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复旦大学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

复旦大学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

时间:2022-02-2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2007年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获批上海市重点学科。此基地是教育部唯一的国外马克思主义重点研究基地,也是国内唯一设立国外马克思主义博士点的研究机构。该报告已成为反映国外马克思主义思想发展的重要窗口和国内学者共同参与的重要学术平台。
复旦大学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_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通鉴(2001—2010)下册

一、总体情况

复旦大学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始建于1999年,是在原国外马克思主义教研室的基础上,吸收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外国哲学博士点部分成员建立起来的。此中心2000年9月被教育部批准为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4年在此基础上又组建了“复旦大学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国外思潮研究985国家重点创新基地”。2007年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获批上海市重点学科。此基地是教育部唯一的国外马克思主义重点研究基地,也是国内唯一设立国外马克思主义博士点的研究机构。此中心现有专职科研人员20人,其中研究员(教授)15人,博士生导师15人,副研究员(副教授)4人。此外,每年有访问学者3至5人,博士后15人左右。经过多年发展,形成了国外马克思主义流派(个案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最新动态(前沿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问题研究)等多个主要研究方向。

二、主要成绩和经验

(1)近年来主办了一系列重要的国际、国内学术会议。比较有代表性的高水平学术会议有两个:2005年11月24日至25日由此中心和法国巴黎第十大学《今日马克思》杂志社共同举办的“马克思主义与我们的时代”国际学术研讨会;2007年10月8日至10日由此中心和《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共同举办的“哲学与史学的对话:唯物史观与历史评价”学术对话会。此外还有“杜威思想的当代意义”(2005)、“萨特与当代思想”(2005)、“后现代主义与马克思主义”(2008)、“第三届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2008)、“德国哲学研究前沿问题”(2009)、“世俗化社会中的宗教与政治”(2009)、“启蒙与反思”(2009)、“马克思主义与生态文明建设”(2010)等重要的学术会议。

(2)创办了一系列有影响、有口碑的杂志和研究报告。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一是《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创刊于2000年6月,每年出版一期,自2007年成为CSSCI来源期刊,目前是国内外马克思主义研究领域唯一的专业刊物,已经成为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一个重要品牌。二是《国外马克思主义发展年度报告》,自2007年至今已出版了4期,系统反映了近年来国外马克思主义发展的重要情况。主要栏目有:“世界各主要国家和地区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年度报告”,“重点热点问题前沿研究”,“马克思主义原著及史料研究”,“最新流派、人物及其观点的介绍”,“重要刊物追踪”以及“学术会议报道”等。该报告已成为反映国外马克思主义思想发展的重要窗口和国内学者共同参与的重要学术平台。此外,出版的丛书还有《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论丛》(人民出版社)、《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译丛》(人民出版社)及《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丛书》(重庆出版社)等。

(3)10年来,发表了一系列高水平的研究论著,并获得多项省部级一等奖。据不完全统计,10年间出版了学术著作50多部,论文70余篇,其中在《中国社会科学》上发表论文34篇,《哲学研究》上发表论文49篇,《中国社会科学文摘》转载9篇,《新华文摘转载》104篇,其他一流刊物上发表论文数百篇。与此同时,在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和上海市邓小平理论研究和宣传优秀成果评奖中,此中心研究人员共获著作类学术贡献奖1项、一等奖4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16项;论文类一等奖5项、二等奖14项、三等奖13项;另外还获得第五届高等教育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上海市优秀教材一等奖、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三等奖等其他多项奖励。

三、标志性研究成果

(1)《从科学技术的双重功能看历史唯物主义叙述方式的改变》,《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俞吾金著。该文指出,传统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叙述体系包含着三个理论前设,即:资源和生产发展的无限性;科学技术只具有生产力的功能,且历史作用始终是进步的和革命的;科学技术不是意识形态。但这三个理论前设已经不再是天经地义的了,科学技术不仅具有促进生产力发展的价值,也承担着意识形态的功能,当代历史唯物主义必须对此作出积极的回应。该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全文收录,并于2006年获上海市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论文类一等奖。

(2)《重新理解马克思——对马克思哲学基础理论和当代意义的反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俞吾金著。该书提出马克思思想的来源除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德国古典哲学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外,还有可作为第四个来源的人类学思想;阐述了对马克思哲学的一些重大问题的重新理解,提出了生产本体论思想;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意义,提出马克思仍然是我们的同时代人,并考察了后现代的解构哲学和后马克思主义等新的解释路向及其问题。它于2006年获上海市第六届邓小平理论研究和宣传优秀成果著作类一等奖。

(3)《驶向冰山的泰坦尼克号——西方左翼思想家眼中的当代资本主义》,陈学明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该书系统地阐述了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和左派思想家对当代资本主义的批判,系统地探讨了西方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和其他西方左翼思想家对当代资本主义的最新批判。它于2009年获教育部第五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

(4)《形而上学的没落:马克思与费尔巴哈关系的当代解读》,吴晓明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该书旨在通过对马克思与费尔巴哈的关系的解读,系统阐述费尔巴哈思想在马克思思想转变和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以及马克思哲学革命的性质和意义。它于2008年获上海市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类一等奖。

此外,此中心成员还出版了《问题域的转换》、《传统重估与思想移位》、《时代的困境与不屈的探索》、《理论新视野丛书》、《实践与自由》、《情系马克思》、《哲学之思与社会现实》、《生活与思考》、《学思集》、《含章集》、《俞吾金讲演录》、《西方哲学通史》十卷本等大批标志性的论著。

四、“十二五”建设思路

此中心将进一步凝练学科方向,致力于提升科学研究的整体水平;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形成能够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的科研团队;更加注重在学术研究中形成原创性见解、富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和独特的学术风格;进一步推进基地的开放性,与更多国内外学术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为整个学科和研究领域的国内外交流作出更大的贡献。

(1)以项目管理为中心完善项目管理。采取一系列措施,通过优化科研队伍,强化管理,实行学术假、科研奖励计划等措施,为基地重大课题的顺利完成提供制度保障。

(2)在学术活动的组织上,将本着精要、高效的原则,举办高层次的研究论坛,参加高层次学术的国际会议,进一步加强国际交流,推动国内外学者的多层次交流。在科研中吸收更多的硕士生和博士生参加,扩大他们的视野,提高他们的学术能力,使科研工作和人才培养更好地结合。

(3)继续以重大项目带动提高能力建设。继续做好《国外马克思主义年度研究报告》的编撰工作,发挥其科研、人才队伍和凝聚国内外研究力量的作用;办好基地的学术期刊和研究丛书,包括《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丛书》、《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论丛》和《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国外思潮译丛》,要办出特色、办出水平,使之成为反映国内学术成果和进行对外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

(4)在科研上继续保持自己的特色,争取多出高质量的标志性成果。同时,进一步加强科研成果的普及化工作,自觉地把科研与社会服务工作结合起来,对当代中国面临的现实问题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切实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工作。

(5)完善图书资料、期刊资料及网站和数据库的建设。专人专管网站和图书资料,确保资料的时效性和系统性,使网站更高效、更丰富、更新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