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时间:2022-08-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在经济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提高我国国际地位,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也是邓小平总结当代国际社会主义运动遭受严重挫折的教训后得出的科学结论。

(一)为什么必须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公有制是国家引导、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力量,是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和共同富裕的重要保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在经济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提高我国国际地位,具有关键性的作用。

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也是邓小平总结当代国际社会主义运动遭受严重挫折的教训后得出的科学结论。严重的历史教训表明,不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社会主义大厦的基础就会动摇。离开公有制为主体,就不成其为社会主义经济。邓小平一针见血地指出:不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资本主义就要吃掉社会主义。

(二)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的含义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就全国而言,要坚持公有资产在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的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但在个别地区、个别部门可以有差别。也就是说公有资产在社会资产中占数量上的绝对优势是相对于社会资产的总体而言,并不排除在个别部门、个别地区非公有资产占数量优势。二是公有资产占优势,既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

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国有经济的控制力上。国有经济的作用既要通过国有独资企业来实现,又要通过国有控股和国有参股企业来实现。充分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必须大力发展股份制,通过扩大国有资本的支配范围来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从而充分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二是适当减少国有经济的比重,优化国有经济的布局。除了在国有经济需要控制的行业和领域继续保持国有经济的数量优势外,在其他行业和领域,要适当减少国有经济的比重,优化国有经济的布局。这样做不仅不会动摇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而且有利于集中国有经济的力量优势,提高国有经济的整体素质,从而更好地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三)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通过的 《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要推行公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加快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要适应经济市场化不断发展的趋势,进一步增强公有制经济的活力,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需要由国有资本控股的企业,应区别不同情况实行绝对控股或相对控股;完善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的机制,进一步推动国有资本更多地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其他行业和领域的国有企业,通过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在市场公平竞争中优胜劣汰;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继续放开搞活国有中小企业;以明晰产权为重点深化集体企业改革,发展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