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让孩子走入剧场

让孩子走入剧场

时间:2022-08-1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日前,省会举行一场纪念晚会,是一次高雅的艺术演出。让孩子走入剧场,艺术工作者担负着重要的责任。使孩子们乐于走入剧场,愿意走入剧场,因为艺术教育毕竟还是要靠吸引而不是强迫。父母家长是让孩子走入剧场的关键。毛毛成年后的这些感叹是离不开当年怀仁堂的剧场教育的。这似乎给了我们一个鼓舞,一个信号,觉醒的家长会让越来越多的孩子走入剧场。

寒假里,多日被拘束在校园里的孩子们本来应该好好舒舒筋骨,痛痛快快玩几天、乐几天。然而心气盛的家长似乎并没有把绳套放松,又把孩子们驱赶进了各种班:电子琴班、手风琴班、小提琴班、国画班,等等。可怜天下父母心,目标远大、雄心勃勃的家长们大概希望一个早晨就使自己的孩子成为这个家、那个家。此种心情诚然可以理解,但忙碌的家长们似乎都忽视了少年儿童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剧场

日前,省会举行一场纪念晚会,是一次高雅的艺术演出。一位朋友偕妻来到剧场观赏,当我问他们为什么没带孩子来时,他们回答:孩子在家练琴呢,没时间来。此言确实使我吃惊不小,他们似乎已把剧场单纯地看成了休闲娱乐的场所,而丝毫没有意识到剧场亦是对少年儿童进行高雅艺术教育的殿堂。据我们了解这绝非个别现象,许多孩子已经数年没有进过剧场了,有些中学生也根本没有在剧场欣赏过高雅艺术的演出,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忧虑。

其实,从现代剧场诞生的那天起,它就担负起了高雅艺术教育的神圣职责。话剧、芭蕾舞、交响乐、戏曲……都是通过剧场和观众见面,使观众获得美的享受和美的滋润。剧场传播着美,也浇灌着美。在剧场,演员和观众是一种美的交流和传递,观众与观众之间也是美的感染和浸润。世界上不少大艺术家都是在剧场被美轮美奂的艺术征服,最终走上艺术创作道路的。可以说,没有剧场就不会有现代艺术的辉煌,就不会产生光耀当代的大艺术家,社会各界的艺术欣赏水平和趣味也是无法得到提高的。一位著名艺术家曾感慨地说,剧场是人类的一项天才创造。只有在剧场人们才能感受到艺术无穷无尽的真正魅力。

首都剧场——文化人的心灵家园

诚然,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影电视的普及,卡拉OK的崛起,娱乐教育方式的多元化,青少年艺术教育的方式方法已经大大丰富了,但有一点我们不应忘记,剧场是永远不可能被取代的,她的作用是电影院、卡拉OK厅等艺术场所根本无法替代的。因为只有在剧场你才能享受到原汤原汁的戏剧、交响乐、舞蹈的演出,只有在剧场你才能与艺术家产生真正的交流,也只有在剧场你才能切身体味到艺术无穷无尽的魅力,这是蹲在斗室、守着电视机所绝对享受不到的乐趣和智慧。实际上许多观赏艺术只有在现场才能被感动,才能走入其中,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在这一点上,剧场与足球场是类似的。这也就是为什么众多的球迷宁可高价买球票到现场看足球比赛,也不愿蹲在家里看电视转播的缘故。此外,我们还有必要看到这样一点,一流的剧场也是对少年儿童进行文明礼貌教育的场所。一些演出高雅艺术的剧场都对剧场秩序和观众举止有严格规定和近乎苛刻的要求。广州每年一度的新年音乐会就要求入场观众必须西装革履、衣帽整齐,衣冠不整恕不接待。置身于这样一种艺术氛围中,能说不对少年儿童产生良好的教育作用吗?

少年儿童的艺术教育应当是多形式、多方法、多方面的。我们有些教育工作者重视课堂艺术教育,而对课外的艺术教育,尤其是通过剧场对少年儿童进行艺术教育考虑不多重视不够,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缺憾。实际上少年儿童艺术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启发少年儿童的艺术灵智,点燃孩子们胸中的艺术圣火,决不是单纯在教室和校园里所能完成的。我们的教育工作者有理由把自己的目光越过校园的围墙,投注到更广阔的天地中,这当中自然也包括剧场。去年以来,在中小学生中有组织地开展的看百部爱国主义影片活动取得良好的效果,也给我们一个很好的启示,帮助我们打开了一条思路。我们的教育部门能不能也有计划地组织中小学生到剧场观看一些高水平的艺术演出呢?相信这样做无疑会提高我们的艺术教育水准。

让孩子走入剧场,艺术工作者担负着重要的责任。高雅艺术的未来在于观众,我们应当培育大批高雅艺术的观众。应当坦率地说,孩子们不愿走入剧场,与我们现在的一些艺术表演形式陈旧落后有很大关系,把五六十年代的老套套搬上舞台当然无法吸引孩子们走入剧场。重要的还是要创新,要有新的表现手法和表现方式,要努力创造适合现代少年儿童的剧目,特别是创作演出一些适合少年儿童特点的儿童剧、童话剧、木偶剧,等等。使孩子们乐于走入剧场,愿意走入剧场,因为艺术教育毕竟还是要靠吸引而不是强迫。

父母家长是让孩子走入剧场的关键。不少家长舍得投资为孩子买电子琴、钢琴,却不愿带孩子走入剧场欣赏一场高雅艺术的演出,他们似乎忽略了一点,没有良好的艺术欣赏力,孩子的艺术水准是无法提高的。永远趴在电视机前的孩子是无法成为杰出艺术家的,因为,孩子高雅的艺术欣赏力是需要从小潜移默化培养的。毛毛在其新著《我的父亲邓小平》一书中曾有一段这样的记载:“我们家住得离怀仁堂近,因此只要怀仁堂演戏,我们总是举家前去,爸爸、妈妈是真爱京戏,我们则多是跟着凑热闹。不过看京戏的确是一种好的艺术欣赏。听得多了,看得多了,不但可以知道许多历史故事,还可以帮助提高文化水平。那些戏中的词句,真是太美了。”毛毛成年后的这些感叹是离不开当年怀仁堂的剧场教育的。应当说,如今这个问题已被愈来愈多的家长所认识和了解。新年以来,京城继续举办音乐会,许多家长不怕票价高,毅然带着孩子前去观赏。这似乎给了我们一个鼓舞,一个信号,觉醒的家长会让越来越多的孩子走入剧场。

我们有理由为此庆幸。

原载1994年3月19日《燕赵晚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