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网络舆论促使外交政策调整

网络舆论促使外交政策调整

时间:2022-08-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外交政策与公众舆论存在差异这个世界性的普遍现象在中国也是存在的。近来,中国与部分邻国的领土和海洋权益争端日益受网民关注,一些网民对国家外交政策存在误读或曲解,网上不乏过激言论。中国网络舆论的强硬态度,尤其是针对日本的情绪反应,给外交官造成了压力。9月29日下午,13名受侵华日军遗留化学武器伤害的中国公民要求赔偿案,在东京地方法院获得胜诉。日本派员调查、宣判、销毁并赔偿之速,网络舆论功不可没。

第二节 网络舆论促使外交政策调整

外交政策与公众舆论存在差异这个世界性的普遍现象在中国也是存在的。近来,中国与部分邻国的领土和海洋权益争端日益受网民关注,一些网民对国家外交政策存在误读或曲解,网上不乏过激言论。甚至在一次严重的中美关系危机之后,有一位中国公民认为中国外交太“软”,于是,给当时的外交人员寄去了钙片,意思是希望能给中国外交补补钙,让中国外交“硬”起来。[11]而在2006年的一次外交部开放日上,刘建超向来访的大学生“诉苦”:有人给发言人寄来两瓶钙片,讽刺发言人在有些问题上表态太软,需要补钙。[12]相反,当国家外交政策表现出强硬一面时,总能获得压倒性的喝彩。而在此时,外交也往往借助民意来加大影响力度。在2008年11月27日中国因欧盟轮值主席国法国总统萨科齐执意要见达赖而决定推迟中欧峰会后,中国网民对中方的决定表现出一边倒的支持:截至北京时间28日上午8点30分,环球网上“你是否支持中国推迟中欧峰会”的网民投票中,支持者为4960票,反对者仅为199票。[13]而在12月4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刘建超也表示:“法国领导人执意会见达赖,在中国公众中产生了重要影响,激起广大中国人民的强烈不满。希望法方重视中国公众的正义呼声。”

国内外不少学者也对网络舆论的强大力量感触很深。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教授认为:一国所追求的国家利益,如果单纯由外交精英们归纳出来,而缺乏国民自己的声音,那就有可能不符合真正的国家利益。时殷弘教授也认为,近些年来,对于国家面临的国际形势和外部环境,国内舆论表达了不同的声音,进行了激烈的争论。舆论所代表和体现的观点与态度对外交决策的影响不断增加。[14]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谢淑丽(Susan L.Shirk)在《中国:脆弱的超级大国》一书中表示,根据与中国官员的私下谈话,这些官员害怕被民族主义评论家所包围。她写道:“我采访过的每位外交政策官员,都表示自己感到民族主义舆论的压力越来越大。”

中国网络舆论的强硬态度,尤其是针对日本的情绪反应,给外交官造成了压力。在2001年春中美撞机事件后,有学者很敏锐地观察到“中国政府在察觉到互联网上的民族主义反应后,其公开立场变得强硬了”。[15]

在这种强大的压力下,中国外交的某些政策进行了调整。

1.民众情绪反弹 军事交流受阻

汶川大地震后,2008年5月28日,日本媒体迫不及待地宣布,中国已经邀请日本自卫队军机来华救援。这意味着二战结束后,日本战机将第一次出现在中国。敏感的历史记忆再次被唤醒,感情上一直尚未弥合的伤痛,令很多中国人无法接受这个事实。“我的情感已经受不了了!”一位网民称。结果,中国民众情绪在网络上的集中表达,不仅使得日本军机没能访华,就连日本海上自卫队“涟”号驱逐舰访问深圳时的公开交流活动也被部分缩减,媒体报道也很低调。[16](图5-1为2008年6月10日《国际先驱导报》发表的针对此事的漫画)

img13

图5-1

其实,中国民众的这种反应,日本一些政客也早有预料。日本社会党党首福岛瑞穗就表示:“日本过去曾把中国作为战场,应该考虑到中国民众的感情。民间能做到的就应该交给民间去做。不派(自卫队飞机)是好事。”

2.毒气泄漏事件 网民签名施加压力

2003年8月4日凌晨4点,齐齐哈尔市发生一起侵华日军遗弃化学毒剂泄漏事件,这些日军在侵华期间留下的含有致命毒素的化学武器导致多人受伤。“8·4”事件发生后,“爱国者同盟”联合六家网站发动网络请愿活动,要求日本政府赔偿中国东北齐齐哈尔市的受害者。自8月15日到9月15日,仅一个月时间,网上请愿共收集到1119248个网上签名和12518个网站的签名。在9月4日中日两国政府就毒气弹日方赔偿问题进行磋商之时,“百万网友签名”组织者不失时机地向日本驻华大使馆递交了部分网上签名,递交活动参与者卢云飞表示:“这是为了给日本政府施加压力。”

与此同时,中国政府的对日立场趋于强硬。9月3日,国防部部长曹刚川在会见日本防卫厅长官石破茂时指出,日本以往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仍是处理两国关系时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9月29日下午,13名受侵华日军遗留化学武器伤害的中国公民要求赔偿案,在东京地方法院获得胜诉。法院判决日本政府向每名原告赔偿2000万日元(约合148万元人民币)。11月5日,对齐齐哈尔市日军遗弃化学武器进行处理的中日双方部分人员抵达齐齐哈尔市。处理作业以日方为主体,中方协助进行。日本派员调查、宣判、销毁并赔偿之速,网络舆论功不可没。

3.十万网民大签名 日本折戟京沪高铁

京沪高铁是项耗资巨大的世纪工程,投标方包括德国磁悬浮火车联盟、法国TVG高速列车以及日本新干线高速火车。从实际应用经验、技术成熟度和工程造价来讲,日本的新干线都具有优势:德国的磁悬浮造价为4000亿元人民币,而新干线为1700亿元;德国磁悬浮的运输能力只有后者的一半,票价却高出5倍;德国磁悬浮发生过脱轨翻车事故,且车速低于日、法火车。而日、法火车相比,新干线早已为中国人所知,且运行情况一直良好,再加上日本政府的积极游说,引进新干线的可能性越来越大。

但是,当日本新干线可能中标的消息传出后,对日本暴行的回忆、日本右翼复苏的迹象、中日两国在领土与资源问题上的摩擦等导致的民间不满情绪再次被引爆,中国互联网上掀起了大规模的民意表达和请愿活动。2003年7月19 日,网络论坛“爱国者联盟”发起了一个反对引进日本新干线的网上请愿活动,仅10天就收集到近10万签名。在铁道部表示不要因为签名而影响公正决策之后,签名组织者非常理智地停止了签名活动。7月29日,“反对京沪高铁采用日本新干线”的10万网络签名被送到了中国政府有关部门,组织者之一冯锦华认为行动“起到了显著的效果”。8月3日,日本派出高级代表到中国游说,但是中国政府并没有表达任何倾向性意见。据上海铁路部门知情人士透露,负责高铁计划的国家发改委和铁道部当时只派出副部长级别的官员参见会谈,而日方原期待与中方更高级别的官员会面。中方官员在会谈中明确指出因为国内对京沪高铁采取日本新干线技术还存在争议,所以不急于作出决定,有待进一步听取“广泛的国民意见”。

后来,中国决定从以上三国分别引进几组列车,经过技术消化后,由中国自己生产列车。2008年,中囯依靠自己的技术实力,开发和建成了时速达350公里/小时的京津高铁,生产出了时速超过350公里/小时的动车组,并很快投入运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