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他讲的“气力”其实就是“权力”

他讲的“气力”其实就是“权力”

时间:2022-07-1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所表达的思想无疑是韩非子刑名之学的主干和精粹部分。“当今争于气力”,这是韩非对他所处战国末期时代特征的认识和概括。在韩非看来,战国之世“争于气力”,兼并战争很剧烈,诸侯国要立稳,要统一,就是要有力量。战国争于“气力”,国家积累实力,国君掌控权力,这是韩非法治理论的核心。集一切权力于君主一人,是韩非学说的宗旨。但是,他认为执政党要“掌握住国家领导权”,这是没错的。

也是在1976年1月,毛泽东与侄子毛远新有一次谈话,再次评论到韩非与《韩非子》一书。

当毛远新谈到已看完了《二十四史》和《资治通鉴》,并正在看李斯的《论统一书》和《韩非子》时,毛泽东说:

“这些书你都应该看,只看一遍不行,至少要看五遍,一部《资治通鉴》我就看了五遍。你说的《韩非子》我年轻时就看过几遍,其中的《说难》《孤愤》《五蠹》都能背得下来。这个韩非和李斯都是荀况的学生,也都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大法家。后来,李斯做了秦始皇的宰相,怕韩非夺权,就在公元前233年把他杀了。所以韩非感叹说:‘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他讲的这个‘气力’,其实就是‘权力’。韩非为什么被李斯杀了,就是因为李斯的权力比他大。‘力多则人朝,力寡则朝于人,故明君务力’。高明的皇帝一定要控制权力,秦始皇听了韩非的劝告,搞了个中央集权制。我们共产党也学秦始皇,搞‘一党治天下’,就是要掌握住国家领导权。”(盛巽昌等编著:《毛泽东这样学习历史,这样评点历史》,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16页)

毛泽东晚年的这个评论,可看作是他读《韩非子》的一个总结。对韩非其人,既讲生平,又论学术;对韩非其著,既论全部,又说重点;讨论问题,既看历史,又着眼现实。

谈话中的引语,一条出自《韩非子·五蠹》篇,一条出自《韩非子·显学》篇。所表达的思想无疑是韩非子刑名之学的主干和精粹部分。

韩非说:“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五蠹》)这是说时代不同,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时代特征和发展趋势,体现了历史进化的思想。这是继承《商君书》的历史观,把人类的历史分为三个时期,即“上古”“中世”和“当今”。“上古”之世指传说中有巢氏构木为巢,燧人氏钻木取火的时代。“中世”之世指鲧、禹治水的时代,延至汤、武征伐的殷、周之世。“当今”之世,指自己所处的战国时代。韩非关于历史三阶段的划分,尽管是粗线条的、表层的、片面真理的,但是他承认历史进化、承认以“当今”之世为重的思想显然可取,有利于推动历史前进。这是他比同时代别的学派思想家高明之处。

韩非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进化要求治国者变法易道。如果守成不变一味“向后看”,就要闹笑话出乱子。他说:“今有构木钻燧于夏后氏之世者,必为鲧、禹笑矣;有决渎于殷、周之世者,必为汤、武笑矣;然则今有美尧、舜、汤、武之道于当今之世者,必为新圣笑矣。”他以为时代变了,治国的方法也要随之而改变,以适应时代的要求。如果在当今之世,仍“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那就是“守株待兔”式的蠢人。因此,他得出结论是:“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五蠹》)“故治民无常,唯治为法。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反之,“时移而治不易者乱”(《心度》)。

战国争于“气力”,国家积累实力,国君掌控权力,这是韩非法治理论的核心。这即是用中央集权制来保障兼并统一战争的胜利,保障地主阶级的根本利益,保障最高统治集团的既得利益。韩非强调权力要集中,不能分散。“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物权》)“要”是指的中央集权,国君要紧紧掌握这种权力。他强调国君掌控权力的必要性,说:“力多则人朝,力寡则朝于人,故明君务力。”(《显学》)他着眼于“力”,即是富国强兵的国力,也是国君手中的权力。

集一切权力于君主一人,是韩非学说的宗旨。但君主一人绝不能有这种无限的智力,照韩非说:国君一人力不敌众人,智不胜万事,与其靠自己不如靠一国。用一国的眼睛看,看得最清楚;用一国的耳朵听,听得最明白。所以下君用尽自己的智能,中君能用众人的力,上君能用众人的智。用众人的方法是“听其言必责(检查)其用(实用),观其行必求其功(效果)”(《六反》)。这可以说是在封建专制主义制度下可怜的地主阶级“民主”。

毛泽东所处之世争于社会主义建设,“四化”问题也提出来了。但是他本人认为阶级斗争还存在,所以他要争的“气力”包含晚年的错误部分。但是,他认为执政党要“掌握住国家领导权”,这是没错的。

当今之世与韩非的战国之世大不相同了。是争于民主与科学,争于改革与开放,争于和平与发展;当然也争于气力、智谋和道德,不过对其具体内容要做出全新的解释。《韩非子》至少有一点是可取的,就是立足“当今”社会现实,用新的方法措施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精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