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心理的概念

心理的概念

时间:2022-02-2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心理是心理学和心理咨询学最基本的概念。对心理的不同认识,使人们在研究心理现象和处理心理问题时表现出不同的态度和方法,形成不同的理论,产生不同的结果。把握心理的概念,最重要的,一是要说明心理与人体的关系,二是要说明心理内容的来源。因此,了解心理概念的发展历史和心理概念中的丰富内容,对于我们深入地认识心理健康与心理问题是非常重要的。他还认为,心脏是灵魂的器官。
心理的概念_心理咨询的原理与方法

第一节 心理的概念

心理(mind)指个体一切精神活动的总和,与物质相对,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情感、意志、能力、气质、性格等心理现象,以及从潜意识到意识的具有不同程度觉知的各种心理现象。(1)

心理是心理学和心理咨询学最基本的概念。古往今来,人们对心理有多种多样的理解。对心理的不同认识,使人们在研究心理现象和处理心理问题时表现出不同的态度和方法,形成不同的理论,产生不同的结果。把握心理的概念,最重要的,一是要说明心理与人体的关系,二是要说明心理内容的来源。对这两个问题,前人做了许多探索,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思想,他们的探索,促进了后人科学地认识心理的概念。因此,了解心理概念的发展历史和心理概念中的丰富内容,对于我们深入地认识心理健康与心理问题是非常重要的。

一、古代对心理的认识

(一)中国古代对心理的认识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国人很早就关注到了心理活动和心理现象,在古代,人们往往用“心”来表示心理活动和心理现象。如《左传》中说:“清浊、大小、短长、疾徐、哀乐、刚柔、迟速、高下、出入、周疏,以相济也,君子听之,以平其心,心平德和。”意思是说人调整好生活节奏,平和处世,有益心理健康;心理健康了,才会有良好的心态和品德。战国时期的荀子(公元前313—前238)说:“心有征知。征知,则缘耳而知声可也,缘目则知形可也。然而征知必将天官当簿其类然后可也。五官簿之而不知,心征知而无说,则人莫不谓之不知。”(2)意思是说,心具有认识能力,借助耳、眼等感官可感知事物,感知是思维与感官统一的活动。荀子还说:“形具而神生”,(3)最早指出了心理不能脱离人体而存在。

img3

赵国人,名况,时人尊而号为“卿”,战国时思想家、教育家。批判和总结了先秦诸子的学术思想,发展了古代唯物主义。著作有《荀子》。今苍山兰陵镇东南有荀子墓。

图1-1 荀子(公元前313—前238)

有必要说明的是,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心”与“理”具有不同的意思,“心”一般指精神、意识,“理”一般指道理、规律。“心”和“理”很少联起来使用,偶尔联用,也是“心之理”之意。如《后汉书・左雄传》中说:“凡人之心理不相远,其所不安,古今一也”,其意是说人的心理活动是有规律的。我国古人所说的“心理”,与现在我们所说“心理”的意思是完全不同的。

关于人的心理活动的器官,我国古人最早认为是心脏。第一位提出心是思维活动的器官的是孟子(约公元前372—前289),他说:“心之官则思。”(4)后来人们习惯用“心”来指代心理,皆渊源于此。以心作为心理活动器官的观念,在我国流传了很长的时期,直到明代著名医学家李时珍(1518—1593)在《本草纲目》中明确提出“脑为元神之府”,才第一次明确地有了脑是思维活动器官的说法。明代的方以智(1611—1671)也提出了类似的说法:“我之灵台,包括县寓、记忆古今,安置此者,果在何处?质而稽之,有生之后,资脑髓以藏受也。”(5)清代的王清任(1767—1830)则进一步指出:“灵机记性不在心在脑”(6),肯定了心理是脑的机能,这个观点在当时世界上也是先进的。

img4

字东璧,号濒湖,湖北蕲州(今湖北省蕲春县)人。曾参考历代有关医药及其学术书籍800余种,结合自身经验和调查研究,历时27年编成《本草纲目》一书,是我国明以前药物学的总结性巨著。

图1-2 李时珍(1518—1593)

关于人的心理内容的来源问题,孔子(公元前551—前479)认为既有先天的,也有后天的,他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知者,又其次也。”(7)明末的王夫之(1619—1692)认为,人的心理不能凭空产生,心理来自感觉,来自人对外部世界的认识活动,他说:“内心合外物以启觉,心乃生焉,而于未有者知其有也;故人与所未闻者不能生其心。”(8)王夫之的这个思想,与现代心理学的心理是人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心理是在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中发生发展的观点十分相近,可以说,这个思想是我国古代在人的心理内容来源问题上的最高认识水平。

img5

字而农,号畺斋。湖南衡阳人,明清之际思想家。晚年居衡阳之石船山,学者称船山先生。其对天文、历法、数学、地理均有研究,尤精于经学、史学、文学。所著后人编为《船山遗书》,其中《周易外传》、《尚书引义》、《读四书大全说》、《张子正蒙注》、《思问录内外篇》等在中国思想史上尤具重要意义。

图1-3 王夫之(1619—1692)

(二)西方古代对心理的认识

西方文化源于古希腊。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前322)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和科学家,他撰写了欧洲第一部心理学著作《论灵魂》,他认为灵魂是有生命物质吸收外部客体的特有方式,是观念形式的物质运动,是身体的一种特殊形式和活动能力。他还认为,心脏是灵魂的器官。(9)古希腊名医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公元前460—前370)从医疗实践中得出的观点是,脑是心理的器官,他指出,由于脑,我们才能思维、理解、看见、听见、知道丑和美、适意不适意;由于脑,我们才能变成疯狂、害怕、恐怖。(10)

img6

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他首次将哲学和其他科学区别开来,开创了逻辑学、伦理学、政治学和生物学等学科的独立研究。他的学术思想对西方文化、科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图1-4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前322)

17世纪法国著名的思想家和科学家笛卡儿(René Descartes,1596—1650)第一次提出了反射(reflex)和反射弧(reflex arc)的观念。笛卡儿根据力学原理和解剖实验,受血液循环和机械原理的启发,提出了动物是机器的观点和刺激反应的假设。他认为感官一端有细线,细线的另一端与脑内某些孔道的开口相连。当外物刺激感官时,便拉动这些细线,拉开孔道口的活塞,让精气从脑流到肌肉,于是肌肉发生动作,这种动作像水和光的反射波动一样。他还推测,动物和人的神经与肌肉的反应,都是由感觉器官的刺激引起的,有内导和外导的特殊机制。(11)

17世纪英国哲学家洛克(John Locke,1632—1704)在关于心理内容的来源问题上提出了著名的“白板说”。洛克认为,初生婴儿的心灵好比一块白板,上面没有任何印迹、任何观念。人的一切观念、知识,都是后天由于经验的作用在心灵上刻下的印迹,经验是人的心理和一切知识的来源。洛克的思想,对后来的哲学和心理学影响很大。

img7

英国哲学家、经验主义的开创者,第一个全面阐述宪政民主思想的人。洛克在《人类理性论》中说:“我们假定心灵好比是没念的白纸,——但是它是怎样被赋予?印刻在它上面的人的无限复杂的到底是怎样来的?它具有的一切推理是从哪来的?对此我用一句话来回答:来自经验。我们的一切知识都建立于经验之上;从经验最后得到了知识。”

图1-5 洛克(John Locke,1632—1704)

img8

科学心理学之父。其著作涉及心理学、生理学、物理学、哲学、逻辑学、伦理学、语言学、文化人类学等诸多领域。主要心理学著作有《对感官知觉理论的贡献》、《关于人类和动物灵魂的演讲录》、《生理心理学原理》、《心理学大纲》、《心理学导论》和《民间心理学》。

图1-6 冯特(Wilhelm Wundt,1832—1920)

西方心理学史上最重要的人物是19世纪德国心理学家冯特(Wilhelm Wundt,1832—1920),他于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正式的心理学实验室,用实验方法建立了新的实验心理学体系,使心理学从旧哲学中独立出来,有了自己独特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使心理学成为科学的一个新领域。一般认为,这是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性事件。

在冯特看来,心理学是一门经验科学,所以心理学的方法必定是观察经验。他认为,经验包括经验的主体(人)和经验的客体(对象)两个因素。从经验的主体来看,感觉、感情、意志等心理过程是主体直接经验到的,是直接经验,这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从经验客体来看,人对于外部世界的经验是通过间接推论认识的,是间接经验,它是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因此,冯特把心理学称为“直接经验之学”。他的这个论断,否定了旧的哲学和心理学把灵魂作为研究对象,使心理学从哲学中独立出来。(12)但是,冯特用直接经验说明心理、代替心理,说明他对心理的认识还是不清楚的,这使他认为人的心理过程和生理过程是相互平行的。直到冯特时代,西方心理学对心理的认识还是模糊的。

二、现代对心理的认识

这里所说的现代对心理的认识,是指20世纪以来心理学家们对心理的认识。在20世纪的科学发展、文化气氛和时代精神的影响下,一些心理学家先后提出了自己对心理的认识,他们的观点对现代心理学理论、心理咨询的理论和方法影响很大。了解不同流派对于心理的不同观点,有助于我们更加准确和深入地理解心理的实质。下面我们介绍几个影响较大的学说。

(一)反射学说

1.经典条件反射

反射的概念,最早是17世纪法国著名的思想家和科学家笛卡儿提出来的,他认为动物和人的一切不随意活动都是自动实现的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如手碰到火会立刻缩回,这种反应就叫“反射”。

19世纪,俄国生理学家谢切诺夫(И.М.Сеченов,1829—1905)研究和发现了中枢抑制现象,提出新的反射学说,把反射活动推广到大脑的活动。他于1863年发表《脑的反射》一书,认为一切有意识的和无意识的活动就其发生机制来说都是反射。反射是所有复杂的心理现象的基础,是神经活动的生理过程。大脑反射包含着心理的成分,反射的中间环节具有思维、思想的本质。他的关于大脑反射的理论成为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创立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的基础。

俄国著名生理学家巴甫洛夫(Иван Петрович Павлав,1849—1936)用条件反射的方法对动物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提出了关于反射系统的理论,对心理和行为的研究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img9

俄国生理学家。他在学生时代就开始从事心血管神经调节的研究,提出了心脏营养神经的概念。1891年开始研究消化生理,并创造了一系列研究消化生理的慢性实验方法,揭示了消化系统活动的一些基本规律,为此他获得190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20世纪初,他的研究重点转到高级神经活动方面,建立了条件反射学说,其代表作是《大脑两半球活动讲义》和《动物高级神经活动客观性研究实验20年》。1907年他当选为俄国科学院院士,后又被英、美、法、德等22个国家的科学院选为院士。

图1-7 巴甫洛夫(Иван Петрович Павлав,1849—1936)

巴甫洛夫认为,反射(reflex)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发生的规律性反应。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方式就是反射。

实现反射的全部神经结构叫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组成。比如,刺激(火烫)作用于感受器官(手部皮肤)引起神经兴奋,兴奋沿着传入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手部感觉区,大脑感觉区对这个神经兴奋接收、分析后,同大脑运动区发生机能联系并发出相应指令,通过传出神经到达效应器官,引起效应器官的动作(缩手)。这就是一个简单的反射过程。

反射分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两种。

无条件反射(unconditioned reflex)又叫非条件反射,是遗传的、与生俱来的、无须学习的反射。如眼角膜受到机械刺激就会眨眼,异物进入呼吸道后引起咳嗽,食物进入口腔引起唾液分泌,等等。通常说的本能行为都是无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conditioned reflex)是个体在后天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反射。如吃过酸梅的人,看到梅子就会分泌唾液;挨过木棒打的狗,见到人举起木棒就逃跑,等等。条件反射实验如图1-8所示。

条件反射是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形成的。强化(即无关刺激与无条件刺激的多次结合使用)是形成条件反射的必要条件。

人和动物形成条件反射,主要是大脑皮层的机能。形成条件反射的过程就是在大脑皮层上形成暂时的神经联系的过程。暂时神经联系的形成既是生理现象也是心理现象。

巴甫洛夫把客观环境中所有刺激物分为两种不同性质的信号刺激物,认为存在着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两种信号系统。

img10

图1-8 条件反射实验

这是心理学中最著名的实验之一。巴甫诺夫在实验中先摇铃再给狗食物,狗得到食物会分泌唾液。如此反复进行。在开始几次时,狗听到铃声会产生一点唾液;但是经过许多次重复以后,仅仅听到声音1到2秒后,狗就开始分泌唾液。经过30次重复后,单是铃声就可以使狗产生很多唾液。在这里,食物是无条件刺激,分泌唾液是无条件反应,铃声是条件刺激。在巴甫诺夫实验中,食物和铃声之间联系的重复,最终导致狗将食物与铃声联系起来,并在听到铃声时分泌唾液,这种由铃声引起的唾液分泌的反应叫做条件反射。

第一信号系统是指对具体的刺激物产生反应的大脑皮层机能系统。由具体的刺激物(第一信号)形成的条件反射叫第一信号系统的活动。

第二信号系统是指对抽象的语言、文字符号产生反应的大脑皮层机能系统。由抽象的刺激物(第二信号)形成的条件反射叫第二信号系统的活动。

第一信号系统是人和动物都具有的,第二信号系统是人所独有的。人的两个信号系统是协同活动的。第二信号系统以第一信号系统为基础,第一信号系统又受第二信号系统的支配。通过两个信号系统密切联系的协同活动,才得以实现人的各种复杂的心理活动。

巴甫洛夫还提出了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和基本规律的理论。

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是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兴奋过程同机体某些活动的发动或加强相联系。抑制过程则同机体某些活动的减弱或停止相联系。全部反射活动都是兴奋和抑制两种神经过程规律性运动的结果。条件反射的建立是高级神经活动兴奋的过程。有时随着环境条件的变化,条件反射会减弱甚至消退,这就是高级神经活动抑制的过程。条件反射的抑制过程并不是一个消极现象,它和兴奋过程一样,是大脑中枢功能的一个方面,对机体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一个是神经系统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的扩散与集中,另一个是神经系统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的相互诱导。

神经系统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的扩散与集中,是指大脑皮层上产生的兴奋或抑制过程都不是停滞不动的,而是从原发部位向四周传播,随后又集中回到原发部位。前者称为神经过程的扩散,后者称为神经过程的集中。

神经系统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的相互诱导,指的是大脑皮层上发生的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由于某种刺激使大脑皮层局部区域兴奋时,可以使它的周围或另一部分产生或加强抑制。由兴奋导致抑制的产生或加强的过程叫负诱导。反之,由抑制导致兴奋的产生或加强的过程叫正诱导。

由于神经过程的规律性运动,大脑皮层上同时出现的两个兴奋中心之间才会形成暂时神经联系,条件反射才得以形成。心理就是在大脑皮层形成暂时神经联系、形成条件反射的过程中产生的。所以,人的一切心理活动按其产生方式来说,都是脑的反射活动。

条件反射学说是巴甫洛夫通过对动物和人的实验研究在20世纪初提出来的,它对于解释心理现象的神经机制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后来的一些学者根据新的研究成果进一步修正和发展了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学说。例如,有人指出反射弧除了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个部分外,还存在着效应器反应动作引起的神经冲动并传向神经中枢,这个过程称为反馈。由于反馈的作用,机体的活动才更精确。因此,反射的结构不仅是弧状的,准确地说,应该是环状的。再如,有学者指出,条件反射的建立总是表现为现有中枢之间关系的重组和新中枢之间关系的建立。

2.操作性条件反射

在经典条件反射理论中,一个已知的刺激在强化条件下,总会引起一个相应的反应。但是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Burrhus Frederic Skinner,1904—1990)指出,动物和人的行为不全是如此,因为一个事件的产生,可能观察不到任何先前事件。

img11

美国心理学家。1990年8月10日美国心理学会授予他“心理学毕生贡献奖”。主要著作有:《有机体的行为:一种实验的分析》、《科学与人类行为》、《言语行为》、《学习的科学和教学的艺术》、《教学机器》。他还用操作行为主义理论阐述社会生活问题,出版了小说《沃尔登第二》、《自由与人类的控制》、《超越自由与尊严》,这些作品曾在美国社会中引起巨大反响和激烈争论。

图1-9 斯金纳(Burrhus Frederic Skinner,1904—1990)

斯金纳把行为分为两种:一种是应答性行为(respondent behavior),即某种特定的刺激引起的行为,比如柠檬汁引起唾液分泌。在应答性行为中,有机体被动地对环境做出反应。他认为,巴甫洛夫主要是研究这种行为。另一种是操作性行为(operant behavior),即个体操作其环境的行为,比如人们散步。在操作性行为中,有机体主动地作用于环境。操作性行为是动物和人类最多的行为,应当是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

操作性条件反射(或操作性条件作用,或工具性条件反射(operant conditioning),是指通过动物或人自己的某种活动、某种操作才能得到强化而形成的条件反射。斯金纳的实验见图1-10所示。

img12

图1-10 斯金纳箱

这是1938年斯金纳设计制作的实验装置。箱子的构造尽可能地排除了一切外部刺激,而动物(白鼠、鸽子等)则可以在箱内自由进行探索。箱内有一根突出的杠杆(c)。杠杆的上方有电灯(a),食盒(b)下方有一食盘。箱外有一电动鼓转动计时并记录杠杆被压动的次数。当箱内的动物偶然压动(如啄、碰等)杠杆时,就会有一粒食丸从食盒掉入食盘,以强化动物的这种行为。多次强化后,白鼠会自动按压杠杆,鸽子会用嘴啄击杠杆以得到食物。

斯金纳使用自己创制的斯金纳箱(Skinner box)研究动物的行为,提出了操作性条件反射的理论。斯金纳认为,塑造动物行为的过程就是动物学习的过程,他把学习公式概括为:“如果一个操作发生后,接着给予一个强化刺激,那么其强度就会增加。”这里所说的强度的增加,并不是某一特定的反应,而是使这些反应发生的一般倾向。他认为使条件作用速率增加的关键变量是强化,练习不会使反应速率上升,只是为进一步强化的发生提供机会而已。斯金纳还对不同的强化方式的效果进行了研究,指出不同的间歇、不同的比例以及不同的时间安排对行为的形成都有很大的影响。斯金纳指出,如果一个条件强化物和许多初级强化物发生联系,那么这个条件强化物就被泛化了,如金钱就是最好的泛化强化物。斯金纳认为,消退是由无强化引起的,而遗忘则是随时间消逝而逐渐衰退的。

操作性条件反射和经典条件反射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同样依赖于强化。但是操作性条件反射又有其特点:一是无条件刺激不明确,是什么因素促使白鼠或鸽子碰动杠杆?这不像经典条件反射是由于食物引起狗的唾液分泌那样明确。二是在形成条件反射过程中,动物是自由活动的,通过自身主动操作来达到目的;而在经典条件反射中,动物往往是被动接受刺激的。三是在操作条件反射中,无条件反应不是由强化刺激引起的,相反,无条件反应引发了强化刺激。动物先碰动杠杆,之后才得到食物。而在经典条件反射中,是食物引起狗分泌唾液。(13)四是在经典条件反射中没有塑造什么新的行为,而在操作性条件反射中则塑造出一种新的行为,斯金纳认为这才是操作性条件反射最重要之处。

操作性条件反射对于理解复杂的心理现象有重要的意义。在操作性条件反射中,机体学会了新的动作,体现出一个学习的过程。斯金纳认为,动物和人的大多数行为都是操作行为。因此,他只进行外显行为的研究,不去探究行为的内部神经活动。他是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的重要代表人物。

斯金纳依据他的行为主义理论和对操作性条件反射和强化作用的研究,发明了“教学机器”并设计了“程序教学”方案,对美国教育产生过深刻影响,在美国和世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他依据行为控制的规律,创造出一套行为矫正方法,广泛应用于各种社会机构,特别是在心理矫治方面卓有成效。

在西方近代科学家中,从伽利略(Galileo Galilei,1564—1642)、牛顿(Isaac New ton,1643—1727),经过英国的经验主义到冯特、华生(John B. Watson,1878—1958),有一种机械主义的、分析的、决定论的研究传统,到斯金纳这里达到了顶峰。斯金纳说:“如果我们要把科学的方法用于人类事务的领域,那么我们必须假定,行为是有规律的,并且是被决定的……一个人的所作所为,是由一些可以详细列举出来的条件发生作用的结果。一旦发现了这些条件,我们就能够预测和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他的活动。”(14)斯金纳的这种观点,肯定了心理和行为是有规律的,有其积极的意义。但是,他忽视人的主体性、能动性、情感和个性的作用,使他的理论及其应用不可避免地带有很大的局限性。

(二)发生认识论

发生认识论是瑞士著名心理学家让・皮亚杰(Jean Piaget,1896—1980)创立的心理学理论,对现代教育学、哲学有着巨大的影响。

img13

瑞士学者,发生认识论的创始人。1924年起任日内瓦大学教授,曾任瑞士心理学会主席、法语国家心理科学联合会主年任第14届国际心理科学联合会主席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领导下的国际教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皮亚杰是哈佛大学、巴黎大学、布鲁塞尔大学、剑桥大学、耶鲁大学等20多所大学的名誉博士和名誉教授。

图1-11 让・皮亚杰(Jean Piaget,1896—1980)

皮亚杰认为,人的心理(智力)的本质是适应(adaptation)。“可以把适应定义为有机体对于环境的作用与环境对于有机体作用之间的平衡。”(15)所谓有机体对于环境的作用,皮亚杰把它解释为“同化(assimilation)”,即在生理上就是有机体吸收外部物质并使之变化成与有机体本身的物质相适合的东西,在心理上就是主体(16)把客体结合到主体已有的行为模式或认识结构中去。所谓环境对于有机体的作用,皮亚杰把它解释为“顺应(accommodation)”,即在生理上就是有机体改变内部结构以适应环境,在心理上就是主体改变先前的行为模式和认识结构或建立新的认识结构以适应现实。心理是人适应环境的一种能力,它是生物最高形式的适应机能。它有遗传的因素,但不是先天决定的,它是人在同外部世界打交道的过程中(比如学习、工作、交往等等)发生和发展起来的。心理是一个开放的、发展的系统,它是生物体同周围的物质世界在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特性,是人的高度发展的适应形式,是主体同外界相互作用所必不可少的工具。

行为模式和认识结构又称作图式(scheme),“图式是指动作的结构或组织,这些动作在同样或类似的环境中由于重复而引起迁移或概括”,(17)就是主体对于某类活动的相对稳定的动作或反应,是主体组织和加工信息的基本方式。

发生认识论认为,人的心理在最初只有一些本能的图式,由于人的活动,引起同化和顺应的相互作用的过程,同化把经验纳入主体已有的图式之中,丰富和加强主体的动作,引起图式量的变化,使图式的数量和内容丰富起来;顺应则是在主体的图式不能同化客体时,主体建立新图式或调整原有图式,引起图式质的变化,使主体的认识结构适应环境。这样,通过同化和顺应这两种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主体的图式(认识结构)就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地发生和发展起来了,主体就越来越适应环境了。这就是人的心理发生和发展的基本过程。

img14

图1-12 学习:同化和顺应的过程

学习就是一个同化和顺应的过程。儿童在学校、家庭和社会里学习知识,将接收到的新的信息组织到他的经验之中,丰富自己的经验,增加自己的知识,这就是同化的过程。通过学习,儿童早先的知识结构在学习的作用下有了发展,掌握的知识更多了,纠正了过去的一些幼稚的观念,对世界有了新的更深入的认识,这就是顺应的过程。儿童的智力就是在同化和顺应的相互作用之中不断发展的。

在皮亚杰的理论中,特别强调心理(认识)既不起源于主体,也不起源于客体,而是发生发展于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中。与反射学说只注重刺激与反应的关系相比,发生认识论更加重视主体在心理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这在对心理本质的认识上是一个巨大的进步。这与巴甫洛夫和斯金纳以动物为研究对象,而皮亚杰以儿童为研究对象是有很大关系的。

(三)信息加工心理学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随着计算机科学的发展,一些心理学家和计算机科学家借鉴计算机的信息处理理论来研究和说明人的心理过程和机制。美国科学家西蒙(Herbert A.Simon)等人用计算机信息加工模拟人的心理过程,创建了信息加工心理学(information process psychology)。信息加工心理学又经常被称作认知心理学(cognitive psychology),(18)通常所说的认知心理学一般就是指信息加工心理学。

信息(information)是一个被广泛使用的概念,一般指消息、指令、情报、密码、数据、知识等,即对信息接收者来说预先不知道的通信内容,有时泛指一切有意义的信号,如声音、颜色、气味、景物、语言、文字、图像等。1948年,信息论创始人美国科学家申农(C.E.Shannon,1916—2001)在《通信的数学理论》一文中,最早从理论上研究了信息和通讯的基本问题。他把信息定义为“信息是两次不确定性的差异,用以消除随机不确定性的东西”,即把信息看作是人获得新知识后,改变原有的知识状态,从而减少或消除了原先的不确定性的知识。概括地说,信息是关于事物运动状态和规律的消息,是事物存在和变化的情况,是客观世界中各种事物的状态和特征的反映,它可以脱离具体的事物被接收、传输、储存、处理和变换。客观事物的状态和特征的不断变化使信息不断产生。

img15

美国著名学者,他为自己起了一个中国名字司马贺。他1958年获得了美国心理学会的杰出贡献奖,1975年获得了世界计算机科学的最高奖图灵奖,1978年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西蒙一向致力于中美友好和促进中美学术交流,他曾任美中学术交流委员会主席、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名誉研究员、天津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管理学院名誉教授。

图1-13 西蒙(Herbert A.Simon,1916—2004)

西蒙认为:“心理活动的不同水平的关系可以和计算机相比。心理活动的最高级层次是思维策略,下面一级是初级信息加工过程,最下面是生理过程,即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元和大脑的活动。计算机的最上层是计算机程序,下面两层是计算机语言和计算机硬件。”(19)人类认识活动和计算机的比较见表1-1所示。

表1-1 人类认知活动和计算机的比较(西蒙,1986)

img16

纽厄尔(Newell)和西蒙于1972年提出了信息加工的一般原理,他们认为,包括人和计算机在内,信息加工系统都是由感受器(receptor)、效应器(effector)、记忆(memory)和处理器(processor)组成的。目前我们在许多著作中看到的各种信息加工模型基本上都是基于上述原理提出来的,其一般结构见图1-14所示。

img17

图1-14 信息加工系统的一般结构(纽厄尔和西蒙,1972)

把这些观点应用于心理学研究和心理学理论,自然会得出一些重要的心理学结论:第一,心理学应当研究行为的内部机制,即研究意识或内部心理活动。第二,心理过程可以理解为信息的获得、储存、加工和使用的过程,即经历一系列连续阶段的信息加工过程。第三,可以建立描述心理过程的计算机模型(计算机程序)。(20)

(四)辩证唯物主义

从辩证唯物主义心理学的立场来看,人的一切心理活动,都是在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发生和发展起来的人脑的信息加工活动。心理的形式是主观的,内容是客观的。心理是人脑的机能,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是在实践活动中发生发展的。

1.心理是人脑的机能

现代生理学和脑科学的研究表明,人脑是主要从事信息加工机能的世界上最复杂的组织,人的心理现象就是人脑在进行信息加工活动时的表现。

从结构来看,人脑是由亿万神经元组成的复杂系统。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它是动物体内的一种专司接收信息、传递信息和处理信息功能的特殊细胞。生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大脑约由140亿个神经元组合而成。

显微镜下看到的神经元,可以明显地分为三个部分(图1-15):树突,接受神经冲动的部分;轴突,传出神经冲动的部分,也是一个神经元与另一个神经元相接触的部位;细胞体,神经元的代谢、营养中心。

img18

图1-15 运动神经元模式图

每个神经元轴突末梢分为许多小枝,小枝末端形成杯状或球状的小体,叫突触小体,里面有许多的球状小泡。突触小泡内含有化学递质。当一个神经元受到刺激时,突触小体里的突触小泡便释放化学递质,通过突触间隙向别的神经元传递信息,使别的神经元发生兴奋或抑制,形成神经联系。

从机能上看,神经元可以分为感觉神经元(传入神经元)、运动神经元(传出神经元)和中间神经元几种。感觉神经元的树突末梢伸入某些机体组织中形成感受器官,感受器的主要功能是接受内外环境的各种刺激,并将其转变为神经冲动。运动神经元的树突末梢伸入某些机体组织内,形成效应器官,实现有机体对内外刺激的应答性反应。中间神经元是有机体中最多的一类神经元,它可以在机体的感觉和运动中起到信息联络作用,由亿万个中间神经元组成的复杂的神经网络(图1-16),可以进行分析、综合等信息加工。人的心理活动,从生理机制上说,就是借助于这几类神经元的活动实现的。

img19

图1-16 神经网络(图中亮点为神经元细胞体)

由神经元经过复杂连接组成的接收、传递和加工信息的系统构成神经系统。人的神经系统由周围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两部分组成。

周围神经系统是由脑神经、脊神经和植物性神经构成的。周围神经系统实现这种中枢神经系统同感觉器官和效应器官的联系。中枢神经系统是由位于脊椎管内的脊髓和位于颅腔内的脑构成的。中枢神经系统的部位不同,其结构、机能也不同。一般说来,部位越高,结构越复杂,机能也就多样化。

脑是神经系统中最重要的部分。人脑的重量约占中枢神经系统总量的98%。人脑的平均质量约为1400克,不仅远远超过绝大多数动物的脑重,而且人的脑重与体重之比在动物界也是最高的。高度发达的人脑为人类高度发达的智力提供了生物学基础。

人脑分为小脑、脑干、间脑、大脑几部分(图1-17)。脑干包括延髓、脑桥和中脑。间脑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丘脑和下丘脑。大脑由两个半球组成,每侧半球表面覆盖一层灰色皮质,称为大脑皮质或皮层,大脑皮层的面积大约有2200平方厘米。大脑两半球之间由神经纤维组成的胼胝体相联。大脑皮层从外部看,分布着许多沟回,这些沟回在人脑中的位置是恒定的。这些沟回将大脑半球分为额叶、顶叶、枕叶、颞叶。岛叶深藏在大脑外侧裂里。

大脑皮层约有100亿个以上的神经细胞,分为6层不同的神经组织。根据皮层神经细胞的结构和机能特点,可以把大脑分成若干个机能区域。早在19世纪临床生理实验就发现,生活中某种刺激对于机体的意义越大,越是需要对这些刺激进行精细的分析,接受这种刺激的感受器官在大脑皮层的机能投射区就越大。比如,手在大脑皮层的代表区的面积,远远超过躯干所占的面积。

img20

图1-17 人脑正中矢状切面

现代科学研究证明,尽管神经元的性质非常简单,但是由亿万个神经元组成的神经网络却有巨大的信息处理能力,具有多样的性质和复杂的行为。人脑的巨大智力潜能,并不是单个神经元有什么特别的性质,而是亿万个神经元组成的具有复杂结构的巨型神经网络所决定的。所以说,心理是人脑的机能。

2.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心理作为人脑的机能,不是人脑自行活动的结果。心理是在人脑与客观现实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发生和发展起来的,心理从内容上来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反映是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和心理学的一个基本范畴。反映是在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实践活动中,主体把客体的信息转化为主体的意识,形成观念和新思想的过程。(21)

反映揭示了心理活动内容的来源和实质。虽然人脑具有产生和进行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但是如果没有人的实践活动为人脑提供信息加工的材料、提供心理活动的内容,人脑是不能无中生有和自发地产生心理活动的。人脑要进行心理活动和信息加工,必须首先有信息的输入。因此,要产生和进行心理活动,除了要有心理活动的主体即具有健全大脑的人之外,还必须有心理活动的客体即为心理活动提供信息材料的客观对象,以及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实践活动。实践活动使主体与客体发生关系,使主体接收到客体的信息,从而在脑中产生心理活动。

人的反映具有这样一些特点:

一是自觉性。高等动物虽然也有简单的心理活动,能够有复杂的行为,但是动物对自己的心理活动是察觉不到的,不能把自己同周围的事物区别开来,确定自己同周围环境的关系。因此,动物的心理是不自觉的。人的心理与动物的心理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人具有自我意识,能够意识到“我”与周围环境和其他事物的关系,能够以主体的态度,把周围的事物当作客体来认识和进行实践活动。大量的动物实验研究表明,动物的心理水平最高的也只相当于低龄幼儿的水平,除人类以外,所有的动物都是以自己的身体为活动中心的,都没有自我意识。

二是抽象性。除人以外,所有的动物都没有语言,因而不能抽象地反映事物。动物的心理只能反映当前的、直接的具体事物,没有意识和思想。人由于有语言,不但能够对当前的、直接的事物进行反映,而且还能够对过去、未来以及不存在的事物进行反映。任何语言的词汇都是对客观事物的抽象和概括,人在运用语言进行心理活动时,都是以抽象的方式反映着客观事物。由于人能够脱离具体事物进行概括的、抽象的心理活动,因而人不但能够认识事物的现象,而且能够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认识事物运动发展的规律。

三是能动性。人的反映不是被动的和机械的,人的心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现象,而且能反映事物的关系、本质和事物运动发展的规律,所以人不仅能够适应环境,而且能够按照自己的目的去改造环境,还能根据自己的需要去发明和创造现实世界以前不存在的事物。

四是社会性。人是在人类社会中生存和发展的。人的心理不仅是自然的产物,也是社会的产物。任何人一旦离开人类社会,失去与他人交往的机会,就不可能有人的心理。而且生活在不同的社会文化、社会制度和风俗习惯中的人,会形成不同的心理。人的心理的发生和发展,依赖于人类社会。

所以,人的心理活动无论多么复杂,从内容上来说,都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都是在人脑中形成的对客观现实的主观映象。

3.心理是在实践活动中发生发展的

实践是心理的基础。人脑要反映客观世界,首先必须使人与客观事物发生关系,作用于客观事物,同时客观事物也反作用于人。实践就是主体(人)与客体(人的作用对象)之间的相互作用。人的一切心理活动,都要以实践为基础,都是在实践活动中进行的。实践活动使主体与客体形成相互作用的关系,才能使客体把自己的信息呈现给主体,主体才能够接收到客体的信息,在脑中进行信息加工,产生心理活动。

实践是心理的来源。现代心理学和认识论的研究成果已经证实,人的心理既不是大脑中自生的,也不是来自客观外界,而是来自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实践中。这是由于,人不是客观现实的被动反映者,而是主动的活动者。人在与客观世界的相互作用中,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对客观世界的反映,人的反映发生发展于人的实践活动中。

实践是心理发展的动力。人的心理发展依赖于实践的需要。世界上客观事物种类万千,但并不是任何事物都能够成为人的反映对象。人的反映是围绕人的实践活动的需要进行的,人的需要和实践是不断发展的,由此推动人的反映也不断发展。

实践是检验反映正确性的手段和标准。由于人的生理结构和实践范围的制约,人在反映客观对象时,可能形成正确的反映也可能形成不正确的、甚至是错误的反映。对于反映的正确与错误,反映主体自身是无法判断的,被反映的对象本身也不能提供答案。主体只有根据自己对客体的反映去行动,去实践,如果实践成功了,就证明反映是正确的;如果实践失败了,就证明反映是错误的。人就是在不断地实践过程中,检验自己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不断提高自己正确反映客观对象的能力。

实践对大脑的发展也有重要影响。丰富的实践活动,可以刺激脑神经细胞的发育,促进突触联系的建立,既有助于心理活动的产生和发展,也有利于大脑的成熟和发育。反之,贫乏的生活,不仅使心理的发展受到阻碍,也会使脑的发育受到损害。实践活动是心理发生和发展的基础,也是人脑发展成熟的必要条件。

从上面关于心理实质问题不同流派观点的介绍中可以看到,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流派,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是不同的。如何认识“心理是什么”这个问题,直接决定着人们对心理和心理学的理解,从根本上制约着心理咨询的水平和成效。

巴甫洛夫的反射学说揭示了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对于认识和理解心理现象直到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对于说明和解释动物和人的主动行为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巴甫洛夫和斯金纳的研究,都存在着忽视主体因素在心理过程中的作用的问题,难以说明人的心理的复杂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指出心理是在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发生和发展起来的,重视主体因素在心理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深化了人们对于心理实质的认识。然而,皮亚杰只讲相互作用,不讲反映,他对心理实质的认识依然存在着模糊性。信息加工心理学反对斯金纳等行为主义者宣扬的心理活动的内部机制无法研究的观点,用计算机类比研究人的心理过程和机制,揭示了心理过程的信息加工本质。但是,信息加工心理学也存在着只将心理过程看成是系列的串行的信息加工过程、没有统一的理论的问题。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心理学流派各自从不同的方面探讨心理实质,都提出了一些很有价值的观点,同时又都存在着一些缺陷。要真正把握心理的概念,理解心理的实质,就要吸收人类心理科学的一切积极成果,克服其缺陷,不断加深对心理的认识。这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对于心理学的态度。所以,辩证唯物主义关于心理本质的观点是科学的和不断发展的,是我们科学地研究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的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