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知识经济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变化

知识经济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变化

时间:2022-08-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它不仅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而且给人类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等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在这三类与信息技术相关的产业中,前两类已在美国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以往的人类历史表明:体力劳动者是社会劳动的主力军。人们的自由空间日益扩大,社会生活日益丰富多采。

知识经济代替工业经济是一场划时代的产业革命,一场比当年工业革命更加广泛、更加深刻、更加波澜壮阔的革命。它不仅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而且给人类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等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一)社会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知识产业异军突起,成为发达国家的主导产业

20世纪70年代以来,工业发达国家的社会生产开始从以满足物质需求为主要内容的第一、二产业转向以满足精神需求为主要内容的第三、四产业。第一、二产业的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大幅下降,而第三、四产业的产值则大幅上升。1980年,日本第一产业的产值为10%,第二产业的产值为29畅3%,第三产业(服务业)的产值为22畅4%,第四产业(知识产业)的产值为38畅3%。1999年,美国农业产值为1254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畅3%,而非农业生产部门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为91738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98畅7%,其中制造业产值为15008亿美元,只占16畅1%。1999年7月,美国商务部发表了枟浮现中的数字经济之二枠的报告,首次把与信息技术相关的产业分成三类:信息技术生产产业、信息技术使用产业和非信息技术密集型产业。在这三类与信息技术相关的产业中,前两类已在美国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1998年,在美国非农业部门的产值中,8畅2%来自信息技术生产部门,48畅2%来自信息技术使用部门,43畅6%来自非信息技术密集部门,即使不算上述第三类部门,信息技术产业的产值已占美国非农业部门产值的56畅4%。据美国商务部枟2000年数字经济枠报告,1996—1999年,美国劳动生产率每年增长2畅5%,其中信息产业的贡献率达56畅4%。1985年,美国信息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为60%,1990年为75%,2000年已达到85%。社会产业结构已由以工业为主导让位于以知识产业为主导。

(二)社会就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知识型劳动者成为社会劳动的主力军

以往的人类历史表明:体力劳动者是社会劳动的主力军。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发明与应用,生产自动化进入了高级水平,乃至智能化,产生了“无人车间”、“无人工厂”。在工业发达国家中,传统的产业工人大大减少,脑力劳动者、技术劳动者、管理劳动者的比重大大增加,社会就业结构也从以体力劳动为主的“蓝领”占优势转向以脑力劳动为主的“白领”占优势。据统计,20世纪70年代美国直接从事农业、工业、服务业的工作人员与知识型劳动者之比为14∶37∶20∶29,1980年为3∶32∶14∶51,到1999年则变为2畅5∶15∶13畅2∶69畅3,从事知识产业的人员比例愈来愈大,并已超过其他所有行业人员的总和。1956年,美国首先出现白领工人超过蓝领工人的现象,即知识型劳动者超过了体力劳动者,达到50畅1%,1995年达到80%,1997年又提高到83%,据估计到2020年将达到98%,而体力劳动者则只剩下2%。体力劳动对提高社会生产率的贡献将日益减少,今后重要的是知识型劳动者的生产率,即知识的生产率以及使知识转化为生产力。

(三)生产的组织形式发生变化,速度经济正在取代规模经济

20世纪以来,资本主义世界的工厂生产广泛地推行了单一品种的大批量流水线生产,企业的规模越大越经济,成本越低,效率越高,质量也越有保证。但随着企业导入信息密集,并且大多配以机器人操作的生产系统,以便进行成本低廉的不同设计,甚至开展定做服务之后,使得在一条生产线上能生产小批量、多品种的产品,生产趋于小型化、分散化、灵活化,产品日益个性化、多样化,大量生产越来越过时了。工业时代,企业的组织与管理是呈金字塔式的大一统结构,层次分明,垂直管理的层次多,横向联系少;随着规模生产开始为目的明确的小批量生产所替代,金字塔式管理让位于网状结构管理。许多企业呈平面分布,横向联系多,垂直层次少,信息传递快,决策程序少,生产效率高,反应变化迅速。过去企业家按着研究—开发—设计—制造的顺序进行产品开发,今天变成了掌握市场信息—确定商品概念—开发—设计—生产—销售同步进行,从而大大缩短了开发周期,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能快速地适应市场。在工业发达国家,许多公司不久将利用信息技术变成“实时企业”,这是一种能够对业务中的变化及时作出同步反应的组织。随着企业自身连成一体,并同其他业务伙伴加强了联系,它们使整个经济日益呈现出一种“实时”性质。

(四)劳动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灵活工作制将打破传统的整齐划一的工作制度

随着生产的组织形式的变化,几千人同时进出一个工厂大门、整齐划一的8小时工作制已经成为过去,劳动开始从大机器工业里的集体劳动变为分散的、个体的、家庭式的劳动。因为微电子革命使有电源和电话线的地方就能办公,使得在家办公和自我就业的人数日益增多。据美联社1996年1月2日报道,美国现在已有1200万人在家里上班,部分在家办公的已达5400万人,约占美国劳动力的1/3,且每年将不断增加。同时,“按岗位付酬制”正在被“按业绩付酬制”取代;随时应聘的工作,在1994年占美国劳动大军的1/3,2000年则达到一半左右,这标志着一种独立的、更加成熟的自我就业方式的出现。在过去的流水线上,每个工人都从事单一的、机械的、重复性的动作,这种令人乏味的情形正在改变,工业发达国家正在推行新型的小组工作制度,在一个装配小组里,每个人所从事的工种、劳动内容是可以变换的,由于雇员对工作有较多自主权,因而可以引起他们的兴趣和追求先进技术的积极性。随着生产过程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劳动者的智能也迅速提高,劳动力结构向着智能化趋势发展,劳动里的知识含量超过了体力劳动的含量,脑力劳动占了主导优势。著名管理学家德鲁克曾说道,泰勒时代10名工人中有9名干体力活,即占9/10,到20世纪50年代仍占多数,20世纪80年代则只占1/5。劳动也不再是人使用工具作用于劳动对象,参与直接生产过程,而大量的是处于直接生产过程之外,成为生产的监督者和调节者。

(五)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发生重大变化,精神愉悦、生活幸福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可以在家里查阅图书馆的资料;可以在家庭办公并参加电视会议;可以在多媒体终端点播喜爱的电影或任何文艺娱乐节目;可以参与百公里之外课堂内的讨论,交换对有关问题的看法;可以在家订购显示在电视屏幕上的商品,进行银行转账,购买股票。人们的自由空间日益扩大,社会生活日益丰富多采。同时,由于物质生活资料的极大丰富、人们文化水平和道德水准的提高,人们的幸福观将发生变化,将会放弃无限追求物质利益、物质享受的价值观,把人的智力和道德水平的提高、人的精神愉悦、人的幸福、人的全面发展作为追求的目标。在知识经济社会,人们自由支配时间的增多和道德水准的提高,使从事社会公益活动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因为,在传统的工作范围之外,只有公益活动方面才可能有足够的工作,“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