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儒家的“求简”思想

儒家的“求简”思想

时间:2022-08-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但是,尽管这套远古礼仪在孔子时代已经开始“礼坏乐崩”,但它留给人们的思想印记并未泯灭,《论语》记述了孔子对春秋战国破坏“周礼”的痛心疾首,呼吁恢复和遵循“周礼”。孔子认为,一个社会要想能够走上井然有序的正轨,首先得“正名”。但是,“正名”只是做到了外在的统一。这两面合起来,称为“忠恕之道”。后来,儒家也把“忠恕之道”称为“絮矩之道”,其意思是把自己作为尺度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2.4.1 儒家的“求简”思想

1.孔子:“正名”与“絮矩之道”

海德格尔认为,人的本质就是烦。用他的原话表述“寓于上手事物的存在可以被理会为烦忙,而与他人的在世内照面的共同此在一起存在可以被理会为烦神”。(83)在他2000多年前出生的孔子把对“烦”的超越看成是人的修养的最高境界。他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尔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84)孔子的意思是他十五岁立志学道,到了三十岁的时候,懂得了行事为人的准则(85)到了四十岁,懂得了人生的智慧;到了五六十岁,懂得了天命和顺命。(86)孔子这里所说的学,并非我们所说的“增长知识”,而是指对于“道”的领会和悟性的提高,道就是“道路”或“真理”。在《论语》“里仁”篇中,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在这方面,孔子和苏格拉底很相似,后者认为自己是受了天命来唤醒希腊人;孔子也觉得自己承受了一种神圣的呼唤。(87)《论语·子罕》篇记载孔子及弟子在一个叫“匡”的地方遭到拘禁,孔子说“天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其意思是说,如果天意是要让文明灭亡,我等就不会有参与文明的机会,既然上天,没有要让文明毁灭的意思,匡人就阻挡不了我们的工作。

孔子出生在公元前551年的鲁国,家世贫寒,在鲁国政府任职,到50岁时升入高位。但由于政局混乱,被迫离职出走,此后的30年间,周游列国,俟机实现他的政治社会理想,却四处碰壁,晚年回到鲁国故乡。这正是儒家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在一片政治与军事的混乱中,儒家的早期代表孔子、孟子荀子希望通过“修身”而“齐家”,“治国”以“平天下”,消除混乱,实现“统一”,即恢复“周礼”。“周礼”是周公将从远古到殷商的原始礼仪加以大规模的整理、改造和规范化,在周初确定的一整套典章、制度、规矩和仪节。(88)它是原始巫术礼仪基础上的晚期氏族统治体系的规范化和系统化。(89)一方面,它有上下等级、尊卑长幼等明确而严格的秩序规定;另一方面它也保持着原始的民主性和人民性。作为原始礼仪,它有着重要的社会功能和组织作用。远古氏族就是通过这种原始礼仪活动,将其分散的群体组织和团结起来,按一定的社会秩序和规范来进行生产和生活,以维系整个社会的生存和活动的。但是,尽管这套远古礼仪在孔子时代已经开始“礼坏乐崩”,但它留给人们的思想印记并未泯灭,《论语》记述了孔子对春秋战国破坏“周礼”的痛心疾首,呼吁恢复和遵循“周礼”。

孔子认为,一个社会要想能够走上井然有序的正轨,首先得“正名”。就是说现实当中的繁多事物,首先得与它们的名字的本来含义一致起来,这是走出混乱的第一步。一次,子路问老师:“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孔子回答“必也正名乎”。(90)另外一次,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91)换句话说,对于人来说,每类事物都应当有一个共同的名字,这个名字含有一定的意义。人们在命名时,应当使这类事物与它们名字的含义,也就是其理想的本质相一致。一个国君的本质就是一个理想的“为君之道”,如果他按照为君之道办事,它不仅有为君之“名”,而且也有了为君之“实”。同样,一个老百姓,也应当把他的行为和他的“名”统一起来。这样世界就有了秩序,复杂的事物就会变得简单明了。

但是,“正名”只是做到了外在的统一。一个人还必须讲“仁”和“义”。“仁”者,“爱人”也。《论语》记载:樊迟问仁,子曰:“爱人”;(92)子贡问仁,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93)孔子所说的“仁”,不仅指特定的品德,而且还泛指“人的所有的德行”,这就是“仁人”一词的含义——在此场合下,“仁”就是“品德的完美”,它包含着为人着想,自己想要站得住,也使别人能站得住;自己要想事事顺畅,也使别人事事顺畅——这是“仁”积极的一面,但仁的含义并不仅仅是“己之所欲,施于人”的积极方面,即“尽己为人”谓之忠的“忠”的一面,还有另外“恕”的一面,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94)的一面。这两面合起来,称为“忠恕之道”。孔子视忠恕之道为把仁付诸实践的途径,即他的“仁之方”。后来,儒家也把“忠恕之道”称为“絮矩之道”(95),其意思是把自己作为尺度来规范自己的行为。由此看来“仁”的思想也体现了“人”的思想,人的主体性在先秦时代已经昭昭然。“忠”和“恕”是人的道德生活的开始,也是它的完成。冯友兰评价道,“每个人内心都有一把尺(絮矩),随时都在使用它来衡量别人和自己。实践认知的方法就这样简单”。(96)

在孔子的思想里,仁的观念比较具体,义的观念就相对抽象。孔子说,义者宜也,即一个事物应有的样子。它是一种绝对的道德律,社会的每个成员必须做某些事情,这些事情本身就是目的,而不是达到其他目的的手段。如果一个人遵行某些道德,是为了不属于道德的其他目的考虑,即使他的所为客观上符合道德的要求,也仍然是不“义”,而是“利”。孔子认为,君子懂得义,小人只懂得利。(97)后来的儒家非常重视“义利之辨”,视之为道德学的精髓。孔子认为人之所以为人,就是要行义而不谋利。换句话说,就是要“推己及人”。这就是仁的实践。孔子虽然十分强调这一点,但并未充分阐述人何以这样做。孟子试图从人性方面来回答这个问题。

2. 孟子:尊重天性而至“天人合一”

孟子约在公元前371年出生在战国时代的邹国(在山东东南部),他师从孔子的孙子子思,学习儒家思想理论。如孔子和其他春秋战国时期的众多游说之士一样,孟子也是满怀着“治国平天下”的抱负和理想,游说列国,但都遭到冷遇。与孔子不同的是,孟子的特点在于他激进的人道色彩(98),在中国思想史上最先树立了伟大的个体人格观念。(99)孟子与告子的这段有趣的对白可以体现出他对于人性的尊重。

告子说:人性就像杞柳,义理好比杯盘,把人性纳入仁义中,如同用杞柳制成杯盘。

孟子说:你是按照杞柳的本性做成杯盘呢?还是损害它的本性做成杯盘呢?如果要损害杞柳的本性再制成杯盘,那么也要损害人性把它纳于仁义之中吗?率领天下的人去毁坏仁义的,一定是你这种论调!

告子说:人性就像奔腾的流水,从东边打开缺口就朝东边流,从西边打开缺口就往西边流。人性无所谓善与不善,就如同水流没有固定的东西流向。

孟子说:水固然不分东西流向,可难道不分上下吗?人性的向善,就像水往下流。人没有不善良的,水没有不往下流的。只要你拍打水流,它就会奔腾起来,可以跃过你的头顶;如果让它倒流,也可以引上山岗。这难道是水的本性吗?是情势逼迫它这样,有些人可以使它为非作歹,其本性变化的原因正和水流的变化相似。(100)

告子认为,人性无所谓善与恶,道德意识只是外界施加给人的。虽然孟子也承认人的本性中有些因素,本身无所谓善恶,如不加以节制,将导致恶——这是人与兽的共同之处,它们反映了人有野兽的本能方面。但孟子认为,这不是人性。孟子说“人皆有不忍之心。……今人乍见儒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易恻隐之心。……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养父母”。(101)人的本性皆有“恻隐”“羞恶”“辞让”和“是非”这“四端”,如果加予发扬光大,它们便成为“仁”“义”“礼”“智”四德,在人内心自然生长,如同蓓蕾绽放为鲜花,树种成长为参天大树一样。

宇宙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一个道德的宇宙,人间的道德原则是流行于宇宙中的形而上的东西,人性就是其明证。一个人懂得了道德主宰着天这一道理就是“知天”,那么他就不仅仅是一个国民,而且是一个“天民”。(102)人如果充分发展人的本性,不仅可以知天,而且可以与天合一。在生活中,一个人如果充分发展了“不忍”人之心,就得到了仁,实行忠恕之道是到达仁的最佳道路;这样人的自我中心和自私就会逐渐减少,使人感到“人”和“己”间不再有别,“人”和“天”之间也不再有别,人与天便融为一体,这就是儒家的“天人合一”。天人合一后所产生的是“浩然之气”,即人和宇宙融合为一体所产生气概,其“至大至刚,以直而无害,则塞乎天地之间,……配义以道……”(103)孟子认为,培养浩然之气的途径包括两个方面的过程,一是明“道”,提高对道的领悟;另一方面是“积义”,即坚持不懈地做“天民”当做的事情。

孟子强调人具有和发扬内在自觉性的主体意识。这种道德自律在孔子的时代是很难想象的。孔子是“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104)孟子则说“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105)但是孟子的主体性是通过“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谓神”(106)这样一个逐渐完善的过程,“人皆可以为尧舜”。在这个自我完善的过程中,主体的自我选择不是服从于外在的力量,而是通过人的内在的“所欲”的结果——“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107)这个斗争所依据的裁判是无上的道德律,是最高的本体和存在。孟子把人性当中这个无上的本体视为人之为人的本源,强调在超越道德的价值下人的自由选择,体现了激进的人本主义的思想。但是先秦“三儒”中的荀子则与孟子迥异,他认为人与禽兽的区分在于其外在的礼的约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