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三建首都民多艰

三建首都民多艰

时间:2022-03-1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三建首都民多艰一 三建首都民多艰在朱棣第一次出兵50万攻打蒙古人的时候,在北京,百万人参加的热火朝天的建设运动已经开始。但朱元璋对建都南京并不满意。临濠是朱元璋的老家,将首都造在老家是很多人的臆想。曾有大臣提出在北平建都,但朱元璋不想劳民,或许心里还有一些害怕。南京被朱棣轻易占领,也说明南京作为首都,在很多方面存在很大问题。论城市建设,北平是元代的首都,洪武时经过徐达、华云龙的初步改造,基础不错。

三建首都民多艰

一 三建首都民多艰

在朱棣第一次出兵50万攻打蒙古人的时候,在北京,百万人参加的热火朝天的建设运动已经开始。3朝皇帝,3次建都:先前是南京,然后是安徽临濠,现在又轮到北京,朱家皇帝折腾得天下百姓不堪其苦。

究竟应该在哪里建都?为什么要选择在北京建都?天子究竟应该栖息在何处?明代人脑中是一团糨糊,为此争斗不休。

1. 风水害死皇太子?

南京是明代的第一个首都。朱棣的父亲朱元璋在这里度过悲欢离合的岁月。朱元璋能夺取天下,要感谢南京,他是以南京为基地才消灭群雄的。在这里定都,进退自如,进可以跨过两淮北征,统一全国,即使失利,退也可以凭借长江之险,划江自守。作为南方和全国的经济中心,南京从来不差钱。他住惯吴王时代建造的宫殿,多么富丽堂皇,他不忍舍弃。而他的部下,大多是南方人,不愿远离故土。从长远来看,打下江山后,距离北方的元朝残余势力,隔着千山万水,如果卷土重来,打到南京,也不容易。总之,南京是个能过日子、苟且偷安的好地方。(www.guayunfan.com)1368年八月,朱元璋将南京定为首都,1369年九月开始仿效北极星星象建设新城,大兴土木4年后,于1373年八月建成。

第一重是京城,周长48公里,有13座门:正阳、通济、聚宝、三山、石城、太平、神策、金川、钟阜、朝阳、清凉、定淮、仪凤,后来封闭钟阜、仪凤门,留11个门。

第二重是皇城,有6座门:洪武(南)、长安左、长安右、东华、西华、玄武(北)。

最里边是宫城,也叫紫禁城,是帝王居住的地方,建造午门、左掖、右掖、东安、西安、北安等6座门。宫城原是燕尾湖,朱元璋调集几十万民工填湖造宫。根据风水师的说法,这个地方“风水”不好,地势南高北低,就是前高后低。

1378年,朱元璋下诏,改南京为京师,正式定都南京。1390年四月,在最外边又建造城墙(外郭),周长90公里,有16座门:东有姚坊、仙鹤、麒麟、沧波、高桥、双桥,南有上方、夹冈、凤台、大驯象、大安德、小安德,西有江东,北有佛宁、上元、观音。

南京,成为当时中国的超级大都市,非常繁盛,1393年时人口达到16万多户、119万多人。但朱元璋对建都南京并不满意。六朝在此建都,都难逃短命劫数;王朝偏安一隅,不便统治北方;宫城风水不好,影响龙脉,这些都让他如鲠在喉,坐立不安。

朱元璋吃着碗里、看着锅里,一直想着迁都。他像一只要下蛋的母鸡,急惶惶地四处找窝,对安徽临濠(今凤阳县临淮镇附近)、河南汴梁(今开封)、河南洛阳、北平、陕西长安(今西安)等几个候选地都做了详细考察。

1368年,徐达攻占河南汴梁。朱元璋立即跑过去看,这里地处中原,东西南北都能兼顾,位置不错。可惜民生贫穷,水陆转运艰苦,军事上无险可守,四面受敌,黄河泛滥也是大麻烦,还不如南京。他把这里作为北京,以定鼎中原、夺取西北。

最终,朱元璋相中距南京165公里的安徽临濠(就是凤阳府,元代叫濠州,1367年升为临濠府),要建造中都。临濠是朱元璋的老家,将首都造在老家是很多人的臆想。臆想都是不健康的,跟积极向上的梦想不在一个层次。而功臣大部分是安徽人,这里前有长江,后有淮水,地势险要,交通发达,大家吵着闹着要在临濠建都。偏偏只有浙江青田人刘基反对,认为帝乡并非建都之地,建了也不适合居住。可是,心胸并不狭隘的刘基在朝廷吃不开,正确意见被这群抱有自私自利地域偏见的人扼杀了。

在几乎是荒城的土地上新造首都,谈何容易?朱元璋偏要蛮干。从1369年九月开始,朱元璋派李善长督建中都。李善长在旧城西边建造宫殿,每年动用100万人,包括近9万工匠、7万士兵、近20万移民、数万罪犯,辛辛苦苦干了1年多,于1370年十二月初步建成城市框架。周长超过25公里,建造9座门:洪武、南左甲第、前右甲第、北左甲第、后右甲第、独山、长春、朝阳、涂山。里面为皇城,周长超过4.5公里,有午门、玄城、东华、西华等4座门。

到1375年九月,工程还在进行,大兴土木达6年,劳民伤财无数。但是临濠土地荒芜,人烟稀少,发展多年人口聚集还不到43万人。眼看百姓实在吃不消,朱元璋才放弃这个扶不起的阿斗。

曾有大臣提出在北平建都,但朱元璋不想劳民,或许心里还有一些害怕。中国的主要威胁来自元朝残余势力,离北平距离太近。元朝残余百万兵力,战斗力不可小觑,呼啸而来,又呼啸而去,不管几座山、几条河、几座城池,在巨大的攻势面前,都会沦为摆设。元朝势力不灭,北平还不如南京安全。

1391年,他派太子朱标考察陕西长安。汉唐雄风今犹在,朱元璋对唐太宗仰慕已久。而中国历史上,西北军力一直很强。建都长安,既可抑制北方蒙古势力威胁,还可防止西北势力崛起。不过,长安同样偏居一隅,中国的政治中心早已东移。从西到东路途艰难,不便统治,走走路都能把朱标折腾出病来。可不,朱标回到南京,刚向皇帝汇报考察长安的情况,迁都大计未定,就急匆匆地病死。

朱元璋把太子之死,归咎于南京宫城风水不好,是风水害死他的继承人!一头白发的老皇帝万念俱灰,从此不再提迁都,朱家王朝的兴废,只好“听天由命”!

其实,不管首都建在哪里,地理并不是决定性因素,关键在于人为。《明史·地理志》指出,固若金汤不足以防止土崩瓦解,领土广阔不足以形成犄角之势。国家强弱,天下兴亡,在于天降丧乱,政治昏庸内讧,人事乖张,而并非地利的因素。所以说:“在德不在险”,治国有道比地理险要更重要。

2. 李至刚提议迁都

斗转星移,到了朱棣时代。南京被朱棣轻易占领,也说明南京作为首都,在很多方面存在很大问题。

他在南京称帝,无时无刻不在想念他的老窝和龙兴之地——北平。而他手下的一些将领、大臣也对北方有感情。既然皇帝不喜欢南京,那就让他回北平好了!礼部尚书李至刚很会揣摩他的心思,1403年正月建议说:“北平是皇上承运兴王的地方,应该遵从太祖设立中都的制度,将北平也改名北京。”朱棣听了十分高兴。李至刚成为提出迁都的第一人。

朱棣思前想后,觉得将北平作为首都,的确有着很多优势。论城市建设,北平是元代的首都,洪武时经过徐达、华云龙的初步改造,基础不错。按照旧都的城市规划建设,大体上不会出问题,建设宫殿、郊庙就可以投入使用。论地理条件,北平辐射东西南北。从地图上看,右有大海环抱,左有太行山拱卫,南有大河阻隔,北有居庸关当靠山。从河北到北平,有数十、上百个关口,尤其是居庸关、紫荆关、山海关、喜峰口、古北、黄花镇等,在冷兵器时代,易守难攻,应对军事上的突然袭击,有较大的回旋余地。而对于北元残余势力,朱棣天不怕地不怕,连建文皇帝都敢打,当然不把蒙古人放在眼里。

朱棣决心吃一回螃蟹,将昔日的封地改造成帝国的新首都,证明自己超凡的远见和卓越的才能。他的一生,实际就是在拼命证明自己是好皇帝,文治武功不逊于唐宗宋祖,甚至胜过他的父亲朱元璋。

他暗暗做着各种迁都准备。1403年,朱棣设置北京留守行后军都督府、北京行部、北京国子监等衙门。当年正月,朱棣将北平升为陪都,改名北京。二月,派长子朱高炽(即后来的洪熙帝)治理新都。朱棣不断迁徙直隶、苏州、浙江、山西人到北京发展经济,这些人不用努力,立即就有了北京户口。

1409年,朱棣在阔别北京7年后回来视察,住进燕王府,为迁都北京和首次讨伐鞑靼做准备。他索性来了个“天子守边”,长住北京,不回南京了。这种怪事,也只有朱棣做得出来。

他来北京,还有一个重要目的:为自己和皇后敲定百年之后的风水宝地。

年仅46岁的徐皇后早在1407年病逝于南京,出了殡,却没有下葬。风水大师廖均卿受命为她和朱棣寻找风水宝地,范围指定在北京。

廖大师不辱使命,找到北京昌平县黄土山,发现这里风水实在太好:山势崇高正大,雄伟宽宏,群峰犹如万马簇拥,又如众星捧月,云蒸霞蔚,王气聚集,完全符合天上紫微垣的星象,真是天子下葬升天的好去处。廖大师更是将这座山的王气,牵强附会地跟昆仑山扯在一起。好像皇帝死了,只要埋在这大山里,真能够羽化成仙,飞上天和他的爸爸——紫微大帝在天宫相会。

朱棣亲自考察一番,对廖大师独到的眼光十分满意,立即封这座山为天寿山,派武安侯郑亨祭告天地,立即动工,派武义伯王通督建长陵。

长陵玄宫于1413年建成,耗银约800万两。朱棣派汉王朱高煦千里迢迢地将徐皇后的棺木从南京拉到长陵安葬,让她长伴自己左右。可见真正能在朱棣心中占有方寸之地的,也只有这位女中豪杰——徐皇后。

迁都北京,还有几大难题摆在朱棣的眼前:一、要确保北京的安全,必须彻底击败蒙古人。因此,迁都之前,他两次发动对蒙古人的大规模战争,基本打垮蒙古人的势力,消除北边的威胁。二、经济中心在南方,必须疏通京杭大运河,将南方的物资源源不断地供给北京;三、在原来元代首都的基础上,大兴土木,建设一个气象万千、大气磅礴的新首都。

3. 陈瑄疏通大运河

明初建都南京,向北京运粮主要依靠海运,水路不好,任务不重,倒也落得清闲。朱棣要迁都北京,人口急剧膨胀,疏通京杭大运河就势在必行。想当年隋炀帝开挖大运河,留下千古骂名,而朱棣对此毫不畏惧,认准疏通大运河是泽被后世的伟大事业,铁了心要大干一百年。

治理京杭大运河,选谁最合适呢?朱棣选择一员武将——陈瑄。

陈瑄,安徽合肥县人,武艺高强,箭法超群,身怀云中射雁的绝技。他曾经代替父职,修理四川都江堰,积累一点水利知识。建文年间,他负责驻守南京长江防线,凭借长江天堑阻挡朱棣大军南下。可是他偏偏胳膊肘往外拐,当燕兵攻至浦口,立即率水军迎降,帮助燕兵渡江,把建文帝逼上死路。

因为陈瑄在渡江战役中立了大功,被封为平江伯,世袭指挥使。

这么一员武将,去搞海军最合适。朱棣偏偏削去他的军权,打发他去搞水利。

1403年,朱棣任命陈瑄为漕运总兵官,负责物资运输,每年向北京和辽东运粮49万石。陈瑄采用海运、陆运、河运3种形式多拉快跑。但是,海运风大浪高,经常发生沉船事故,多次与日本海盗交手,非常危险。陆运靠牛拉肩扛,民工像牛马一样辛苦。绝望之余,他把殷切的目光投向京杭大运河。

此时的大运河得了病——“肠梗阻”,不能全线通航。有的地方长达85公里是陆地,由山西、河南民工转运粮食;有的地方需要爬坡上坎,靠人力搬运物资。而且运河水量无法调节,河里有水船就走,河里无水船就歇。走运河,实在太憋屈了!

使京杭大运河全线贯通,首先要打通山东境内的会通河。1411年二月,朱棣派工部尚书宋礼、侍郎金纯、都督周长,主持整修会通河。

会通河在元代还能使用,到元末已经没人行船。洪武年间由于黄河泛滥成灾,会通河淤积上百里,完全沦为臭水沟。

宋礼等人发动30万山东、江苏、南京等地的农民工,大规模整修从济宁到临清长达192.5公里的运河段,引入汶水、泗河抬高水位,修建闸门和水库调节水量。1415年,会通河竣工。为降伏黄河水、保护会通河,宋礼又发动10万河南民工治理黄河。

京杭大运河1500多公里的河道,终于全线贯通了!

使用河运的人逐渐增多,走海运的人几乎没有了。沉寂多年的运河热闹起来,一时间万艘船舶云集,运粮的船队络绎不绝。

大运河虽全线贯通,但是河道淤积,两岸残破,有的地方逆水行舟,费时费力。陈瑄运粮北上,遇到极大的麻烦。

陈瑄在湖广、江西制造3000艘平底浅船,运输这两个省以及江浙的大米北上,每年运力达到200万石。这么多粮食运到江苏淮安后,运河还是断头路。民工把粮食搬下船,改用陆运,经过仁、义、礼、智、信5座水坝,然后再进入淮河北上。过一个坝,犹如翻一座山,人要脱一层皮。过坝类似现代船闸的斜面升船机,船舶先卸下货物,用辘轳绞把船拉上坝,然后下坝。过了5个大坝后,再把货物装船运走。之后在淮河逆水行驶30公里,到达北岸的清河口,继续北上。

大运河要成为贯通南北的黄金水道,必须实现直通淮河!

苦恼不已的陈瑄,到处访问百姓,向老者请教,终于找到解决办法——开凿清江浦。

他沿着宋代乔维岳开凿的沙河旧址,开凿10公里清江浦河道,引入淮安城西的管家湖水,并修建新庄、福兴、清江、移风4座水闸调节水量,这样,船舶可以直达淮河边上的鸭陈口,不用再翻坝了,航程也大为缩短。

长江北岸有3个运河口:瓜洲运口、仪真运口和白塔河口。江浙来的漕船一般通过瓜洲运口北上。陈瑄动员镇江、扬州、常州、仪征等地2万余人,疏浚瓜洲坝河道,并设置两座减水闸,成为比较完善的通航枢纽。湖广、江西及长江上游来的漕船沿长江东下,一般进入仪真运口,进入仪扬运河。陈瑄对仪真运口和河道大力疏浚,使它们方便通行。

运河的另一过江通道是泰州白塔河。江南来的船舶从孟渎河到达长江,再沿长江上溯150公里,到达瓜洲运口,然后北上,不仅跑冤枉路,而且江水滔滔,很不安全。而离孟渎河不远,有条水浅狭窄、行船不便的白塔河。陈瑄大力开凿白塔河,直通长江。这样,江南来的船出了孟渎河,通过白塔河,就可以直接北上了。

运河淮阴至徐州段,借黄河河道运输。黄河经常决口,一条大河变成很多条小河,船走不了多远就容易搁浅。而在百步、吕梁,却是乱礁纵横交错,水势汹涌,一不小心,船只撞上礁石,一船货物就泡了汤。陈瑄组织人力凿掉乱礁河段的巨石,建立闸门蓄水。黄河水变得平缓,行船安全了,运河北上的通道变得顺畅。

淮扬运河以西是大大小小的湖泊,在广阔的湖上行船也不安全。陈瑄全面督浚淮扬运河,增筑高邮河堤,在高邮湖堤内凿渠20公里,避开风涛之险。又大筑宝应、汜光、白马诸湖长堤,运输条件大为改善。

陈瑄沿运河建立大型物资转运枢纽,在淮安、徐州、济宁、临清、德州、通州等地建立大仓库,漕船分段运输,保证北京供应。沿运河一线,建设568个管理处,有士兵保卫运河、引导船只,如果船只搁浅,则有专人拉纤(即“浅夫”)。他们光着脊背,喊着整齐的号子,拉着大船艰难跋涉,豆大的汗珠吧嗒吧嗒地落在石堤上。运河上的纤夫,的确是一幅不错的绘画素材。

陈瑄还建设很多水闸和水库(即“水柜”),使运河雨季行船安全、旱季河不干涸。

这样,大运河的运输能力大大增加。陈瑄运粮,由以前的每年200万石增加到500万石,朱棣不再担忧北京的吃饭问题了。大运河由此开启长达500余年的物流繁荣,成为沟通南北的黄金水道,成为祖国大家庭空前融合的纽带,成为明王朝的生命线,其作用不亚于今天的铁路。河运发达,海运和陆运就废弃不用了。

1433年,69岁的陈瑄在淮安一线勘察水利,不幸病逝,宣宗追封他为平江侯,隆重地举行国葬。他为治水贡献毕生精力,做的运河规划,目光长远,精密周详,治理漕河三十年,没有出现过重大失误,功勋远超东周时期的水利专家郑国。

大运河通了,老百姓的负担并没减轻。每年500万石粮食从湖广、江西、浙江及苏州、松江府运到北京,三千里路,艰难跋涉,但是中央财政不出一点运费,全由纳税人承担。江南百姓上缴的公粮,还需要自己运到山东临清、江苏淮安、徐州等地,搬到政府指定的官仓里,一来一去要花1年时间,再由运粮兵运到北京。尽管运河上的运粮兵多达12.1万人,地方政府为省钱,经常征调百姓参与运粮。因此,农民正常的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干扰,以至于许多人饥寒交迫,连饭都吃不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