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时间:2024-06-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引文索引是对传统检索系统的一种补充和改革,它从文献之间相互引证关系的角度,提供新的检索途径。引文索引是以语义稳定的引文作为文献的标引词,建立起能够展示文献之间内在联系的索引系统。引文索引的基本编制原理是根据文献的相互引用关系建立索引系统。因此,引文索引最核心的部分是引证索引和来源索引。目前数据库式的引文索引以其方便、快捷受到欢迎。

第五节 美国《科学引文索引

大多数检索工具都是以文献内容的分类和主题作为主要检索途径。这种方式符合人们的思维习惯,因而成为传统的、也最为常用的方式。当研究人员使用传统的主题词或关键词检索时,只能依赖本身研究领域或自己对该项目的理解所选的专业词汇,即使是最有经验的研究人员也常常会遗漏很多重要的文献资料,特别是在跨学科或边缘学科的研究领域。鉴于此,研究人员在实践中经常使用另外一种检索方式,就是通过引文索引工具检索文献的途径。引文索引是对传统检索系统的一种补充和改革,它从文献之间相互引证关系的角度,提供新的检索途径。目前,使用引文索引作为主要检索途径的工具包括ISI编辑出版的系列引文检索工具、中文科学引文索引等检索工具。

一、引文、引文索引的基本概念

(一)引文(Citation)

在科学著述活动中,作者往往要直接或间接地引用他人的著述,以提供文章的佐证,提供历史背景材料,以加强论述的可信度,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作者的观点。这些引用他人的著述就是引文。引文是学术论著的一个很重要的部分,有关标准或规范对之有着明确的定义。引文可以描述为:在文献A中提到或描述了文献B,并以文后参考文献或注释的形式列出文献B的出处,其目的在于指出信息的来源,提供某一观点的依据,借鉴、陈述某一事件、事实等等。这时,我们称文献B为文献A的引文,称文献A为文献B的引证文献。引文通常也称为被引文献或参考文献,引证文献通常也称为来源文献(source item或source document)。从上述引文的定义描述中可知,引文有两种类型,一是参考文献,二是注释。参考文献是作者写作论著时所参考的文献书目,一般集中列出来。根据援引的精确度,参考文献可分为引用性文献和参考性文献两种。而注释是对文献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进一步注释或补充说明,可分为文中注、脚注、尾注和文中引等。注释一般排在该页的地脚,尾注也可列入参考文献的范畴

(二)引文索引(Citation Index)

创办美国科技信息研究所(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ISI)的美国人尤金·加菲尔德可称为引文索引的创始人。引文索引顾名思义就是引文的索引,是提供某一作者及其著作在别的作者的著作中被引用状况的一种索引,又称引证索引。引文索引是以语义稳定的引文作为文献的标引词,建立起能够展示文献之间内在联系的索引系统。标引词的选择可以是题名、作者、刊名等。引文索引以被引用文献———引文为标目,继而列出引用过该文献的全部文献(来源文献),因此它也是以文献之间的引证关系为基础的一种文献索引。

引文索引的基本编制原理是根据文献的相互引用关系建立索引系统。文献之间的相互引用构成文献网络。使用这种方法建立的索引系统,可以检索到一族文献,且可通过不断追溯检索,能获得更多的相关文献。因此,引文索引最核心的部分是引证索引和来源索引。引文索引给出了原文参考,即引用该文的文献清单,可使用户能够找到与已知文献有关系的(近期)文章。根据引文在正文中的位置,可分为文内引文、页下引文和末尾引文(将引文放在篇章或书的末尾)。根据援引的性质,可分为书目引证和参见引证。

二、引文索引的作用

引文索引是按照论文之间引证与被引证的关系进行排列而编制的一种索引。引文索引遵循了科学研究承前启后的规律,从整体上说是把一篇具体的论文同全部发表过的论文之间的关系全部展示出来,打破传统的学科分类界限,不拘泥于一个选题或一个狭窄的知识领域,而是任何一个门类,从多角度反映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关系。引文是科学交流的工具,它可以用来跟踪科学的发展方向。它还能够提供研究思路,将某一课题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信息连接起来,将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信息连接起来。还可以了解某一论点或某一发现的演进过程,了解这些论点或发现的应用情况,同时可以在更大的时空范围内了解某学科或技术的历史发展进程。

引文索引不同于一般概念上的索引,既是参考工具,也是一种独立的情报检索系统。它提供了一种新颖而实用的检索途径,是研究科学学和文献计量学必不可少的工具。对于引文的分析是一种科学的研究方法,也是研究科学的方法。引文分析是通过对某种学术期刊及其所载论文或某个作者及其所发表论文被引用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以判断某种期刊或某项研究成果的影响力大小。它不仅反映科研成果的学术价值,还能系统反映某一领域的科研进展。通过引文索引,集中、重点研究引文,研究引文的数量、文献类型、语种分布、主题特点、时间及出处等,其主要作用在于探讨科学的结构、评价与选择期刊、确定核心期刊、明确科研人员的文献使用习惯、考察学科著作与科学家的学术价值和社会影响。目前引文统计与分析被应用于职称评审、成果申报、机构评估、项目考核等众多领域,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一项科研活动。

引文检索是我国科技查新的一个重要内容和指标,评估和鉴别某一研究工作在学术界产生的影响力,从一个侧面反映科技成果被认可和利用的程度及其学术价值,评价技术成果的影响度,为选拔优秀科技人才、科研课题立项和科研基金的合理投入寻求基于实证的科学依据。立项时的引文检索除起到查新效果外,还可同时提供课题组成员论文被引情况的引文分析,从而证明课题组成员的整体科研实力,也可为项目的成功中标增添一个有力的“砝码”。医学领域是自然科学的一个大领域,需要研究的课题非常广泛,通过考证引文之间的关系追溯其研究的理论基础、科学依据和研究价值,这在科学选题和科研立项等工作中是不可或缺的、具有重要意义的程序和环节。

伴随科学技术特别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引文索引的载体形式从印刷型、书本式演变为现代化、网络化的数据库。目前数据库式的引文索引以其方便、快捷受到欢迎。引文数据库是特定来源和用途的文献集合体,是具有特殊检索功能的文献数据库。引文数据库是二次文献库,主要依据文后的参考文献为信息对象,由来源文献和被引文献两部分组成,揭示两者的有机联系,把一篇论文与其他论文之间有意义的联系突显出来,服务于论著与科学的研究,是情报检索系统中非常重要的检索工具和情报评价工具。

三、美国《科学引文索引》

基于引文索引这一独特的检索技术,由E.Garfield所创建的ISI建立了一系列引文索引数据库,其中包括:

三大多学科引文数据库:

Science Citation Index(科学引文索引,SCI)

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dex(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

Art &Humanities Citation Index(艺术与人文科学引文索引,AHCI)

六大专业学科引文索引数据库:

Computing and Mathematics Citation Index(计算机与数学引文索引)

Biochemistry &Biophysics Citation Index(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引文索引)

Biotechnology Citation Index(生物技术引文索引)

Chemistry Citation Index(化学引文索引)

Neuroscience Citation Index(神经科学引文索引)

Materials Science Citation Index(材料科学引文索引)

这些引文索引数据库收录范围广泛,内容涉及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包括医学和农业)。它们主要收录全球权威学术期刊和专利文献,同时也收录正式出版的会议录、论文集、专著丛书、通讯、摘要、评论等等。它把每篇被收录文献后所附的参考文献,无一遗漏地认真著录,按照一定格式编排并索引。经由引文索引系统周期性的报道,不仅可以最快速地回溯到某一研究课题的历史性记载,更可以追踪到最新的研究进展。

ISI系列引文索引数据库经过不断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最为重要的大型数据库。它不仅是一部重要的检索工具书,而且也是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的一项重要依据。它已成为目前国际上最具权威性的、用于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成果的重要评价体系。

这些系列检索工具中,最为重要和著名的是SCI,它不仅是整个自然科学领域里四大检索工具之一,也是生物医学科学领域研究人员经常使用的检索工具之一。最初为印刷版,后来发行了CD-ROM版,1997年,以SCI为主建立了Web of Science网络检索系统。

(一)SCI概况

《科学引文索引》(SCI)是ISI(http://science.thomsonreuters.com/;http://www.isinet.com)编辑出版的一部世界著名的大型多学科综合性检索工具。SCI于1961年创刊于美国费城,起初为年刊,1966年改为季刊,1979年又改为双月刊。

SCI收录了世界上60个国家和地区的6000多种重要科技期刊和正式出版的专著、会议论文、书评等。收录报道的内容涉及数、理、化、农、林、医、地、生、工程技术环境等自然科学的各个学科,其中以生命科学及医学、化学、物理所占比例最大。但SCI侧重于对基础学科的揭示和报道,对工程技术及应用科学方面的文献报道相对较少。

从来源期刊数量来看,SCI可分为SCI和SCI-E。SCI是指来源期刊为3800种左右的SCI印刷版和SCI光盘版。SCI-E的全称是SCI-Expanded,又称SCI Search,是SCI的扩展库,有来源期刊6000余种,可通过国际联机和基于ISI Web of Science所建立的互联网版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进行检索。ISI通过严格的选刊标准和评估程序挑选刊源,而且每年略有增减,从而做到SCI收录的文献能全面覆盖世界最重要和最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

(二)SCI版本形式

SCI版本目前有:印刷版(Print)、光盘版(CD-ROM)、网络版(SCI-Expanded)和Dialog国际联机版(SCI Search)等几种出版形式,目前这些形式仍在并行。SCI不同的出版类型之间在内容和使用方面均有一定的差别。网络版检索便捷,查询全面;光盘版检索精确;联机检索适合专业检索人员使用,结果通常十分准确,但联机系统一般都很昂贵,不是人人有条件可以使用的。

SCI印刷版为双月刊,每期分A、B、C、D、E 5个分册。其中A、B、C 3个分册为引文索引(Citation Index)部分,报道来源索引中原始文献所附参考文献的情况,它以被引用论文著者及其被引用论文作为组织内容的依据,是SCI区别于其他文献检索刊物的主要地方。D分册为来源索引(Source Index)部分,报道所摘选期刊上原始文献及其著者、篇名、出处等信息,相当于其他文献检索刊物的著者索引。来源索引所附的团体著者索引(Corporate Index,分地区和机构部分)提供从著者单位名称查找文献的途径。E分册为轮排主题索引(Permuterm Subject Index),它将原始文献篇名中的关键词抽出,按一定规则轮排而成,相当于其他文献检索刊物的主题索引。SCI印刷版目前收录期刊为3 737种,是一种题录型检索工具。

ISI于1988年5月推出SCI的光盘版(Science Citation Index-Compact Disc Edi-tion,简称SCI-CDE)。SCI光盘版检索系统先后出过DOS版和Windows版,现在使用比较多的是Windows网络版。SCI光盘版分为带摘要和不带摘要两种版本。其中带摘要的为月更新,每年一张光盘。不带摘要的为季度更新,其覆盖范围与SCI光盘带摘要版完全相同,只是未提供论文的摘要。SCI光盘版收录期刊与印刷版相同。1997年,ISI推出了其最新的数据库产品———Web of Science,其中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即SCI网络版(SCI-Expanded)是一个多学科网络数据库。SCI网络版为周更新,数据库可以追溯到1945年,收录学术期刊6 598种(据ISI网站2007年初报道),比SCI光盘版多收录近3 000种期刊。网络版SCI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文献检索方式,使用户足不出户,即可轻松检索ISI的三大引文数据库。

联机版(Online Version)的SCI Search,可在美国Dialog信息服务系统中进行联机检索。联机版的SCI Search为每周更新,数据库可以追溯到1974年。收录期刊数量与网络版(SCI-Expanded)相同。不同版本的SCI收录范围、检索性能各不相同,检索方法差异较大。但鉴于网络版SCI检索使用的普遍性,这里仅以网络版SCI为例,简述SCI的主要检索功能。

(三)SCI的主要检索功能

1.SCI检索词的输入规则

(1)检索运算符 支持国内外检索系统通用的布尔检索法,包括逻辑与、逻辑或、逻辑非等。其运算符号有:AND、OR、NOT、SAME和SENT。AND、OR和NOT的用法与MEDLINE中的相同。这里,使用位置运算符SAME或SENT连接两个检索词,可将检索结果定在凡是同一个句子中包含这两个检索词的文献为命中文献。如输入检索词SARS SAME diagnosis,可能会检索出包含SARS diagnosis、diagnosis for SARS、SARS virus for diagnosis等的记录。

(2)截词符 SCI的截词符包括有限截词符“?”、“$”和无限截词符“*”。一个有限截词符只代表一个字符,一般用在检索词中间;一个无限截词符可以代表0至数个,一般用在检索词末。用*号作为截词符,可将一个单词的不同拼写形式检索出来。如用ENZYM*,可检索到ENZYME、ENZYMATIC等所有词首含有ENZYM的单词。如果要检索IL*,至少可以检索出IL1、IL-1、IL2、IL-2直至IL-30等的几乎所有有关白细胞介素的文献。而有限截词符只能检索出那些包含0~1个字符或汉字的记录,如chip?,可检索出那些包含chip或chips的记录。

(3)检索词的大小写 检索词可用大写、小写或大小写混用,检索时大小写无区别。

(4)特殊情况 当AND、OR、NOT、SAME或SENT不是作为运算符而是作为检索词的一部分时,要用双引号将其引起来;否则,系统会把它当做运算符对待。例如,要检索由O.R.Koechli撰写的文章,用KOECHLI“OR”。

(5)其他符号 自1998年输入的数据开始,非字母数字字符和人姓名的空格都被存储在数据库的不同字段中,如要检索数年的文献,必须要确定所输入的检索词是否能将数据库中以不同方式表达的词汇检索出来。例如,要检索C.D.O Brian撰写的文章,要用检索式O BRIAN CD OR O BRIAN CD。这样,才能把所要检索的文献查全。带有“-”连字符的单词或短语的检索,可通过使用运算符“OR”,将不带连字符和用空格代替连字符的两种形式连接起来检索,以达到较高的查全率

(6)禁用词 禁用词是指那些在Web of Science出现频率高的语法词、缩写名词及其他虚词等。对于使用频率较高的词,如AS、AN、THE、OF、IN等,在主题栏不可作为检索词输入。这些禁用词可以作为短语的一部分使用,它们可作为一个单词屏蔽符(Word Wildcards)将两个检索词分开。

(7)姓名输入 当采用作者途径进行个人收录检索时,规范第一作者姓名的缩写是一项关键性的工作,但我们只要掌握了网络版SCI对姓名的缩写规则就能保证查全率。ISI系列数据库采用特殊的作者著录形式:无论是外国人还是中国人一律是“姓(全)-名(简)”的形式,即姓用全部字母拼写,名仅取首字母。对于中国人的名字,有时ISI公司的著录人员难以区分出姓与名,或者各种期刊对作者形式的要求也不完全一致。所以检索时要注意使用各种可能出现的形式才会查全,以“张建国”和“李岩”为例,如表4-5-1所示。

表4-5-1 SCI中作者的著录形式

img94

注:大小写均可;网络版中姓与名之间可用“-”号或空格。

显然,形式一样不意味着是同一作者,如张加刚、张季高、章菊歌等都是zhang jg的形式。所以检索时需要一一鉴别,最好用合作者、作者单位等已知字段来限制检索,提高查准率。

2.主要检索功能

ISI Web of Science提供了Quick search(快速检索)、General search(普通检索)、Ci-ted reference search(引文检索)、Structure search(结构化检索)、Advanced search(高级检索)及Search history(检索史调用)等功能。Web of Science默认的检索数据库是SCI、SSCI和A&HCI,检索时间为1975年至2009年。当然,还可以增加CCRE和IC这两个化学数据库,实现5个数据库的并行跨库检索。由于国内用得较多的是SCI,因此仅以SCI扩充版为例进行分析。如图4-5-1所示为SCI网络版数据库检索主界面。

img95

图4-5-1 SCI网络版数据库检索主界面

(1)快速检索(Quick Search) 快速检索用于简单课题的检索,直接在检索框内输入检索词,也可利用运算符AND、OR、NOT、SAME进行组配检索。如要检索SARS诊断试剂方面的相关文献,可使用检索式“SARS AND diagnositic agents”进行检索。分子式检索时可直接输入化学分子式,如H2SO4检索有关硫酸(sulfuric acid)的相关文献。检索结果以题录格式显示,其中的文献标题是可以点击的超链接,点击超链接后出现该文章的全记录格式。其中有文摘、参考文献、即时引用和“find related records”(查找相关记录)的链接。检索结果的处理包括排序、加标记和分析检索结果等方式。结果的排序方式有最后日期、被引频次、相关性、第一作者和文献标题,加标记可通过鼠标点击选择、选中本页所有记录和直接输入记录号等方式,在选中后必须点击“submit”提交,使选中记录暂存于“marked list”后用于打印、保存、输出、发E-mail和订购。

(2)普通检索(General Search) 普通检索主要包括主题、作者、团体作者、来源出版物、地址等信息的检索。主题检索是普通检索中最常用的途径,检索时输入单词或短语,系统按检索提问在文章标题、关键词和文摘字段中进行匹配检索,也可只在标题中检索。检索词的具体要求和组配方式同快速检索,可灵活运用Web of Science的检索规则。检索中要注意的有:Web of Science没有规范化的主题词,Topic检索属于自由词检索,因此若要追求文献查全,需要考虑同一检索词的不同表达形式并用OR连接,且尽量采用截词符,以减少漏检;用Topic检索的结果如果偏多,可以选“Title only”,使检索词仅限于文献的篇名中,以提高查准率。如果检索课题比较复杂,可以将课题分解,进行多次Topic检索,然后到Advanced Search中对做过的检索式进行逻辑组配。

检索举例:查找有关“帕金森病基因治疗”的英文文献。检索步骤为:从Web of Sci-ence主页进入General Search页面,在TOPIC检索提问框中输入“Parkinson*Disease*AND Gene Therapy”,再在Restrict search by languages and document types中选择English,点击SEARCH。

作者检索按著者或团体著者以及论文中提及的人物检索文献,作者输入的方式是姓用全称,名用首字母,如要检索钟世镇院士(Zhong Shi-Zhen)发表的文章被SCI收录的情况,可输入“ZHONG S*”。多个作者检索时可用AND或OR连接,如“O'BRIAN C*OR OBRIAN C*”。利用通配符检索对于查找国内作者发表的文献特别有用,如要检索姚开泰院士(YAO Kai-Tai)的论文是否被SCI收录,可考虑使用“YAO K*”进行检索以防遗漏。团体作者检索同人名作者,只不过团体名称使用简称,如WHO、NIH。

来源出版物检索时要求使用期刊的全称,此时可结合其他字段进行组配检索,如输入Cancer*OR Journal of Cancer Research可查找发表在《Journal of Cancer Research》或《Cancer》或《Cancer Letters》杂志上的文章。

地址检索按作者所在通信地址进行检索,包括大学学院、机构、公司、国家和城市及邮政编码等。机构名称经常用缩写,例如,university用univ,college用coll,hospital用hosp。利用系统提供的“Abbreviations Help”可获得机构名中常用词汇的缩写。为提高文献的查全,也要注意机构名的不同表达方式,例如,检索University of California-Los Angeles的学者发表的文献,可以在Address检索提问框内输入UCLA OR Univ Calif*Los Angeles。检索时可用SAME连接机构及地点,如“南方医科大学生物化学教研室”,可输入“South Med Univ SAME Dept Biochemistry”。

(3)引文检索(Cited Reference Search) 引文检索是从被引用文献查到引用文献的过程,主要用于查找作者论文的被引用情况。可以被引著者(Cited Author)、被引文献(Cited Works)和被引文献发表年代(Cited Year)作为检索点进行检索。被引著者检索是输入被引作者的姓名来进行检索,可参看被引作者索引(Cited Author Index)。检索时姓前名后,名用缩写,如O'BRIAN C,为方便查全,可使用通配符*,也可使用逻辑运算符,如O'BRIAN C*OR OBRIAN R*。检索结果显示的为简单记录格式,包括论文被引频次、被引作者、被引期刊、年代、卷、起始页码。如为图书则只有被引频次、被引作者、被引期刊和出版年代。如为专利则只有被引频次、被引作者、被引专利号和专利授权国家。点击被引频次隐含链接,可获得所有引用该论文的来源文献。

在选择好了命中记录,如前10条,再点击“Fish search”(完成检索)按钮,系统会以题录格式返回引证文献记录。该检索界面显示出数据库中所有满足检索提问的被引文献。按被引作者和被引文献刊名字顺排列,每页显示10条被引文献记录,可向前或向后翻页查看另一页面的检索记录。为了使检索结果更精确,可限制文献语种和文献类型。也可选择检索结果排序的方式,此时可点击“SET LIMITS AND SORT OPTION”(设定限制与排序选择)按钮进行限制检索。直接点击带下划线的记录,可以看到该被引文献的详细记录(全记录)。那些不带下划线的记录,则表示该被引文献未被Web of Science收录,无法查看它的全记录信息。

也可输入期刊或图书名称进行检索,输入专利号可查专利的被引用情况。因为被检索的期刊或图书书名要求用缩略语,此时可参考被引著作索引(Cited Work Index)或ISI期刊简称一览表(the Thomson ISI list of journal abbreviations)。可与通配符联用,如Chinese J Med*。

还可输入被引论文的出版年代如2003,也可输入某一时期发表论文的时间跨度如2002~2005,这样就可检索该时间段内所有文章的被引用情况。

检索举例:检索中山大学刘祖国教授发表在British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 1999年第83卷上的论文的被引用情况,检索步骤如下:在Web of Science主页上选Cited Reference Search,在Cited Author中输入liu zg,在Cited Work中输入Brit J Ophthal-mol,在Cited Year中输入1999,点击SEARCH。在屏幕返回的这篇被引用文献中,Timed Cited后的阿拉伯数字,表示刘祖国教授发表的这篇论文已经被引用了的次数。

进行引文检索,需要了解和注意以下几点:①被引著者的输入规则与著者检索的输入相同;②被引文献(Cited Work)的检索输入还可以是被引图书书名和被引专利文献的专利号;③在屏幕返回的被引文献中若出现View Record链接,表示该被引文献在Web of Science的来源期刊收录范围内,即能够得到该文献的摘要等详细信息;④Web of Sci-ence普通检索中的Source Title用刊名全称,引文索引中的Cited Work用刊名缩写,如果对刊名的缩写和全称无把握时,可用截词符,如brit*j*ophthalmol*;⑤被引文献次数是动态性的数据,随着时间的推延,其次数有可能会增加。

(4)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 高级检索是使用字段标识符与逻辑运算符的检索方法。在检索表达式中可以使用逻辑运算符、括号、截词符等。在高级检索界面列出了的字段标识符有10余个:TI=Title,AU=Author,GP=Group Author,SO=Source,AD=Address,OG=Organization,SG=Suborganization,SA=Street Address,CI=City,PS=Province/State,CU=Country,ZP=Zip/Postal Code,TS=Topic。如要检索军医大学发表的论文,可以使用以下检索式进行检索:AD=mil AND AD=med AND(AD=univ OR AD=col)AND CU=China。如要检索“第一军医大学”发表的文章被SCI收录的情况,可在该检索式的基础上用AND连接(PS=Guangdong OR CI=Guangzhou OR CI=Canton OR ZP=510515)。

高级检索页面的下方列出了检索历史。对于复杂的课题,可在检索提问框中一次性输入复合检索式,也可以先分步检索,然后通过检索式序号进行逻辑组配。

检索举例:利用Advanced Search检索有关“肝癌的基因芯片”的文献。

检索方法一:分别检索“基因芯片”和“肝癌”的文献,再进行逻辑组配。

#1TS=(microarray*OR gene chip*)

#2TS=(liver*OR hepatocellular)SAME(cancer*OR carcinoma*OR neo-plasm*)

#3TS=hepatoma*

#4#1AND(#2OR#3)

检索方法二:一次性输入检索词和逻辑运算符。

TS=(microarray*OR gene chip*)AND TS=(liver*OR hepatocellular)

SAME(cancer*OR carcinoma*OR neoplasm*)OR(hepatoma*)

本例中,因肝癌有多种表达方式,为避免漏检查,使用了同义词和位置符号SAME(表示检索词出现在同一个句子中的)。

该检索系统对高级检索中检索表达式的书写有一定的要求,只有那些熟练运用逻辑运算符和字段标识符的检索者才能获得满意的检索结果。

(朱卫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