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信息网络化给我国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信息网络化给我国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时间:2022-02-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深刻认识信息网络化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有助于我们认识信息网络化给我国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进而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因特网已经对人类的社会生产、社会生活和社会管理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美国正在研究开发的因特网Ⅱ,其速度超过目前因特网的1 000倍。
信息网络化给我国带来的机遇与挑战_科技促进发展

信息网络化给我国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信息技术是20世纪人类取得的重要科技成就之一。正是信息技术的兴起与发展,使人类进入了信息社会,并使人类的社会生产、社会生活和社会管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正如江泽民同志所说: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人类能够将潜藏在物质运动中的巨大信息资源挖掘出来,加以利用;信息资源已经成为与物质资源同等重要的资源,其重要作用与日俱增。信息技术对人类最重要的影响,是通过信息网络化来体现的。深刻认识信息网络化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有助于我们认识信息网络化给我国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进而把握机遇,迎接挑战。

一、信息网络化的特点

信息网络化主要是以因特网的形成及迅猛发展为代表的。因特网的原创性价值在于,它广泛应用了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领域的前沿技术,创造了远远大于这两个领域简单叠加的信息应用空间,使人类对信息资源的开发、传输、处理、利用达到一个全新的高度。信息网络化的主要内容是:信息资源开发的充分社会化,信息资源传输管理的有序化以及信息资源利用的有效化。到20世纪结束时,因特网已联结世界上24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的网民已超过2.6亿人。因特网已经对人类的社会生产、社会生活和社会管理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信息网络化正在迅猛地向前推进,其特点日益凸显并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1.信息网络化表现为开放性。从一般意义上讲,只要具备通信网络条件、计算机或上网装置,任何人都可以随时上网,也可以随时下网;既可以在网络虚拟社会中流连,也可以随时回到现实社会。

2.信息网络化表现为参与性。因特网以及正在形成发展的网络文化、网络社会,是由计算机及通信设备生产商、网络服务提供商(ISP)、网络内容提供商(ICP)以及广大网络用户共同创造的。正如麦特卡尔夫定律所描述的,网络价值与网络用户数量的平方成正比,即网络的参与者越多,效率越高,价值越大。

3.信息网络化表现为交互性。在信息网络中,每个网民既可以充分获得信息,也可以有选择地扩散信息,尤其是通过聊天室、电子邮件以及可视网络电话等,可以与天涯海角的通信方直接对话。在信息网络中,人机交互性不仅便利了人们的物质生活,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而且满足了人们心理上的主体创造性。

4.信息网络化表现为平等性。在信息网络中,网民之间都是平等的,没有高贵与卑贱、富有与贫困之分,也没有等级、地位之别。国家元首可与平民在网上对话,大学者可与村姑在网上谈心,他们在网上的共同身份都是网民。信息网络的这种平等性,能充分发挥网民的个性和创造性。

5.信息网络化表现为虚拟性。在信息网络中,通过虚拟技术可以对自然和人类社会生活进行人工仿制和再造,由此产生了虚拟企业、虚拟大学、虚拟社会、虚拟政治、虚拟明星等全新概念。这种由低级正在向高级发展的虚拟性,把人类带入一种出神入化、超出想象的境界和体验,对人类的社会生产、社会生活乃至哲学思维都产生了深刻影响。

6.信息网络化表现为超越性。信息网络延伸和超越了传统时空概念,创造了新的数字化信息时间和空间。在信息网络中,时间以信息的传输来度量,空间则以信息的容量来计算。这种超越性是人类前所未有的一项创造,使人类生活在双重的时间和空间之中,并实现了工作场所、工作方式的超越,出现了建立在信息网络平台上的HOSO(家庭办公室、小办公室)工作方式。

7.信息网络化表现为经济性。信息网络具有既是发展目的,又是发展手段的经济性特点。作为发展目的,网络经济的快速发展令世人瞩目,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作为发展手段,信息网络化对其他行业(不论是高新技术产业,还是传统产业)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之大很难精确估量。

8.信息网络化表现为普及性。从人类技术发展史看,信息网络的使用、普及速率超过了历史上的任何一种技术。美国1995年底网民数量为600多万人,2000年7月上网人数已达到1.37亿人,占全美总人口的50%。我国1995年网民数量为8万人,2000年7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公布的上网人数为1 690万人。2000年底我国的网民人数上升到2 250万人。目前,全球电子信箱约有6亿个,平均每天电子邮件超过100亿件。

9.信息网络化表现为革命性。信息网络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比以往任何一种新技术要大得多,它将世界联成一个整体,超越了国家、民族、制度和不同信仰,而且是经济全球化和高科技发展的重要支点。信息网络化能有效减少信息不对称分布,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率,在降低信息成本方面更显得独特而行之有效。

二、信息网络化的发展趋势

信息网络化正迅猛地向前发展,其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信息网络化进程将明显加快。超级计算机技术及通信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对信息网络化提供了强大而坚实的支撑,使信息网络的功能更强,速度更快。美国正在研究开发的因特网Ⅱ,其速度超过目前因特网的1 000倍。

2.信息网络化发展将使网民的自由度越来越大。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蓝牙”技术的广泛应用,使人们通过无线连接在信息网络中具有更大的自由度。2000年底,全球移动电话用户约6亿人,即世界上每10人中有1人使用手机,预计2003年移动电话用户超过10亿人,移动电话上网用户达到2亿人。

3.信息网络化将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信息网络化进程,使其消费市场由中心城市辐射到区域边陲,消费群体由知识精英转向大众,消费心理由实用为主转向多种选择体验。信息网络化既不断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又不断创造人们的消费需求。信息网络化最终将实现任何组织或个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传递或获取其需要的任何形式的信息(包括数据、文字、图像和声音等)。

4.信息网络化将导致人类交往方式的深刻变化。信息网络的超时空性,突破了人类文明史上交往的时空限制,并使这种交往方式具有平等性、交互性、普遍性和无限性等特点,从而对人类交流产生了深远影响。

5.信息网络化将引发人类教育的深刻革命。从信息论的观点看,教育所致力的是知识信息的传播与共享,而信息网络所具有的开放式结构似乎正是为教育的特点专门设计的,使人类构筑以主动性学习、个性教育为特征的终生教育体系成为可能,任何人都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从任何知识点开始,选择任何课程

6.信息网络化将对人类消费方式产生深刻影响。信息网络化能有效解决生产服务商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性问题,消费者能充分运用“货比三家”的消费选择权利,直接沟通信息,有助于实现生产服务商和消费者的“双赢”,从而使社会消费趋于良性循环。

7.信息网络化将带来人类闲暇方式的变化。人类文明的推进使闲暇正在成为社会生活中日益重要的组成部分。信息网络化提供了全新的闲暇方式,尤其是信息网络的虚拟性,不仅能从网上收听、下载个人喜爱的音乐,欣赏个人喜欢的影视和演出,而且还可以畅游虚拟图书馆、虚拟博物馆、虚拟艺术馆以及虚拟世界风景名胜。当然,名目繁多、不断升级、仿真极强的电脑游戏,也将吸引更多的闲暇者。

8.信息网络化将产生更多的虚拟社会组织。信息网络的平等性、开放性、虚拟性和参与性,对现实组织的等级制及等级管理产生巨大冲击,各种网络组织将不断涌现,而且表现出充分体现个性选择、信息沟通快、费用节省、富有情感等特点。这些社会组织既可能对社会有积极作用,也可能对社会有消极作用。目前,世界上宣扬仇恨和种族主义的网站已超过3 000个。

9.信息网络化将成为经济持续发展的强劲动力。按照狭义的说法,新经济等同于网络经济,网络经济在世纪之交表现出的业绩令世人瞩目,在新世纪会加快其发展速度。信息网络化能有效促进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提高传统产业的竞争力。同时,信息网络化也使科学探索、技术创新和信息生产本身的效率提高。

10.信息网络化将使人类面临一些新的社会问题。在信息网络化的推进过程中,已经表现出一些易见或隐含的社会问题,诸如网络安全问题、“话语霸权”问题、信息垃圾泛滥问题、网络伦理及道德问题、文化渗透问题等。这些问题都会对社会产生或多或少的负面效应,甚至影响社会稳定及国家安全。

三、信息网络化给我国带来的机遇

信息网络化给我国带来的机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信息网络化能激活和发掘我国人口多,市场大的潜力。按照描述网络价值的麦特卡尔夫定律以及“物以多为贵”新观念、新标准,我国具有发展和加快信息网络化的优越条件。这确确实实是历史上难得的机遇。在很短的时间内,我国信息网络化的速度明显超过了目前人均GDP所处的位置。我国以15%的电话普及率形成了世界第二大有线电话网,以6%的移动电话普及率构成了世界第二大移动通信网,用户8 000万的无线寻呼网名列世界第一,互联网用户在2000年底已达到2 250万。

2.信息网络化将有效地减少我国经济与社会运行中的信息不对称性。无数不容置疑的事实表明,我国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水平很低,并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与发达国家之间客观存在的“信息差距”和“信息贫困”,已影响到我国的国际竞争力。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信息网络化为我国新世纪的改革与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能大大缩小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信息差距,提高我国经济与社会运行的效率及质量,并具有潜在的后发优势。

3.信息网络化为我国人力资源开发提供了极其重要的手段。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口众多,具有丰富的人力资源潜能。信息网络化为开发这种人力资源宝藏提供了利器,为我国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有效途径。未来学家A.托夫勒认为:信息网络化使中国的9亿农民不必走入“第二次浪潮”中的众多学校,可以在当地接受教育。信息网络化能够有效缓解我国人力资源开发任务极重与教育资源十分紧缺的矛盾,并使更多的人享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和主动学习的权利。

4.信息网络化为我国的科技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信息网络化能使我国更多地利用世界科技信息和科技成果,提高科技创新的效率,尤其避免由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低水平重复。在此基础上,根据我国的国情和现实基础,实现有限领域的科技跨越。信息网络化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探索创造了良好条件,在不触犯法律的前提下,人文社会科学探索无禁区、无定论、无干涉、无国界的现象将不可避免,从而能使我国在人文社会科学方面产生符合中国国情和人类文明进程趋势的原创性成果。

5.信息网络化为我国扶贫攻坚和西部大开发提供了有力工具。扶贫攻坚和西部大开发是我国新世纪最紧迫、最重要、最艰巨的任务之一。贫困地区、不发达地区之所以相对落后并在现代社会趋于边缘化,很大程度上在于其科技差距、教育差距和信息弱势。世界银行的《知识为发展服务》报告中指出:在科技使贫富差距日益悬殊的当今世界,能否拥有一部电话,也会成为贫富差距扩大或缩小的原因。信息网络化除了通过信息的直接作用使人们脱贫致富外,还通过人力资源开发缩小贫困地区、不发达地区的科技差距和教育差距,使其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6.信息网络化为我国企业、产业、经济、社会诸方面的新陈代谢提供了催化剂。信息网络化带来了对社会资源的重新分配,社会资源迅速向代表未来方向的新企业、新产业、新经济、新社会形态转移。信息网络化也加快了传统企业再造、传统产业更新、传统经济转轨和传统社会形态转型。信息网络化将促进我国整个社会的新陈代谢,而且这种新陈代谢是以不可逆转的人类文明进程及世界发展的共时性为参照的。信息网络化将激发我国的潜力、活力、动力和创造力,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竞争力。

四、信息网络化给我国带来的挑战

信息网络化在给我国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1.信息网络化使我国面临现实信息能力差距的挑战。人类已进入信息社会,信息不仅是21世纪的重要资源,而且也是举足轻重的生产要素。一个国家的信息能力既是综合国力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综合国力的重要手段。国家统计局2000年发表的研究成果表明,美国是世界上信息能力最强的国家,总水平得分为71.76分,其后是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我国在28个国家和地区样本中居倒数第二位,信息能力总水平得分仅6.7分,只有美国得分的8.6%。按照世界银行的统计,世界平均每万人联网主机为63.1台,高收入国家为374.89台,中低收入国家仅为2.41台,我国的这一指标只有0.16台,还不到芬兰和美国的2‰,可谓差距之大。如果不加快发展,我国与发展国家之间的信息能力差距还可能拉大。

2.信息网络化使我国面临“数字分化”的挑战。从总的趋势看,信息网络化必须向大众化、普及化方向发展,并以任何技术都未曾有过的速度向前推进。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会出现严重的数字分化现象,主要表现为信息网络化需要经济基础和智力基础,有条件者可以上网且能从网上得到更多的信息资源,学到更多的东西;而无条件者则只能徘徊在网络的大门之外,从而可能导致更大的信息差距和教育差距。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也是一个发展明显不平衡的国家,尤其是城市与农村在数字方面的二元分化将可能趋于严重。

3.信息网络化使我国面临“话语霸权”的挑战。信息网络发源于美国,从一开始就使英语处于强势地位并不断巩固,并排斥其他语种。目前,全世界互联网上的英文信息占到90%左右,中文信息仅有2%左右,而世界上讲华语的人数占全球总人口25%以上。尽管全世界大约有20 000种语言,但微软发布的软件只有64种语言,话语霸权使西方学术界及新闻媒体的焦点占压倒性优势。话语霸权的挑战,要求我们在信息网络化进程中努力争取话语权力和相对控制能力。

4.信息网络化使我国面临西方文化侵蚀的挑战。信息网络化在对我国主流文化产生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必然会有消极影响。尤其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殖民文化侵蚀,会对我国的思想、观念、政治、伦理道德等产生冲击。信息网络技术方面的明显差距,使我国不得不引进世界先进技术,由此不可避免地受到西方文化的侵蚀。如果说信息网络技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是直观且可以数字化的,而信息网络化进程中西方文化对我国的侵蚀则是非直观且无法精确计算的。当然,信息网络化的发展必然孕育一种全新的网络文化,这种具有全球性特征的文化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与我国的主流文化发生碰撞。

5.信息网络化使我国面临基础性建设及环境的挑战。在信息网络技术方面,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及产品少,尤其是核心技术的命脉掌握在他人手中。在相关计算机产业方面,我国的规模小且水平较低。我国现有的18 000多家计算机公司中,90%是代理销售公司,余下1 000多家硬件、软件公司平均规模只有100多人。我国计算机软件和硬件产品严重倒挂,前者只占计算机市场总额的10%左右。在信息网络建设方面,我国各地的发展不平衡,且网络使用者的比例低,网络利用率不高。在信息网络管理方面,我国相关法规的制定也相对滞后。

6.信息网络化使我国面临信息安全的挑战。伴随着信息网络化的迅速推进,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国防建设对其依赖性越来越大。目前,因特网已覆盖我国200多个城市,并有3 000多个政府数据库和10 000多个企业数据库与之连接,且发展加快。信息网络的开放性和交互性等特征,同时又带来了信息安全的先天性不足和脆弱性,加之我国在信息网络安全技术方面的差距、相关法规滞后、管理水平较低以及发达国家的技术封锁,使信息安全问题日益凸显,进而影响到科技安全、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1999年CIH病毒横扫全球时,造成世界上6 000多万台电脑黑屏死机,我国也有36万多台电脑和数万台服务器瘫痪。世界上的黑客网站多达20多万个,黑客攻击方法有数千种之多。据统计,2000年由于电脑病毒和黑客攻击使全球公司蒙受的巨大损失,数额超过1.5万亿美元。我国信息网络安全存在的隐患,一经触发后果不堪设想。

7.信息网络化使我国面临人才紧缺的挑战。按照美国科学促进会前主席玛格丽特·米德的“前喻文化”、“后喻文化”和“同喻文化”划分,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已表现出明显的“前喻文化”特征。不论是从信息网络技术的创新看,还是从信息业的创业者及成功者看,或是从财富的转移看,优秀人才的整体年龄明显下移。我国信息网络方面的优秀人才外流较多,人才争夺战愈演愈烈,甚至直接打到了我们的家门口和校园内。一方面,我国出国留学人员学成后回国工作少,回国的留学人员中又有相当数量为跨国公司工作;另一方面,我国自己培养的优秀人才又被跨国公司(如微软、朗迅、摩托罗拉等)在华研究开发机构及企业的优厚待遇和工作条件所吸引。

信息网络化给我国带来了难得的机遇,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从要求上讲,加快信息网络化进程,是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创造竞争优势的有效途径,也是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举措。我们要从国家、民族未来生存发展的高度来认识信息网络化的重要性,努力推进我国信息网络化进程。

原载《科技进步与对策》2001年第4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