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提升教学成效的相关研究

提升教学成效的相关研究

时间:2022-08-2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目前,MOOC的教学设计主要有两大形式:一种是xMOOC,一种是cMOOC。所谓xMOOC,是以内容为导向,以行为主义教学理论为基础,属于知识传递型的MOOC教学形式。因而学生在MOOC学习过程中的动机因素和自我控制行为各不相同。而当前的MOOC教学的一大弊端就是学生无法及时获得教师和同伴的有效支持。

近几年,随着MOOC教与学的逐步展开,围绕着提升MOOC学习成效的实践研究也越来越多。本节将介绍世界各国学者对MOOC教学设计、MOOC教学动机及MOOC教学形式的研究等。

一、MOOC教学设计的研究

目前,MOOC的教学设计主要有两大形式:一种是xMOOC,一种是cMOOC。所谓xMOOC,是以内容为导向,以行为主义教学理论为基础,属于知识传递型的MOOC教学形式。学生主要通过观看教学视频学习内容,辅以在线测评、同伴互助及实践练习;而cMOOC,是以交流为导向,以建构主义、连通主义教学理论为基础,属于知识建构型的MOOC教学形式。它强调让学生运用社交软件自主学习,自主探索。围绕专题开展研讨,每1至2周探究一个专题,师生共同贡献思想[1],更加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控性与自由性。有学者曾指出MOOC教学的两种主要形式,各自有其弊端。cMOOC过于开放、不够体系化,适合于有着良好信息技术素养、并善于高度自我控制的人群;而xMOOC即经典的网络讲座的形式,由于缺乏交互,学生的自主性与自由性不够高。

其实,纵观这13个因素,是有机整合了xMOOC和cMOOC的优点,一方面提供结构化的知识与活动,加强教师的参与和引导;同时,又让学生有更多的自主、自由和交流。也诚如该作者所言,它是在线学习的系统性结构性和学生的自主性灵活性之间的一个平衡。

二、MOOC教学动机与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

由于MOOC学习的门槛低,任何人只要愿意,就可以免费或者花费很少的成本进行在线学习。所以,参与MOOC学习的人群是多种多样的,其动机也各有不同,除了文化上、地理上的因素之外,学生中有对学习内容感兴趣的“内在动力”驱动的学习,也有各种“外在动力”驱动的学习,比如工作需要、职场晋升等。因而学生在MOOC学习过程中的动机因素和自我控制行为各不相同。

香港大学的学者邱基福(Khe Foon Hew)以及新加坡南洋理工和技术学院的学者张荣森(Wing Sum Cheung)通过文献分析,总结了学生学习MOOC的动机、感受和困难,以及教师开展MOOC教学的动机、现状和困难[3]

●学生注册学习MOOC主要有四方面的动机:①学习一些新的知识或技能;②出于对MOOC学习的好奇,想有所体验;③想挑战自己,看看自己是否能完成常青藤大学的课程学习任务;④想拿更多的证书等。学生学习MOOC的感受比较复杂,有非常满意的部分,比如像真实课堂学习一样的讲授以及有期中期末的测试等;也有非常不满意的,比如线上讨论质量不高、作业模糊以及技术操作的不便等。

●学生在MOOC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挑战主要有六个方面:①缺乏刺激;②讨论主题不聚焦;③对于该门课程的先前知识准备不足,如有的课程需要高等数学知识;④课程的要求不明确以及作业内容含糊不清;⑤不能理解内容又无人求助;⑥有其他更重要的任务或更感兴趣的事情要做等。

●教师开展MOOC教学的重要动机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①对MOOC教学的好奇;②个人职业需要;③对社会的公益心等。

●教师在开展MOOC教学中吸引学生学习的做法主要有:①让课程结构更加合理;②参与在线讨论交流;③给学生布置作业;④鼓励学生自己找到学习同伴;⑤创建在线学习环境;⑥组织学生讨论等。当然有的教师愿意参与在线交流,有的教师也不愿意参与。

●教师在开展MOOC教学中遇到的挑战主要有四方面:①录课时因学生不在场,教师感觉像是对着墙或空气讲;②在线论坛上学生的讨论和回应不积极;③耗费巨大的时间精力;④难以评价学生学习成效等。

需要注意的是,该研究强调指出,决定MOOC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对学生学习的支持,即学生有问题时可以及时获得教师或者是同伴的帮助,无论是通过在线获得帮助或者是线下获得帮助均可。而当前的MOOC教学的一大弊端就是学生无法及时获得教师和同伴的有效支持。

美国休斯敦大学的董藩等(Trang Phan, Sara G.McNeil, Bernard R.Robin)学者研究了MOOC学生的在线参与模式与MOOC学习成效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积极的在线参与者(如及时提交作业、在论坛上发帖以及回帖等)MOOC学习的成效要好于消极的参与者(如不做作业、不在论坛上发帖);从满意度方面而言,积极的MOOC学生往往也比消极参与者要高[4]。这也从一方面说明MOOC教学设计时增强平台的交互性,便于学生在线交流,包括学生和教师的交流、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以及学生和内容的交互等,有助于提升学员的MOOC学习成效,有助于提升MOOC学习的满意度。

三、混合式MOOC教学的研究

德国尤瑟夫等(Yousef,Chatti,Schroeder and Wosnitza)学者通过文献梳理,发现单纯的线上教学存在着:“自上而下”“教师中心”“学习受控太多”“集中教学”的弊端,还存在反馈交流不够及时、学生和内容的交互受限等情况,最为主要的是缺乏师生面对面的沟通和交流。为此,他们提出了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MOOC教学”模式,认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有利于充分整合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的优点,如不受时空限制、面对面的交流等。混合式的MOOC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中心的学习,提供及时有效的反馈评价,支持学生和学习内容之间的交互,针对不同的MOOC学习的学生进行“因材施教与帮助”等。他们通过调查研究发现,混合式MOOC教学在“多媒体使用”“有效交流”“合作”“质量保证”等指标有较好表现;同时,在“开放性”“学习路径”“评价”“正式学习”“自主性”“多样性”等指标的表现也会更好。其实,即使是认为“‘在线视频教学’遇见了教育未来”的比尔·盖茨也支持将视频教学应用到混合教学的观点,他还特别强调了教师当面对学生教导沟通的重要性[5]。上述研究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即使是信息技术日益发达和广泛使用的未来,也不能够否认师生当面交流与辅导对学生学习的重要性,因此探索线上学习和线下学习如何更为有机地整合,哪些教学活动适合在线开展,哪些教学活动适合线下开展变得尤为重要。

事实上,包括达芙妮·科勒在内的不少知名教授认为,MOOC可以为面对面的教学提供支持和帮助。美国学者玛丽娅·伊斯雷尔(Maria Joseph Israel)在综述了不少大学的实践案例后分析得出:MOOC和面对面相结合的混合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有所帮助,但是也存在着学生不太满意的现状,这包括在线学习时不能及时得到老师的帮助和支持,减少了课堂内和老师同学面对面交流的时间等。为此,他提出了两条改进的建议:①增加在线学习交流功能,使老师及时地给予帮助和指导;同学之间的讨论和交流不仅仅局限于学习内容,也可以多一些生活的分享等;提供更多在真实情境中交流的机会。②从事混合教学的老师要从重新思考和设计课程的结构、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学校也要提供相应的支持[6]

需要注意的是,本节中提到的各国学者的研究成果和改进建议等,是产生于当地的教学实践之中,仅供我国教师参考。

【注释】

[1]祝智庭.MOOC为传统教育敲响警钟[EB/OL].[2013-10-17].http://m.edu.cn/70/7050/20131017/20131017_7050_61786.htm l.

[2]Wilfred Rubens.Improve the Learning Design of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J].The Turkish Online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October 2014, Volume 13.

[3]KheFoon Hew, Wing Sum Cheung.Students’ and instructors’ use of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MOOCs):Motivations and challenges[J].Educational Research Review, 2014(12):45-58.

[4]Trang Phan, Sara G.McNeil, Bernard R.Robin.Students’ patterns of engagement and course performance in a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J].Computers & Education 95, 2016:36-44.

[5]Yousef A, Chatti M.Schroeder U.and Wosnitza M.A Usability Evaluation of a Blended MOOC Environment:An Experimental Case Study[J].International Review of Research in Open and Distributed Learning, 2015, Volume 16.

[6]Maria Joseph Israel.Effectiveness of Integrating MOOCs in Traditional Classrooms for Undergraduate Students[J].International Review of Research in Open and Distributed Learning, 2015, Volume 1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