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志愿者参与动机

志愿者参与动机

时间:2022-03-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本小节就国内外学者对于志愿者参与动机的研究进行梳理。[7]截至目前, 关于动机的定量分析, 影响最广的要属Clary等人在90年代做的研究。Clary等人对多个志愿者组织的研究中发现, 价值、 了解、 增强是最重要的功能, 而职业、 社交和保护的重要性相对较小。
志愿者参与动机_社会组织志愿者参与动机个案研究

本小节就国内外学者对于志愿者参与动机的研究进行梳理。 主要包括: 国外学者对于志愿动机类型的研究; 国内学者对于志愿者动机的研究。 其中后者又从研究方法上区分了实证与非实证的志愿者动机研究。

2.3.2.1 国外学者的研究

国外学者开始大量、 深度研究志愿者参与动机是在20世纪70年代。 随着研究的逐步深入, 形成了一个比较清晰的研究脉络。 从最初的二因素、 三因素到经典的多因素分析模型, 国外学者对于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的动机已经具有很强的系统性。 Horton-Smith最早在80年代初期就试图建立一个关于志愿者动机的双因素模型。 他将志愿者动机简单的划分为利己和利他这两类。[1]Frisch和Gerrard则以美国的455名红十字志愿者为研究对象, 建立了一个两因素模型, 同样的他们也认为志愿者动机包括了利他动机和利己动机。[2]Morrow-Howell等人在最初的志愿者研究中, 也归纳出了利他、 社会和物质这3个动机, 形成了自己的三因素模型分析理论。 同时, 在后续研究中, 他们也开始关注成就、 权利、 人际关系等在以往的研究中一直被忽视的动机, 他们在实证中发现这些往往被忽视的因素不仅在志愿者招募, 而且在志愿者在组织中的长久服务、 持续参与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3]

Canaan和Goldberg-Glen发现以往的对于志愿者动机的研究绝大多数都是不能互相印证的, 处于各自为战的状态, 而且很多研究结论都是冲突的, 对于各种动机之间的关系也是语焉不详或者根本就没有考虑到。 于是, 他们开始对动机进行类别的区分, 共辨识出了二十八种志愿者动机, 并且依此编制出了志愿者动机问卷 (the Motivation to Volunteer scale)。 在随后的实证中, 他们也验证了志愿者既有利己也有利他的动机这一理论共识。 但是, 他们的研究还发现, 志愿者本身并不会明确他们自己参与志愿行为的动机是哪一种类型, 同时也不会只存在这单一的动机。 于是, 他们得出结论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的动机完全是一个综合体,以往的简单划分为二因素、 三因素是对现实状况的过度简化。[4]Omoto和Snyder在在实证的基础上又提出了自己的五种动机类型的划分: 价值表达; 理解; 个人发展; 社区关怀; 增强自尊, 而且他们认为这些动机分别对应着志愿服务的五种功能。[5]

Cussedly和Harrington (1997) 研究发现, 志愿者动机一般包括: 社会交往、关心帮助他人、 打发时间、 得到尊重和认可、 满足他人需要、 协助组织达成目标、 个人的充实感、 发展技能、 寻找乐趣、 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 自我的表现以及提升自己的形象等。[6]

Parker (1997) 认为志愿者的行为动机主要来自4个方面: 一是利他 (帮助他人); 二是交换 (期望得到某种回报); 三是信仰 (传播自己的信仰); 四是休闲 (寻找休闲的体验)。[7]

截至目前, 关于动机的定量分析, 影响最广的要属Clary等人在90年代做的研究。 他们通过定量分析的技术研究了志愿者的动机, 认为志愿者之所以会参与到志愿服务中来是因为他们预期这种行为能够满足人们的社会和心理上的需求。而且, 尽管人们可能参加的是同样的志愿服务, 但是在需求的满足上是不同的。他们第一次将志愿者动机划分为六类:

1. 价值表达型

参加志愿者服务, 可以为志愿者本人提供表达其个人价值观的途径。 比如利他主义、 人道主义、 关注弱势群体等。 具有关心他人特质的人更易参加志愿者活动, 这一点可以被用来区分是否是志愿者以及预测自愿行为的持续性。

2. 知识理解型

参加志愿服务的人可以学习新的经验, 新的实践知识以及获得锻炼自己能力的机会。 也即, 志愿者们会希望通过参加志愿服务这一途径来提高自身, 了解现实社会。

3. 社会交往型

志愿行为可能会提供给志愿者与他们的朋友在一起的机会, 或者参加一些他的朋友们很认可的活动。 研究者发现志愿者的志愿参与行为受到周围人对他们的关注程度的支配。

4. 职业生涯型

一些志愿者认为参加志愿活动可能会给他们的事业带来一些好处。 研究者的研究表明, 一些人参加志愿者活动是新职业做准备或者是为了保持现有的职业技能。

5. 自我保护型

这个功能动机的核心是保护自我不受自身的一些消极方面的影响, 通过参加志愿行为, 可能会减轻由于自身生而比他人更加幸运方面的罪恶感, 而且可以去解决关于自我的一些问题。

6. 自我增强型

成为志愿者可能会增强自我的积极情感。 心理学家认为情绪的积极面和消极面并不是位于一个连续体上的两端, 而是两个相互完全独立的维度, 这两种对于志愿行为的影响机制并不相同。 积极情感的人会将助人行为视为一种保持积极取向的方法。 研究表明志愿者参加志愿行为是为了自我成长, 也有一些是为了保持因为自我成长带来的满足感。

Clary等人对多个志愿者组织的研究中发现, 价值、 了解、 增强是最重要的功能, 而职业、 社交和保护的重要性相对较小。[8]并对志愿者的动机研究作了很好的概括: 人们参与志愿活动是为了满足重要的个人与社会的需要及目标, 很显然, 多数人的目标并不是单一的, 而是综合的一系列目标。

Esmond等人在Clary志愿者动机分类的基础上, 利用大样本的实证研究, 又增加了4个动机维度: 互惠, 参加志愿服务的个体相信帮助他人会给自己带来好处; 认同, 志愿者认为自己的能力或者贡献要是能被认可, 可以使志愿行为持续下去; 反应性, 志愿者可能过去经历过类似的困境, 参加志愿服务能够表达出这种经历; 社会互动, 志愿者可能会希望构建一个社会网络, 享受和他人的相互影响。[9]

2.3.2.2 国内学者的研究

国内对于志愿者参与动机的研究, 起步于90年代中后期, 比较科学的大规模研究更多地出现在新世纪的前10年。 这是与特定历史时期, 我国相继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公共事件密切相关的, 其中最突出的就是2008年奥运会、 “512汶川地震”、 上海世博会。 这些重大公共事件的应对过程中, 政府招募、 民间主动参与、 媒体的广泛报道使得中国社会特别是在北京、 上海、 广州等大城市, 人们对于志愿服务、 志愿者群体有了很好的认同。 同时, 志愿活动的开展使得研究者有了丰富的素材, 社会对于志愿者的需求也使得志愿者研究具有非常现实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1. 非实证性的理论研究

董海军、 倪赤丹从理论分析角度, 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把志愿者的参与动机划分为6个类别: 亲和动机、 结群动机、 荣誉动机、 成就动机、 利他性动机、 提升动机。[10]菜宜旦、 汪慧也从理论研究的角度将志愿者的参与动机划分为三种类别: 组织或者群体的压力、 个体自我实现需要、 回报社会的价值理念。[11]陶倩则从利人和利己的维度简单地将志愿者的参与动机归为3个层次: 以利己为主的动机、 利己和利他共存的两方面兼顾的动机、 主要利他的动机。[12]吴文琪的研究认为, 大型运动会中的大学生志愿者的动机可以被总结为: 个体自我成长需要、 追求知识和技能的需要、 社会交往需要以及回报社会这四种类型。[13]

2. 实证性研究

国内关于志愿者参与动机的实证性研究, 按照志愿活动项目的性质可以划分为: 大型赛会、 非赛会两大类。 丁元竹通过对社区志愿者志愿参与动机的研究发现, 志愿者的志愿服务参与动机有: 优先享受到服务、 丰富业余生活、 为所处社区做贡献、 为整个社会做贡献、 尽到自己做公民的义务等。

吴鲁平则在研究中将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的动机分为三类: 传统性动机、 现代性动机和后现代性动机, 他同时认为上述三类动机分别对应着 “责任感” “发展” “快乐” 这3个轴心。 首先, 以 “责任感” 为轴心的传统动机, 指的是由于社会责任感而做出有利于他人的行为, 包括了帮助别人、 为他人服务, 以及做出一些对社会有益的事情, 其次是现代性动机, 这种以 “发展” 为轴心的动机则包括了专业性的实践、 专业研究、 锻炼自己的能力、 扩大社会交往圈、 更容易和老师互动、 丰富日常生活、 进一步了解社会、 适应社会, 以及寻找工作机会等;最后是以 “快乐” 为轴心的动机, 在这篇文章中, 研究者将其视为后现代性的动机, 包括了快乐、 好奇、 新奇、 兴趣、 无约束、 休闲娱乐、 好玩、 充实、 满足等。 他也指出, 这种动机上的差异对青年志愿者的志愿参与行为影响并不大, 而且尽管志愿者的动机复杂多样, 但是这种个人化的动机对整个志愿者组织行为的影响也不大。 相反的是, 志愿组织是否具有良好的氛围对个人志愿参与动机的影响很大。[14]

谭建光于2004年在深圳市做了一个关于志愿行为参与心态的研究, 他通过问卷形式, 抽取了865名在深圳市志愿者协会注册的志愿者, 调查他们的志愿参与动机。 通过简单的频数分析, 发现志愿者们参与志愿服务的动机主要有: 消磨时间、 个体的宗教信仰、 增加社会经验、 为了以后找工作便利、 结交朋友、 获得成功感或满足感、 帮助他人、 热心社会公益、 倡导社会文明。 而且, 他还将这些动机总结为利己、 利他、 社会责任这三大类。[15]

沈燎对参加 “三下乡” 活动的200名浙江大学的本科生志愿者进行问卷调查, 通过对搜集数据的统计分析, 发现志愿者的动机可以被归为个人能力、 意愿、 兴趣爱好以及自我认识这四类。 而对于志愿行为的持续性影响最大的因素是意愿动机。[16]

林敬平是通过对24个志愿者的访谈, 在访谈资料的基础上归纳出了志愿者服务动机的3个主要类型。 分别是: 责任奉献导向, 主要是基于务实的责任伦理考虑; 发展奉献导向, 认为志愿者会综合考虑在志愿服务行为中个人的成长和奉献两方面的因素; 快乐奉献导向, 一些志愿者认为志愿活动会带来愉悦的生活体验等。[17]

唐杰在其研究借用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成果, 分析了志愿者为什么参与志愿服务行为的动机。 他主要是从志愿者的个体内部需求以及外在诱因这两个角度入手, 着重分析了两者在协调程度上的不一致。 按照这个原则, 他将志愿者的参与动机划分为五类, 分别是: 理想型、 回报型、 社会交往型、 学习型和盲目型动机。 其发现民族、 宗教、 性别等因素对志愿者的参与动机类型是没有影响的, 学历、 政治面貌则对参与动机有显著的影响 (定量、 影响因素等基本描述性)。[18]

段世江和王凤湘通过对北京市的19位年龄在60岁以上的志愿者进行访谈,研究了老年人参与志愿服务的动机。 文章认为社区老年人参与志愿服务的动机可以划分为四类, 分别是: 为了实现社会角色的转变 (如退休、 丧偶等)、 建立或者保持个体的人际网络、 实现自我价值 (发挥余热等)、 履行社会责任 (价值观“为人民服务” 的延续等)。[19]

李芹对济南市的382位城市社区老年志愿者进行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 老年人参与志愿服务的动机可以划分为三大类。 按照特定动机在老年志愿者中的适用比例, 可以将这三种动机依此排序为: 丰富个体的老年生活, 发展自我、 政府(单位) 的号召、 帮助有需要的人。 老年人的志愿参与动机具有多元性, 这有利于其行为的持久性。[20]

通过分析国内外学者的志愿者参与动机研究, 可以发现, 相关的研究主要是力图完善志愿者参与动机的维度。 单一的或者少数几个维度的分析更多的是一种比较原始和滞后的分析思路。 从研究对象上将青少年、 中年与老年志愿者的参与动机进行比较, 以及同时关注不同年龄段, 阶段性志愿参与动机变化的研究, 在以往的研究中并不多见。 从研究方法上, 实证研究中多以问卷量表的数量统计为主, 对问题的实质性的质性挖掘并不多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