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文化载体的基本观点

文化载体的基本观点

时间:2022-02-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三)文化载体的基本观点在文化研究领域,文化载体这一概念的使用历史并不久远,它是随着自然科学界的术语“载体”一词进入人文社会科学界的研究领域后才开始的。这种观点认为文化载体就是和文化存在着对应性联系的物质性存在,它们是文化得以存在、表现的基础。这种观点认为文化载体就是盛载文化的承载体和文化现象等的客观事物。
文化载体的基本观点_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载体研究

(三)文化载体的基本观点

在文化研究领域,文化载体这一概念的使用历史并不久远,它是随着自然科学界的术语“载体”一词进入人文社会科学界的研究领域后才开始的。

1.载体的基本认识

载体最早是一个自然科学的术语,其基本意义如1979年版《辞海》中的解释:“①为增加催化剂的有效面积,一般使催化剂附着于多孔的物体表面,此种多孔物体称为‘载体’。②在某种催化剂作用中,常借中间物的生成以达到催化的目的。③使溶液中微量元素(或化合物)能在某种化学处理中合理沉淀,常加入少量的同族元素(化合物)使之一起沉淀,此种生成沉淀的加入物称为载体。④在微量放射性同位素的操作过程中,常加入适量稳定同位素以稀释之,此种加入的稳定同位素称为‘载体’。”(29)我们在1978年版《现代汉语词典》和1979年版《辞海》中都没有看到特别明确的“载体”一词的人文社会科学的使用意义,这说明在那一时期这一词汇主要用于自然科学领域,至少没有达到在人文社会科学界广泛使用到应该被工具书收录、认同的地步。后来,随着人文社会科学越来越“自然科学化”的世界潮流,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和专有术语越来越多地被引用到人文社会科学领域,“载体”一词才出现在了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特别是传播学研究、文化学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等领域。

最初学者们是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好恶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使用“载体”一词的,因此并没有达成使用上的共识。工具书是学者们把已经达成的共识编纂出来供大家作为规范来使用的,因此略微考察一下“载体”一词在工具书中的词义变化,我们就可以看到它在实际运用中的语义变迁。2012年版《现代汉语词典》对“载体”一词的解释就在1978年版的基础上有所细化:“①科学技术上指某些能传递能量或运载其他物质的物质。如工业上用来传递热能的介质,为增加催化剂有效表面,使催化剂附着的浮石、硅胶等都是载体。②泛指能够承载其他事物的事物。”(30)其中的第二个解释并没有明确指出是在自然科学领域中使用,就是默认了这一词汇的使用已经突破了自然科学领域。而《辞海》(第六版彩图本)对“载体”一词解释最大的变化就是增加了第五项解释:“指承载知识或信息的物质形体。如:文化载体;语言文字是信息的载体。”(31)这就明确地表明了载体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运用,并且有了相对统一的界定。

梳理这一时期人文社会科学界对“载体”一词的使用和研究,我们认为学者们关注了以下几点:第一,载体的承载功能和载体的本质功能之间的关系。不同的载体,这两个功能之间的关系是不同的。例如,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对文化的承载功能和语言的本质功能——表达,就具有一致性、重叠性。行为也是文化的载体,行为对文化的承载功能和行为的本质功能——达到人的主观目的,二者就没有一致性、重叠性,而是一种弱联系。第二,载体的承载对象对载体的影响。自然科学载体的承载对象仅仅具有物质属性,而人文社会科学载体的承载对象不仅包括具有物质属性的对象,还包括具有意识属性的对象。当承载对象是具有意识属性的对象时,它对载体有什么特殊的要求,对载体的功能有什么影响,等等,就备受学术界关注,受到学术界深入研究。第三,载体的目的性对载体有什么要求和制约。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载体是中介和桥梁,因此对被承载物和受众都会产生影响,而这二者又会影响载体本身。这些问题,实际上是对载体界定的进一步深化,还有待学术界进一步深入探讨。

2.文化载体的基本认识

在文化的研究领域中使用“文化载体”一词的学者较多,但是对这一词汇却没有一个公认的界定,大家都是在对这一概念自我理解的基础上来使用这一词汇的。从学术界对这一词汇的使用情况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种:

第一种,文化载体就是文化的承载体。这种观点认为文化载体就是和文化存在着对应性联系的物质性存在,它们是文化得以存在、表现的基础。持这种观点的学者是从狭义文化的视角来界定文化并理解文化载体的。首先,他们认为既然文化是观念形态,“观念形态即精神。而精神是不能单独存在的,作为精神的文化要生存和发展,必须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性载体,使观念形态的文化获得外部的表现”(32),“狭义的文化是不可能孤立存在的,它必然寓于多种多样的载体之中,成为广义的文化,这才是看得见、听得到、摸得着的文化现实”(33)。其次,他们认为文化载体和文化之间存在着对应关系,文化载体是人们认识文化的中介和桥梁。金开诚先生就指出:“在文化现实中,可以说每一种观念形态都有其相应的载体。”(34)孙显元先生认为:“这些载体,也就成为文化的存在方式,或存在形态,文化都是寄生于这些载体之中的,并借助于这些载体,被人们所感受、所理会、所体悟,把握它的具体内容。”(35)认为文化载体就是文化的承载体的学者是在比较严谨的学术思路上使用文化载体的,但是这种观点并不是人们日常使用文化载体的主流观点。

第二种,文化载体就是文化的盛载体。这种观点认为文化载体就是盛载文化的承载体和文化现象等的客观事物。持这种观点的学者一般从广义的视角认可文化,强调这一客观事物具有能够装载、盛载文化的承载体和文化现象等的客观功能。这里的文化载体借用了载体的最基本意义——运载,只是并不强调是静态还是动态的运载(静态的运载就是装载)。这种用法也是人们对文化载体最常见的用法之一。例如,学者喇明英就说:“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纪念馆等文化场馆是非常重要的民族文化载体,也是非常重要的民族文化教育基地,在民族文化的保护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36)在这里我们看到这些文化场馆是作为盛载体,而不是承载体出现的。虽然这种用法没有突出文化载体区别于其他存在的独特性,但是在这个意义上使用文化载体也是文化载体最普遍的用法之一。

第三种,文化载体就是文化传播的媒介。持这种观点的学者并没有特别强调界定文化载体的内涵,在实际使用中,他们把文化载体当作文化的传播运输工具来对待,或者是重点强调文化载体的传播功能。例如,赵建国认为电视是第二大文化载体,他的理由是电视具有全息性、即时性、大众性,因此“它出现不久就成为与作为第一大文化载体的书刊相抗衡的文化载体”(37)。蒋英州、叶娟丽在《国家软实力研究述评》中指出的“美国政治文化理念在这些经市场流通的政治文化载体的运载下向全球蔓延,形成了一种强大的软实力攻势”(38)也是这种用法。把文化载体当作文化传播的媒介体现了文化载体和自然科学载体意义的一致性。但是由于在这种情况下“载体”一词和“媒介”一词在意义上有部分重合,因此这种用法并不多见,只是在部分学者的文章中出现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