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封闭条件下教育总量供求的价值均衡决定

封闭条件下教育总量供求的价值均衡决定

时间:2022-03-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七列教育总需求包括第二列家庭的教育支出需求、第三列政府的教育支出需求、第四列社会团体的教育支出需求和学校投资需求。但均衡教育总产出与教育总需求的均衡仍然出现在D年,均衡教育总产出仍然从350亿元增加到600亿元,新增250亿元。

一、封闭条件下教育总量供求的价值均衡决定

表5-4第一列教育总产出是由第二列家庭的教育支出需求、第三列政府的教育支出需求、第四列社会团体的教育支出需求以及第五列家庭和政府潜在的教育支出积累这四个变量组成的。潜在的教育支出积累包括家庭和政府的。第七列教育总需求包括第二列家庭的教育支出需求、第三列政府的教育支出需求、第四列社会团体的教育支出需求和学校投资需求。从表5-4可以看出,虽然影响教育总产出的因素变成四个,但均衡教育总产出得以实现的条件没有变,仍然是潜在的教育支出积累等于学校投资量。由于影响潜在的教育支出积累的因素增加了,均衡教育总产出得以实现的条件在内涵上更为丰富了。这意味着,学校投资面临着如何把家庭和政府潜在的教育支出积累转化为教育总产出的挑战。

表5-4 均衡教育总供给与教育总需求的决定(亿元)

img193

img194

图5-19 教育总量供给与教育总量需求

由图5-19是对表5-4数据的图解可知,由于教育总量供求的均衡,是以学校投资量等于潜在的教育支出需求量为条件的,因此,当家庭、政府和社会团体的教育支出需求一定时,潜在的教育支出能力愈小,教育需求的价格弹性就愈小,FEED+GEED+SEED曲线就愈靠近EAD=EAP曲线,家庭、政府和社会团体的教育支出需求之间的比例对教育总量供求均衡决定的影响就愈小;反之,潜在的教育支出能力愈大,教育需求的价格弹性就愈大,FEED+GEED+SEED曲线就愈远离EAD=EAP曲线,家庭、政府和社会团体的教育支出需求之间的比例对教育总量供求均衡决定的影响就愈大;同样,潜在的教育支出积累量与学校投资需求量之间的差距越小,教育总量供求的均衡就越容易实现;反之,潜在的教育支出积累量与学校投资需求量之间的差距越大,教育总量供求的均衡就越难实现。

如果我们把潜在的教育支出积累量从50亿元提高到100亿元,那么,教育总产出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在表5-5中,影响教育总产出的因素变成四个,学校投资没有发生变化,家庭的教育支出需求变量则发生了变化,并增加了两个新变量。但均衡教育总产出与教育总需求的均衡仍然出现在D年,均衡教育总产出仍然从350亿元增加到600亿元,新增250亿元。那么,这种变化又是怎样发生的呢?或者说这新增250亿元均衡教育总产出是从哪里来的?

表5-5 均衡教育总供给与教育总需求的决定(亿元)

img195

显而易见,这里引起均衡教育总产出发生变化的是家庭、政府和社会团体的边际教育支出倾向。假定家庭边际教育支出倾向Cf、政府边际教育支出倾向Cg和社会团体边际教育支出倾向Cs分别为2/5、3/10和1/10,那么,由支出乘数可得自发的教育支出乘数为1÷[1-(Cf+Cg+Cs)],新增学校投资需求量⊿I所引起教育总产出的增量⊿Y为⊿P×[1÷(1-Cf)]。于是,新增50亿元学校投资需求通过家庭、政府和社会团体边际教育支出倾向所引起的教育支出需求的变化对均衡教育总产出的贡献是:⊿Y=50×{1÷[1-(2/5+3/10+1/10)]}=50×1÷(1-4/5)=50×5=250亿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