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古为今用“科举学”

古为今用“科举学”

时间:2022-08-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唐代“文选学”也是受进士科以文取士的推动而出现的。“文选学”是学术界公认的一门专学,古今“科举学”的联系与区别与“文选学”如此相似,“科举学”成为一门专学也就理所当然了。为了行文的方便,今后也可考虑将古今“科举学”稍作区分,其中一种办法是将古代一般的“科举学”称为“科举之学”。

为了明了“科举学”内涵的演变,我们可将其与当今学术界公认的一些专学进行比较。“科举学”内涵的演变发展类似于“红学”、“徽学”与“文选学”等概念古今含义的变迁。“红学”一词最初在清代带有一定的玩笑性质,是指谈论或阅读《红楼梦》的意思。李放在《八旗画录》中说:“光绪初,京朝士大夫尤喜读之,自相矜为红学云。”徐兆玮《游戏报馆杂咏》诗注云:“都人士喜谈《石头记》,谓之红学。新政风行,谈红学者改谈经济,康、梁事败,谈经济者又改谈红学。”后来,随着《红楼梦》研究的日益发展,红学才获得了一门专学的真实内容[15]。古代的“徽学”是指以朱熹为开山祖的新安理学,和今天所称“徽学”的概念及涵盖的内容不一样。有的学者认为前一“徽学”是单一学科,属于学术史;后一“徽学”包含了多种学科,属于地域文化[16]

“文选学”在科举时代基本上从属于“科举学”。古代“科举学”曾涵盖好几门专学。唐代的“策学”和“文选学”可以说是当时“科举学”的产物。策学出现得很早,《旧唐书》卷一百一《薛登传》载,武则天时左补阙薛登上疏论选举之弊曰:

炀帝嗣兴,又变前法,置进士等科。于是后生之徒,复相放效,因陋就寡,赴速邀时,辑缀小文,名之策学,不以指实为本,而以浮虚为贵。

《唐会要》卷七六《贡举》中《制科举》所载略同,唯“放效”作“仿效”,“浮虚”作“虚浮”,并系年于天授三年(692)。所谓策学,就是准备科举考试中写对策的学问。白居易为应考进士科曾作了大量的模拟策问,以至于有《白氏策林》流传下来。从宋代以后,“策括”之类的书籍盛行,到清代便有《策学备纂》、《策学备纂续集》、《策学例言》、《策学渊萃》、《策学百万卷统编》等策学著作。策学完全是应试技巧之学,当科举制不复存在之后,策学也就彻底消失[17]

唐代“文选学”也是受进士科以文取士的推动而出现的。史载曹宪“所撰《文选音义》,甚为当时所重。初,江淮间为‘文选学’者,本之于宪,又有许淹、李善、公孙罗复相以《文选》教授,由是其学大兴于代”[18]。《新唐书》卷二百二《李邕传》云:李邕父李善为《文选注》,“居汴郑间讲授,诸生四远至,传其业,号‘文选学’”。宋代“文选学”仍很发达,而唐宋时期之所以会有人“以讲《文选》为业”[19],主要是由于“文选烂,秀才半”[20]社会背景。

如果说“红学”、“徽学”与“科举学”词义的演变有相似之处的话,那么古今“科举学”的关系与古今“文选学”的关系则是几近相同了。古代或者说科举时代的“文选学”虽也有学术目的,但主要是为应举考生服务,重点在于学习应用《文选》的章法技巧;现代“文选学”已不再有功利的目的,不是作为“新科利器”而是作为重要的学术研究对象而存在和发展的。“文选学”是学术界公认的一门专学,古今“科举学”的联系与区别与“文选学”如此相似,“科举学”成为一门专学也就理所当然了。

为了行文的方便,今后也可考虑将古今“科举学”稍作区分,其中一种办法是将古代一般的“科举学”称为“科举之学”。这样,人们一看到“科举之学”就明白是指古代备考科举的学问,而“科举学”通常情况下是特指现代研究科举的学问。

总之,如果没有“科举学”一词,人们总有一天会发明它。因为科举研究自身的发展已到了汇聚与综合的阶段,需要进行统合与理论化、系统化。而随着科举研究的深入,迟早有人会发现“科举学”一词古已有之。在充分了解古代“科举学”的用法之后,我们构建“科举学”这门专学时必将更为科学、更有底蕴,对科举制的研究也必将更为全面、更加系统。

【注释】

[1]徐梓教授代为搜索查找,使我省却许多麻烦,特志谢忱。

[2]艾尔曼《从前现代的格致学到现代的科学》,《中国学术》第二辑,36页,注①。

[3]朱熹:《朱文公文集》卷五八《答宋容之》。

[4]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十三《学》七《力行》。

[5]黄宗羲:《南雷文约》卷四《传是楼藏书记》。

[6]黄宗羲:《南雷文定三集》卷二《广师说》。与“科举之学”类似的还有“时文之学”,如袁枚《随园诗话》卷六说:“时文之学,有害于诗,而暗中消息,又有一贯之理。”同书卷八亦云:“时文之学,不宜过深,深则有害于诗”。

[7]“于是四书有科举之学”这种表达方式,更体现出“科举之学”的应试性质。

[8]《经世文续编》卷六六《礼政·贡举》。

[9]邓云乡:《<眉园日课>书后》,《中国文化》第13期,1996年6月。

[10]与此相同的是,“科举法”为“科举之法”的省文。对常用的“科举之法”,有时人们也采用“科举法”的简称,如明人冯梦桢《历代贡举志》载:“肃皇帝入承大统,首言祖宗朝虽定科举岁贡之法,而荐举尤重,并列于三途。自科举法行,进士偏重,举人无九卿之望,岁贡限方面之升,田野绝保举之路。”清人陶福履《常谈》自序开头便说:“自科举法行,士不复通经学古。”另外,《元史》卷八十一《选举志》“学校”载有关国子监考试说:“依式出题考试,不许怀挟代笔,各用印纸,真楷书写,本学正、录弥封誊录,余并依科举式,助教、博士以次考定。”这里的“科举式”也是“科举程式”或“科举之式”的省文。

[11]明代曹安《谰言语长编》卷上说:“三场之学,在今时为出身之阶梯也。”

[12]宋真宗咸平五年(1002),洛阳节度判官张知白上疏指出:“进士之学者,经史子集也。”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三。

[13]丁若镛:《茶山全书》一集卷十一《五学论》。参阅韩国高丽大学教授尹丝淳《实学意蕴及其嬗变》一文,载《当代韩国》1997年第1期。

[14]刘海峰:《“科举学”:一门古老而全新的学问》,《高教自学考试》1998年第2期。

[15]刘梦溪:《红楼梦与百年中国》,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21~22页。

[16]张海鹏:《徽学漫议》,《光明日报》2000年3月24日第3版。

[17]与策学类似的“论学”,即中晚唐以后为备考科场试论而出现的专门应试学问,宋代出现了魏天应编辑的《论学绳尺》一书,明代还有《论学渊源》十二卷

[18]《旧唐书》卷一百八十九上《曹宪传》。

[19]《旧唐书》卷一九○中《李邕传》。

[20]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