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研究效能提升

研究效能提升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特别是在实践过程中提炼总结的五种实施方法,有效促进了教师指导效能的提高。随着航天文化教育的持续开展,教师校本研究也在不断深化,有效促进了教师教育观念转变、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的发展,教师专业综合实力得到提升。其二,加强公开课例研讨,开展航天文化教育拓展型课程有效性研究。例如从低、中年级备课组内推选了两位教师分别选择了航天英雄模块和航天宝典模块进行公开课堂研讨活动。

第二节 研究效能提升

一、教师的大课程观意识不断增强

航天文化教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我们的教师来说也是一个崭新的课题,教师在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先进的课程理念和传统的教学思想不断碰撞,教师的大课程观意识不断增强。

实例之一:青年教师小徐深有体会地说:“在教师的组织下,学校以大课程的教育理念,从全面发展学生的素质出发,开发航天文化教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通过开设日常主题活动、校园活动、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学习经历,课程设置的丰富性既体现了当前教育改革的时代特色,又体现了我校‘知行合一,全面发展’的个性特色。我作为该课程实践研究的教师和学生学习活动的向导和同路人,应该引以为荣,与学生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不断摈弃以往包办代替,凭个人经验处事的思维方式,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反思,与同仁有针对性地研讨与设计,尽量避免实施过程中的盲目和指导过程中出现的偏差,以提高课程实施的有效性。”

实例之二:科技总指导员吴老师说:“航天文化教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减少师生之间角色身份差异,学生成为学习过程中信息加工的主体和认知的主动构建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灌注的对象;教师应该成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学生认知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灌注者和课堂的主宰者的观念,我是在实践过程中逐步认识和理解到的。就像这次我与同学一起做‘空气的利用’这一项目时,我事先收集了相当多的资料,还担心学生难以消化、吸收。可事实恰恰相反,学生们充分运用网络方便快捷获取方式,收集的资源比我还多,有的还对我收集的资料进行补充和加工。活动中,学生还结合航天放飞活动碰到的“怎样让降落伞飞得更久?”问题探究入手,通过伞面的不同大小,不同的面料,飞行的不同高度、降落伞下面挂的不同重量等进行对比测试得出结论,这对我的教育是很大的。教师在此的作用是参与相应的活动,引导学生学会运用自然科学研究的方法,提高研究项目的研究实效。”

二、教师指导的盲目性减少,针对性和有效性提高

在课题实施总结阶段,通过学生座谈、问卷调查、教师之间相互评价和日常信息反馈发现:教师指导策略缺失,效能不高等状况有很大转变,教师对课程目标的把握准确与比较正确的占91%;85%以上的教研组能针对问题及时进行反思和有针对性地研讨;73%的教师能对学生的活动展开过程可能遇到哪些问题和困难缺乏预先的设想和解决方案;82%的教师对学生活动能提供及时的方法引导和必要的指导。

特别是在实践过程中提炼总结的五种实施方法,有效促进了教师指导效能的提高。其一,突出了指导重点,减少了繁琐而无效的活动环节,使教师的指导思路更清晰,重点难点更突出,活动过程精简、有效。其二,促进了教师反思,五种活动方式是“做”与“回应”之间的平台,通过在实施活动过程中的检验,能更客观地了解学生的活动进程和学生的能力,帮助教师反思自己的指导行为哪些是有价值的,哪些是没有价值的,整合和丰富自己的经验,构建新的教育理念与策略。其三,能有效帮助学生提高实践探究效益。如表格式实践活动方式有助于学生运用表格的形式从不同方面收集并整理信息,进行全方位的比较,帮助学生梳理问题,从中找出最敏感、最感兴趣的话题进行对比分析、判断,确立实践活动点,有序参与实践探究,制订计划和方案,扩展思维,使活动效能提升。

三、航天文化教育研究不断优化

随着航天文化教育的持续开展,教师校本研究也在不断深化,有效促进了教师教育观念转变、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的发展,教师专业综合实力得到提升。

1.强化教研促进了研究不断规范化

其一,以年级为单位组成备课组,时时开展集体备课活动。我们在每一年级物色有相当经验、教学能力及组织能力的老师担任年级组备课组长,明确备课组长职责;同时,把同年级担任拓展课的教师大多安排在同一办公室办公;这样每一年级都成了一个教研小组,不仅使教师从单一独立的备课变为集体备课,也使新教师与青年教师少走了许多弯路,迅速地成长起来。大家在备课组内互相支持、分工合作、共享资源,充分感受到团结协作的巨大魅力,也充分感受到教研活动的实效性在于我们教师自身内心的需要和渴求,同时也有效解决了航天教材备课面特别广、量特别大、进行细磨——一没有时间,二管理研讨效果差之问题。

其二,加强公开课例研讨,开展航天文化教育拓展型课程有效性研究。教研组每学年都开展一次全校性公开教学研讨活动,让每个教师能有机会和别人分享研究的快乐,体验新课程带来的全新感受。例如从低、中年级备课组内推选了两位教师分别选择了航天英雄模块和航天宝典模块进行公开课堂研讨活动。第一步:两位执教老师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设计了有针对性的课程方案,对航天校本教材在课堂的可行性、实用性进行了探索。第二步:备课组长分别对他们组内此课例实践研究进行阐述:从他们对课例内容的选择、设计的思想、形成教学设计。第三步:第一次课堂实践、组内教师听课(记下课堂中存在的问题)、评课(提出改进的建议)、集体讨论、形成新的教学设计。第四步再次付诸于课堂实践后,教师代表讨论,诠释新课程给教师观念带来的惊喜和困惑,让新课改的思想火花在这里碰撞,升腾,以这样切切实实的四部曲,把教和研紧密结合起来。

其三,借助moodle平台,开辟航天文化教育教研网上论坛。为了让更多的教师了解和改进航天文化教育课堂有效性,在学校信息部门的支持下,开辟了航天文化教育教研网上论坛。执教教师把自己的教学设计、课件、教学后的教学反思上传在此平台中,供教师学习、交流各自听课所得和观点上的碰撞,使研讨的氛围再度得到提升。让每个老师在此平台上毫无顾忌地发表建议,找准自己的位置,调动自己的潜能,从而感受教育的幸福,体验成长的快乐。

2.课题引领促进了研究不断深入化

教师生存观念提升到了一个科学的高度,不再满足于“春蚕”“红烛”的形象,而是成为富有创新精神的智慧事业的探索者。用我们教师的话来说:教师不但是教育、教学的实践者,更重要的是教育、教学经验的研究者、总结者。如我校教师围绕《小学航天文化教育课程的持续开发与实践研究》课题设计了四个子项目课题,教研组的教师根据自己的特长与教学经验选择适合自己的子项目进行研究,通过申请的方式选择子项目。在大家自愿选择申请的基础上,把同一选择子项目的教师设为研究共同体,每组还设立有一定教学经验、专长的老师为该组的组长,他们是区十佳、金奖班主任张小平、区铜奖班主任顾丽娟、科技总指导何仕忠、心目中的好老师徐英。教师就在这四位组长的带领下开展航天文化教育课程的研究与实践。根据我们的统计,开展航天文化教育至今,教师参与教育教学研究的比例已从原来的17%增至96%,撰写学案150多篇,案例与论文30多篇,相关经验在区域内外进行推广交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