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普希金诗歌中的彼得大帝形象

普希金诗歌中的彼得大帝形象

时间:2022-07-1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普希金的诗歌不仅抒写爱情、友谊、自由和大自然,而且还抒写历史,抒写战争,抒写俄罗斯的帝王彼得大帝,以此探索俄罗斯的改革之路,为当下的统治者找到治国良方。[9]早在诗歌《斯坦丝》中诗人就对尼古拉一世的曾祖彼得大帝大加赞赏,为尼古拉一世树立了学习的榜样,暗示了俄罗斯未来发展的道路。诗中没有对彼得形象的直接描写和塑造,只是罗列了彼得的功绩。诗人普希金在该长诗中是把彼得作为一个杰出的军事将领来塑造的。

早在诗歌《斯坦丝》中诗人就对尼古拉一世的曾祖彼得大帝大加赞赏,为尼古拉一世树立了学习的榜样,暗示了俄罗斯未来发展的道路。彼得不仅以他非凡的意志征服了自然,在沼泽地上建起了彼得堡,在短短的一个月时间里完成了一年要完成的事;而且唤醒了沉睡的俄罗斯人,以身作则,与几个世纪以来形成的根深蒂固的愚昧和懒惰做斗争,用实际行动号召民众只有流血流汗,只有拼命地奋斗才能打造自己的将来。彼得所做的这一切都是史无前例的。

全诗对于这位敢于吃苦、善于行动的皇帝充满赞美之词。诗中没有对彼得形象的直接描写和塑造,只是罗列了彼得的功绩。全诗共五个诗节,第二、三诗节主要歌颂彼得大帝在教育科学方面的贡献,第四诗节中用四个连接词то,一气呵成,表达了诗人对全能的彼得的敬佩之情。彼得是一个全能的人,是一个善于行动的人,是一个尊重知识、传播知识的人,是一个不知疲倦的人。诗歌具有很强的评价色彩。

“他又是学者,又是英雄

又是航海家,又是木匠,

他有一颗海纳百川的心,

他永远是工人,居于皇位上。”(下,170)

在《彼得大帝的黑教子》中,诗人延伸了《斯坦丝》中彼得实干、善于身体力行的形象。因为小说没有写完,而且主人公是黑人教子,所以彼得的形象在小说中只是形象的碎片,不够完整。他善待黑人教子易卜拉辛(以普希金的曾祖父汉尼拔为原型),重用他。在这部未完成的小说里诗人写了易卜拉辛和青年萨尔萨科夫眼中的彼得。他俩都是彼得派往法国留学的青年。回到俄罗斯后,易卜拉辛“对皇帝越来越依恋,越来越了解他那高尚的心灵。观察这个伟大人物的思想,是一门最引人入胜的学问”[10]。在易卜拉辛眼里彼得是个大忙人,他研究重要立法问题,提议建立俄罗斯海军,拜访商人的工厂、手工业者的作坊、学者的书房,研究外国政论著作的译文……而彼得给刚从法国归来的青年萨尔萨科夫的印象就是:“皇上是个顶怪的人”“穿着一件粗布小褂,在一条新船的桅杆上”(5,18) 。

关于这部小说没有写完有很多解释。有人认为,1828年诗人放弃小说创作是因为当时家庭的困扰和复杂的社会地位使其身心疲惫,于是放弃了这部忧郁的家庭命运小说;有人认为,在1828—1829年期间普希金对彼得的题目不感兴趣了;有人认为,是因为扎果斯金的历史小说《尤里·米洛斯拉夫斯基》的问世。不过最主要的原因应该是:1828年普希金对尼古拉一世彻底绝望了,他不能再相信,尼古拉一世会像他的先祖那样,对改革俄罗斯有所行动。诗人发现,尼古拉不仅不能,而且也不想给当代的社会带来实质性的改变,他的所有承诺都是他反动统治虚伪的遮蔽。诗人亲身感受到了这一点。沙皇对普希金持警戒防备的态度,他的作品受到审查,甚至丧失了行动自由。而且诗人发现,他的这部写彼得大帝和自己祖先的小说并不能给尼古拉一世和他的亲信们带来诗人当初创作这部小说时希望产生的影响。不管哪种原因使诗人放弃了开始得那样自然流畅的小说,总之,这部小说将诗歌《斯坦丝》中全能的彼得、善于行动的彼得具体化了。我们得以窥见了活生生的具体可视的彼得形象,尽管只是某一个侧面。

为了了解这首诗歌,有必要先了解一下历史上的波尔塔瓦战役(Полтáвская битва) :“瑞典称霸波罗的海及其沿岸地区,年轻的国王查理十二世作为北方战争一方的统帅,于1700年8月打败丹麦,11月击败俄罗斯军队,一举震惊欧洲。1707年,查理十二世开始向俄罗斯腹地进军,尽管7年之内,俄罗斯军队实力大大增强,但是彼得还是采取了战略防御,采取坚壁清野政策,避免不利决战。瑞军进攻受挫,被迫改变直奔莫斯科的计划。查理十二世率军南下乌克兰,以寻求哥萨克首领马泽帕的支援而安全过冬。1709年春末,查理十二世率余军3万余人围攻俄国要塞波尔塔瓦,守军不过4200余人,竟3个多月久攻不下。6月27日,彼得一世率军4.2万人(有火炮72门)实施反攻。查理十二世在决战前夕亲自策马侦察,不幸身受重伤,只得坐在担架上进行指挥。决战结果,瑞军大败,几乎全军覆没。”[11]此战役的胜利充分证明了彼得的深谋远虑,军队训练有素,展示了其军事才能。“那年轻的俄罗斯的力量正在艰苦的战斗中锻炼,/英明的彼得刚使它成长”[12],指的是在与瑞典查理十二世的交战中,年轻的俄罗斯得到磨炼,彼得培育了一支强力军队。

诗人普希金在该长诗中是把彼得作为一个杰出的军事将领来塑造的。在长诗《波尔塔瓦》中,俄罗斯和瑞典军队的决定性战役处于叙事的中心,彼得以自己威严的外表和果敢的行动吸引了普通的俄罗斯士兵。诗人为了呈现彼得大帝的形象,在第三章较为集中地写了彼得的形象:他的声音、他的目光、他的步履和他的神采都透出威仪。

“突然好像是从天上发出

彼得动人的、响亮的声音:

‘奋勇前进,上帝保佑我们!’

彼得在一群亲信的围绕中

从帐幕里走出,目光炯炯。

他的容貌真是威风凛凛,

他步履娇健,他神采奕奕,

他活像一位天上的雷神。”(3,343)

在描写彼得的肖像时,诗人抓住了彼得的眼神,“глаза сияют”,流露出喜悦,对胜利的预感,“он поле пожирал очами”,在展示彼得行动的迅猛和他的力量时,诗人使用了比喻,“он весЬ, как божия гроза”“ могущ и радостен как бой”。用了古语词“лик” “ прах”“ сии”“ глас”和崇高语体词“вдохновенный”“жребий”,使语言富有了崇高和庄重感,彼得的出现鼓舞了士气,使其充满了必胜的信心。就连他坐下的战马也“因为威武的骑者而自豪,/飞快地奔入硝烟的战场”(3,344)。

此外还采用了对照的方式,将彼得与查理十二世进行了比较。彼得威风凛凛,神采奕奕,而查理十二世则“面色十分苍白,/因为创伤未愈,/四肢不动,/亲信的仆役们把他抬起来”(3,345);彼得“在军队前面飞奔而过,/像战斗一般愉快而威严。/他向着战场上扫了一眼。/他后边紧跟着飞来一群/彼得窠臼中养大的雏鹰……”(3,344),而从查理“慌张的目光中”(3,345)看出他的“心绪不宁”(3,345),“他突然扬起无力的臂膀指挥军队向俄国人进攻”(3,345)。通过这样的描写,查理首先在士气上就输给了彼得,突出了彼得的力量和能量,为俄军最后的胜利做了铺垫。

诗人并没有写战场上的彼得,将彼得的形象隐没在读者的视野之外,而是写了他指挥的军队:今昔对比,如今查理看到的已经不是过去的乌合之众,“而是精壮整齐、严明敏捷、/坚定沉着的军队的长阵/和一行屹立不动的刀锋”(3,339),间接地塑造了彼得作为一个军事指挥家的魄力和威力。他的形象在千军万马中隐现。彼得走出军帐,来到旷野上看望士兵,

“这时候——欢呼万岁的声音

震动着旷野,

把一切淹没:原来是三军望见了彼得。”(3,344)

哥萨克骑兵排起整齐的阵势迎接彼得,贵族出身的四员大将和贫苦出身的将军缅希科夫公爵簇拥彼得左右,他们都是参加波尔塔瓦战役的主力军,也是彼得一手栽培起来的。这里烘托了彼得作为一国之君,作为马上皇帝的气场之大。可见彼得深受将士的爱戴和拥护。彼得大帝的军队和查理十二世的军队在波尔塔瓦开始交战,尽管马泽帕叛变,暗中助力查理十二世,但是彼得的军队最后打败了瑞典人,取得了胜利。

“彼得设宴庆祝。他的眼睛

骄傲、明亮,又充满了光荣。

皇家的筵席是那样丰盛。

士兵的欢呼使大地震动,

他在自己的帐幕里邀请

自己的将领,对方的将领,

他在款待着可敬的俘虏,

他也举起了酒杯为那些

自己战争中的老师祝福。”(3,348)

这是长诗最后写彼得形象,从他的眼神里看出他胜利后的喜悦,他不仅款待自己的军队,还款待俘虏,也可见彼得极其爱惜这些敌国的将士,这也是他的精明所在。彼得深知培养一支英雄的军队所需付出的代价,因此他善待这些俘虏,日后重用他们,为他效劳。彼得非常爱才,敬重那些战争元勋,而当他想举杯祝福自己战争中的老师时,却发现筵席间没有了他宠爱的将领马泽帕。

长诗中还借马泽帕之口,呈现了他和彼得私交甚笃的一面,“有一天,就在亚速夫海边,/当夜色变得深沉的时候,/我和沙皇在军营中饮宴:/满满的酒杯沸腾着泡沫,/我们在杯酒间无所不谈。/我说出了一句大胆的话。/年轻的客人都感到难堪……/沙皇脸一红把酒杯一丢,/气势汹汹地就一把抓住/我的苍白的胡子。那时候/我屈服于无力的愤怒中,/立誓将来要给自己报仇”(3,341)。 “脸红”“丢酒杯”“气势汹汹”“抓胡子”让我们透过彼得威风凛然的表面看到了作为个体的彼得真实的一面,他也有着普通人一样的喜怒哀乐,以及维护自尊的粗鲁的方式——抓胡子。马泽帕从此心中埋下仇恨,伺机报仇。而彼得大帝并未对席间令他恼怒的话怀恨在心,依然信任和重用马泽帕如初。由此可见彼得爱惜将领,而不计前嫌。

在长诗接近尾声的时候,诗人把自己崇高的敬意献给彼得:

“在北方大国人民的心中,

在他南征北战的命运里,

只有你,波尔塔瓦的英雄,

给自己建立起一座丰碑。”(3,353)

诗人认为,一个国家的领导者,他个人狭隘的利益、激情都会消失得无影无踪,只有他为祖国和人民利益而献身的伟大的爱国主义事业才会为其树立伟大的丰碑,使其流芳百世,永垂青史。

《青铜骑士》的序曲部分看似赞美彼得堡,实则赞美彼得。因为彼得堡是“彼得的杰作”,是他实现了的梦想。从彼得建城到诗人作此长诗的时刻,时间跨越一百多年,彼得堡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诗人以涅瓦河为出发点,讴歌了彼得堡“富丽豪华的码头”(3,447)、涅瓦河岸上“壮丽的宫殿矗立的高楼”(3,447)、涅瓦河沿岸的花岗石外衣、涅瓦河上高悬的长桥、涅瓦河上被绿荫遮蔽的大小岛屿、涅瓦河的白夜和涅瓦河的冬天。诗人不仅以涅瓦河为中心再现了彼得堡的城市风貌,而且再现了彼得大帝改革后给俄罗斯带来的欧化的生活。“单身汉的豪饮宴席”“舞会上的辉煌、喧闹、笑谈”(3,448)。长诗的序曲是对彼得堡城的缔造者和俄罗斯的改革者彼得大帝的讴歌。诗人的自豪感洋溢在字里行间。

从长诗的第一章开始彼得的形象是以伟大的缔造者和他的象征性伙伴马的雕塑呈现的。坐落在十二月党人起义广场的,由外国雕塑家法尔康和他的弟子克罗完成的青铜骑士雕塑成了长诗的不同寻常的文学人物。这是一个骑士和马的统一体,每部分都有独立的意义。雕塑家在这尊雕塑上塑造的不是作为三军统帅的彼得,而是立法者彼得。所以雕塑家法尔康认为,应该展示出彼得作为立法者、作为国家的建设者的最好的形象。彼得建造彼得堡城和实行的改革都经历了很多挫折和困难,有自然环境的阻碍,也有人的阻碍因素。但是彼得大帝都以他不屈的意志和强大的天才克服了这一切,青铜骑士像正是突出了彼得的这一品质。雕塑家将其塑造成为一个“没有拿着任何权杖,将行动之手伸展向他驰骋的国家,站在悬崖之巅的样子”,雕塑家认为这是他征服一切困难的标志,是对彼得坚强意志的最好诠释。普希金对彼得的评价与雕塑家有部分巧合,但是要比雕塑家的理解还要丰富、深刻。在第一章最后,诗人是这样描写被凝固在大理石上的彼得的:

“高临在狂暴的涅瓦河上,/伸开了一只臂膀的铜像,/背部向着叶甫盖尼这面,/骑坐在青铜铸成的马上。”(3,457)

大水冲毁了叶甫盖尼女友家的小房子,这个小人物在生计的疲惫中渴望有一个家,有一个女人的眷顾,然而一场洪水粉碎了他的梦想。白天他“四处乱跑”,“到夜里就睡在码头上”,他沉浸在自然灾害给他带来的无边苦恼中。一个夏夜他偶然来到坐落着青铜骑士雕塑的广场,远远望去,奥涅金认出了“那个把铜头颅坚定地/向着黑暗高高仰起的人,/凭着自己的宿命的意志,/要在海边建立城市的人……”(3,464) ,“他在昏暗中是多么可怕”(3,464),他猜不出“他头脑中有怎样的思想”“他心里有怎样的力量”(3,464)。当他走进雕塑时,越加感到压抑窒息,这个高傲的铜像突然让他意识到什么,他幡然醒悟,他这个洪水灾害的牺牲品的命运与这个“奇迹的创造者”有直接的联系,导致他不幸的真正罪魁祸首是这个城市的护卫,著名的青铜骑士——彼得大帝。他向铜像恶狠狠地伸出拳头后,“转身便跑”,但是一直觉得青铜骑士在追逐他,“不管向着什么地方跑去,/铜骑士响着沉重的啼声,/老是紧紧地跟在他后边”(3,465)。诗人在这里显然对小人物叶甫盖尼寄予深切的同情,长诗中多次强调叶甫盖尼在铜像面前的恐惧,以至于日后都不敢抬头仰望青铜骑士像,不敢从它旁边经过。“骑坐在青铜马上的铜像”(Кумир на бронзовом коне),“命运的有力的主宰者”(мощный властелин судЬбы) ,“半个世界的统治者”(державец полумира) ,“高傲的铜像”(горделивый истукан)和“威严的沙皇”(грозный царЬ),这些都是借奥涅金的视角对彼得进行的界定,突出了彼得的专制和威严。这里对彼得堡的刻画是迥异于序曲中的彼得的。在彼得形象和青铜骑士形象身上体现了两个矛盾对立的原则,彼得既给人民造了福,也给人民带来了灾难。彼得的业绩既得到了赞赏,也受到了诅咒。长诗开篇对彼得的颂扬发生了逆转,由歌其功德到谴责他的过错。对彼得这个历史人物的评价,突破了传统颂诗的窠臼。普希金企图在小人物的遭际中给彼得一个公允的评价。

“俄罗斯的刺刀或俄罗斯的旗帜

是不是增添了新的荣誉?

是不是残酷的瑞典人被打败?

是不是强敌提出了和议?

是不是勃兰特古船驶进了

瑞典人割让的疆界?

是不是我们的国君在庆祝

波尔塔瓦战役纪念日,

是不是叶卡捷琳娜分娩,

还是在庆祝她的命名日?”(下,524—525)

这几种可能事实上都值得其设宴庆贺,有如此隆重的场面。在诗的第五节诗人否定了上述假设,明确了彼得欢宴的真正原因。

“不是的,是他和臣属和解,

是他宽恕了罪错的臣属,

和他们共饮一杯美酒,

在一起欢宴,在一起庆祝。”(下,525)

这里诗人使用了“臣属”(подданный)这个非常官方的词汇,是效忠国家的臣民,这里指彼得大帝手下的臣子、奴仆、有罪之人。彼得设宴就是为了原谅他们的过错,化解曾经的怨隙,诗人写出了彼得作为一国之君原谅臣子的胸怀和姿态:

“他一个个吻着臣属们的额头,

他心花怒放,神采奕奕,

庆祝他对臣属的宽怒,

像在庆祝他战胜了强敌。”(下,525)

如果说在《波尔塔瓦》中诗人突出了彼得作为三军统帅,作为胜利者的形象,那么这里则是一个敢于放下恩仇、胸怀宽广的帝王形象。当然普希金在这里是别有用意的,不仅是为了表达对彼得的赞赏,而是想以古喻今,诉诸沙皇尼古拉一世,以此作为对他的警世良言,希望其以先人彼得为鉴,善待自己的臣民,尤其是要宽恕十二月党人起义中被流放的年轻军官。在反动的19世纪30年代,诗人普希金以笔做刀枪,公开维护十二月党人的利益,表现了诗人的良知和无畏。因此这首诗不同于以往的抒情诗,带有一定的政论性质,表达了普希金作为诗人和普通人的公民立场。

普希金的恶魔主题、拿破仑主题和彼得大帝主题其实有着内部联系,既是对人性的探索,又是对明君盛世的渴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