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深入推进和谐有序社会建设促进人的精神富有

深入推进和谐有序社会建设促进人的精神富有

时间:2022-08-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深入推进和谐有序社会建设,促进人的精神富有,有赖于推进科学发展。只有坚持科学发展,经济发展才能全面协调可持续,社会发展才能全面进步,和谐浙江建设才有根本保障。这也是和谐有序社会的最高价值理念。

深入推进和谐有序社会建设,促进人的精神富有,必须坚持科学发展,更加注重发展的协调性、均衡性、全面性、人本性和可持续性。以科学发展统领,保障改善民生,优化社会结构,创新社会管理,建构和谐关系,加强和谐有序社会建设,促进人的精神富有。

一、推进科学发展

深入推进和谐有序社会建设,促进人的精神富有,有赖于推进科学发展。当前,一些地区和部门领导干部依然把“发展是硬道理”简单地理解为“增长是硬道理”,有的依旧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视为“以速度为中心”,有的不惜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追求产值,有的热衷于大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有的热衷于贴“标签”、炒概念,以口号代替对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贯彻落实。这些情况表明,转变发展观念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科学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途径。只有坚持科学发展,经济发展才能全面协调可持续,社会发展才能全面进步,和谐浙江建设才有根本保障。必须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不断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丰富科学发展的深刻内涵,完善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切实推动经济社会转入科学发展轨道,真正做到又好又快发展。而现阶段建设和谐有序社会,实现精神富有,必须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均衡性、创新性、人本性、全面性和可持续性,实现百姓富裕,社会和谐。

第一,要更加注重发展的协调性。一是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相协调。经济发展了,经济结构调整了,社会结构也应进行相应的调整,包括人口结构、就业结构、城乡结构、地区结构、阶级阶层结构等。如果教育、科技文化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等社会事业发展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就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很不协调。社会管理相对落后,跟不上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要求,各类事故频发,造成人、财、物的巨大损失。二是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如果经济发展方式仍是粗放式增长,过度消耗资源和严重破坏生态环境,不但难以实现社会和谐有序,而且已有的和谐有序状态最终也会消失。

第二,要更加注重发展的均衡性。在发展过程中更加注重城乡发展均衡、地区发展均衡。把新型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着力解决在推进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突出社会矛盾和问题,进一步打破城乡二元分割的状况,加快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统筹推动我省城乡和区域发展,让城市文明辐射到农村,农村文明渗透到城市,使城乡生活更美好,城乡居民享受到更高品质的文明生活。从地区发展来看,欠发达地区要跟上发达地区的发展步伐,通过政府公共财政的转移支付,加大对落后地区资金扶持力度,实施结对帮扶计划、协作计划和均等收入行动,支持落后地区实现经济社会的加速发展,实现地区均衡发展,最终走向全面小康和共同富裕。

第三,要更加注重发展的创新性,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支撑和引领经济社会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科学发展的轨道,加快由低级技术、低端产品、低素质人才向高新技术、高端产业、高素质人才提升,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实现从浙江制造向浙江创造的靓丽转身和历史跨越

第四,要更加注重发展的人本性。从发展的目的来看,科学发展必须坚持发展的人本性,发展要以人为本、以民为重,一切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这也是和谐有序社会的最高价值理念。人民群众既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主体,也是和谐社会建设成果的当然享有者。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有序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不断增进人民福祉,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更加注重发展成果的普惠性,使发展的成果更充分地体现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好地体现在保障全体百姓享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权益上,最大限度地促进社会和谐。

第五,要更加注重发展的全面性,吸取拉美等国落入所谓“中等收入陷阱”的深刻教训,推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共同发展,五大建设相互适应、相互促进、良性互动、整体推进。要抓紧建立对工作实绩进行考核评价的新的指标体系,不应仅仅考察GDP的增长,还要同时考核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基尼系数、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等其他指标。引导各级干部切实实施科学发展,使各级干部清醒认识到,经济不发展社会不会太平,社会问题不解决也不可能长治久安,甚至会酿成严重的危机。

第六,要更加注重发展的可持续性。更加注重发展机会的代际公平,用科学发展的眼光、思路、办法,把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结合起来,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结合起来,把遵循经济规律与遵循自然规律结合起来,把经济社会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结合起来,走生态立省之路,进一步增强发展的后劲和基础,实现经济发展质量、生态环境质量和人的生命生活质量的共同提高。

二、保障改善民生

1.调整收入分配

转变重资本轻劳动的旧观念,建立重视人力资本的新观念。一是地方政府要改变过去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做法,改变短缺经济时代形成的重资本轻劳动的行政行为,落实管理职责,保护劳动者权益。二是各类企业要改变过去单纯靠压低劳动工资获取利润的市场竞争观念,树立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善待企业员工,加强员工劳动技能培训,将员工个人发展与企业发展紧密结合,实现共同发展。三是劳动者也应该转变观念,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增加对自身的人力资本投入,增强自身的竞争能力。

促进就业,继续大力推进创业富民。促进就业是提高居民收入的重要基础,劳动就业收入始终是居民收入的最主要的部分。应采取更加积极的政策,千方百计促进就业,使最广大的人民有效参与到现代经济发展进程中,通过诚实劳动获取基本收入,这是调整收入分配关系的重要基石。应该说,浙江省在促进就业鼓励全民创业创新方面,已形成全民创业创新的格局,广大的浙江普通百姓在取得工资性收入的同时,更多地获得资本的投资回报,浙江城乡居民收入水平长期以来居于全国前列。应继续实施各种促进就业的计划与措施,健全创业服务体系,免收大学毕业生、失业人员个体创业的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继续从制度保障层面上鼓励中小企业、个体劳动者、大学毕业生创业创新,以创业带动就业,鼓励农村家庭工业发展,推进创业富民,夯实民生基础。

推动民营经济进一步发展和个体劳动者(包括大学毕业生)创业。这不仅可以吸纳大量劳动力,而且可以快速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初次分配中的公平问题,从而起到缩小贫富差距、促进消费需求的作用,有助于缓解当前比较突出的就业、分配以及消费和投资失衡等问题。放手让每一位公民都有机会成为创业的主体,成为市场的主体。从而有机会成长为中等收入群体或富翁群体,使一大部分人走向共同富裕。今后5年浙江应努力争取以每年增长一个百分点的速度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使之在2020年达到45%左右,

加快分配制度改革,改变居民收入和劳动收入长期偏低的不合理分配格局。加强对收入分配的宏观调控,加大税收征管的力度,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创造条件提高居民的财产性收入,探索土地制度改革,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完善最低工资制度,稳步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制度,采取措施,切实解决工资集体协商当中广泛存在的形式大于实质的问题,让企业员工或员工代表真正拥有劳动工资和劳动条件的话语权,保障劳动者权益。调整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欠发达地区和低收入人口的转移支付,充分发挥再分配调节作用,增加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消除行业垄断,促进竞争,切实解决收入分配上的行业、地区以及部分社会成员间差距过大的问题。

2.发展社会事业

按照统筹协调发展的要求,积极推进社会事业发展。切实解决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关系中存在的“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不断满足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身体健康和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继续完善公共设施的硬件建设。一是继续发展大型文化、体育、卫生设施建设,主要是县(区、市)及以上的医院、体育馆、图书馆、残疾人综合活动中心和康复中心等设施的建设。二是继续加强城乡社区的卫生中心、老年活动中心、文化图书室、农村健身苑点、小型农村公园等设施的建设,继续推进全省美丽乡村建设。抓好公共设施的管理和服务,充分发挥它们在提高人口素质、促进人的精神富有方面应有的作用。认真研究,注重实效,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互联网的方式,为公众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加强体制机制创新,促进社会事业加快发展。不断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着力解决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探索和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推进文化体制改革,鼓励文艺院团到城乡基层演出,服务城乡居民,满足城乡居民的文化需求。大力推进信息化进农村、进家庭活动,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广播电视事业的资源整合,促进广电事业与产业协调发展。在提高竞技体育水平的同时,积极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发展群众体育和体育产业

大力发展各级各类教育。加快教育集团式发展,鼓励优质学校向农村学校、薄弱地区学校拓展,输出教学管理模式和师资力量,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促进教育均衡发展。鼓励公办学校尽可能接收本辖区内的流动儿童就学,公办教育资源不足、流动儿童又较多的地区,应采取有效措施,引导社会力量创办民工子弟学校,使民工子弟享有与户籍儿童均等的受教育权利。同时,应加强对民办学校的监督管理,保证教学质量。积极发展中等职业学校,培育有较高技能的产业工人,满足现阶段民营企业对蓝领技工的需求。

3.建构均等化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制度体系

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在已经实现社会养老城乡一体化制度的背景下,积极探索提高城乡居民参保率的方式与途径,进一步扩大覆盖面和受益面,实现应保尽保。医疗保障制度建设,重点是探索如何融合现有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建立统一的医疗保险制度,使城乡居民享受均等的医疗保险及其服务。进一步完善工伤、生育、失业保险制度,失地农民保障制度,城乡救助体系等,充分保障失地农民、城乡困难群众享有均等化服务。作为外来流动人口较多的省份,浙江省要积极探索适宜流动人口需要的社会保障制度,实现流动人口与户籍人口的公共产品及服务的均等化。

深化资源配置改革,保障就业、教育、医疗等公共产品均等化。一是健全完善城乡就业制度与就业服务一体化管理机制,实现农村劳动力、外来流动人口享有与城市劳动力同工同酬,并享有均等的就业服务。二是深化教育资源的城乡均衡配置改革。探索教育联盟制度,鼓励城市与农村、名校与弱校之间组建教育联盟,完善城乡学校互助发展模式。完善城乡学校教师交流制度,建立教育人才柔性流动机制,促进县域内教师均衡配置。三是开展城乡卫生资源统筹配置改革。重点加强农村医疗卫生机构基础建设,着力形成布局合理、设施齐备、队伍优良的新型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体系,逐步增强基本医疗保障能力,提高城乡医疗资源的整体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

改革和完善公共财政制度。健全公共财政体制,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财政在教育、卫生、文化、就业再就业服务、社会保障、生态环境、公共基础设施、社会治安等方面的投入,不断增强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加快公共财政体系建设,推行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考核制度,深化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和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改革,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等政府非税收入及管理。合理划分事权和财权,保障各级政权建设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改善部分县、乡财政困难状况,增强基层政权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

三、优化社会结构

1.推进城市化进程

根据浙江省政府首次公布的《浙江省城镇体系规划(2011—2020)》,2020年浙江省的城市化水平将达到72%,形成环杭州湾、温台沿海和浙中城市群三大城乡群,杭州、宁波、温州和金华—义乌4个都市区,嘉兴、湖州、绍兴、衢州、舟山、台州、丽水7个省域中心城市,县域中心城市60座,省级中心镇200个左右和一般镇400个左右。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2010年浙江省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为61.6%,城市化指标是浙江省“十一五”时期没有完成的两个指标之一。未来10年,浙江省城市化必须以每年增长1个百分点的速度发展,才能实现《浙江省城镇体系规划(2010—2020)》目标。因此,必须依托民营经济发达的特点,继续实施加快培育小城市和中心镇的城市化战略,加快城市化发展步伐,走优先发展小城镇和中心集镇的新型城市化道路,将大量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实现从农民到市民的空间、身份、职业、行为和心理转换,使农民真正融入城市社会,实现人口城乡结构的现代化

2.加大城乡统筹

深入贯彻2010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的文件精神,根据《浙江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纲要》和省委确定的“十二五”时期实现“科学发展走在前列,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全面建成”的总体目标,以及“欠发达地区跟上全省发展步伐”的要求,继续实施《低收入群体增收行动计划(2008—2012)》、“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结对帮扶计划和重点欠发达县特别扶持计划,从区域扶贫转为重点人群扶贫,从消除绝对贫困转向消除相对贫困,提高扶贫省定标准,采取产业开发帮扶、培训就业帮扶、下山搬迁帮扶、基础设施建设、社会救助覆盖、区域协作促进、金融服务支持、社会援助关爱等措施,增加低收入群众收入,全面提升民生水平。逐年增加农村建设的财政转移支付,增加农民的转移支付收入。协调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注重优化城乡布局,推动农村地区加快走上绿色发展、生态富民、科学跨越的新路子。从实现全面小康、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努力完善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新机制,进一步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

3.培育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从国际经验来看,中等收入群体占全社会人口的多数,形成“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结构,是一种比较和谐稳定的现代社会结构。中等收入者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本社会阶层。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是形成“橄榄型社会”的重要途径。继续实施创业富民战略,逐步提高劳动报酬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完善最低工资制度,大力推动工资集体协商,加强工会力量,增加普通劳动者对劳动工资的话语权,努力提高城乡居民的工资性收入。要进一步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加强对收入分配的宏观调控,加大税收征管的力度,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创造条件提高居民财产性收入,切实解决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为社会中下层尽快从低收入群体走进中等收入群体中创造条件。加快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和农村现代化,促进农村人口的非农就业,增加农村人口的非农收入。稳定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促进家庭工业的发展,加快土地制度改革,增加农民的经营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以有利于缩小弱势群体的规模和促进中等收入群体的发育成长。

4.促进社会流动

社会成员在各阶层之间的自由流动,是现代社会的特征之一。大力发展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使普通人通过大学教育获得一份好的职业,是实现向上流动的关键性因素。大学教育提升个人的文化素质,增加个人的人力资本,使个体在市场竞争中获得较高的收入,从而提高个人的社会地位。高等教育与职业之间的这种内在联系,能缓和各种社会关系,会促进社会平稳有序发展。大力推动公共教育城乡均等化发展,推进城乡办学条件的均衡,鼓励社会力量到农村去教育扶贫、爱心助学,资助农村困难家庭的大学生完成学业,使其成为社会中高级的有用人才。采取切实措施解决城乡发展失衡问题,推动城乡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均衡发展,不断缩小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使农村家庭有能力承担孩子的高等教育投资,从而使农民的孩子通过自身的学习努力,实现自己的职业规划,升入较高的社会阶层,获得社会的尊重,从而缓解阶层冲突,促进社会和谐。

四、创新社会管理

1.推进社会管理理念、主体、方式现代转型

推进社会管理理念转型。在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创新社会管理,首先要解决的是管理理念转型。政府不再是过去那个什么都要管的“全能型”政府,政府仅仅是营造环境的主体,不再是市场经济的主体,因此,本质上是一个以公众为中心的服务型政府。社会管理的核心是服务,只有牢固树立心系群众、服务为先的理念,寓社会管理于服务群众之中,才能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激发社会活力。为了建设好服务型政府,还要实现执政方式上的转变,切实提高政府科学执政、依法执政、民主执政的能力。

推进社会管理主体转型。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工业化的推进和社会转型的加快,社会生活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的时代要求加强社会管理,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实际上就是明确界定了各类社会管理主体在新的社会管理格局中的地位、作用和责任。第一,强化政府的服务职能,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是创新社会管理的关键。一方面,政府要继续推进政企分开,更多地运用经济、法律手段,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完善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和社会保障,优化公共资源配置,重点解决民生问题,特别是要高度关注改革发展过程中弱势群体的利益,不断强化政府公共服务的职能和责任,在服务中实现管理。尽快完善政府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有效应对各类自然灾害和公共安全事故,提高危机管理和抗风险能力。第二,加强社区建设、开发社区资源,是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内容。因为,社区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的主要空间,正在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载体。因此,要不断强化社区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功能,引导和推动城乡社区的群众自治,充分挖掘社区地域文化,发挥社区协调利益、化解矛盾、排忧解难的作用,推动建立社区居民之间互相信任、互相关怀的关系,增强社区的归属感和凝聚力。第三,大力培育发展包括社团、行业组织和社会中介组织、志愿团体等在内的各类社会组织,充分发挥他们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进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为社会成员提供政府不便和市场不愿或不能提供的公共服务,扩大群众对公共服务的选择空间,整合社会管理资源,提高社会自治水平。第四,鼓励公众参与是形成民主公正社会管理体制的重要途径。政府要通过实行各项社会政策以满足社会成员的基本需要、解决社会问题以及树立公平的社会观念来加强社会管理。政府要坚持科学民主决策,提高决策水平,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让公众参与社会政策的讨论,要形成社会公共政策制定的公众参与机制,健全重大事项集体决策、专家咨询、社会公示与听证、决策评估等制度,保证民意能够进入到社会公共政策的制定中去。

推进社会管理方式转型。现代社会是一个高度信息化、网络化的社会,互联网通过家用电脑、手机等信息设备已经全面进入城乡社会经济生活。因此,传统的社会管理方式也要创新,要适应信息时代的新要求,创新网络社会管理体制,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社会管理,及时制定网上信息发布或政务公开制度,加强网络制度建设和监督管理,倡导信息产业的行业自律,加强网络诚信体系建设和网络伦理建设,培育健康网络文化,引导网民诚信守法。

2.加强社会组织、社区建设、社会工作建设

大力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加强社会组织建设。加大对社会组织和社会工作者队伍发展的支持力度,完善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的政策,引导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社会管理。

完善社会组织登记管理制度,健全公共财政对社会组织的资助和奖励机制,加大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力度,鼓励社会资金支持公益事业。大力发展公益性社会组织,支持发展行业性社会组织,引导发展学术团体、网络社团等社会组织。加强枢纽型社会组织建设,发挥其在社会组织管理、发展、服务中的重要作用。推进政社分开、管办分离,引导社会组织完善内部治理结构,提高自我发展和服务社会的能力。

加强社区建设。坚持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完善社区治理结构,加强社区公共服务,发挥基层自治功能,实现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有效衔接,使社区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民主自治、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推进基层民主自治。推进居委会直选和村委会海选,推行村“四议两公开”,全面推广听证会、协调会、评议会等民主管理制度。增强居(村)委会自治功能,引导居(村)委会运用协商、沟通、合作等方法,处理社区事务和协调社区矛盾。健全党代表、人大代表等联系社区制度,健全社区居民参与重大公共政策的制定、实施、评估和监督的机制,激发居民参与社区管理的积极性。强化社区公共服务。增强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功能,完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逐步增加生活服务、矛盾调处、平安建设等服务内容,为居民提供更便捷、更符合需求的社区公共服务。完善社区治理结构。强化社区街道组织公共服务、实施综合管理、监督专业管理、调动社区资源、指导自治组织和维护社会稳定的职能。积极探索镇管社区模式。鼓励驻区单位参与社区建设。支持居委会依法组织居民开展自治活动和协助基层政府及派出机构工作。探索完善居民区党组织、居委会、业委会和物业服务企业“四位一体”的协调机制,加快完善住房产权和物业管理。

加强社会工作建设。健全社会工作者职业能力评估机制和薪酬制度,推进社会工作专业化、职业化。健全社会工作发展保障体系,完善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制度,推行项目化、契约化的运作机制。大力培育专业社会工作机构,拓展更多社会工作服务领域。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是帮助社区家庭个人实现社会功能、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和谐有序的重要力量。鼓励公民参与社会活动。引导市民树立社会责任意识,更多地参与公益活动和社会公共事务,共同推动社会进步。加强基层社区党群工作者、居委会干部、社会工作者、志愿者等队伍建设,积极发挥人民调解员、就业援助员、助残员等的作用。

3.创新社会管理机制建设

创新社会管理机制建设,一是要形成公共事务科学决策机制。政府通过社会政策的制定满足社会公众的需要,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因此,要建立健全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社会公示与听证制度,以及决策评估制度等。建立多种渠道,增强普通群众的参与意识与参与能力。通过发展教育与加强宣传,培养人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合作精神,使每个公民具备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能力。二是健全城乡社区的管理创新和服务机制、完善信访制度和领导干部定期接待群众制度等多元矛盾与纠纷解决机制,多层面搭建调解组织网络和平台,加强各种调处机制之间的衔接联动,及时化解社会矛盾,减少社会冲突,促进社会和谐有序。三是全面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依法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活动。有效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五、建构和谐关系

1.建构良好劳动关系

和谐的劳动关系,是企业和谐发展乃至整个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石。没有和谐的劳动关系,就没有群众的利益保障、民生的持续改善。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一是党委、政府引领推动,大力倡导劳资双方合作互利共赢的基本理念,统揽劳动关系和谐发展的全局,调动社会各方面参与协调劳动关系的积极性,把企业、工会、职工等主体导入协调劳动关系机制中,有效整合各种社会资源,形成发展和谐劳动关系的社会化格局。二是继续广泛开展和谐劳动关系企业创建活动,进一步完善和谐劳动关系的省、市、县、镇、村、企业六级组织机构,将创建活动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办法,作为省委“平安浙江”建设的内容进行考核。和谐企业创建考评,还要与企业各类评选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作为含金量最高的企业综合性荣誉予以表彰。三是进一步提高最低工资制度,大力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使职工对劳动工资有更多的话语权,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劳动、尊重职工的浓厚氛围,形成更加和谐的劳资关系,提升企业竞争力,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2.强化干群鱼水关系

加强基层基础工作。认真研究解决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落实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各项制度措施,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凝聚人心、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的作用。进一步推进关爱基层的各项工作,切实解决基层工作和基层干部面临的实际困难。健全完善干部接访制度和干部联村制度等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的有效机制,切实把构建和谐社会的各项措施落实到企业、学校、社区、村居等基层单位,以基层的和谐稳定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认真落实《浙江省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意见》,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拓宽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工作领域。加强党章和法纪学习教育,推进廉政文化建设,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抓好各级领导班子的党风廉政建设和领导干部的廉洁自律工作,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进一步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加大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工作力度,严厉惩治腐败。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切实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着力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以优良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营造和谐的党群干群关系。

3.形成本地居民与外来居民友爱关系

转变认识,树立本地居民与外地居民一视同仁的平等理念。改革开放以来,人口巨潮沿着从农村到城市、从欠发达地区到发达地区的路径流动,更多的外地居民进入到城市或发达地区就业生活,给流入地注入巨大经济活力,给当地社会发展带来新气象。虽然因为文化习俗行为观念的差异,他们与本地居民难免会发生摩擦和矛盾,但是,当地居民应以包容的胸襟接纳外地居民,以一视同仁的心态善待外地居民,并创造条件让他们共享发展成果。深化完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制,积极探索中小城镇户籍制度改革,为外地人口本地化、市民化提供制度保障。创新基层和睦本地居民与外地居民关系的活动平台或载体,比如在外来人口较多的社区举办邻居节、文体活动等,帮助外地居民尽快融入本地居民当中,使不同人群和谐相处。

创新非公企业工会体系。在劳动就业市场化、劳动关系契约化、就业形式多样化的背景下,以单位为依托组建工会的方式难以适应劳动力流动性大、管理不规范、劳动关系稳定性差的实际。所以必须改革传统的依托企业组建工会的方式,推进街道/镇、村为依托的社区工会的建立。有必要加大区域性基层工会组织建设,从而逐步使中小企业工会摆脱依附于企业的组织格局。让弱势群体的利益诉求能够有效表达、正当权益得到维护。加强对外地居民的法律援助,为遇到纠纷的外地居民提供情感疏导、法律咨询,引导外地居民通过制度途径化解矛盾,避免矛盾激化,酿成群体性事件,影响和谐社会建设。

4.巩固民族、宗教和谐关系

浙江省是一个少数民族散杂居省份和宗教大省。据“六普”统计,全省共有常住少数民族人口120多万,55个少数民族成分齐全,设有景宁畲族自治县、18个民族乡(镇)和437个民族村。我省作为宗教大省,场所众多,各教发展不平衡,人数集中,地域分布不平衡。目前全省共有可统计的信徒209万余人,其中基督教信徒180万余人,天主教信徒17万余人,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10.7万余人,佛教、道教信徒数量无法统计。

做好民族与宗教工作,巩固民族、宗教和谐关系,是建设精神富有浙江的一项重要内容。要按照我省提出的“两创”总战略,努力增强民族地区内生动力,推进我省民族乡村新跨越。注重发挥人才效应,着力培养少数民族地区人才,依靠自身的“造血”功能,着眼于劳动力素质的提高,为促进生产发展、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撑。注重发挥规模效应,着力推进特色产业,充分发挥民族乡村的资源优势、生态优势、环境优势,做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佳结合。注重发挥融合效应,着力繁荣民族文化,深入挖掘民族文化的内涵,推动民族风情旅游产业的发展,真正形成具有浙江特色的民族文化品牌。

加强创新管理,探索城市民族工作新途径。不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事业,着重从体制机制着手,从民生、服务等方面不断创新外来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服务管理手段。抓民生,健全流入地与流出地政府之间的协调配合机制,探索建立流入地政府与流出地政府之间的良性互动机制,合力做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服务管理工作。抓服务,健全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社会服务目标责任机制,把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目标任务层层分解到各部门、各单位,落实到具体责任人,实现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工作的常态化。

坚持党对宗教工作的领导。要按照“政治上团结合作,信仰上互相尊重”的基本原则处理与宗教界人士关系,重视与宗教界人士结成统一战线,引导宗教界自觉与党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标上同心同向、行动上同心同行。要立足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努力实现宗教与社会和谐相处,各宗教和谐相处,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信仰不同宗教群众和谐相处。要采取慎重严谨的态度,耐心细致地做工作,根据各教的实际,坚持求同存异、团结多数的原则,把握方向,抓住重点。要注重加强爱国宗教团体建设,发挥宗教团体作为党和政府同广大信教群众联系的桥梁以及解决宗教矛盾问题的缓冲带作用,按照“政治上靠得住、学识上有造诣、品德上能服众”的要求,努力造就一支高举爱国爱教旗帜、与党和政府真诚合作的教职人员队伍,确保宗教团体的领导权牢牢掌握在爱国宗教人士手中。

【注释】

[1]罗尔斯:《正义论》,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第292页。

[2][英]梅因:《古代法》,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97页。

[3][英]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邓正来译,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03页。

[4]“六个整体推进”是指:整体推进城乡产业结构、城乡就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整体推进城乡规划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整体推进农村新社区建设,整体推进发达地区的加快发展与欠发达地区的跨越式发展,整体推进欠发达乡镇奔小康,整体推进城乡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