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莉泽·迈特纳—

莉泽·迈特纳—

时间:2023-08-2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1958年11月3日, 已80岁高龄的莉泽·迈特纳摄于斯德哥尔摩。莉泽·迈特纳获得博士学位来到柏林时,普鲁士还在讨论女孩能否上大学的事。■在男人垄断的科学世界里,莉泽·迈特纳和居里夫人等女性科学家处境艰难。1946年莉泽·迈特纳作为客座教授来到美国时,不得不再次对此作出解释。莉泽·迈特纳与奥托·哈恩共事长达30多年,其中几年是在柏林化学研究所的一个地下实验室中一起度过的。1938年,莉泽·迈特纳在最后一刻逃往了瑞典。

莉泽·迈特纳1878—1968

为物理学奉献一生

■1958年11月3日, 已80岁高龄的莉泽·迈特纳摄于斯德哥尔摩。莉泽·迈特纳的侄子奥托·罗伯特·弗里施也是一名物理学家,他曾这样评价迈特纳:“她总是谦逊好学,承认自己对专业领域以外的事情知之甚少。”

“我还以为你是个男的,”欧内斯特·卢瑟福在出访柏林时曾对莉泽·迈特纳说过这样的话,与其他大部分科学家一样,这位来自英国剑桥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此前只在发表的文章中看到过L·迈特纳的署名,所以误以为莉泽·迈特纳是男的,而这种误会则折射出莉泽·迈特纳生活的年代人们对女人的歧视及妇女在科学界的边沿角色,就连莉泽·迈特纳这样的杰出女性科学家也不例外。早在中学时代,才华横溢的莉泽就领教过社会对妇女的歧视,十四岁那年,在维也纳土生土长的莉泽被迫离开了学校,因为在当时的奥地利,女生还不能上中学。莉泽虽然没有上中学,但她不甘示弱,在1902年靠自学通过考试进入了大学。与当时的普鲁士相比,奥地利还算是开放进步的国家,在普鲁士,直到1908年女孩才有上大学的机会。莉泽·迈特纳获得博士学位来到柏林时,普鲁士还在讨论女孩能否上大学的事。年轻的莉泽·迈特纳来柏林是为了能在马克斯·普朗克手下工作,而谁都知道,普朗克并不赞成女性参与科学活动。莉泽·迈特纳是幸运的女性,她的才华使普朗克对她网开一面,他不但接收了莉泽·迈特纳,而且还在1912年把她任命为自己的助手,莉泽·迈特纳就这样成为普鲁士历史上第一位女性大学官员。由于普朗克不愿在他的办公室里看到女性的身影,开头几年,迈特纳一直与奥托·哈恩一起在一个狭小的地下实验室里工作,上厕所则必须跑到附近的餐馆,迈特纳成为普朗克的助手时已经三十四岁了,同样年龄的男性只要稍微有点天赋就早已成为教授,至少也应是讲师了。一年后,迈特纳收到了来自布拉格的教授邀请函,与此同时,她也被当时德国最知名的学术机构威廉皇家学会接纳为终身会员,这可是一种特殊的荣誉,迈特纳于是谢绝了布拉格的邀请,低廉的助手薪水和业内同事们的首肯已使她心满意足,作为一名女性科学工作者,莉泽·迈特纳尽管要不断地与来自男同事们的偏见作斗争,但她并不是一位积极的女权主义者,她也有自己的好恶原则,绝不会随便录用她看不上的女性。

■在男人垄断的科学世界里,莉泽·迈特纳和居里夫人等女性科学家处境艰难。1921年5月德国萨克森州弗赖贝格放射性大会留影

不受欢迎的性别

20世纪初期,科学界对妇女的歧视还相当严重,莉泽·迈特纳也深受其害。布罗克豪斯出版社的编辑就曾拒绝接受署有莉泽·迈特纳名字的关于放射性研究方面的文章,他曾直言不讳地当着迈特纳的面说过,他压根就没想过要发表由一名妇女撰写的文章。

迈特纳的犹太人出身在她的生命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1933年,她因此而失去了在大学任教的资格;1938年,当她的奥地利国籍也无法为她提供保护时,她被迫离开了德国;因为其犹太人出身,莉泽·迈特纳不得不在瑞典度过辛酸的流亡岁月;但也是因为她的犹太人出身,当纳粹投降战争结束时,她受到了美国人的特别欢迎和庆祝。而对于把她祖父母的宗教信仰也算作是她的一大功劳一事,莉泽·迈特纳一直心感不安,觉得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美国犹太人(在我看来是犹太美国人)如此特殊地颂扬我,倒使我觉得自己成了一个骗子,因为我有犹太人的血统。在宗教上我不信犹太教,对犹太教的发展史也知之甚少,并没有觉得自己与犹太人比其他人有更多的关联,在一个人人都热切期盼消除一切种族歧视的年代,犹太人自己抱着这样的偏见,这难道不让人感到遗憾吗?”

■莉泽·迈特纳和奥托·哈恩在实验室。后期着色照片,摄于1910年前后

1946年莉泽·迈特纳作为客座教授来到美国时,不得不再次对此作出解释。在美国期间,有记者问她对原子弹(1945年8月美国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下了两枚原子弹)的看法,就好像她亲自参与了此事一样。有一段时间,莉泽·迈特纳甚至被美化成间谍英雄,说是她把德国铀秘密带到了国外交给了盟国,那么莉泽·迈特纳到底做了什么呢?

1933年,恩里科·费米用最新发现的中子所进行的实验被公布于世,迈特纳听到这个消息就明白是怎么一回事,她马上说服她多年的同事,也是曾于1918年共同发现91号元素镤的奥托·哈恩,共同寻找新的更重的元素——超铀元素,哈恩和迈特纳是完成这一任务的最佳搭档:杰出的化学家哈恩可在化学上证实这种可能在核衰变时产生的元素;迈特纳则具有坚实的物理学背景,能对此做出物理学解释并设计新的实验方案。中子在轰击铀的过程中产生的物质很难解释清楚,柏林的这对老搭档和巴黎的依莱娜·约里奥一居里以及恩里科·费米都为此大伤脑筋,起初谁也没有想到,铀的原子核在受到照射时会裂变成两个更小的核。当时在皇家物理技术研究局工作的女化学家伊达·诺达克为此提供了新的思路,她大胆地设想:“在用中子照射更重的原子核时,这种原子核会裂变成几个小块。”依莱娜和弗莱德里克·约里奥—居里也很快意识到,“所有化学元素都在铀里”。与此相反,核物理学权威尼尔斯·玻尔和欧内斯特·卢瑟福的计算和预测则认为原子核裂变成更小的核不太可能。

■1978年奥地利为纪念莉泽·迈特纳诞辰100周年而发行的纪念邮票

特殊关系

莉泽·迈特纳与奥托·哈恩共事长达30多年,其中几年是在柏林化学研究所的一个地下实验室中一起度过的。他们俩虽然是彼此可信赖的朋友,但在个人生活和工作上却是泾渭分明,在相识共事的头15年里,他们都以“您”来称呼对方。1922年,哈恩得了个儿子,取名为哈诺,迈特纳成为哈诺的教母,这时,他们才把“您”改为“你”。尽管迈特纳在流亡瑞典时曾指责哈恩在诺贝尔奖一事上对自己在这方面所作的贡献没有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和承认,相互间的友谊却一直伴随着俩人的生活。

1938年,莉泽·迈特纳在最后一刻(已是非法)逃往了瑞典。就在这时,奥托·哈恩进行了一项关键性的试验,他和年轻的化学家弗利茨·斯特拉斯曼在照射实验的碎块中找到了较轻的元素钡,由于他们无法对这一发现作出物理上的解释,所以几乎连自己都不敢相信这种发现,但尽管如此,他们还是很快发表了他们的发现,但他们并没有将莉泽·迈特纳署在论文上,可以想象,曾被迈特纳称为性格懦弱的哈恩是害怕自己、斯特拉斯曼以及柏林的所有研究人员都会因署上非法逃亡的犹太人的名字而受到牵连,事实上,哈恩与迈特纳一直保持着密切的书信往来,对于这一点,哈恩从来也未予以承认。莉泽·迈特纳在听到这个消息后异常兴奋,她与自己的侄子奥托·罗伯特·弗里施一起对这种现象做出了正确的解释,并把这种现象称为“裂变”。不但如此,迈特纳还计算出了裂变所释放出来的巨大能量。

■1953年,莉泽·迈特纳访问奥地利科学院放射性研究所,该所所长贝尔塔·卡利克正在向莉泽·迈特纳(右)解释研究所的实验规程

1944年,奥托·哈恩因在发现核裂变方面的贡献一人独享了诺贝尔化学奖的荣誉,这使莉泽·迈特纳感到失望和不平,毕竟她参与了这一发现的所有前期实验工作。研究小组的第三个参与者弗利茨·斯特拉斯曼后来曾说,在他眼里,莉泽·迈特纳一直是研究小组的灵魂。

莉泽·迈特纳在一生中获得过许多奖章和荣誉,逃亡瑞典时她已六十岁了,虽然她在斯德哥尔摩大学还建立起了一个物理系,但客居他乡的生活始终没有让她有家的感觉。

莉泽·迈特纳拒绝了参与美国在洛斯阿拉莫斯进行的原子弹研制的请求,一直致力于核能的和平利用。虽然她得到过马普学会希望她出任物理所所长的邀请,但她不愿再回到曾令她伤心的国度。作为女人,她受到过歧视;作为犹太人,她受到过迫害和无中生有的庆贺;作为女物理学家,她被多次误解。莉泽·迈特纳的一生是充满坎坷的一生,她从来不奢求简单的生活,更惧怕无聊的生活。

莉泽·迈特纳

生平与学术生涯

莉泽·迈特纳于1878年11月17日出生在维也纳,父亲是一位律师,莉泽从小在宽松自由的家庭氛围中长大,虽然祖父母信犹太教,但莉泽从小接受的是新教教育,在学校时她是一位才华出众的学生,对物理和数学有着特别浓厚的兴趣。作为一名女学生,她无法在奥地利上中学,后来她接受了法语教师的培训,并靠自学获得大学入学资格。1902年开始在维也纳上大学,她的毕业论文题目为《不同物质的热传导》,理论联系实际,被评为优秀论文。此后,她一方面准备教师资格考试,一方面继续在大学进行放射性研究,由于觉得在维也纳无用武之地,她决定出国寻找发展机会,本来计划去巴黎居里实验室工作深造,但没有成功。马克斯·普朗克在维也纳的一个报告吸引了她,她来到柏林投靠在普朗克的门下,在迈特纳的眼里,普朗克是一位慈父般的朋友。1912年,普朗克任命她为自己的助手,迈特纳于是就成了普鲁士大学里的第一位女官员。她与年龄相仿的化学家奥托·哈恩一起研究放射性问题,在被任命为普朗克的助理前,她的所有研究工作没有任何报酬。迈特纳和哈恩一起取得了重大的发现,其中包括一种可区别不同放射物质并能确定超短时放射辐射量的方法。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具有爱国热情的迈特纳报名作为X射线仪器操作助手来到了前线,但为了继续在战前就开始的寻找新放射元素的工作,她于1916年就返回了柏林。1918年她与哈恩一起发现了镤元素,因此在20世纪20年代就被提名为诺贝尔奖候选人。1917年她成为专门为她设立的物理放射系的讲师,1919年被提拔为教授(起初没有教授资格), 1922年,她获得了大学教授的授课资格,1933年因其犹太出身被剥夺大学教授资格,作为奥地利籍的公民,最初她还被允许保留在研究所的职位,希特勒吞并奥地利后,她立刻成了一个问题人物,被迫逃亡到瑞典,1933年起,她与奥托·哈恩一起研究核裂变,迈特纳流亡瑞典后,核裂变的关键发现由哈恩完成并独自发表,迈特纳与侄子奥托·罗伯特·弗里施一起为哈恩的发现提供了理论解释,迈特纳在瑞典一直生活到1960年,但无论是在生活方面还是在科研方面都没有在那里扎下根来。晚年,她投奔剑桥的侄子弗里施。1968年10月27日,莉泽·迈特纳在剑桥的一所养老院里去世,享年九十岁。

推荐

阅读:

《莉泽·迈特纳》, Lore Sexl著,Reinbek 2002

《原子核物理家莉泽》, Charlotte Kerner著,Weinheim 1998

《奥托·哈恩和莉泽·迈特纳》,Werner Stolz著,Leipzig 1989

《丽丝·迈特纳:物理学中的一生》, Ruth Lewin Sime著,戈革译,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

视听:

《科学界的女性》,莉泽·迈特纳,原声录音CD盘,Köln 2003

点评

如果不是一位处在德国男科学家中间的犹太女科学家,她将有什么样的科学成就?如果逃亡的终点不是瑞典而是英国,她的命运又将是如何?所有这些问题都无法抹杀她的伟大功绩:莉泽·迈特纳参与主持了核裂变的试验并从理论上对核裂变作出了解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