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舆论与网络结构的类型

舆论与网络结构的类型

时间:2022-04-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1.4 舆论与网络结构的类型舆论究竟是媒体制造的,还是在身边的人际交往圈里产生的?因此,与其说因特网的诞生对有关政治等诸多舆论造成了影响,或许是因特网这个崭新的网络系统,给舆论的产生方式带来了全新的可能这种说法更为妥当。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因特网对大众的意见形成所产生的影响不容忽视。

11.4 舆论与网络结构的类型

舆论究竟是媒体制造的,还是在身边的人际交往圈里产生的?关于这个问题,先前的研究一直试图通过比较哪一方的力量更加强大来找出答案,但是随着研究成果的积累,近年研究界的观点也逐渐发生着变化。对于上述问题,如今在学术圈更为普遍的看法是:人们通常在不同的时候选择使用不同的网络系统获取信息,然后在各自经验积累的过程中产生了“舆论”。

根据以上观点,现今飞速普及的因特网就不能只单纯看做是诸多媒体中又新增的一个“拟态环境”,而是作为一种全新的网络,编织融合到原本就错综复杂的既存网络系统当中。因此,与其说因特网的诞生对有关政治等诸多舆论造成了影响,或许是因特网这个崭新的网络系统,给舆论的产生方式带来了全新的可能这种说法更为妥当。

(1)网络空间里的多数派与少数派

在考察因特网对人们的交流活动带来的影响时,如果从一种互联网的角度来考虑,那么当用户在线进行交流活动的时候,与企业内部的网络系统不同,无论是范围还是路径都不会被限制在一定格式之下,而是在一个广阔无边的天地里与形形色色的人相遇。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因特网对大众的意见形成所产生的影响不容忽视。

美国心理学家拉塔纳等人[11]通过实验,模拟(simulation)再现了网络用户在线交流时进行意见交换的过程(即模拟实验),他们让实验参加人员预测哪种意见属于多数派意见,并且自己也加入到多数派里去,即反复多次进行“猜多数派”的游戏。设置的问题有A(白)和B(黑)两种答案选项,实验参加人员通过与事先安排好的人群交换意见,判断正确答案是A还是B。如果实验参加人员判断出讨论人群中选A的人居多,那么即使自己原本的选择是B,也被要求将答案改选为A。在这样的反复过程中,最终A会成为多数派意见。

“模拟实验”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活动,主要包括考察组织、集团等社会整体的行动对个人造成的影响,个人所接受的这些影响将反映到其个人行为,最终观察这些影响又将如何通过个人体现到社会整体行为的变化上。为了研究社会与个人之间的相互关系,近年“模拟实验”成为常用的研究方法(广濑幸雄,《模拟世界的社会心理学》,Nakanishiya出版,1997)。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再现大规模人群的长期行为,而这是一般调查所无法实现的。模拟实验一般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如上文拉塔纳等人的实验,让实验参加人群实际参加一些假设的游戏情节,另一种则是完全通过电脑程序再现虚拟的人类行为。

随后,如图11.4.1所示,拉塔纳等人将讨论人群设置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将人群限制在一定的团体范围之内(如图11.4.1上方);另一种则完全没有限制,人群可以相互自由接触(如图11.4.1下方)。研究人员通过比较,发现了在这两种情况下多数派意见形成过程中显示出的差异。

img25

图11.4.1 不同类型的网络系统中呈现出的意见变化过程

图11.4.1右侧的数字显示的是人群经过3次意见交换后,少数派意见(黑色)人群中转变为多数派意见(白色)的人数百分比。在有限制的一定范围内,最终变化值为45%,也就是说在经过共计5次的讨论以后,最初的意见分布状况发生了变化,其中有45%的人群加入到了多数派意见人群中。相比之下,在没有限制的自由讨论里,有90%的人发生了意见转变(如图11.4.1下方所示,其实在经过第4阶段的讨论以后变化人数比率已经达到90%)。当然这只是一次模拟实验的结果,并且实验参加人员也被要求服从多数派意见,所以这个结果尚不足以说明在线交流必定能够促使人们改变自己最初的意见。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倘若真的存在服从多数派的倾向,那么根据这个实验结果可以推测,人群在自由状态下的交流活动,远比在某个组织内部的进行讨论更容易形成多数派意见的集中分布。因此,以论坛为代表的、不确定人群可以自由交换意见的因特网在线交流服务,原则上来讲不受到任何制约,在那里形成统一意见的可能性也就明显增大。

但是同时也有研究指出,即使在线交流活动果真如上所述,确确实实存在意见统合的倾向,这也并不意味着所有参加讨论的人群的意见最终变为一致,而事实证明在这个过程里仍然存在着一小部分坚守自己意见的少数派。出现这样的情况,有一种可能是因为人群在自由与他人进行交流的时候,错过了多数派意见形成的时机,因此这一部分人群一时陷入了对周遭情况难以把握的状态。并且,像这样比较顽固的少数派一旦形成,网络系统里自然产生分离现象,人们各自持有独立的意见,但是同时又相互依存。

对于上述的过程,可以理解为如因特网上各抒己见的博客,他们相互参阅彼此的意见并且不时对自己的意见作出修改。假设某位博主在其博客里写下自己的观点,但是并非所有人都能直接阅读到这条信息,对于“现在在什么地方发生了什么问题”,大多数情况下人们只能通过在与其他博客的交流中获知。总体来讲,在人们可以不受限制进行交流活动的网络世界里,尽管有一部分人群受到影响逐渐倾向于多数派意见,但是仍然有一些少数派意见持有者在坚守着他们各自独立的阵地。

(2)在线交流与大众媒体/对面交流的相互作用

在本节里要强调的重点是,因特网空间里形成的交流网络,往往是贯穿于现存的各大媒体之间的。比如,博客上引用报纸、电视报道的信息,而报纸、电视也会关注因特网上的动态,此外在日常对话里谈及博客上的内容,因特网上流通电视提供的资讯,或者参照从身边交流圈获得的消息也都早已是司空见惯的情景了。可见,因特网上所形成的是一种极为复杂的信息空间。

关于大众媒体与互联网系统之间的这种关系,有研究者称之为“间媒体性”[12]。有具体的调查案例可以说明相关现象。日本有研究人员分别以日本国内和海外电脑用户参加的网络社区为调查对象,观察了解了有关电脑的海外重大新闻在这两组人群中的传播过程[13]。首先,关于人们对事件的认知度,调查结果显示,海外的网络社区用户中有超过70%的人在大众媒体报道之前就已经获知该信息了,这说明了因特网的传播能力远在大众媒体之上。此外,当研究人员对国内和海外用户进行对比时发现,日本国内的网络社区用户中知道这条消息的人尚不足4成,与海外用户之间存在较大差距,难以望其项背。但是同时研究人员也发现,在大众媒体报道该信息之后大概一个星期左右,日本国内用户对该信息的认知度也达到了海外用户的同等水平,由此可见大众媒体的传播能力也不容小觑。这次调查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当人们得知此次事件以后采取最多的行动是通过对话与身边的朋友和家人分享这条信息,其比例远远超过发送邮件或者在论坛里发言。所以我们可以确认,网络上流通的信息并不仅仅局限于互联网的世界,而是可以依靠其“间媒体性”扩展到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流圈等更为广阔的空间里去。

(3)博客群与舆论形成

在当今的因特网世界里,正如我们在上两节中讨论过的一样,博客之间相互参考,以此在这个由各种网络关系错综盘结而成的空间里谋求一席之地。这种被称为“博客群”的出现,在特定情况下可能造成相当规模的社会影响。例如,2006年7月公映的动画电影A和B,日本研究人员通过调查博客里有关这两部电影的记述情况并且进行比较后,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14]。知名度较高的电影作品A通过电视广告等途径进行大规模的宣传,并且在日本全国300多家电影院上映。而相比之下,电影B不但宣传力度不够,最初只在6家电影院上映。这是因为电影B在制作方面投入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已经没有能力再举办大规模的首映式和宣传活动,但是作为权宜之计,制作方召集了数名博客的博主举行了电影的试映会。

图11.4.2显示的是研究人员统计出的在电影上映期间记述内容里涉及电影A或电影B的博客数。可以看到,谈及电影A的博客数在最初一段时间里迅速增长但在电影公映后立即出现下滑。另一方面,谈及电影B的博客数则以较为缓慢的速度保持增长,并且在之后较长的一段时间内仍然处于话题的中心。研究人员将这半年期间对电影A和电影B的谈及总数进行了比较,发现电影A合计6 600次,而电影B则为8 700次,显示出了一定的差距。而实际上电影B因为观众数的不断增加,最终决定在全国60家电影院延长上映时间。

img26

图11.4.2 谈及电影A和电影B的博客数量变化曲线

从上述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原先仅有的两种信息传播途径,即通过大众媒体进行大规模宣传和面对面形式进行的小规模消息流通,如今加上互联网这种全新的方式,赋予了信息传播更大的可能性。这种网络体系的诞生,也为舆论的形成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当今这个复合型的信息环境中,想要剥丝抽茧将互联网的影响力单独分离出来考虑是不现实的。并且,网络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多数派意见群体的形成,但是同时也为一部分顽固的少数派意见提供了栖身之所,因此目前我们尚且很难判断网络世界里的意见动态是否立刻能够反映成为现实中的社会现象。

电信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全球化信息网络的建立,也由此成就了如“泰坦尼克号事件”一样被人们流传了近一个世纪的神话。那么如今,结构愈加复杂化的网络体系是否能给我们创造更大的奇迹呢?目前尚未可知。但是在这个背景下,为了对抗大众媒体在世界范围内持续蔓延的影响力,地方的少数派势力正在试图利用网络的力量来守护自己的一方天地,这似乎正体现了社会多样化发展的根本可能性所在,对此我们是否可以从一种更为积极的角度来看待呢?

Extension Study    “网络世界里的‘谣言’与信息”

让我们思考一下,信息是怎样通过因特网然后在人群中流传开来的。

假设你从朋友那里听到了一些消息或者“谣言”,并且这些信息尚未被大众媒体报道出来,那么这些信息将如何在网络上出现,又会何时以何种形式被大众媒体报道呢?当一条消息在没有被完全公开的时候,它极有可能只是一个谣言。但是如果我们只当它是一个谣言、一带而过就太可惜了,因为我们可以通过考察它在不同场合被流传的方式,以及在不同时期表现出的变化倾向,从种种痕迹里推测它背后所反映的社会意识。特别是在因特网上,可以使用搜索功能,每天定时跟踪某条言论的信息数量和具体内容。

以往关于“谣言”的研究指出,谣言往往是因为所指对象的真实情况不易掌握,并且对大众来讲越为重要的事物越容易产生谣言。所以我们需要将其分类,通过实际比较来验证上述的特征。

此外,被大众媒体报道的一般信息,如今成为因特网上的话题,在网络用户之间广为流传的现象也极为普遍。我们可以尝试搜索一条正在被网络热议的、来自大众媒体的信息,看看网络用户更加关注这条信息的哪些方面、又容易忽视哪些方面,然后将这些特点与原本大众媒体的报道内容作比较。或许你会发现,在不同时间和不同场合下,人们关注的焦点其实也在发生着变化。

【注释】

[1]Standage,T.,The Victorian Internet,Berkley,1998.

[2]Lippman,W.,Public Opinion,Harcourt Janovovich,1922.

[3]Anderson,B.,Imagined Communities,Verso,1991.

[4]参照本书第3章。

[5]译者注:参照日本集英社出版的《樱桃小丸子》漫画系列第1卷。

[6]参照本书第7章。

[7]竹下俊郎,《媒体的议题设置功能》,学文社,1998。

[8]Lyenger,S.&Kinder,D.,News That Matters,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1.

[9]Katz,E.&Lazersfeld,P.,Personal In fluence,The Free Press,1955.

[10]译者注:Two-step Flow of Communication。

[11]Latané,B.&L’Herrou,T.,Spatial clustering in the conformity game:Dynamic social impact in electronic groups,Journal of Personality,vol.70(6),1996.

[12]远藤薰,《间媒体社会与“舆论”形成》,东京电气大学出版局,2007。

[13]柴内康文,《向现实开放的互联网》,出自池田谦一编《网络社区》,东京大学出版会,1997。

[14]新井笵子,《众人之力:将网络收为己用的技术》,东洋经济新报社,200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