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第一节的设置与要求

第一节的设置与要求

时间:2022-06-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ICU是以收治各类危重症患者并对其实施系统、整体、有效地加强医疗护理为主要任务的科室。据统计,ICU所收治的病人主要来自于急诊室、手术室、术后恢复室或医院内其他科室。计算出的床位数75%设在ICU,25%设在CCU。ICU的房间布局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中心型的环形或扇形结构,中心监测台在中间,病房围绕四周;一种是长方形结构,与普通病房相似,但房间面积较大,护士监测站在病房中间。

设置ICU的主要目的在于节省资源,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人、财、物的作用,且符合医学专业分工发展方向,能极大推动包括ICU在内的各专科的整体医疗护理水平。ICU的设置根据各医院情况的不同可以有多种形式,总的原则是交通便利,靠近电梯并有宽敞的通道,以方便病人的转运;靠近相关科室,如输血科、检验科、手术室等,以便于紧急手术、输血和化验等。周围的环境要相对安静,以保证病人的治疗和休息;外界环境要清洁,以减少对ICU的可能性污染;空间要足够大,以方便治疗和减少病人间的相互干扰;有良好的通风和消毒条件,以保证ICU的正常通风与消毒。

一、ICU的位置

ICU是以收治各类危重症患者并对其实施系统、整体、有效地加强医疗护理为主要任务的科室。因此,在设置ICU的位置时有两个因素要考虑:一是要接近病人的来源。据统计,ICU所收治的病人主要来自于急诊室、手术室、术后恢复室或医院内其他科室。二是ICU以危重病人居多,故应靠近能提供经常性服务的部门,如检验科、放射科、血库及手术室等,以便于抢救病人。一个医院如有多个ICU,还应考虑将其比较集中地设置,以便于互相支援与交流。

二、床单位设置

(一)床位数

ICU的床位数是根据医院的总床位数确定的。但ICU病人的数量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波动很大,预测医院内最有效的危重病人即ICU的床位使用率是必要的,否则使用率过低,势必要付出高昂的维持费用。床位数的计算方法主要有3种:①一般数量:按医院总床位数的1%~2%设置ICU床位数,但有些国家或地区(如北欧国家)为2.6%~4.1%;②应用Bridgeman公式计算:ICU的床位数=(ICU每年收容病人数×平均住ICU天数)/(365×预定的床位占有率);③按地区需要计算:美国的ICU床位数是按地区需要(area wide need)计算的,并设定1 000人为45d的年需求值,其公式为:(CCU床位数+ICU床位数)/365×年均每日人数=45/1 000×总人数。计算出的床位数75%设在ICU,25%设在CCU。

在计算ICU年收容量的时候,还需确定ICU病人的主要来源和可能利用的频率。Izanda对2 932例ICU病人的统计结果表明,54.2%的ICU病人来自急诊室,而来源于普通病室和手术室的病例各占20%。

影响ICU病人数量及来源的因素还很多,如季节、环境、其他医院接收病人的能力、人们对健康需求的变化态度等。因此,对可能受到这些因素影响的医院,如居民密集区、旅游区、重点医院、具有不断发展新技术潜力的医院,都应充分考虑可能发生的情况,床位编设要留有余地,以应付紧急情况。

(二)床单位布局

ICU的房间布局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中心型的环形或扇形结构,中心监测台在中间,病房围绕四周;一种是长方形结构,与普通病房相似,但房间面积较大,护士监测站在病房中间。同时应有1个或2个单间,其面积稍大,约16~20m2左右。因为ICU内危重病人多,发生交叉感染的机会也增加,遇有严重感染、传染病或抵抗力差的病人或病情严重需多种监护仪监测或治疗的病人,可放在单间与其他病人隔离开来,防止相互干扰或受到不良刺激。此单间应朝向护士站并以玻璃墙分隔或应用闭路电视监测,以便于观察。

ICU每张床的占地面积比普通病室的要大,一般宜在15m2左右。相邻床位可根据需要使用玻璃间隔,以便于临床观察和不影响操作为原则。一般情况下,不一定要将床位间隔开。

(三)床单位要求

1.工作场地和监护仪器及装置的合理布置 ICU内每张床均配备了相对较为复杂的仪器和设备,因此必须合理布局,以便抢救、治疗及病员活动。

一张床位所占面积不能小于7m2,且不宜顶墙放置,床头处应留有至少60cm的空隙,便于医护人员对病人实施各项操作和检查。各种仪器也应按系统或功能参数分类排列,放置妥当,以便迅速了解各种信息。监示屏上的显示也要做合理安排。通常,显示屏左列显示病人的功能参数,右列则显示治疗参数;如在同一屏幕上显示不同器官的功能参数,则可采用上下垂直排列的方式,总之,以有利于迅速了解病情和治疗效果为基本原则。

2.照明装置 每床均应有可移动的、有一定强度的照明装置。宜选择经过颜色校正、能正确辨认皮肤颜色的灯光,一般色温在6 000~7 000K时比较接近自然光,能够正确辨别危重病人的皮肤色泽、口唇和四肢末梢的颜色。夜间用的照明灯光线应能够调节。其设定应与病人、医生、护士所需的适宜照明强度相适应。晚间可配有较暗的壁灯,一般常见治疗用灯在60~80W,特殊检查、治疗用灯可达100W。床位上方吊灯尽量减少,以免使病人感到耀眼,但急救时要有足够的亮度。每张病床可配有床头灯。

3.病床装置 病床应是多功能的。配有脚轮及制动装置,以便病人的转运及治疗;可调节高度及倾斜度,以适应不同病人的需要;其两侧装有可调节的档杆,既可防止坠床,又便于操作。床头及床脚应可以摇高摇低,并能拆装。同时配备带波纹的垫褥以防褥疮的发生。较高级的监护床还应有测量体重的装置、体位调整装置、加温装置、应急电源系统(供病人在运送途中保持各种治疗监测仪器的正常工作)、X线片卡槽等。

4.设备塔 即完整的床位供应系统。设备塔上有各种气体的插口如氧气、负压吸引气、压缩空气等管道装置,并有多个足够使用的多插头电源;同时均应有一个独立的电源保险系统,以防一个床位的电源短路造成整个病区的意外电源故障。在ICU病人的监护治疗中,用电作为趋动的仪器设备越来越多,加上各种侵入性导管的使用,使ICU病人比正常人更易受到电击。而心血管疾病、水电解质失衡等均使病人对电的易感性增加。因而必须有妥善的地线和良好绝缘的电器设备,才能提供最大的安全性并在病人身上使用。

5.天轨 每张床的顶端应设有可以自由移动的天轨以方便治疗、充分利用室内空间、保持室内整洁。天轨可以设计成直轨、半环形和环形,其原则是必须置于监护床的两侧,以保证在输液或输血时,滴下的液体不至于落在监护床或病人的身上,同时也有利于医护人员的操作。

三、医疗器械设备

除普通病室日常所需医疗器械之外,ICU至少需要下列设备:中心监护仪、床边监护仪、呼吸器、麻醉机、心电图机、除颤机、输液泵、起搏器、气管插管及切开所需急救器材。有条件者应配备血液气体分析仪、血液生化分析仪、血及尿常规分析仪、电子计算机、脑电图机、B型超声波、床边X线机、动脉内气囊反搏器等中高档设备。重点仪器选择如下:

1.床边监护仪 床旁监护仪是ICU内的重点仪器之一。一般需具备以下功能:①可持续显示心电图、心率、呼吸、体温持续的数字及图像,以监测基础生命体征;②至少可同时描记两条压力线,即心腔内压力线和动脉内压力线,同时显示压力数值;③可调节的监测值报警范围及声光报警装置。遇异常时可自动或手控启动中心记录仪系统进行描记;④24h内所有监测项目的储存回忆系统;⑤配套使用的小型便携式监护信号发射机,在一定距离内可使床边监护仪收到信号,便于转运病人。

2.中心监护仪 除具有床边监护仪的1~4项功能外,还可同时显示4~8张床位病人的心电图、心率、呼吸及体温的图像或数字,并有配套使用的床边监护仪、异常数值报警记录仪及可选择监护图像资料的打印机。

3.呼吸器 有定压、定容、定时或几种转换形式兼有的多功能呼吸器,临床多推崇定容型呼吸器。其选择分为两类,一为只做单纯通气支持的简易呼吸器,其功能较少,操作简单,应用迅速,适用于多种病人;二为可做肺疾患治疗用的多功能呼吸器,其呼吸型式齐全,有呼吸系统肺容量及压力等监控显示,可作为临床通气状态及肺功能分析的主要依据。总体上应具备以下基本性能:①包括临床常用的几种基本呼吸类型:如触发性辅助通气、控制通气、正压通气、间断指令通气等;②有通气指标异常时的声光报警装置;③能做较全面的呼吸功能监测;④易于操作及调整,工作噪声小,占地面积适宜;⑤至少应配备两套管道。

4.麻醉机 可用于ICU内某些手术的麻醉,如气管切开、特大伤口换药、心内按压、置入气囊漂浮导管等,具有急救、分析呼吸功能指标等功能。其操作简单,易于掌握,见效迅速,是ICU必备的设备。

5.除颤器 除颤器是ICU必备的仪器,由于重症病人病情变化快,多合并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易发生严重心律失常,因此常需使用除颤器。除颤器平时必须经常保养、充电,定时检查,以保证其处于备用状态。除颤器应放在固定地点和显眼位置,以方便紧急取用。

6.临时心脏起搏器 是ICU必备的生命支持仪器。心脏起搏器有多种型号,但均具有3种基本功能,即感知功能、控制心脏搏动频率功能以及改变电脉冲强度的功能。比较高级的还可进行程序性起搏,即有心房与心室两组电极,模拟正常心脏的房室传导顺序,从而获得与正常心搏相仿的心脏排血量。还有部分起搏器有超速起搏功能,主要用于某些心律失常如室上性心动过速、快速房颤、室性心动过速等,通过起搏器发放数倍于正常心脏频率的快速电脉冲刺激,使心脏快速搏动至心肌几乎处于完全收缩状态,然后突然停止刺激以使心脏回复正常频率,类似于小功率电击除颤的效果。为确保治疗,起搏器应经常检查,定时更换电池,以避免治疗时意外情况的发生。

7.血液气体及电解质测定分析仪 危重患者尤其是应用机械通气的病人,其血液气体的分析测定是以小时甚至以分钟为单位的。这使ICU病室内的检查显得十分繁多,专职实验室人员多不可顾及,因此,ICU病室最好配备专门仪器。血气分析仪一般多放置在ICU病室内,以操作简便、结果迅速、能很快重复使用为佳。

8.微量输液泵 是ICU必备的治疗工具之一。输液泵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微量滴注泵,一种是微量推注泵。一般都具有输注总量设定、当前输注速率、已输注液体量显示、管路梗阻及气泡报警、液体输空报警等功能,且一般应有自备蓄电池,以保证交流电电源断电时可以维持正常输注30min~3h不等。一般情况下,常规较大量的液体输注可采用微量滴注泵,每小时输注的液体量可为数毫升或数百毫升。而在应用血管活性药等单位时间的给药剂量需要十分准确的药物时,可采用微量推注泵,以便于及时调整。

9.全导联心电图机 虽然ICU有中心及床边监护仪,但一台全导联的心电图机仍是必不可少的,可方便全面了解患者心律失常的性质及治疗效果。

10.无创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和经皮氧分压(PctO2)测量仪 均为无创性监测,与血气分析有很好的相关性,可在一定程度上替代有创性血气分析。但由于其与动脉血气和局部流量的双重相关性,故在低血容量、低心排量、使用血管收缩剂等情况下,应同时检测血气以作鉴别。

11.急救物品车 ICU必须配备急救物品车,以保证抢救的顺利进行。车内应备有抢救时所用的全套物品和器械,如气管切开包、喉镜、开口器、通气导管、手捏式呼吸气囊、手电筒、各种穿刺包、静脉切开包、开胸包以及急救所用血管活性药和部分麻醉镇静药。急救物品车必须有专人负责,使用后及时补充,定期检查物品及药物的有效期,以保持其良好的应急状态。

虽然每种仪器的原理、操作步骤和使用原则都不尽相同,但在使用时都要注意3点:首先,在使用前应该检查电源、插线板、氧气等启动源是否完好和正常;其次,在使用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各种仪器的操作要求进行,由于每种仪器都有自已特有的使用步骤和操作程序,可以为每件仪器制备一个标准的方法说明,挂于或贴于醒目处,方便正确操作,也可以防止忙中出错;最后,仪器使用完毕应按照正确的步骤进行拆卸和整理,并使之恢复到良好的备用状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