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简化的宏观教育中教育总量供求价值均衡的决定

简化的宏观教育中教育总量供求价值均衡的决定

时间:2022-08-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利率水平、教育价格水平、学校管理因素和教育质量一定条件下,学校投资回报率保持不变。这表明,教育总量供求之间的价值均衡得以实现的充分条件是:学校投资量等于家庭潜在的教育支出积累量。在EAP=EAD曲线下方的各点,表示教育总需求量小于教育总产出量。这时,教育总量供求的均衡会出现在D年,均衡教育总产出会从350亿元增加到600亿元,新增250亿元。在该图中,FEED+PEEA曲线与EAP=EAD曲线相交于B点,所以B点是教育总量供求的均衡点。

四、简化的宏观教育中教育总量供求价值均衡的决定

如表5-1所示,由前面分析可知,在简化的宏观教育中,第一列教育总产出作为一个社会适度供给量,包括第二列家庭的教育支出需求量和第三列家庭潜在的教育支出积累。我们假定A年教育总产出为225亿元,其中家庭的教育支出需求量为200亿元,家庭潜在的教育支出积累为25亿元,在此基础上家庭的教育支出每增加100亿元,家庭潜在的教育支出积累就增加25亿元。第四列各年学校投资需求量为50亿元。各年学校投资需求量在这里所以假定为一个定值,是因为学校投资是通过借贷来实现的,学校投资需求量取决于学校投资回报率。在利率水平、教育价格水平、学校管理因素和教育质量一定条件下,学校投资回报率保持不变。这时

表5-1 均衡教育总量供给与教育总量需求的决定(亿元)

即使家庭的教育支出需求和潜在的教育支出积累发生了变化,学校投资需求量也会保持不变,因而满足我们前面给定的教育运行模型分析假定条件的学校投资需求量,就是一个定值。第五列教育总需求包括第二列家庭的教育支出需求和第四列学校投资需求,但不包括第三列家庭潜在的教育支出积累,因为这种积累为生成家庭的教育支出需求提供了可能性,要把这种可能性变成现实,还必须满足其他条件。第六列是教育运行的状态。

从表5-1可以看出,教育总产出从A年的225亿元增长到B年的350亿元,其中家庭的教育支出需求增长了100亿元,家庭潜在的教育支出积累增长了25亿元。如果教育运行机制不能有效地把家庭的教育支出需求转化为教育总产出,那么,教育总量供求之间的价值均衡是不可能实现的。这表明,教育总量供求之间的均衡得以实现的必要条件是:家庭的教育支出需求全部转化为教育总产出。然而,即使教育运行满足了这一条件,如果学校投资不能充分把家庭潜在的教育支出积累转化为教育总产出,教育总量供求之间的价值均衡还是不能实现。这表明,教育总量供求之间的价值均衡得以实现的充分条件是:学校投资量等于家庭潜在的教育支出积累量。表5-1的设计本身就是以家庭的教育支出需求全部转化为教育总供给这一均衡条件为前提的,不然,第一列教育总产出由第二列家庭的教育支出需求和第三列家庭潜在的教育支出积累组成的假定就不能成立。因此,在家庭的教育支出需求全部转化为教育总产出的条件下,当学校投资需求量小于家庭潜在的教育支出积累量时,教育总需求量就大于教育总产出量,这时教育运行呈现出扩张状态;当学校投资需求量大于家庭潜在的教育支出积累量时,教育总需求量就小于教育总产出量,这时教育运行呈现出收缩状态;当学校投资需求量等于家庭潜在的教育支出积累量时,教育总需求量就等于教育总产出量,这时教育运行呈现出均衡状态。

图5-16是用表5-1的数据制作而成的,其中,横轴表示各年教育总产出量(EAP),纵轴表示各年教育总需求量(EAD)。在EAP=EAD曲线上的每一点,都表示年教育总需求量等于年教育总产出量。在EAP=EAD曲线上方的各点,表示教育总需求量大于教育总产出量。在EAP=EAD曲线下方的各点,表示教育总需求量小于教育总产出量。当FEED+PEEA曲线与EAP=EAD曲线相交时,其交点B就是教育总量供求的平衡点。这时直线有BD+DE=BF,并有SID=PEEA。

一旦我们知道了教育总需求曲线的位置,我们就可以决定均衡教育总产出。如图5-16所示,当教育总产出量为225亿元时,它在FEED+PEEA曲线上的对应的点为A,而与A点相对应的教育总需求量为250亿元,处在EAP=EAD曲线的上方。在这种情况下,过剩的教育需求必然刺激学校扩大投资和招生,教育总产出将增长。那么,当教育总产出量为725亿元时,该国能维持这个总产出吗?不能。如图5-16所示,在FEED+PEEA曲线上,725亿元的教育总产出量对应于C点,而与C点相对应的教育总需求量为650亿元,处在EAP=EAD曲线的下方。在这种情况下,不足的教育需求必然促使学校减少投资和招生,教育总产出将下降。

img188

图5-16 学校教育总量供求

那么,为什么是这样的呢?道理很简单,如果家庭有足够的教育支出能力来购买学校生产的一定数量的教育,那么,学校倾向于扩大招生规模。从表5-1中A年来看,教育总需求为250亿元,而各级各类学校提供的教育总产出为225亿元,教育总量供不应求。这时学校会增加投资,以便扩大招生,从而促使学校投资需求量向家庭潜在的教育支出积累量靠近。如果家庭没有足够的教育支出能力来购买学校生产的一定数量的教育,如同表5-1中C年的那样,教育总需求为450亿元,而各级各类学校提供的教育总产出为475亿元,教育总产出量大于教育总需求量,这时学校会因缺乏生源而减少教育的生产量,从而同样会促使学校投资需求量向家庭潜在的教育支出积累量靠近。当各级各类学校提供教育的总产出对教育总需求而言不多不少时,如同表5-1中B年的那样,教育总产出量和教育总需求量都是350亿元,学校投资需求正好把家庭潜在的教育支出积累全部转化为教育产出,这时居民也无力让更多子女上学或升学,学校也没有扩大招生的兴趣,教育总量供求在学校投资需求量与家庭潜在的教育支出积累量相等时达到均衡。

如表5-2所示,如果我们把学校投资需求量从50亿元提高到100亿元,那么,教育总产出会发生什么变化呢?这时,教育总量供求的均衡会出现在D年,均衡教育总产出会从350亿元增加到600亿元,新增250亿元。

我们也可以将表5-2中的数据制作成图5-17。在该图中,FEED+PEEA曲线与EAP=EAD曲线相交于B点,所以B点是教育总量供求的均衡点。与B点相对应的教育总产出量与教育总需求量都是600亿元。直线BD表示100亿元的学校投资需求,直线DE表示500亿元的家庭的教育支出需求,直线BD+DE=BF,表示教育总产出量等于教育总需求量,二者实现了均衡。

必须指出,在表5-2中,教育总量供给的价值均衡从表5-1中B年的350亿元增加到D年的600亿元,增加了250亿元,而学校投资只增加了50亿元。那么,学校投资增加50亿元,为什么会导致均衡教育总产出增加250亿元呢?这里我们引进学校投资乘数的概念来加以解释。

表5-2 均衡教育总量供给与教育总量需求的决定(亿元)

img189

学校投资乘数是指学校在教育上每增加一元的投资所能引起的教育产出的增长程度。其计算公式是:学校投资乘数=1÷(1-C),其中C为边际教育支出倾向。

我们知道,教育总量供求从不均衡到均衡再到不均衡、从原有均衡到新均衡的运动,是一个随时间推移不断由学校投资变动而引起家庭教育支出需求按其边际教育支出倾向而发生速度递减式的连锁增长过程。假定家庭边际教育支出倾向与家庭边际潜在教育支出积累倾向分别为4/5和1/5,如表5-2所示,当学校投资由50亿元增加到100亿元时,直接引起教育总产出增长50亿元。而这新增长的50亿元的教育总产出,又引起家庭的教育支出需求的自发性增长。这些自发性增长与因教育价格下降而引起的家庭的教育支出需求的诱发性增长是不同的。自发性增长导致整个教育需求曲线向右发生位移,而诱发性增长则不会导致这种变化,它只是在原有教育需求曲线上反映教育需求量随教育价格的下降而实现的增长。如一个大学生因每年获得3000元贷款而能上学,而这3000元贷款确实引起该大学生6000元的其他教育支出。假定家庭边际教育支出倾向为4/5,那么,由支出乘数可得自发的家庭的教育支出乘数为1÷(1-Cf),其中Cf为家庭边际教育支出倾向。由此可知,新增学校投资(⊿I)所引起教育总产出增量(⊿Y)等于新增学校投资需求量乘以自发的家庭的教育支出乘数,即⊿Y=⊿I×[1÷(1-Cf)]。于是,新增50亿元学校投资需求通过家庭边际教育支出倾向所引起的家庭的教育支出需求对均衡教育总产出的贡献是:⊿Y=50×[1÷(1-4/5)]=250亿元。

img190

图5-17 学校教育总量供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