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医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

中医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

时间:2022-05-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黄帝内经》和《黄帝八十一难经》是中医学基础理论确立的标志,《神农本草经》则完成了由药物经验的积累向“中药学”经典著作的飞跃,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代表了辨证论治原则的确立和中医临床诊疗水平的显著提高。至此,中医理论体系框架得以成形,并指导着中医理论和临床实践的不断发展。中医理论体系的建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1.3 中医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

中国医学的萌芽和积累阶段经过了100多万年的积淀,而在战国至三国这短短七八百年间,中医学理论体系得以确立。《黄帝内经》和《黄帝八十一难经》是中医学基础理论确立的标志,《神农本草经》则完成了由药物经验的积累向“中药学”经典著作的飞跃,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代表了辨证论治原则的确立和中医临床诊疗水平的显著提高。至此,中医理论体系框架得以成形,并指导着中医理论和临床实践的不断发展。中医的发展模式经历了西周以前的神灵主义医学模式和西周以后至今的自然哲学医学模式。由此可看出,中医理论体系似乎在很早奠定之后便没有得到过很大的发展,这种早熟性和稳定性在世界医学史上是独一无二的。中医理论体系的建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1.生产力的发展

秦汉之际是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史上极其重要的时期。传统的农、医、天、算四大学科均在这一时期形成了独特的体系,同时生产力的极大提高使人们摆脱了原始社会中与饥饿斗争、生存是第一要务的局面,人们可以初步有保障、稳定地生存下去,人们迎来了人类社会史上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秦汉。这一切都为医学的稳固与发展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外部条件。

1)医学“整体观念”

《黄帝内经》中天文、地理、气候变化对人体影响的论述非常多,营卫的运行与昼夜的变化密切相关,月之盈亏、四时之变化、不同的地理环境对人的生理、病理、体质、诊断、治疗、预防等都有重要的影响。医家多“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悉人事”。医学已经作为一门独立完整的科学纳入了中华文明发展的轨道,与各门学科交相呼应、共同发展。

2)对针灸的推动

随着冶炼技术的不断提高,我国在战国至西汉时期已用青铜石代替砭石,《黄帝内经》中有九针之制。而生产冶炼技术对针灸及外科技术的提高和理论的应用起到促进作用。

2.哲学思想的繁盛

战国至秦汉,中医学家将古代哲学家用于解释自然界的阴阳、五行、精、气、神等哲学思想和当时的中医知识结合起来,并以之作为诊断、治疗和判断预后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哲学思想对医学的影响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阴阳学说

《黄帝内经》非常重视阴阳学说,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谓:“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

2)五行学说

中医引进五行学说,配之以季节、方位、声音、脏腑等用于解释以五脏为中心的各种关系。

3.社会环境因素

东汉三国时期社会动荡,群雄争霸,战火不熄。所谓“大兵之后,必有大疫”,这一特殊的历史环境为医学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的机遇。华佗的麻沸散、剖腹术等正是由于其在军队供职多年,因而拥有大量野战外科临床实践经验上的发明创造;张仲景面对其家族200多人在不到10年间就因疾病死亡三分之二、死于伤寒者占十分之七的事实,结合自己的医学经验,写下了《伤寒杂病论》。

同时,在这种旧的统治思想失去权威、新的统治思想尚未建立的局势下,知识分子流动更为自由,思想愈发活跃,更利于四处游说、著书立论,对医学思想的推广与传播有着巨大的影响。

然而相比于西方医学,中医理论体系的过早建立与超常的稳定性一直是历史上的一个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