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制度约束给企业发展带来的影响

制度约束给企业发展带来的影响

时间:2022-03-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例如,民营企业股东之间缺乏明确的契约关系所留下的产权纠纷隐患,已经影响企业产权内外融合,导致民营企业内部难以形成满足产权兼容条件的团队激励机制。第六,社会文化等非正式制度所带来的影响。
制度约束给企业发展带来的影响_制度与企业家才能配置:中国经验

转型经济所带来的制度变迁使得目前各种层面的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尚未定型,呈现出明显的“中间制度”特性(Droege and Johoson,2007)。这种特殊的制度环境对企业家创业造成了“双刃剑”效应:既激发了创业激情、创业能力和提供了丰富的创业机会,也制造了大量的制度约束,这些制度约束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这又以对民营企业家的影响最为明显:

第一,中国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资源配置存在政府管制过度的现象:在一些市场具体交易活动中,政府既是社会管理者,又是交易主体,交易双方没有平等的经济地位,其中,又以民营经济在市场交易活动中受歧视、地位不平等表现最为明显;审批的体制性约束,即审批时间长、手续繁杂、涉及部门多,使民间资本的投资从一开始就感到阻力重重。

第二,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尚未形成完备的市场竞争体制。对民营经济而言,其发展所受制约表现尤为明显,如在部分产业中存在行政性垄断,限制了公平竞争,从而导致民营经济在重要基础产业和第三产业,特别是在服务业中发展缓慢;在中央确定扩大非公有制经济的市场准入范围后,某些具体政策或地方的办事程序仍存在歧视民营经济的现象;在税费、要素使用及价格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针对民营经济的体制性歧视因素。

第三,产权制度创新问题成为制约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瓶颈。例如,民营企业股东之间缺乏明确的契约关系所留下的产权纠纷隐患,已经影响企业产权内外融合,导致民营企业内部难以形成满足产权兼容条件的团队激励机制。

第四,现阶段,中国的法律、法规仍不够完善,给民营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带来了不少困难。这主要表现在:在现有的法律框架内,公有产权和非公有产权的实际地位不完全平等;保护个人产权的法律规定不够明确,民营经济财产权利的保护水平比较低,从而导致民营企业主心存疑虑,不敢露富和扩大再生产;市场主体法律框架基本形成以后,缺乏完备的民法规则的支持,特别是欠缺对物权、债权的完整规定;公有产权的法律保护机制也不完善,在改制中存在公有资产的流失现象,这也影响了民营经济的正常发展和形象。

第五,相关的服务体制存在缺陷,主要表现为金融服务体制和社会化服务体系的不完善:国有银行与国有企业之间仍然存在一些“刚性依赖”的体制关系,导致民营经济资金难以获得;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体制不完备,不能适应民营经济发展的需要;民营经济在发行企业债券和股权融资方面的渠道比较狭窄;政府对民营经济提供公共服务的方式仍然带有“各部门分兵把守、齐抓共管”的特点,造成政出多门、职责交叉,缺乏一个有效的政策协调机构和机制;各类市场中介组织发育程度不高,存在着服务不规范现象。

第六,社会文化等非正式制度所带来的影响。受传统观念影响,社会各界对民营企业的歧视还没有完全消失,这主要表现在:由于信用中介体系的发展滞后,面向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银行还不多见,这使得民营企业在融资方面困难重重,增加了企业的融资成本;公众在价值观和专业知识层面对民营企业的曲解,而这在民营企业介入国有垄断行业中的表现更为明显,例如对这些民营企业产品的安全性的顾忌、对企业的社会责任感的怀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