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影响政治稳定的因素

影响政治稳定的因素

时间:2022-08-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此举虽然暂时维持了政治稳定,但政治民主化进展缓慢,最终也不利于政治稳定。政治参与水平与政治制度化水平之间的关系对政治稳定有着很大的影响。在政治民主化的过程中,必然要求政治权力关系重新调整。一般而言,政治不稳定大多发生在社会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

14.3.3 影响政治稳定的因素

1.政治动员过度

任何一个国家在进行政治民主化时,都要进行一定的政治动员,以增强民众的参政意识,提高民众的参政水平,形成推进政治发展的强大动力。如果政治动员过度,往往会激发起民众的强烈的参政欲望,使其政治热情高涨,政治意识扩展,政治要求剧增,政治参与扩大,造成政治过热。而现行的政治制度又一时难以满足民众过度的参政欲望和热情,无法满足诸多利益集团和社会团体的要求,尤其是新兴利益集团的要求,改革者难以驾驭,就不利于实现政治稳定。前苏联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改革就犯下了类似的错误。当然,政治动员不足,民众的觉悟水平不高,也难以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当前一些发展中国家吸取了政治动员过度的教训,在政治民主化中不进行政治动员,或政治动员不足,单纯依靠政权上层推进政治改革。此举虽然暂时维持了政治稳定,但政治民主化进展缓慢,最终也不利于政治稳定。

2.政治参与与政治制度化水平不均衡

政治参与水平与政治制度化水平之间的关系对政治稳定有着很大的影响。在政治民主化的过程中要想维持政治稳定,必须在参政扩大的同时,推进社会政治制度的发展,创造新的既具合法性又有高效能的政治体制。参政水平需与政治制度化水平保持动态均衡。一个参政水平和政治制度化水平都很低的社会与一个参政水平和政治制度化水平都很高的社会,其稳定性都有可能高于政治制度化水平与参政水平不均衡的社会。如果一个社会参政水平较高,而政治制度化水平较低,不能满足民众的参政愿望,不能提供足够的政治参与渠道,那么强大的参政压力将有可能迫使现行的政治制度坍塌。如果一个社会政治制度化水平较高,而参政水平不高,则该制度将可能因为难以得到民众广泛的政治支持而不稳。

3.政治腐败

政治腐败会削弱政府的行政体系,降低行政能力,使之软弱无能,行政效率低下,并损害国家、公众的利益,败坏政府形象,失去公众的信任和支持,最终破坏政治体系赖以运行的合法性基础,影响决策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成为诱发政治动荡的重要因素。特别是一国在现代化的过程中,面临经济转轨和政治发展,政府往往会选择扩展权威,加强对市场的干预,以开辟新的财源和权力渠道,这样做容易导致价值失范,道德约束乏力,从而为政治腐败陡然提供了大量的机会。而此时正处于发展过程中的政治制度一般还不完备,法律规范尚不健全,难以对国家公务人员构成全面、有效的监督,因而容易使政治权力失去监督,导致他们在利益驱动下肆无忌惮地寻租。

4.权力分散与权力斗争

在政治民主化的过程中,必然要求政治权力关系重新调整。此时旧的政治规范体系被打破,新的政治规范体系尚未建立,权力结构需要重新调整,政治权力面临新的分配,政治秩序便极易处于无序或半无序状态。各个政党、团体或个人在利益、权力的驱使下,必然展开对权力的争夺,政治斗争由此展开。但此时的政治斗争缺乏相应的政治规范的约束,这使不少政治行为主体的政治行为不受约束,或约束很少,人们无所不为,政治斗争处于失范状态,未能在法律框架下有序进行,从而容易达到尖锐的程度,引发街头政治、暴力冲突、流血斗争,使政权处于动荡之中。尤其是在国家权力结构从高度的中央集权向权力分散的方向转变的过程中,如果权力下放过多、过快,中央软弱无能,失去权威,地方政府各自为政,各行其道,置中央号令、政策于不顾,则将出现混乱局面。有些地方、民族甚至会在利益、权力驱动下,实行地方割据、民族分裂,引发国家统一危机。同样,如果国家权力过度、快速地转给社会,也会丧失对社会的控制,使社会陷入无政府的混乱状态。

5.政府效能低下

政府效能的高低是一个国家或社会有序还是混乱、停滞还是发展的重要因素。政府效能低下表现为政府机构臃肿,人浮于事,效率低下,运转不灵,权威流失,政令不通,既不能管理好社会经济和文化事务,又不能为社会在福利、教育、文化、娱乐、保健等方面提供优质服务,无法很好地履行其管理和服务职能。此时政府效能的下降不是某一方面的一般下降,而是普遍的严重下降,尤其突出的是在整个政府能力中处于中心位置的政治统治能力已经相当软弱,难以高效地维护统治阶级的政治统治。政府效能低下直接影响政府统治、管理和服务的效果,将直接导致政府各项改革难以有效贯彻,法律得不到较好的遵守,经济增长缓慢,民众政治支持率下降,社会失范严重,不稳定因素迅速增加。

6.示范误导

与发达国家不同的是,发展中国家的政治民主化有榜样示范。当今各国之间的相互联系越来越密切,进入了飞速发展的全球化时代,在西方国家的资本、商品在世界上到处横行的同时,其政治价值观和政治模式也穿越了国界。面对相对先进的政治文化和政治制度,发展中国家往往不加任何考虑,盲目展开比较,甚至迫不及待地模仿、搬用,这种制度移植往往与本国国情不符,造成水土不服,不但不能产生预期的效果,反而适得其反,使人们产生失望情绪、沮丧心理,这种心理波动和情绪变化有可能成为影响稳定的不利因素。尤其严重的是,民主制度移植的失败可能使部分人对民主制度的优越性产生怀疑,进而产生怀旧情绪,转而谋求复辟旧制度,导致延绵不断的复辟与反复辟的斗争。近现代政治发展过程中一些国家屡屡出现专制人物重登宝座的现象就是很好的说明。

此外,贫富差距的严重扩大,重大政治决策的失误,国内外敌对势力公开或隐蔽的颠覆和破坏,国际风潮尤其是政治风潮的影响,也会产生社会矛盾,引发社会危机,导致政治波动。

一般而言,政治不稳定大多发生在社会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因为在政治发展过程中,政治体系往往面临五种类型的挑战或问题。第一类是渗透和统一问题,即所谓国家建设问题。第二类是体系发展问题,即忠诚和义务,或称为民族建设问题。第三类是参与问题,也就是各种社会集团施加压力,要求参加政治体系的政策制定的问题。第四类是经济建设问题,即运用政治体系来提高国内经济的生产能力,使社会得到产品和服务的问题。第五类挑战是分配或福利,即国内社会中产生的,要求运用政治体系的权力来重新分配收入、财富、机会和荣誉的压力。[13]所以“产生政治混乱并非由于没有现代性,而是由于要实现这种现代性而进行的努力。如果说穷国显得不稳定的话,并不是因为它们穷,而是它们想致富。纯粹传统的社会总是愚昧、贫穷和稳定的。但到了20世纪中期,所有传统社会都是过渡性的,亦即正在进行现代化的社会。正是这种世界性的现代化和转移,增加了世界暴力的蔓延”。[14]进一步而言,政治不稳定不仅同现代化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也同现代化的速度有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