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白山黑水的萨满教

白山黑水的萨满教

时间:2022-02-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萨满教是我国北方阿尔泰语系一些民族普遍信仰的原始宗教和世代传承的民族文化遗产。长白山黑龙江之间,及毗邻的西伯利亚地区的广袤森林、草原、山川是哺育萨满教的摇篮,早在母系氏族社会时期,萨满教已经活跃在这一地区。蛇也是萨满教众神中的主要角色。满族的祖先世居长白山一带,据《清太祖实录》载,满洲源起于长白山之“东有布库里山,山下有池,曰布儿湖里”。
白山黑水的萨满教_中国长白山文化

萨满教是我国北方阿尔泰语系一些民族普遍信仰的原始宗教和世代传承的民族文化遗产。萨满教起源于远古,历代史书关于我国北方古代民族的祖先,如:肃慎、挹娄、勿吉、靺鞨、渤海、女真、匈奴、乌桓、鲜卑、柔然、契丹、突厥、高车、回鹘、黠戛斯等有关宗教活动的记载都与萨满教有关。长白山黑龙江之间,及毗邻的西伯利亚地区的广袤森林、草原、山川是哺育萨满教的摇篮,早在母系氏族社会时期,萨满教已经活跃在这一地区。

中国考古工作者于1972年在黑龙江密山县发掘了新石器时代的新开流文化遗址,在出土的石器、骨器、骨雕、陶塑、墓葬中留下了图腾崇拜和萨满教的痕迹。1969年苏联在黑龙江中段对靺鞨人的墓葬进行发掘,发现两种葬式,二次葬和一次葬,在对10—11世纪女真墓葬考察中,也存在二次葬和一次葬。关于一次葬,人们从民族调查中获得解释:远古时候,人死后被停放在森林僻静之处的灵架上,灵架是为死者准备的木筏或木舟。死者乘它奔赴已故亲人的氏族住地。然而,肉体尚未烂尽,骨骸尚未散开,体内的灵魂就一直没有离开死者。只有再过一段时间,随着灵魂逐渐离去,骨骸才完全散离,人们才举行死者肉体的灵魂去阴间的萨满教仪式。考古工作者还在绥滨蜿蜒河流域发现萨满“娱神”用的“腰铃”,研究认为,这是五国部女真人的遗物,是迄今为止发现较早的萨满“神具”。

在远古时期,长白山地区的先民以捕鱼、狩猎经济为主,农业有了初步萌芽。生产工具以石器、骨器为主,他们使用这些工具在崇山莽林中追逐禽兽,在江河波涛中张网捕鱼;他们在穴式的房屋中躲寒避暑,以群体形式定居,这正是原始母系氏族公社时期。艰苦的生活条件、简单的生产工具,人们靠在大自然中索取食物求得生存。那时,人们对自然不能理解,只凭借幻想视大自然千姿万态、变化万千的动植物和人一样具有知觉、感情和意志,而对造成它们千差万别的内在原因,则想象成是“灵”的作用,人的生老病死种种情况变化也是受体内“灵”的驱使,而“灵”往往是轻捷得看不见和摸不着的。这种幻想和歪曲,最初只发生在对人们的生命和生活产生过巨大影响,或有密切关系的动植物上。人们根据使用价值和关系的好坏,把各自主宰动植物的“灵”区分成好的和坏的、善的和恶的,从而产生了对“灵”的不同态度。人们对“灵”的普遍信仰与崇拜,表现出屈从、祈求、禁忌、虔敬和感激,这就构成了原始的自然崇拜,随着人们谋生手段和空间的扩大,“灵”才存在于每一样东西上,万物有灵的观念由此产生了。这正是萨满教原始宗教性质的主要表现。长白山地区的初民原始崇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动物崇拜

在古代岩画及遗物中,对鸟的崇拜是萨满教的一个突出主题。从形象上看,有水鸟、鹰、乌鸦等,长白山地区各族普遍把鹰看作萨满的化身或后裔,在萨满诵唱的神词中,有“遮雪盖地的金翅膀,怀抱两个银爪子,白天背着日头来,晚上驭着日头走”赞颂鹰神的句子。乌鸦也是被视为满族的保护神,对它的祭祀一直延续下来,如:满族敬天神的神杆祭,主要是祭乌鸦,说乌鸦是看林子的格格,即林海女神或林神。[1]在满族传说中,神鸟是太阳河的精灵,它有着可以赋予宇宙主神以生命和“神力”的巨大能量。在很古很古以前,善神阿布卡赫赫与恶神耶路里争夺宇宙统治权,耶路里口喷黑风恶水,淹没大地,打败了阿布卡赫赫,一把扯去了她用九座石山、九座柳林编成的战裙。阿布卡赫赫赤身裸体地逃回天上,昏倒在滚动着一束束金光的太阳河旁。太阳河旁一棵高大的神树上,住着一位名叫昆哲勒的神鸟,它扯下自己的羽毛,为阿布卡赫赫擦拭伤口,编织护腰战裙,又衔来金光流漾的太阳河水,喷洒她的全身。当阿布卡赫赫身穿九彩神羽战裙,从太阳河水中苏醒过来时,她成为一位金光灿灿永远不死和不可战胜的大神。耶路里再也无法与她匹敌,被阿布卡赫赫打回地底。

蛇也是萨满教众神中的主要角色。在满族神话中,蛇是唯一能够沟通陆海、天地间联系的大神,它是创世神阿布卡赫赫的头发,也是她的卫士,曾帮她同恶神耶路里打仗,救了她的性命。因此,蛇在萨满教众神中享有很高的地位。

虎、熊也是长白山地区诸族信奉的大神。在白山黑水之间的山林中,自古就有虎出没,赫哲人出猎碰到虎时,常常放下猎具跪下叩拜,同时祷告,尊称虎为“王”“老爷”,甚至把虎看作本族始祖;鄂伦春族中把虎看作山神“门那查”的化身;满族萨满有跳虎神的祭祀仪式。熊以它的功力被许多古民族看作保护神,有些氏族还敬之为祖。

经过萨满教神化的动物还有许多,如:野猪、鹿、狐、马、牛、鱼、龟等。

在白山黑水间的森林中,原始狩猎文化使生活在这里的诸族对萨满神的信仰,无不与狩猎对象——野生动物有关。在这种人与动物密切往来的世界里,人们一方面用简陋的原始工具捕猎禽兽和鱼类,一方面依靠信仰和崇拜,祈求这些野生动物不要危害人类,而且能更多地捕获。正如费尔巴哈所说:动物是不可缺少的、必要的东西……,而人的生命和生存所依靠的东西,对于人来说就是神。

二、自然崇拜

从新石器时代的考古发现证实,火的崇拜在远古时代很盛行。长白山地区地处北国,气候严寒,火对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就显得格外重要。相传远古时候,火神拖亚拉哈见北地寒天、冰雪覆盖、万物不生,盗走了天神阿布卡恩都里心中的神火下凡,怕神火熄灭,她把火种吞进肚里,嫌脚行走太慢,便以手为足助驰。天长日久,她被烧成虎目、虎耳、豹头、豹须、獾身、人心、鹰爪、猞猁尾的一只怪兽,她四爪蹚火云,巨口喷烈焰,驱冰雪,驰如电闪,光照群山,为大地和人类送来火种,招来春天。于是,人们最敬仰火神,萨满教中就有了祭火的仪式。

萨满教中,那些高矗入云的大山,更是崇拜的主要对象。大自然创造的陡峭山岭和悬崖岩洞所构成的奇观,为萨满教信仰提供了十分丰富的神秘想象之源。“白那查”是鄂温克语,意为山神爷,是达斡尔、鄂伦春、鄂温克等族共同的山神,他们认为山林中的野兽飞禽都是这位山神养的,因此,感激他的恩赐。满族的祖先世居长白山一带,据《清太祖实录》载,满洲源起于长白山之“东有布库里山,山下有池,曰布儿湖里”。初,天降三仙女浴于泊,……有一神鹊衔一朱果置三女佛古伦衣上,佛古伦爱之不忍释手,遂衔口中,其果入腹,即感而成孕。后来生一男,即布库里雍顺,乃满洲始祖。因此,满族视长白山为祖宗发祥之地,封长白山为圣山,世代加以顶礼膜拜。

此外,对风、雷、电、霜、雨、雪等自然现象,萨满教中也加以神化和崇拜。赫哲人称风的神灵为“窝都玛玛”,鄂伦春族有一位称为“恩古包尔”的神,他生自旋风,危害人畜,祭时需杀三只狍子,方能保护人畜平安。

水神崇拜,包括江河湖海崇拜,也是萨满教崇拜的重要内容,萨满教认为水与地不可分,满族传说中讲:地母讷妈妈的全身生满乳头,乳房所流注下来的乳汁就是地水,是万物生命之母源。

在自然崇拜中,最突出者是对日月、星辰的崇拜。对太阳的崇拜是由于生活在北方的古人类部落,对冰雪严寒的畏惧产生的祈愿。萨满教中以极大的热诚崇奉太阳之神。满族神谕传说载:最早的女萨满是只白色海东青(一种鹰)从东方背来的,女萨满携有唯一一件神器是光芒四射的石饼,即太阳的魂魄,叫“顿恩”,意为“光芒的太阳”。从许多老萨满记述祖先遗言中可知,萨满胸前所佩的铜镜(满语为“托里”)象征着太阳的光芒,是避邪濊、照妖魔、探神路的重要宝器。而后背挂着的神镜代表月亮,神衣、神裙等处嵌着的晶莹闪光物件则是宇宙的星辰。

三、图腾崇拜

“图腾”是北美印第安人鄂吉布瓦部落的方言,意思是“氏族的标志或图徽”,图腾崇拜是自然崇拜的进一步发展。原始人类进入母系氏族社会,人们认为自己氏族的祖先是由某种动、植物或其他自然物转化而来,并与这些动、植物有一种血缘的亲属关系,于是便将该物作为自己氏族的族徽——图腾加以崇拜。

鄂伦春族中有这样的传说:远古的时候,有一个猎人被一母熊抓去,他被强迫与母熊同居。母熊怀孕,产了一个小崽。一次母熊领着孩子外出觅食,猎人乘机搭木排顺流逃跑。母熊发现后带孩子去追,追到江边见猎人在木排上沿江往下游去,就喊他快回来吧!猎人不理,母熊气愤极了,把小崽一撕两半,一半扔给猎人,而自己抱着另一半号啕大哭。就这样,随母熊的一半便成了熊,随父的一半则成了鄂伦春人。所以鄂伦春人尊称熊为“雅亚”(祖父)或“太帖”(祖母)。在北方其他狩猎民族中也有大同小异的故事流传,对熊的崇敬亲近,是很古老的图腾崇拜的遗俗。

鹰作为萨满的化身,也被长白山地区许多游牧和狩猎民族作为图腾。传说,世界开初,人间没有病,也没有死,过了不久,恶鬼向人间撒下病和死,人们开始了受苦受难。这时,众神就派鹰从天上来到人间相助,鹰不懂人话无法与人交往,它见一棵树上睡着一个女人,就与她相交,女人怀孕,生下一个男孩,就是人间最早的萨满。在满族某些姓氏所供奉的鹰格格,是鹰头人身的母体神像,说明它是远古母系氏族社会时期留下的氏族鹰图腾。

满族中还有人源于柳的传说。祭柳、崇柳是祈求氏族繁盛、多子多孙,而且将柳叶视为女阴象征。这也可能是某一氏族的图腾遗迹。

四、祖先崇拜

母系氏族社会发展到新石器时代便进入了繁荣阶段。随着原始农业和对动物驯养的出现,人们对自然界,特别是对动植物的神秘感已经有所消失,因此,把动植物作为自己氏族祖先加以崇拜的观念也就有了变化。又由于远古时代,人们对死亡现象不理解,认为人死后“灵魂不散”,那些在本氏族中占有重要地位、为族人造福、颇有贡献的首领和酋长死后被奉为祖先神,成为比众自然神、图腾神更亲切、更能护佑本氏族的神灵,于是祖先崇拜的宗教意识产生了。

鄂伦春、鄂温克、达斡尔族的每个氏族都有自己的祖先神,他们称作“阿娇鲁、博如坎”,是祖先神之意,按鄂伦春、鄂温克族人解释,他们的祖先是被雷击而死的先人的灵魂形成的,这是天意。

在母系氏族时代,女性担任族长、部落首领,在部族中享有很高威望,她们死后被奉为祖先神。塔拉伊罕妈妈是郭合乐族供奉的神,相传她是乌苏里江东部各部落联盟的部落首领,她聪明能干、公平善断,她把这一带治理得人寿年丰,部族间友好和睦,她被供奉为郭合乐族的祖神。

到了父系社会,随着男子社会领导地位的确立,祖先神由女性转为男性。在满族神话故事中说:有一个梅赫乐哈拉的部族,酋长不喜欢诚实、耿直的长子海伦别拉,把他驱逐出家。次子阴险恶毒,害死老父,自任酋长,他残酷虐待部民,烧杀抢劫无恶不作。海伦别拉经历种种磨难,消灭其弟的邪恶势力,当上了酋长,为部民做了许多好事,人们不忘他的恩情,当他死后,把他当作祖先神祭祀。

长白山地区诸族在萨满教活动中常出现“瞒尼”“玛鲁”“瞒爷”“莽尼”等神名,实际上就是祖先崇拜的众位英雄神,他们有的是武将、箭手,有的是乐师、工匠,都是具有特殊功能和身怀各种绝技的先人和为本氏族的开拓与发展建树某种功勋伟业的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