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市场导向的科技体制初步形成

市场导向的科技体制初步形成

时间:2022-02-1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20多年科技体制的改革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市场导向的科技体制已经初步形成。
市场导向的科技体制初步形成_中国近代科技思潮

2.市场导向的科技体制初步形成

科学地评价改革开放20年来的科技体制改革,对于我们正确地看待改革的成就以及以后进一步进行科技体制的改革都将会有重要的影响。20多年科技体制的改革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市场导向的科技体制已经初步形成。

(1)以往以集中管理和单一计划调节为特点的科技体制被冲破

改革开放之前,我国的科技体制是一个自封闭的垂直结构体系,科研机构只对上级负责而缺少与社会各方面包括教育、企业的横向联系;特别是缺乏与经济发展相结合,没有知识产权概念,缺少技术成果有偿转让的机制,国家行政手段直接管理过多,不利于调动科研机构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科研机构自成体系自我封闭,使得人员结构和知识结构老化。这种计划经济条件下的科技体制被全面冲破。通过改革,基本实现了科技资源配置从计划导向向市场导向的转轨;初步完成了科技力量布局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和科技自身发展规律要求的调整;基本明确市场经济体制下各类创新主体的功能和分工定位;开始形成鼓励科技人员走向市场、为经济服务的创新创业的政策环境。

(2)科技与经济结合,科技人员思想观念改变,改革意识、面向经济建设意识大为增强

总结20多年科技体制改革的政策和实践,改革拨款制度,引导科研机构主动面向经济建设;加强科研与生产、市场的结合;改革人事制度,逐步扩大科研机构的自主权,推动科技走向市场;促进军民结合,军用技术向民用技术转移;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努力促使企业成为技术开发主体。其中的核心就是科技拨款制度的改革,以“断粮”为手段推动应用开发型科研机构进入经济建设主战场。这样,科技与经济的结合更为紧密。在改革探索中,科技人员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改革意识、主动面向经济的意识也极大增强。由于技术开发型科研机构科研经费减拨基本到位,它们的生存与发展必须面向经济主战场,科技面向经济的程度明显提高。到1994年,以基础科学研究为主的中国科学院,横向的科技收入就超过了50%。许多科研机构和高校科技人员走出“象牙塔”,服务于经济建设,“下海”创业。在改革科技拨款制度方面,逐步改变了科研机构的经费单纯由国家包揽的状况。科研机构通过转让技术、开展社会服务、开发新产品等方式积极增收,科研经费的来源渠道不断拓宽,自筹经费所占比重不断增加。2001年全国科研机构共筹集科技经费784.2亿元,其中自筹资金225.2亿元,占28.8%,比1991年提高了16.6%。这一改革减轻了国家财政的负担,也使科研机构增加了活力。主要由科技人员创办的民营企业迅速崛起,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生力量。截至2000年底,全国民营科技企业总数已达8.6万家,从业人员559.1万人,全年总收入达到14639.5亿元,分别是1996年的2、3、5倍。

(3)基于市场导向的国家创新体系的实践也取得了一定成果

这突出地表现在开发类院所企业化转制以及公益类院所分类改革上。1999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了全国技术创新大会,发布了《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明确了强化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推动大多数科技力量进入市场,由此开始积极推推进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在这一创新体系的建设中,中央决定把开发类院所实行企业化转制作为突破口,将全国1618家开发类院所由事业单位转为企业运行,这无疑是中国科技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与此同时,对涉及农业、林业、水利、卫生等22个部门,主要以向全社会提供公共技术和服务为主的公益类院所,也加大力度进行改革,对其中具有面向市场能力的机构(占总数一半以上),要向企业化转制;主要从事应用基础研究或公共服务、无法得到相应经济回报、确需国家支持的科研机构,仍作为事业单位,按非营利性机构运行和管理。据统计,目前在开发类院所改革方面,到2002年底,985个技术开发类扣押机构中已有652个完成了工商登记,占总数的67%。公益类科研机构改革方面,到2002年底,全国已有29个省、市也已经启动。(1)

总之,科技体制改革经过20多年富有创造性的实践,在解放和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科技人员的积极性明显提高,科技机构的活力大幅增强,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发展迅猛,科技系统结构和运行机制发生重大变化,市场机制在科技运行和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日益突出。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巨大成就是有目共睹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