟15国时期相比,人均收入水平将明显下降。同其他的一体化俱乐部相比,就这一方面而言,欧盟是众所周知的一个特例,因为它必须在某一期限内同时实现一体化的深化过程和一体化的扩张进程。如果欧盟东扩是一个增长加速和失业率大幅度下降的成功过程的话,那么,这就意味着欧盟东扩不存在任何针对第三国的保护主义政策的危险。但是,东扩过程是否在事实上是促进增长和增加就业所必须采用的方式,这个问题一直没有定论(Cassel,1998;Caesar,2003)。

同拥有12个成员国的欧共体在20世纪80年代接纳3个较贫穷的国家(即希腊、西班牙和葡萄牙)的那次欧共体南扩相比,欧盟东扩使新成员国的数目增多,因而面临着众多严峻的挑战。1957~2002年间,欧盟跨越关税联盟、经济联盟和货币联盟这三个阶段,经历了一次巨大的一体化深化过程,所以,很难对这个过程中的不同的扩张回合进行比较。晚些时候的扩张回合——如即将到来的欧盟东扩——引发了一部难以满足各方面要求的《共同法》(Acquis Communnautaire),也就是说——出于启动内部市场规划(Binnenmarktprogramm)与货币联盟的考虑——新成员国方面必须在制度调整(Institutionenanpassung)和引入管理规则的范围内接纳欧盟的管理机制,这就使得欧盟东扩这一个回合远远超过了欧盟南扩的那一个回合。

2002年12月,在哥本哈根峰会上作出了欧盟东扩的决定,这是欧盟扩展进程中的历史性环节。一方面,这证明了欧盟的一体化纲领在政治上具有吸引力,另一方面,这也说明了欧盟的扩展和一体化的动态发展难以被控制住,因为德国外交部和欧盟委员会正准备就欧盟向东南欧扩展(例如: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而展开讨论;此外,美国则从外部督促欧盟接纳土耳其。然而,随着欧盟规模的扩大,欧盟的政治砝码(politisches Gewicht)也将加重,而且那些没有成为欧盟成员国的欧盟邻国就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即对非成员国的净有利条件的分析(Nettovorteilsanalyse)是否在事实上压倒了对成员国的净有利条件的分析,正如人们在提出这个问题时多少会朝瑞士的方向瞥上一眼一样(Meier-Schatz,Nobel和Waldburger,2001)。

与先前的几轮扩张相比,2004年欧盟对10个国家东扩的巨大规模是一目了然的:俱乐部中成员国的数字上升了66%,而共同体的国内生产总值却只上升了不到10%。这里不仅提出了一个以对一体化动态实行监控的可行性为依据来限制成员国数目的问题。问题还在于,成员国的自身利益、加入欧盟的国家(Beitrittsl-nder)何以快速实现内部市场一体化、在货币联盟准备阶段如何提出明确的接纳要求——例如:各国中央银行的非独立性,以及布鲁塞尔在政策监控方面实行统一管理——在何种程度上引发了一次同附加的难题相伴随的欧元区的迅速扩张。

因此,从巨大的制度调整和经济政策调整压力的角度来看,欧盟东扩是对经济政策的一次重大而又复杂的挑战。从实际运行需要的角度来看,在拥有25个国家的情况下,欧盟俱乐部已经达到了处于临界点的规模。另外,各国在经济上存在着相对的差异。无论如何也无法保证内生的市场融合过程和政治转型机制能够在扩大了的欧盟范围内产生一个持续的趋同过程的结果。这里存在的问题是,从2004年起,申请加入欧盟的国家何以迅速地——以及在何种程度上——接受《共同法》,这些制度变迁以及每一个国家的经济政策能否在经济上带来持续的趋同。

欧盟一体化动态过程也有它自身的问题。在与此相关的对外影响方面,欧盟可能具有某种国际样板效应(internationale Vorbildwirkung),而且特别是对东盟国家和南方共同市场国家产生了样板效应。譬如,实际上,在亚洲存在着建成一个区域性自由贸易区的强烈愿望,在这个问题上,中国和美国一样,已经向其他东盟国家就这个方向提出了建议。另一方面,欧盟一体化的经验和欧元区的发展将被怀有极大兴趣的东盟国家所跟随——在这一方面,人们显然是以建构模型的基础为依据寻找某种分阶段实现一体化的方式。假定中国被视为一个动态的稳定的经济力量并拥有亚洲普遍接受的领导权,那么,中国和它的亚洲伙伴国如果认为在WTO的管理框架之外还拥有区域一体化优先权的话,那么,就这一点而言,区域主义的难题就会随之出现。总之,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在亚洲金融危机中,那些迅速发展起来的国家的货币大规模贬值,但是中国货币却没有贬值:中国的这个策略远比从象征意义上看要显得稳健得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