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个体问题研究的意义

个体问题研究的意义

时间:2022-02-2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1]个体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个体问题有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马克思主义严格地在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中确立个人的主体性地位。事实上,马克思主义哲学非常重视人的价值、权利、自由、解放。[9]以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在这个问题上存在一个大的不足就是认为马克思主义只考察人的社会关系的一般性,只强调作为整体的人的问题,不考察作为个体的人的问题。
个体问题研究的意义_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 人类个体问题研究

个体指进入现实社会实践活动领域的个人,个体的最根本特征就是能在现实的社会实践领域中自觉地在对象上表征自我的本质力量。个体发生就是指从婴儿到具有一系列人格特征的、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个体的形成过程。哲学考察个体问题主要是运用哲学方法分析个体形成和发展的一般性规律。[1]个体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个体问题有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理论意义:它恢复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来面目,驳斥了西方哲学家的攻击,纠正了传统哲学错误观点

原始社会生产力十分落后,人类没有个体观念。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分工的出现,个体意识产生了,人们才有了个体概念,正如古希腊普罗塔戈拉所说:“人是万物的尺度。”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不仅带来了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而且也把“个人至上”的理论发展到登峰造极的程度,以至片面强调个人在社会中的作用。马克思主义科学地说明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类生存的基础是社会生存,个人对社会具有很强的依赖性。个体的生命活动及其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在许多方面要受社会环境的决定和影响。同样,社会整体也依赖于个人,人类社会是由无数个个人组成的,任何人都是作为个人而生存的。正如马克思所说:“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2]个人要生存就必须有一定的生存条件,有生存和发展的各种需要。社会承认并保护社会成员的正当利益,这种正当利益是人们在发展社会整体利益的社会实践中通过诚实劳动获得的。马克思主义严格地在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中确立个人的主体性地位。一方面批判了黑格尔的整体主义与客观主义,使哲学从“现实的个人”那里获得原初的规定和源头活水,把现实的个人确立为历史的出发点,把神秘的历史复归于无数个人的创造性活动;另一方面,又批判施蒂纳式的、基尔凯郭尔式的“孤独个体”,认为现实的个人总是在一定的社会生存条件下表现自己,创造自己的一切的。当黑格尔把历史的进步归结为范畴公式的演进,人成了理性发展的工具时,马克思得出结论:“人们的社会历史始终只是他们个体发展的历史,而不管他们是否意识到这一点”[3]“社会结构和国家总是从一定的个人的生活过程中产生的。”[4]社会作为以物质关系即生产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关系则“不过是他们的物质的和个体的活动所借以实现的必然形式罢了。”[5]正是无数个体力的合力推动了历史车轮向前进。当鲍威尔兄弟、施蒂纳把自我意识抬高到至高无上的地位,认为整个世界都是我这个唯一者的自由意志创造的;费尔巴哈把人归结为满足生理需要的生物学意义上的生命个体时,马克思作出了“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6]的科学论断。所以人“是一个特殊的个体,并且正是他的特殊性使他成为一个个体,成为一个现实的个性化的社会存在物。”[7]作为个体,他以自己特殊的方式面对他赖以存在的社会环境,寻找属于自己的表征自我作为生命存在的途径;作为一种社会存在物,他的个体发展过程中的一切特质不可能不烙上社会大环境的印迹。任何个体是被社会化了的有个性的社会存在物,而社会又是无数个体特质与功能的外化与整合。历史的车轮就是在个体与社会的循环往复的交互作用中滚动。所以,作为对象性个人的存在,即内在凝聚着多种社会力量的积极主体,其发展始终同影响这种发展的外、内部条件相互作用、相互联系。

既然历史是在个体与社会之间的互动中完成的,我们从哲学上研究人,一方面可以以社会为背景由上而下地分析社会环境对个体存在的内化影响,另一方面又可以以个体为本位由下而上地考察个体作为具有能动性的主体对社会大环境的外射驱动。如果说,马克思主义早期经典作家提出了个体作为个人存在与社会存在物的辩证统一关系,而来不及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深化这种关系的研究,那么,后来的马克思主义却沿着两个方面片面发展了。在东方,存在夸大马、恩思想中整体性因素的倾向;在西方,过分突出了马、恩思想中的个体性因素。可以说这都是对马、恩思想本来面目的背离。

同时西方一些哲学家也攻击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重“物”轻“人”,见“物”不见“人”,说作为个体的人的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的“空场”,这只能说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误解。事实上,马克思主义哲学非常重视人的价值、权利、自由、解放。马克思主义认为:客观世界离不开人的实践活动,实践,使得整个自然界不断地“人化”,不断地“向人生成。”[8]并且,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概念不是抽象、空洞的框架,而是包含了多层次的丰富内容。人不仅作为类整体对自然有主体性,而且作为个体在与自然、与社会的关系中也有主体性。人本身既是“社会成员”的存在,又是“个体”的存在,人的价值不仅体现在“为社会”上,而且也体现在“为自我”上。人作为主体概念的多层次性决定了个体理论应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主体哲学研究的深化内容。正如列宁强调的那样:“全部历史本来由个人活动构成,而社会科学的任务在于解释这些活动。”[9]

以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在这个问题上存在一个大的不足就是认为马克思主义只考察人的社会关系的一般性,只强调作为整体的人的问题,不考察作为个体的人的问题。一直来哲学理论界更多地思考和研究人类整体、人的类行为,强调整体利益、社会利益和集体利益。应当肯定:整体、类行为、集体利益对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个体是构成整体的要素,个体是集体不可缺少的方面。虽然我们要批判个人主义,但个人利益有其合理性,并且人类对个人利益始终是持肯定态度。马克思主义者实际上也都非常重视个体问题,但是马克思主义个体理论作为一门真正完整的理论体系还未建立起来。西方理论界虽然很早就重视和研究个体问题,并且西方心理学家、哲学家研究得非常透彻,也有许多可取的方面,但都是从某一方面进行研究,且都不是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上的全面的科学的哲学理论体系,因此很有必要把个体问题作为一个哲学课题来进行研究,从而恢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来面目。

二、实践意义:它对当代中国的改革实践有极其现实指导作用,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哲学基础

在当代中国,从哲学上研究个体问题具有尤其重要的意义。任何社会改革的前提与成功的关键是人的自身的革命,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最重要的是科技现代化;而要实现科技现代化,首先需要人的现代化。

任何变革不可能是单一的、经济上的,而是包括政治、经济、文化、道德观、价值观等全方位的变革系统。而要实现这种全方位变革系统的成功,关键在于人的自身。因为科技革命使“衡量社会财富的尺度已经不是劳动的消耗,即劳动时间的消耗,而是组成社会的个人的发展程度。”[10]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真正的财富就是所有个人的发达的生产力”[11]“个人的充分发展作为最大的生产力反作用于社会生产力。”[12]人不是抽象的,而是现实的、活生生的个人组成的。无论怎样强调人是社会的分子、人作为社会存在物的社会特质,但在现实生活中,人总是通过个人自己选择属于自己的生活道路,面对外在环境作出属于自己的决策。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共同特点在于参与市场活动的主体都必须具有某种独立人格,能够进行平等竞争,代表自主经济利益的个人或个人联合体,它们成为相对独立的经济运行中的主体。个体经济、私营经济、“三资”企业经济,以及给企业以经营自主权、各种形式的单位内部承包经营责任制便是这种主体地位的体现。当前,我们必须看到,由于我们的市场经济体系是在长期的高度集中的以计划为主的经济体制之后起步的,所以在确立经济单位主体地位的过程中往往遇到重重阻力。比如由计划体制下行政运行过程中造成的各种公开的和变相的行政依附(包括人身依附),由过去非市场关系造成的机会不均等、地位不均等等种种特权,当然也包括个体自身思想与行为的封闭、狭窄。那么如何在哲学上从个体主体的层次上确立个人或个合体(大写的个人)在市场经济体制中的主体地位,赋予相对独立的个体利益、自主、平等、能力、个性、判断、选择、责任等在文化建设上的合理性与正当性便成为哲学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任务。又比如:在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就面临一个如何正确对待个人需要、个人欲望、个人满足、个人发展的理论问题。中国重人伦关系的传统文化往往把个人需要满足看成卑贱的不合理的东西加以否定。如“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割资本主义尾巴”。同时还认为个体问题就是个人的爱情问题、家庭问题而不登大雅之堂,中国历来轻视个体问题的研究,甚至把个体问题拒斥于哲学大门之外。可以说,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建立在文化上是对传统的修正,在经济、政治上为个人合理私欲的满足提供可能的途径。君不见,当今中国都在为效益、为金钱干得热火朝天,炒股、房地产开发、长途贩运、“下海”办公司,这是一幅何等精彩的画面!原先人迹罕至、为人冷落的海滨小镇,几乎一夜之间摩天大楼崛地而起,成为人人向往的发达城市,人人津津乐道的话题就是“钱、钱、钱!”“发了多少”“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不是为了钱,东北佬吃不上海南岛椰子、菠萝,广东人吃不上新疆哈密瓜。对于这一切,作为时代精神精华的哲学不可能对此视而不见。其实,对于这一点,早在恩格斯嘲笑费尔巴哈的时候,便说出了这样一个真理:“人的恶劣的情欲——贪欲和权势欲成了历史发展的杠杆。”[13]对于一个社会来说,要想增加财富,要想得到物质文明的长足进步,你就得让人们都行动起来,给人们的私欲提供合理满足的途径,并以此为动力,让人们自觉自愿地把自己的潜力、能力、创造力统统释放出来,汇入到社会发展的滚滚洪流中去。

因此,要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加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建设,就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个体理论为指导,重视个体存在、个体自由、个体责任、个体文化、个体道德建构等问题的研究。马、恩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未来社会“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条件。”[14]就是说共产主义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是“自由人联合体”。在未来社会的这种自由人联合体中,社会的人既能获得与他人一样的符合社会各方面要求的共性发展,又能获得与个人自身脑力和体力相适应的、充分体现自己的特长、发挥自己的潜能,完全符合自己的心愿的个性发展,还能获得在平等关系基础上一起促进社会进步的共赢发展。邓小平讲:“在经济政策上,我认为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先多一些,生活先好起来。一部分人生活先好起来,就必然产生极大的示范力量,影响左邻右舍,带动其他地区、其他单位的人们向他们学习。这样,就会使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地波浪式地向前发展,使全国各族人民都能比较快地富裕起来。”[15]江泽民在庆祝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讲话也指出:“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和伟大创造精神,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好自己的事情,实现自己的愿望和利益。[16]”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17]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之一就是中国共产党要代表中国最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就是要实现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党中央顺应社会前进发展的趋势和人民的愿望提出要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把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高度统一起来,重视当代人的生存发展。[18]在这里无产阶级革命家和马克思主义者实际上都非常重视个体作用。江泽民讲“人的全面发展”就是指人的劳动能力、社会关系和个体素质多方面自由而充分的发展,个人能力和素质的全面提高,这些思想对于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和推动社会向前发展将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今天,个体行为对社会稳定和发展进步关系极其重大,个体行为越来越受到重视。我们讲公民遵守道德和法律实际上就是个体行为应该如何的问题。正如《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每个公民不论社会分工如何、能力大小,都能够在本职岗位,通过不同形式做到为人民服务。”“要引导人们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竞争与协作、先富与后富、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等关系,提倡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发扬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坚持尊重个人合法权益,”“要保障人民依法享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自觉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19]

注 释:

[1]刘衍永.论个体自觉能动性的人格内涵[J].求索,1999,(1):74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23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3

[4]马克思.费尔巴哈[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15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4

[6][1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8、273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78

[8]舒远招.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1

[9]列宁.列宁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75

[10]贾泽林,周国平.苏联当代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259

[11][1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21、226

[1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32

[15]邓小平.邓小平文选(一九七五——一九八二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142

[16]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42-43

[17]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学习园地,2002,(6):9

[18]吴向东.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努力[N].湖南日报,2001-9-3,B2

[19]本社编.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2,6-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