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是剩余价值生产与实现的矛盾,还是资本积累与制度环境的矛盾

是剩余价值生产与实现的矛盾,还是资本积累与制度环境的矛盾

时间:2022-08-3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从《资本论》的资本内在否定性逻辑发展看,毫无疑问,对于特定资本积累过程的分析,剩余价值生产和剩余价值实现之间的矛盾是资本积累结构性矛盾的枢纽,而资本积累与支撑这一积累的制度环境之间的矛盾,是前一矛盾的衍生或具体化。因而,剩余价值生产与剩余价值实现的矛盾是本研究的出发点。

在《资本论》第一卷中,资本内在否定性表现为剩余价值生产条件的危机,即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同时也生产出相对剩余人口,造成无产阶级的相对乃至绝对贫困化,从而消费不足导致剩余价值的生产危机。在《资本论》第二卷中,资本内在否定性表现为剩余价值实现条件的危机,即社会总资本在两大部类间的再生产和流通中总是无法保持均衡的比例,从而比例失调导致剩余价值的实现危机。在《资本论》第三卷中,资本内在否定性的发展逻辑螺旋上升为历史现实,前两卷的剩余价值生产危机(消费不足危机)和剩余价值实现危机(比例失调危机)通过平均利润率下降规律具体表现出来,资本有机构成成了资本内在否定性的基本“细胞”:其技术构成代表物化的生产力发展程度,其价值构成则以物化形式体现了“资本—劳动”的对立关系,二者的互动发展最终表现为一个资本内在否定性的结构性危机,即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决定了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的必然趋势,但同时,有机构成提高造成活劳动减少而导致生产出的剩余价值量减少和剩余价值率降低;当增长的不变资本在推动平均利润率下降的同时无法带来足够的利润额增长时,就导致资本积累过程中的绝对过剩,从而导致长波拐点(从扩张期到收缩期)的发生。

从《资本论》的资本内在否定性逻辑发展看,毫无疑问,对于特定资本积累过程的分析,剩余价值生产和剩余价值实现之间的矛盾是资本积累结构性矛盾的枢纽,而资本积累与支撑这一积累的制度环境之间的矛盾,是前一矛盾的衍生或具体化。因而,剩余价值生产与剩余价值实现的矛盾是本研究的出发点。

曼德尔在他的长波分析中也指出:“马克思主义学者拒绝接受经济史学家们在长波的分析中以价格和货币的变动为中心的观点。他们并不否认这些变动与对长波的判断有关,而且他们甚至承认货币现象的相对独立性。但是他们从下列假设开始,这个假设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分析至关重要:资本主义制度运动的基本规律是资本积累,而资本积累源于商品的生产,是价值及剩余价值的生产以及它们的最终实现。”[11]从剩余价值生产与剩余价值实现的矛盾出发,笔者倾向于曼德尔对长波的理解:长波并非是某种固定不变的长周期的内在机制(如新熊彼特学派所认为的因经济形势需要周而复始的技术革命及其在整个社会中的扩散过程),而是一个开放的资本积累的结构性矛盾从生成到崩溃的全过程。这一过程,在宏观上,与资本主义的不同发展阶段相联系;在微观上,表现为“诸多种类资本”的具体形式及矛盾。尽管资本积累的实际动态与经济长波的时间框架可能并不完全一致,但利润率平均化和利润率下降是推动这一过程演化的重要机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