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动物性中毒

动物性中毒

时间:2022-06-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现将一些常见动物引起中毒的处理原则分述如下。世界现存在3 000种蛇中,毒蛇有600多种,使人致死的有200种。我国已知170多种蛇中,毒蛇有48种,使人致死的有10多种,它们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由于毒蛇的种类、大小和毒素的性质不同,患者的中毒症状及预后也不相同。中毒症状明显者,可按蛇咬伤有关原则处理。对症治疗,纠正各种心律失常,有洋地黄中毒表现者处理同洋地黄中毒。

在野外工作或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会受到一些动物的伤害,它们除了对人体造成机械性的伤害,更重要的是其释放的一些体液对人体造成化学性损害,严重者可伤及人的生命。现将一些常见动物引起中毒的处理原则分述如下。

一、毒蛇咬伤

世界现存在3 000种蛇中,毒蛇有600多种,使人致死的有200种。我国已知170多种蛇中,毒蛇有48种,使人致死的有10多种,它们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在黄河以北的华北、东北、西北各地只有1种毒蛇,即蝮蛇;在长江以北也只有蝰蛇、蝮蛇、龟壳蛇及菜花蛇等数种毒蛇,其余是无毒蛇。世界上的海蛇有16属49种,除锉蛇无毒外,全部为毒蛇;我国有15种,其中卵生的毒性较卵胎生的毒性大,有的可致命。毒蛇主要见于南海海域,淡水中的水蛇毒性很弱或无毒。

【诊断要点】

1.无毒蛇咬伤后局部仅有两排细牙痕,初咬痛重,逐渐减轻,不出现全身症状,不需特殊处理。毒蛇咬伤后,局部除有细牙痕外,前端可有1~4个较粗的牙痕,是毒牙排毒之处。初咬痛轻,逐渐加重,并出现全身症状。由于毒蛇的种类、大小和毒素的性质不同,患者的中毒症状及预后也不相同。

2.判断毒蛇咬伤的种类可根据毒牙痕间距估计,如眼镜蛇在1.1~1.9cm之间;眼镜王蛇则不少于1.9cm;环蛇在0.8~1.5cm之间,金环蛇则更宽;尖吻蝮蛇在1.5~3.5cm之间;竹叶青蛇在0.5~1.2cm之间,用酶标法能准确鉴定咬人毒蛇种类。

3.金环蛇、银环蛇及海蛇只有神经毒素,咬伤后局部不红、不肿、不痛、不出血或少量出血。伤后1~3h出现全身不适、肌肉疼痛无力、发疹发热、行走困难、视力模糊、吞咽和语言困难、心律失常、全身麻痹、牙关紧闭、呼吸微弱、血压下降、休克、昏迷直至死亡。五步蛇、竹叶青蛇、烙铁头及蝰蛇以血液循环毒素为主,咬伤后局部剧痛、肿胀及出血不止;有大疱、血疱及组织坏死溃烂。全身症状表现为发热、溶血、出血、凝血障碍心肌损害,终致循环、肾衰竭而死亡。蝮蛇、眼镜蛇及眼镜王蛇系含有混合毒素,所以循环、呼吸及神经系统症状均有表现。

急救与治疗】

1.现场抢救措施

(1)咬伤后切勿奔跑,以免加速毒素吸收,应用自体出血或用清水将咬伤周围毒素洗掉,如无清水可用排尿冲洗。

(2)将伤肢用宽绷带或宽布捆扎肢体近心端以防毒素吸收。

(3)若口腔黏膜无破损,可用口吸吮伤口以尽量排出毒液。

2.院内救治

(1)各种毒素的主要成分是毒性蛋白,用碘伏立即清洗伤口内外可使毒性蛋白变性,破坏毒素,减小毒性作用。

(2)用糜蛋白酶、胰蛋白酶4 000~6 000U加用0.25%~0.5%普鲁卡因或注射用水稀释后以咬伤中心做浸润性注射。如就诊较晚但未出现全身症状,用1次即可收效,不需再注射抗毒血清。

(3)对有全身症状较重的患者,可用抗蛇毒血清0.1ml加入生理盐水1.9ml稀释,然后在前臂皮内注射0.1ml,观察15~20min,如无过敏反应,再用50%葡萄糖200ml稀释抗蛇毒血清40~60ml缓慢静脉注射。也可加入10%葡萄糖溶液静脉滴注。若有过敏反应,可根据药品说明书处理。

(4)毒蛇咬伤局部高度肿胀,可用三棱针或粗针头将皮肤挑破,使组织液流出,缓解疼痛及压迫。

【预防要点】

1.在多蛇区行走时要有根棍棒在手打草惊蛇,夜间行走时要带火把或手电。

2.翻动石块、掘洞及在坑边洗手要先看清有无毒蛇。

3.教育儿童不要在荒野抓青蛙或蟋蟀。

4.住处周围要平坦,无杂草杂物,以防藏蛇。

5.打蛇要打死,否则会伤人。

6.不要直接用手翻动鱼网中的杂鱼,以防被海蛇咬伤。

7.急救箱中应备有碘伏、高锰酸钾、胰蛋白酶和绷带等。

二、毒虫咬伤

1.蜂类蜇伤

(1)中毒途径:蜂毒有毒囊和刺针,刺针入皮肤即放出毒液。

(2)诊断要点:①有被蜂蜇伤史;②蜇伤局部有红肿、疼痛,少数人出现水疱或坏死。全身症状可有发热、头痛、恶心、呕吐、腹泻。过敏者可发生荨麻疹、喉头水肿甚至过敏性休克。

(3)治疗原则:拔除毒刺,用碱性溶液反复冲洗伤口。有全身过敏现象者,应立即皮下注射1∶1 000肾上腺素0.5ml并静脉滴注肾上腺皮质激素。中毒症状明显者,可按蛇咬伤有关原则处理。

2.毒蜘蛛蜇伤

(1)中毒途径:毒蜘蛛蜇伤人体时,其蜇针内的毒液经皮肤而进入体内。

(2)诊断要点

①有毒蜘蛛蜇伤史。

②局部有红肿、疼痛及坏死,全身症状有软弱无力、头晕头痛,大汗,四肢麻木,痉挛。严重者可以发生溶血,急性肾衰竭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3)治疗原则:局部伤口的处理同蛇咬伤。可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减轻中毒症状。积极防治急性肾衰竭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3.蜈蚣咬伤

(1)中毒途径:蜈蚣第一对脚呈钩状,有毒腺开口于钩端,蜇人时毒液由此进入体内。

(2)诊断要点

①有蜈蚣蜇伤史。

②局部灼热、疼痛、红肿或坏死。被蜇伤肢体局部可有淋巴管炎及淋巴结炎。重者可出现全身症状如发热、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甚至昏迷及过敏性休克。

(3)治疗原则:同蜂类蜇伤。

4.蝎子蜇伤

(1)中毒途径:蝎子通过尾针刺入皮肤,注入毒液引起中毒。

(2)诊断要点

①有蝎子蜇伤史。

②局部红肿、疼痛。重者可有发热、头痛、头晕、恶心、呕吐、流涎、出汗,甚至呼吸增快、低血压、肺水肿、可因呼吸肌麻痹而死亡。

(3)治疗原则:与蜂类蜇伤处理原则相同。

三、蟾蜍中毒

1.中毒途径 服用过量的含蟾蜍毒性的中成药或蟾毒污染的蟾蜍肉等可致中毒。

2.诊断要点

(1)有服用含蟾毒中成药或食用蟾蜍史。

(2)潜伏期一般0.5~2h,可出现下述表现:①消化道症状,恶心、呕吐、腹痛、腹泻。②循环系统症状,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也可有类似洋地黄中毒的表现;③神经系统症状,头晕、头痛、口唇和四肢麻木,嗜睡、出汗,腱反射减退或消失;④少数可有剥脱性皮炎改变。

3.治疗原则 催吐、洗胃、导泻。促进毒物排泄,补液,补充大量维生素C等。可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对症治疗,纠正各种心律失常,有洋地黄中毒表现者处理同洋地黄中毒。

四、河豚毒素中毒

1.中毒途径 食用含毒的河豚内脏、皮肤、血液以及被河豚毒素污染的河豚肉,均可中毒。

2.诊断要点

(1)有食用河豚鱼史。

(2)潜伏期一般为0.5~3h,病情进展迅速。先有胃部不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继而全身无力,口唇、舌及四肢麻木,全身软瘫,重者很快出现呼吸中枢麻痹而致呼吸停止。

3.治疗原则 尽早催吐、洗胃、导泻。静脉补液、利尿。早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肌肉麻痹者,可肌内注射士的宁2~3mg。应用呼吸兴奋药,改善呼吸困难,随时做好人工辅助呼吸的准备。对症及支持治疗。

(程 海 张宁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