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均衡价格的决定

均衡价格的决定

时间:2022-06-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1 区域发展生态学的经济学概要经济学主要研究价格和市场如何实现稀缺资源的最优配置,以最大限度满足人类需要的问题。所谓生产可能性曲线是指社会使用既定的生产资源所能生产的物品或劳务的最大组合。生产可能性曲线充分反映了稀缺性的特征。只有资源总量增加或技术进步的条件下,社会可供商品总量才有可能增加,此时,生产可能性曲线会外移。

1 区域发展生态学的经济学概要

经济学主要研究价格和市场如何实现稀缺资源的最优配置,以最大限度满足人类需要的问题。其核心观点是如果资源价格反映了其真实的全部社会成本,那么,市场将会保证这些资源以最有效的方式被利用。这一观点也充分体现了亚当·斯密二百多年前提出的著名的“看不见的手”这一核心思想。本章将介绍资源稀缺概念及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自然资源的利用方式,并阐述经济学关于人类经济系统与自然环境相互关系的基本观点。

1.1 资源稀缺与微观经济运行概述

1.1.1 资源概念

从广义上来说,资源是指能直接或间接满足人类需要(欲望)的有形及无形物质。传统上,经济学家通常把资源分为三类:劳动、资本和自然资源。劳动是指人类在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过程中所提供的体力与脑力劳动之和。譬如,汽车装配线上的工人、教室里的中学教师都属于劳动要素范畴。资本是指那些生产出来的用于再生产过程能带来更多产出的生产要素。它本身并不是用来直接消费,而是用于生产目的,包括机器、厂房、设备、基础设施等。自然资源是物质环境中所有能对人类潜在有利的生物与非生物资源(Randall,1987)。如农业用地、矿产资源、森林、水域、野生动物等。现代西方经济学把企业家才能也当成一种独立的资源类型。企业家才能是使其他经济资源组织起来并使之具有活力的另一种生产要素,包括组织、经营、管理、创新和承担风险等活动。

1.1.2 资源的稀缺性及其经济含义

任何经济研究归根结底与资源的稀缺性有关。对经济学家来说,稀缺性是个很普遍的经济问题,是任何社会、任何时代所面临的基本事实。即,在任何时期,在既定资源禀赋与技术水平下,人类的欲望总是大于其能够得到的满足。所以,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以满足人类需要也就成为任何社会都共同面临的基本经济问题。事实上,作为一门社会科学的分支学科,经济学一直以来被认为是一门配置稀缺资源的科学。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稀缺性的经济含义。

首先,稀缺性意味着经济个体要做出选择,而选择必须付出成本。

在一个资源相对稀缺的世界里,经济个体的需要不可能都得到满足,因而,必须根据需要的轻重缓急来确定选择的先后次序。但是选择的同时意味着放弃,如果不放弃某些东西就不可能得到任何东西。换句话说,任何经济选择都有着成本,我们把这种因选择而产生的成本叫做机会成本,它表示把一定的资源用于生产某种产品时所放弃的该资源所能生产的其他产品的价值。因此,在稀缺世界中,不存在任何免费的午餐。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通过引入生产可能性曲线加以进一步说明。所谓生产可能性曲线是指社会使用既定的生产资源所能生产的物品或劳务的最大组合。考虑一个经济社会,它用全部的生产资源生产两种商品X(消费品)和Y(生产品)。由于资源总量是有限的,因而社会可以生产的X与Y的数量也是有限的,并且,多生产X就会少生产Y。假设X与Y的部分生产组合如表1-1所示:

表1-1 生产两种商品的可能组合*

图1-1 生产可能性曲线

根据上表,以纵轴表示Y生产数量,横轴表示X生产数量,我们可以得到图1-1所示的社会生产可能性曲线。

生产可能性曲线充分反映了稀缺性的特征。从图1-1可以看出,在稀缺性的制约下,社会可供选择的物品总量是有限的,不能超出生产可能性曲线范围之外。只有资源总量增加或技术进步的条件下,社会可供商品总量才有可能增加,此时,生产可能性曲线会外移。同时我们也可以发现,当我们从A点起沿着生产可能性曲线进行选择时,X的数量会逐步增加,但同时Y的数量在逐渐减少。譬如,当我们的选择从B点移动到C点,X的数量可以增加1单位,但同时Y的数量却减少了2单位(注:二者单位并不一致)。换句话说,如果我们选择增加1单位X的生产,就必须同时放弃2单位Y的生产。因此,可以说增加1单位X生产的机会成本是2单位Y。可见社会的选择就是权衡成本与收益的过程,如何使选择的机会成本最低是经济学要解决的基本问题。

第二,稀缺性迫使经济个体不断地提高经济效率。

在资源稀缺的情况下,任何社会和个人必须以最高的效率来使用资源,这意味着经济生产所追求的目标是在既定资源条件下使产出最大化以满足社会需要,这一状态只有在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且不存在资源配置扭曲的情况下才可能实现。同样,我们也可以通过图1-1的生产可能性曲线来说明这一点。

资源的充分利用意味着社会的选择只能沿着生产可能性曲线变化,而不能选择生产可能性曲线以内的任何一点,譬如W点(2,4),如果这样的话,就意味着存在资源浪费。另外,高效率也意味着对现有技术的最优利用,即我们应该总是选择那些能使既定资源生产更多产品与服务的技术,而不是选择产出能力低下的技术。

第三,资源稀缺凸显经济运行制度选择的重要性。

如前所述,资源稀缺的实质在于人们在某个时期对产出的需要是大于社会的产出能力。因此,在资源稀缺的条件下,资源的配置与分配常常会引起冲突。为有效解决这些冲突,选择合理的经济运行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不同经济运行机制的资源配置效率有着

*本章表与图均为作者自制。显著的差异。在当代世界,市场经济制度被普遍认为是合理配置稀缺资源的首要选择。下面对这一制度的基本运行进行简要介绍。

1.1.3 资源稀缺条件下的微观经济运行

所有的经济都是在资源约束下实现商品和服务的生产、交换与消费。在这里经济被认为是在技术水平、资源禀赋、消费者偏好以及关于产权的法律制度安排等因素既定的条件下,协调商品与服务的生产、消费交换的一个相当复杂的制度机制。不同的经济形式在家庭和企业实现自主决策的能力、产权制度安排方面是不同的。例如,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自由选择与私有产权是制度基石,而在高度集中的中央计划经济中,商品的生产与分配是由官僚机构的计划决定的,资源所有权属于国家。右面的流量循环图(图1-2)表明了市场导向型经济的运行过程。

图1-2 经济运行过程的流量循环图

图1-2中的上下两个方框分别代表家庭和厂商,它们构成市场经济运行主体。家庭是商品和服务的最终消费者,同时又是资源的所有者。假定资源是稀缺的,市场经济的首要目标是以有效的方式最大限度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厂商在经济运行过程中扮演生产者角色,在消费者需求偏好的引导下,负责将资源转化为消费者需要的产品与劳务。图的左右两个方框分别代表要素市场与产品市场。家庭和厂商的经济活动正是通过这两个市场供求关系的相互作用而相互结合起来。

产品市场是最终商品和服务的交易场所,在这一市场上,家庭和厂商分别扮演需求者和供给者的角色。要素市场是基本资源(劳动、资本、自然资源等)交易场所,在这一市场上,家庭是要素的供给者,而厂商则是要素的需求者。消费者(家庭)的经济行为表现为在生产要素市场上提供生产要素(如提供一定数量的劳动、土地等)以取得相应的收入,然后在产品市场上购买自己所需要的商品与服务,达到自身效用的最大化。

厂商的经济行为表现为在生产要素市场上购买生产所需要的要素(如雇佣工人、租用土地等),并支付要素所有者报酬,然后,将要素转换为消费者所需要的产品,并通过产品市场出售给消费者,进而实现自己的利润最大化。无论是在产品市场还是在要素市场,资源的稀缺都是通过价格信号传递的,而价格又是由市场的需求与供给的相互作用决定的。

图1-2中间的社会制度,包括非市场的公共与私人制度。市场并非是在真空中运行的,为了使市场有效运转,需要制定产权规则与管制市场竞争程度的社会制度。在图1-2的中心,流向家庭、厂商与市场的不是物资产品而是信息服务。通常,这些信息流的主要功能是保证经济主体(家庭、厂商)在社会预先设定的博弈规则中行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可以把社会制度比喻成站在繁华十字路口的交通指挥者。因此,社会制度有着重要的经济功能。当然,并不能因此而认为它的运转是完美而无成本运行的。当它们运行不好的时候,其发出的信息会扭曲市场信号(价格),并进而影响市场资源配置。

通过对图1-2的介绍,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供给与需求这两种力量正是通过厂商与家庭的行为而把产品市场与要素市场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并在价格信号的引导下,使稀缺资源的配置在市场体系下得以顺利实现,使经济系统沿着图中箭头所示方向不断循环运转。接下来本章将对均衡价格的决定与市场经济效率进行分析。

1.2 需求、供给与市场均衡价格

如前所述,在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价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正是价格信号的变动决定着稀缺资源的流向。因此,了解价格机制的运转是理解资源配置理论的起点,而价格又是由商品供求力量的相互作用所决定的。本节通过对需求、供给的基本概念介绍,使读者初步理解价格决定的基本原理。

1.2.1 需求

1)需求的含义

所谓市场需求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购买者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某一物品或劳务的数量。这一定义表明,需求具有两个最基本的特征,即购买意愿和购买能力。购买意愿反映了消费者的消费选择,在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选择是自主决定的而非被迫的。购买能力则取决于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消费者不可能购买超过其支付能力的物品与劳务。譬如,一个兜里只有100美元的消费者无论如何是不能买到一辆奔驰轿车的,即使他非常愿意购买,那也不构成对奔驰的需求。

图1-3 市场需求曲线

市场需求也可以通过需求曲线直观地加以表示。如图1-3所示,纵轴代表商品价格,横轴代表商品数量,A、B、C分别代表当价格为P1、P2、P3时,消费者愿意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分别为Q1、Q2、Q3。将A、B、C三点连接起来,我们就得到了一条需求曲线,这条曲线上的每一点都表示一个商品价格与商品数量的组合。理论上,这条需求曲线可以是直线,也可以是曲线,这取决于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量与加工之间的对应关系。如果两者按固定比例变化,则是一条直线,否则就是一条曲线。但无论直线还是曲线,我们发现需求曲线一般总是向右下倾斜的,其斜率为负。这意味着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量与商品的价格之间总是成反向变动关系。

2)需求规律及其解释

上面的分析表明,市场需求实质上是消费者支付意愿的反映。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格越高,消费者愿意购买的数量越少,反之,商品的价格越低,消费者愿意购买的数量越多。换句话说,当消费者购买的商品数量越少时,其愿意支付的单位商品的价格就越高。反之,当消费者购买的商品数量越多时,其愿意支付的单位商品价格就越低。这一现象在西方经济学中被称为需求规律。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为什么会表现出这样一种规律性特征?这一问题的答案要从人们的消费心理谈起。

一般认为,人们的消费动机在于消费能使欲望得到满足,这种满足在经济学上通常称为效用。效用有总效用与边际效用之分。所谓总效用是指在一定时间内消费者从消费商品或劳务中所获得的满足程度的总量。而边际效用则是指消费者每增加1单位商品或劳务的消费所带来的效用的增加。经济学家认为,人们在消费时,总是遵循“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这一规律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或劳务的消费数量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不断增加对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消费,消费者从增加的1单位商品或服务的消费中所得到的效用增加是递减的。即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种商品或服务的边际效用随着该商品的消费数量的增加而递减。这是一条先验性的心理规律,是对人们普通消费心理的概括。

我们可以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来对这一规律进行说明。设想一个非常饥饿的人对面包的消费心理的变化。当他吃第一个面包时,他得到的心理满足程度一定是最大的,因为这能马上缓解其饥饿程度。但随着其消费面包数量的不断增加,其食欲逐步得到满足,面包对他的效用也就逐渐下降,如果他已经吃饱了,再增加一个面包的消费给他带来的效用甚至是负的。现在,我们可以通过边际效用递减来对需求定律进行解释。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支配下,当人们对某一特定物品或劳务的消费不断增加时,该物品或劳务给消费者带来的满足程度的增加会越来越少,因此,消费者对其主观效用评价就会越来越低,与之相适应,其愿意为该物品或劳务的消费支付的价格也越来越低。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为了诱使消费者消费更多数量的物品,该物品的价格必须下降,以与其不断下降的边际效用相一致。这样,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价格与需求量总是呈反向变动,需求曲线的斜率总是为负的了。

3)影响需求的其他因素

在上面讨论需求曲线时,只考虑价格对需求的影响。事实上,价格以外的很多其他因素也影响着市场需求,这些因素主要包括消费者收入水平、消费者偏好、相关商品价格等。上述任何一个因素的变动都会使需求曲线整体移动。

如图1-4所示,当消费者收入水平上升时,需求曲线将从D0右移至D1。这是因为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者愿意且能够在既定价格水平上消费更多的商品和服务。假设当价格为P0时消费者愿意消费的商品数量为Q0,那么当收入水平提高时,消费者在此价格水平上愿意消费的数量增加至Q1,需求曲线上的其他点也会发生类似的变化,这样整条需求曲线就会外移。反之,若消费者的收入水平下降,则需求曲线会左移,此时意味着消费者在任何价格水平下所愿意消费的数量都比原来减少了。

图1-4 需求曲线的移动

同样,若消费者对某一商品的偏好加强了,在同样价格水平下,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量会增加,这意味着需求曲线右移。反之,则需求曲线向左移。

此外,相关商品的价格变化包括两种情况,一是替代品价格的变化,二是互补品价格的变化。如果两种商品都能满足消费者同样的需求,则二者互为替代品。如猪肉和牛肉。对于互为替代品的两种商品而言,如果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消费者将减少该商品的需求,同时会相应增加另一种商品的需求。这样,另一种商品的需求曲线会因其替代品价格的上升而向右移。例如,如果猪肉价格上升而牛肉价格未变,可以预见牛肉的需求曲线将会右移。如果两种商品互为补充,共同满足消费者的同一种需要,则称这两种商品为互补品。如汽车和汽油、镜片和镜框。对于互补品来说,如果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该商品的需求会相应下降,这会导致对其互补品的需求也会下降,从而使互补品的需求曲线左移。例如,若汽油的价格显著上升,人们对汽车的购买就会减少,使汽车的需求曲线左移。

1.2.2 供给

稀缺资源价格的决定,市场需求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则是市场供给。

1)供给的含义

所谓市场供给,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一特定时期内生产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某一商品或劳务的数量,或者说是生产者在提供不同产量时所愿意接受的最低价格组合。根据这一定义,在一定时期内,生产者对某种物品或劳务的供给必须同时具备提供意愿和提供能力这两个特征。不是出于生产者自身的意愿或虽有供给意愿却没有供给能力都不是经济意义上的供给。

图1-5 市场供给曲线

与需求一样,市场供给也可以通过供给曲线直观地加以表示。如图1-5所示,在纵轴代表价格,横轴代表数量的坐标体系中,A、B、C三点分别代表当价格为P1、P2、P3时,生产者愿意且能够提供的商品数量分别为Q1、Q2、Q3,将A、B、C三点连接起来,我们就得到了一条供给曲线。这条曲线上的每一点都表示供给价格与供给数量的组合。理论上,供给曲线可以是直线,也可以是曲线。如果供给数量与价格之间按固定比例变化,则供给曲线就是一条直线,否则,就是一条曲线。我们发现,与需求曲线不同的是,供给曲线的斜率为正,这意味着生产者对商品的供给量与商品价格之间呈同方向变动关系。

2)供给规律及其解释

上面的分析表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格越高,生产者的供给量就越大。反之,商品的价格越低,供给量就越少。这一现象被称为供给规律。那为什么标准的供给曲线会向上倾斜?让我们先从厂商的供给成本谈起。

如果其他影响供给的因素不变,生产更多的产量必然要求更多的投入。这样,产量水平越高,总生产成本也越大。但这并不意味着生产者必然会提高价格。因为如果生产成本的增加与产量的增加比例一致,那么生产的平均成本与边际成本将保持不变。我们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这一点。假设当产出为20单位时,总生产成本为1 000元,此时平均成本为50元。现在,总产出增加至60单位,相应地总成本增加至3 000元,显然,平均成本还是50元,边际成本也是50元。这样,如果产量增加与投入成本增加同步,那么,供给曲线将是水平的而不会向上倾斜。如果供给曲线是向上倾斜的,那么必然意味着总成本会比总产出以更大比例增加。这样,增加产量时平均成本与边际成本就会相应增加,厂商就会要求提高供给价格。如果这种情况发生,那么意味着产量增加时,投入要素的边际产出必然下降(要素的边际产出是指增加1单位要素投入所带来的产出的增加)。

让我们来考察厂商短期内的生产情况来解释上述现象。短期意味着至少有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是固定的。那么,当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超过一定限度时,该生产要素的边际产出水平将会递减。这是因为固定投入的极限影响所致。设想一个只有10亩土地的生产小麦的农场,不难想象,当小麦产量达到一定量以后,无论是增加劳动还是化肥的投入,小麦的产出增加将会越来越少,直到最后将不再增加。经济学家们把这一现象称为边际产出递减规律。正是在这一规律的制约下,使厂商增加产出时,由于要素投入的边际产出下降,使成本增加快于产量增加,从而使厂商在短期内的供给曲线会向上倾斜。

3)影响供给的其他因素

上面关于供给的定义中假设“其他条件不变”,只考虑价格与供给的关系。但事实上,除价格以外,商品的供给还受很多其他因素的影响,如技术水平、生产要素价格以及相关商品价格等。上述任何因素的变化都会使供给曲线整体移动。

如图1-6所示,当技术水平提高时,在同样的投入下,厂商会以更低平均成本生产更多的产量,从而使供给曲线右移。生产要素价格的变化会影响到厂商的生产成本,从而影响供给。当生产要素价格提高时,若其他条件不变,则厂商生产成本会相应提高,从而供给曲线会左移。相关商品价格变化对供给的影响可以分两种情况。首先,若生产者提供相互竞争的产品,譬如不同款式的衣服,则一种商品价格的上升会导致对另一种商品的供给量减少,从而使其供给曲线左移。第二,若生产者提供的是关联产品,如利用原油提炼汽油并得到沥青,则一种商品价格的上升(如汽油价格上升)也会刺激另一种商品(沥青)的供给增加,使其供给曲线右移。

图1-6 供给曲线的移动

1.2.3 均衡价格的决定

上面已经分析了市场需求和市场供给两个方面,现在该是我们讨论市场均衡价格如何决定的时候了。均衡是从物理学借用的一个概念,在物理学中,均衡是指一个物体在各种力量的作用下处于相对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一种状态。在经济系统中,如果一个经济事物处在各种经济力量的相互作用之中而处于一种相对静止状态,并维持这种状态不变,我们就称该经济事物处于均衡状态。这就是经济均衡的概念。

在市场经济中,需求和供给可以认为是两种相互对立的经济力量,如果两种力量大小相等,市场价格将会倾向于保持不变,此时,市场将处于均衡状态。如图1-7所示,如果最初市场价格为P0,消费者将购买Qd,在同样价格下,生产者将愿意提供Qs,但这并不是一种稳定状态,因为此时存在过剩供给Qs-Qd,这种状态会诱使生产者降价销售以减少库存。对消费者来说,如果价格下降了,他当然愿意购买更多的数量,随着价格的不断下降,一方面生产者愿意提供的产量开始下降,另一方面消费者愿意购买的数量增加,这样过度供给就会逐步减少,这一过程将一直维持下去,直到最后当价格从P0下降至Pe时,过度供给为0,此时市场达到均衡,供给等于需求,即Qs=Qd=Qe

图1-7 均衡价格

同样,若市场最初价格为P1,此时消费者愿意购买的数量为Qd,而生产者愿意提供的数量为Qs,这样就存在过度需求Qd-Qs。过度需求的存在将诱使生产者提高价格,一旦价格开始上升,生产者愿意提供的数量会增加,而消费者愿意购买的数量却会减少,这样过度需求就会逐步减少,直到价格上升至Pe时,过度需求为0,供给等于需求,市场达到均衡。可见,市场均衡是指市场供给等于市场需求的一种状态,处于这一状态下的市场价格我们称为均衡价格,均衡价格所对应的数量被称为均衡数量。

上述关于均衡价格的分析是以供给与需求保持不变为条件的,当需求和供给任意一方发生变动,则意味着原有的市场均衡被打破,新的均衡又会逐渐形成。因此,均衡价格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任何影响需求变化的因素(如收入水平、消费者偏好、相关商品价格的变化等)以及影响供给变化的因素(如投入要素价格、生产技术水平的变化等)都会使均衡价格发生变化。如图1-8所示,当影响需求或供给的因素变化时,需求曲线或供给曲线都会整体移动,因此,供求曲线的交点即均衡点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供给与需求的变化对市场均衡的影响可以用所谓供求定律来概括:在供给不变的条件下,需求增加使得均衡价格提高,均衡数量增加;反之,需求减少使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减少。在需求不变的条件下,供给增加使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增加;相反,供给减少使均衡价格提高,均衡数量减少。

图1-8 均衡价格的变化

上述对均衡价格的分析也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稀缺资源的含义。首先,某种商品市场均衡价格为正意味着该商品是稀缺的。换句话说,如果商品价格为正,那么获得该商品就存在着机会成本。在经济学文献中,这种稀缺通常被称为绝对稀缺。第二,同一时刻,不同的生产均衡价格代表不同的稀缺程度,例如,若目前橘子和苹果的市场价格分别为1元与2元,那么,我们可以认为苹果比橘子更稀缺。因为在给定价格信息条件下,1斤苹果相当于2斤橘子,资源的相对稀缺性在经济决策中有着重要的影响。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探讨市场机制在价格信号的引导下能否实现稀缺资源最优配置的问题。

1.3 经济效率与帕累托最优

经济效率是判断经济制度运行绩效要考虑的主要因素,通常认为,一个富有效率的经济体系是指一个能以最小的生产成本生产出人们所需要商品和服务的经济。换句话说,是指在资源既定条件下,实现资源最优配置的经济。对于经济效率的衡量,西方学者普遍接受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提出的标准,通常称之为帕累托(Pareto)最优准则

1.3.1 帕累托最优准则的含义

帕累托最优是现代西方福利经济学关于实现资源最优配置或国民收入极大化所需条件的理论。19世纪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在其《政治经济学原理》一书中最先考察了资源的最优配置和生产的最优分配问题。他认为,如果生产资源的配置和财富的分配已经达到这样一种状态,即任何重新改变资源配置和财富分配的方法都不可能在不使任何人处境变坏的情况下使后来人的处境更好,这种状态即是效率的最优状态,通常人们将其称之为“帕累托最优准则”。这一帕累托最优准则也成为经济学家判断经济总体运行效率与社会福利大小的一个重要准则。

按照“帕累托准则”,如果经济运行已达到最高效率时,一部分人要进一步改善处境,就必须以其他人的处境恶化为代价。反之,当资源配置效率不高时,通过重新改变资源的配置方法,至少可以提高一部分人的福利水平而不会使后人的境况恶化。因此,经济学家们又引申出了“帕累托改进”的概念。即如果把改变资源配置之后与之前相比,同时符合“至少有一个人处境变好”和“没有一个人处境变坏”这两个条件,那么,我们就称改变资源配置可达到“帕累托改进”。而当某一种资源配置方式不可能达到“帕累托改进”时,就是一种“帕累托最优”的资源配置。

1.3.2 经济符合帕累托最优标准条件

既然“帕累托最优”是经济运行和资源配置的一种最优状态,那么,如何才能达到这种状态呢?简要地说,要实现帕累托最优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即交换的最优条件、生产的最优条件以及生产与交换的最优条件。下面对这三个条件进行简要分析。

首先,交换的最优条件是指使交换双方都得到最大满足的条件。

如果全体社会成员消费任意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都相等,则交换的最优条件就被满足。所谓商品的边际替代率是指消费者在保持效用总水平不变时,愿意以一种商品的消费替代另一种消费的比率。譬如,若一个消费者愿意以2个苹果交换1个梨,那么对这个消费者来说,梨对苹果的边际替代率为2,或者说苹果对梨的边际替代率为1/2。下面以两个消费者为例对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进行分析。假定消费者A关于橘子对苹果的边际替代率等于1,即A愿以1个苹果交换1个橘子而保持总效应水平不变。而消费者B关于橘子对苹果的边际替代率等于2,即B愿以2个苹果交换1个橘子而保持其总效用不变。A和B关于橘子对苹果的边际替代率不相等,因此存在帕累托改进的可能。设想消费者A以1个橘子从消费者B那里换来2个苹果的情形,这种交换对消费者B的总效用并没有什么影响,但却提高了消费者A的效应,即消费者A跟以前相比增加了多消费1个苹果所带来的效用。这个例子说明,如果消费者消费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不相等时,通过对消费数量的重新调整,可以实现消费的帕累托改进。因而只有当消费者消费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相等时,才使交换处于帕累托最优状态的条件。

其次,生产的最优条件是指在生产要素存量一定的条件下,使产出达到最大的条件。此时,对于所有的生产者来说,使用资源生产任意两种产品的边际技术替代率都相等。

边际技术替代率是指在保持产量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增加1单位的某种要素投入时可以代替另一种生产要素投入的数量。譬如,利用劳动和资本两种生产要素生产某一商品,如果增加1单位资本投入可以减少2单位劳动的投入而使产量不变,则我们可以说在生产该产品时资本对劳动的边际技术替代率为2。现在我们考虑利用劳动和资本这两种要素来生产X和Y这两种产品的情形来解释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假定资本对劳动的边际技术率在X时等于1,即1单位劳动可以替代1单位资本而使X产量不变。如果资本对劳动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在Y时为2,即2单位劳动才能替代1单位资本使Y产量不变。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在生产X时增加1单位劳动的使用,同时减少1单位资本的使用,那么X的产量仍然不变。同时在生产Y时减少1单位劳动的使用,增加1单位资本的使用,那么,Y的产量肯定会增加,因为在生产Y时增加1单位资本相当于增加了2单位劳动,Y的产量会因相当于净增1单位劳动的投入而增加。这样,只要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在生产两种产品时不一致,我们就可以提高生产要素的重新分配实现生产的帕累托改进。即可以在不减少一种产品的产量的同时增加另一种产品的产量。只有当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在生产任何产品都一致时,才达到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最后,生产与交换的最优条件是指产品的边际转换率必须等于它们的边际替代率。

边际转换率是指在社会资源既定的条件下,增加1单位产品的生产所必须放弃的另一种产品的产量。例如,增加1单位X的产量必须减少2单位Y的产量,那么我们就可以说X对Y的边际转换率为2。现在,我们假定社会生产X与Y的边际转换率为1,消费者X和Y的边际替代率为2,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可以通过资源的重新配置来增加消费者的效应水平。因为如果我们放弃1单位Y的生产,可以多生产1单位X,而1单位X的效用在消费者看来相当于2单位Y的效用。这样,通过多X少Y可以实现帕累托改进,即在既定资源总量下,使消费者效用水平增加。事实上,边际转换率反映了生产的效率,边际替代率反映了消费者偏好,只有两者相等时,社会的生产结构与消费结构才保持一致,实现生产与交换的最优条件。

1.4 完全竞争市场经济绩效评价

1776年,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其出版的名著《国富论》中提出了“看不见的手”这一原理,这一命题宣称经济社会中的每个人都在力图追求个人的满足,而并不企图增进公共福利,但在这样做时,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他去促进社会利益,并且其效果要比他真正想促进社会利益时所得的效果更大。斯密这一深刻的论断将市场经济的核心思想揭示了出来,现代主流经济学的观点认为,如果完全竞争市场模型假设被满足,那么,在长期,市场体系将能有效地实现资源配置,而且市场价格能反映出资源的稀缺程度。本节将对此展开分析。

1.4.1 完全竞争市场基本特征

按照流行的经济思想,完全竞争市场必须满足以下条件:1)在理性与自利基础上的自由选择

理性即买者与卖者的行为与其追求自利是一致的。进一步的假定是这些市场主体能根据不同的环境进行自由选择,而且这些选择完全是自主意志的表现而非强迫行为。

2)经济主体拥有关于市场交易的完全信息

每一个生产者与消费者都可以根据自己所掌握的完全信息确定最优生产与最优消费决策,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同时也能消除由于信息不完全所导致的非理性选择行为。

3)自由竞争

在每一个市场交易过程中,都存在大量买者和卖者,无论在产品市场还是在要素市场,他们都是市场价格的接受者而不是制定者。这样就能充分保证没有单一市场主体能操纵市场交易条件而损害别人利益的行为发生。

4)资源充分流动

资源充分流动即资源能很容易地从一个经济部门向另一个经济部门转移,不同产业之间不存在任何进入与退出的壁垒限制,这样能保证厂商总是能及时从亏损的行业中退出向获利的行业运动,实现动态效率。

5)所有权明确界定

所有权明确界定包括所有者对资源有排他性使用权、所有权可交易与可执行等方面内容。

图1-9 完全竞争市场均衡

当上述五个条件都被满足时,意味着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经济能有效运转。图1-9表示一个完全竞争行业产品的长期均衡状态,Pe和Qe分别代表市场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在长期均衡状态,企业利润停留在正常水平,正常利润意味着在长期,任何特定产业中的企业从其投资中获得的收益并不能超过假如它在同样风险环境下投资于别的产业的收益水平。为了进一步理解完全竞争市场长期均衡的效率含义,下面我们将先单独分析消费者与生产者的经济状况。

1.4.2 消费者剩余

图1-10 消费者剩余

图1-10代表与图1-9中同样的需求函数,Pe为长期市场均衡价格,Qe为长期市场均衡数量。前面的分析表明,需求曲线表示消费者愿意为既定产品数量所支付的最高价格。例如Pm是消费者所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超过这一价格水平,将不会有任何消费者愿意购买哪怕1单位该商品。Pe为当市场提供均衡数量Qe时消费者所愿意为最后1单位产品所支付的价格。消费者所愿意支付的价格实际上反映了该商品给消费者带来的边际效用。边际效应递减规律表明,随着购买商品的数量不断增加,每增加1单位商品购买给消费者带来的边际效应逐步下降,因此,消费者愿意为该商品支付的价格也随着下降。所以,消费者对不同数量的同种商品所愿意支付的价格是不同的。但是,消费者在市场上所面临的同种商品的价格一般是相同的,这样,消费者为一定数量某种商品愿意支付的价格与他实际支付的价格之间就存在差额,这一差额就是所谓的“消费者剩余”。它表示消费者愿意支付却并未支付给其带来的净福利水平。

重新回到图1-10,在长期竞争均衡状况下,消费者为Qe数量产品所实际支付的价格为Pe×Qe=矩形OPeRQe的面积,但其愿意支付的价格是多少呢?

我们可以设想消费者是以1个单位为基数来购买商品的情形,当其购买第1单位商品时,其愿意支付的价格为最高价Pm,当购买第2单位产品时,由于边际效应开始下降,其愿意支付的价格会略低于Pm,直到其购买第Qe单位产品时,其愿意支付的价格为Pe,如果我们把消费者购买Qe单位的商品总量按每1单位商品给其带来的边际效应加总,从最高价Pm开始至最低价Pe止,我们将会得到消费者愿为Qe数量该产品所支付的总价格(相当于Qe数量产品给其带来的总效应)为梯形OPmRQe的面积。显然,三角形PePmR的面积表示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与实际支付价格之差,即为消费者在购买均衡数量产品Qe时所获得的消费者剩余。

在长期完全竞争市场中,消费者剩余(图中表现为三角形PePmR的面积)将趋于最大,这一点并不难理解。正如前面假设所述,在完全竞争市场长期均衡状态下,厂商不可能获得超过正常利润的利润。因为一旦这种情况发生,就会有新的进入者加入,利润就会下降。因此均衡价格Pe是长期均衡状态下厂商能维持正常运转的最低价格(低于这一价格,一部分厂商就会因亏损而退出,价格就会上升至均衡水平)。如果Pe是最低价格,那么Qe也就是最大产量。这样,三角形PePmR的面积最大也就不难理解了。这也充分说明长期完全竞争市场经济能为消费者提供最好的服务,使其福利水平最大化。

1.4.3 生产者剩余

图1-11 生产者剩余

图1-11代表与图1-9中一样的供给曲线,正如前面所述,供给曲线反映生产者在不同产量水平下愿意接受的最低价格。如Pd是生产者愿意从事生产活动的最低价格,同样,Pe代表生产者提供第Qe单位产量所愿意接受的最低价格。生产者所愿意接受的价格实际上反映了生产该商品的边际生产成本(增加1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成本)。边际产量递减规律表明,随着厂商生产数量的不断增加,厂商愿意为提供该商品所能接受的最低价格也会增加。如果我们设想厂商是以1个单位为基数来生产某产品,它生产第1单位产品的边际成本为Pm,生产第2单位产品的边际成本略高于Pd,直到生产第Qe单位产品的边际成本Pe。那么,当我们把厂商提供Qe单位产量的边际生产成本一一相加,从最初的第1单位产品的边际生产成本Pm至第Qe单位产量的边际生产成本Pe,我们就会得到厂商生产Qe单位产量的总成本,这也是厂商所愿意接受的总价格。在图1-11中表现为梯形OPdRQe的面积。

同样,由于消费者对厂商提供的每一产品都支付均衡价格Pe,那么,厂商实际得到的总价格为Qe×Pe=矩形OPeRQe的面积。显然,三角形PdPeR的面积代表厂商实际获得的总价格超过厂商愿意接受的最低总价格之差,我们将其称之为生产者剩余。关于生产者剩余的产生原因现有经济学文献还没有一个十分明确的答案,我们认为这是对那些具有企业家精神的企业超过边际企业生产能力的累计支付。值得注意的是,在完全竞争市场的长期均衡中,生产者剩余也将趋于最大。因为在既定均衡产量与均衡价格下,厂商在外来竞争压力下总是以最低的生产成本来生产该商品,否则就会被逐出市场。

1.4.4 完全竞争市场绩效的帕累托评价

现在我们再回到图1-9所讨论的完全竞争市场长期均衡状态的讨论。

在图1-9中,OPmRQe代表消费者消费均衡数量Qe时的总支付意愿,也是其获得的总效应。另一方面,OPdRQe代表厂商生产均衡数量Qe时的总生产成本。这样三角形PdPmR的面积就代表社会净剩余,包括消费者剩余三角形PePmR的面积与生产者剩余三角形PdPeR的面积之和。前面我们已经分析过完全竞争市场均衡时消费者剩余与生产者剩余都趋向最大,因此,社会净剩余自然也趋向最大。这充分说明完全竞争市场是富有经济效率的。那么这种状况是否符合帕累托最优准则?

按照上述关于帕累托最优的概念,如果任何对现状的改变都会使至少一个人的情况变得更糟,那么就意味着达到了帕累托最优。要分析完全竞争市场均衡结果是否处于帕累托最优状态,我们只要将任何偏离均衡状态的结果与均衡状态相比较就可以作出判断。如果任何非均衡状态都比均衡状态更糟,那么我们就有理由相信均衡状态是符合帕累托最优准则的,否则,这一命题就不成立。

图1-12 完全竞争均衡的帕累托评价

让我们来分析图1-12的情形,在图1-12中,完全竞争市场长期均衡价格为Pe,均衡数量Qe,均衡状态下社会净剩余为三角形PdPmR的面积。在图中,R点是均衡点,那么非均衡状态有两种情况,一是产量大于均衡产量Qe,另外则是产量小于均衡产量Qe

首先分析第一种非均衡情况。假设在图1-12中,产量从均衡状态下的Qe增加到Q1,那么,首先总生产成本会增加,在图1-12中表现为从梯形OPdRQe的面积增至梯形OPdTQ1的面积,净增梯形QeRTQ1的面积。其次,消费者总收益也会增加,在图中表现为从梯形OPmRQe的面积增至梯形OPmUQ1的面积,净增梯形QeRUQ1的面积。我们把净增成本与净增收益相比较就会发现,前者比后者多出三角形RTU的面积,这意味着当产量从均衡状态下的Qe增至Q1时,社会将净损失三角形RTU的面积。可以很容易从图中看出,偏离均衡产量越大,社会净损失就越多,在图上表现为三角形RTU的面积就越大。

我们再分析非均衡的第二种情况,假设在图1-12中产量从均衡状态下的Qe减少到Q2,那么首先生产成本会减少,在图中表现为从梯形OPdRQe的面积减至梯形OPdWQ2的面积,净减成本为梯形Q2WRQe的面积。其次,消费者总收益也会减少,在图中表现为从梯形OPmRQe的面积减至梯形OPmVQ2的面积,净减收益为梯形Q2VRQe的面积。同样,比较净减成本与净减收益发现,后者比前者多出三角形WVR的面积,意味着当产量从均衡状态下Qe减至Q2时,社会将净减收益为三角形WVR的面积,而且产量减少得越多,社会净损失也越大,表现为三角形WVR的面积越大。

综合上面的分析结果我们发现,任何对均衡状态的改变都会导致社会净福利损失。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完全竞争市场长期均衡是帕累托最优均衡,并且能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结果。

1.4.5 完全竞争市场中的价格功能

现在,我们将在前面论述的基础上概括价格在完全竞争市场中的作用。

1)价格是市场交易信号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市场交易信号是价格最基本的功能。从1.2节的分析中可知,需求曲线实际上表明了消费者在不同市场产出水平条件下所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集,同样供给曲线表明生产者提供不同产出水平所愿意接受的最低价格集。因此,价格被当做是消费者与生产者在市场交易过程中实现交易条件的信号。如图1-13,如果交易数量水平为Q0,则在Pd与Ps之间的任何价格都有可能是双方达成交易的价格。价格低于Ps是生产者不可能接受的。同样,价格高于Pd,则消费者不可能接受。因此,在Pd与Ps范围之外,都不可能达成交易。

2)价格使市场出清

图1-13 价格的信号功能

所谓市场出清指的是市场需求等于市场供给的状况。市场怎样才能出清?价格起着关键的作用,前面我们强调了供求对价格的影响,实际上反过来价格也对供求产生重要影响。譬如,在供大于求时,价格会下降,这反过来会使供给减少,需求增加,直至供求趋向平衡。相反,在供小于求时,价格将上升,这样会导致生产者增加供给,而诱使消费者减少需求,同样将导致供求趋向平衡。譬如在图1-13中,当最初价格为Ps时,会有过度需求,这时价格就会上升直至Pe。当最初价格为Pd时,存在过度供给,因此价格就会逐步下降直至Pe。只有当价格处于Pe水平时,供给才等于需求,市场出清。

3)价格反映资源的稀缺程度

如前所述,只要某一产品的均衡价格为正,那么这一产品就是稀缺的。为什么可以这样说呢?首先,从消费者的角度看,均衡价格表示消费者愿意为最后1单位产出所支付的价格,实际上也代表了消费者在均衡产出水平下的边际私人收益(MPB,Marginally Personal Benefit)。其次,从生产者的角度分析,均衡价格表示生产者提供最后1单位产出所愿意接受的价格,由于完全竞争厂商只获得正常利润,因此均衡价格实际上反映了生产者提供最后1单位产出的边际私人成本(MPC,Marginally Personal Cost)。上述分析表明,均衡价格与消费者的边际私人收益及生产者的边际私人成本是一致的。即Pe=MPB=MPC。如果产权是明确界定的,那么私人收益与社会收益、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将是一致的。这样,完全竞争市场均衡价格实际上也反映了生产该产品的社会边际收益(MSB,Marginally Social Benefit)与社会边际成本(MSC,Marginally Social Cost),即Pe=MPB=MSB=MPC=MSC。正是在这种条件下,主流经济学家宣称完全竞争市场中,市场价格反映了资源真实的稀缺价值。真实意味着在长期市场价格是使用资源生产边际产品的社会成本的充分反映。如果市场价格被人为地限定在高于或低于均衡价格的水平,即没有反映出稀缺资源的真实社会成本,那么就会出现被经济学家们称为“资源错误配置”的结果。

迄今为止,我们对微观经济运行体制已经有了比较初步的了解,但应该指出的是,上面的分析都是建立在一系列严格的假定条件之下,如果关于完全竞争市场的一系列假定不能满足,那么,有关结论也就不能成立,就会产生所谓市场失灵。环境问题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环境资源的特殊性使生产在配置环境资源上产生失灵。因此,本章实际上也是我们理解微观环境—经济相互关系的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