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逐步破解吉林民营经济发展难题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逐步破解吉林民营经济发展难题

时间:2022-10-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基本原则和重大任务。实践证明,融资难,融资贵已经成为制约吉林省,乃至全国中小民营企业发展的最大障碍。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目标,正是从法律法规政策层面为破解融资难题起到了引导作用。吉林省在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方面缺乏地方立法,未形成完整的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金融法规政策体系。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逐步破解吉林民营经济发展难题_中国梦的理论内涵与时代价值

高 芸

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基本原则和重大任务。会议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体系,需完善法律体系,推进依法治国,增强全民法制观念。这也为缓解当前民营经济发展的困境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思路。

一、依法治国,为破解吉林省民营企业“融资难题”提供法律保障

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民营企业,普遍面临着资金紧张、融资渠道单一、融资成本较高等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根据省金融办的调查显示,我省大约有近3万户的小微企业有效融资需求无法得以满足,这部分企业约占全省小微企业总数的3.13%,资金缺口达472亿元。就融资成本而言,我省小微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率在14%—15%之间,与企业其他成本相比,融资成本较高,甚至可能超过企业利润率,多数小微企业难以承受。实践证明,融资难,融资贵已经成为制约吉林省,乃至全国中小民营企业发展的最大障碍

我国货币供应量对经济增长的保障程度并不低。2013年,我国M2、人民币贷款余额分别是GDP的1.94倍和1.26倍,M2和贷款余额都远远超过GDP。之所以仍存在融资难题,是由于我国的直接融资渠道缺乏,信用体系不健全,金融资源配置不够合理,担保体系不发达等多种因素共同导致的。吉林省在这些制约因素上,有过之而无不及。破解融资难题,需要统筹建立相关机制。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目标,正是从法律法规政策层面为破解融资难题起到了引导作用。

首先,完善资本市场法律规则。资本市场不成熟、不理性的根本原因是其缺乏法治。如果没有公开透明的法律规则,市场参与者便无法预期交易结果,无从判断交易安全,从而不可能形成公平高效的市场机制。当前《证券法》的修改、《上市公司监管条例》的设定等工作均在进行,其目标便是把现在资本市场的“严进、宽管、不出”变为“宽进、严管、必出”。

其次,完善征信管理法规。《征信业管理条例》配套制度的不完善,影响了金融机构对借款人信用状况的评估。而信用评估是金融机构决定放款与否的重要参考依据。目前,我国现有的法律体系中,还没有一项法律或法规为征信业提供直接的依据,从而造成征信机构在采集信息、披露信息等环节上没有法律作为保障,造成征信当事人的权益受到侵犯,造成我国金融机构对借款人信用状况的评估处于较低水平。因此完善社会信用信息征集系统、加快设立信用中介机构,对贷款业务的顺利开展可起到有效的保障作用。

再次,完善中小民营企业促进政策。目前我国虽已推出了《中小企业促进法》,但专门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的立法还有待制定。吉林省在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方面缺乏地方立法,未形成完整的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金融法规政策体系。同时,贷款的多少依赖于担保物的选取,但《担保法》在制度设计上注重不动产担保,这恰是中小民营企业的弱项。目前我国已逐步形成一系列的政策,如在小微企业金融支持方面适当调整机构业务准入,提高不良贷款容忍度等等。同时配合《担保法》的改进,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二、产权保护,为化解吉林省民营企业“创新难题”提供重要支撑

企业的创新精神是继土地、劳动力和资本等传统生产要素之后的第四种核心生产要素,是现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之一。只有持续不断的创新,探索,努力占领本行业相关技术和产品的制高点,才能拥有市场的生存发展权。市场经济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要唤醒和激发市场参与者的创新精神。

尽管我省具备加快创新所需的科研院所优势,人才优势,但目前的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民营企业,自主研发能力不高,创新发展意识不强。缺少自主创新的欲望与动力。仿制产品多,名优品牌少。传统产品多、新型产品少。初级产品多,深加工产品少。同时,对自身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强,多数中小民营企业没有进行商标注册。反观美国与欧洲的企业,能够将收入的50%用来做技术创新,究其原因,是因为申请的专利受到法律的保护,并且是一劳永逸的。但在我国,不管研发期投入了多少人力、物力,只要该产品问世,不出几个月就会出现“克隆”商品,而且随着商品数量的增多,市场价格也大幅下降,导致研发的企业根本来不及收回前期投入的巨额成本。中小民营企业目前大部分还处于一个初期发展和探索阶段,本身生命周期短,资金实力弱,集群发展效应尚未建立,如果创新发明人长期受到侵权,盈利能力受到限制,创新的积极性必将大打折扣。

当前我省经济正处于经济结构调整,产品升级换代的关键时期,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抓手。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宣传的广泛程度,观念的深入程度,则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根本保障。所以知识产权法应逐步趋于完善,加大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这样从宏观上才有利于企业创新氛围的整体提升。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增强法律法规的及时性、系统性、针对性、有效性”、“加强重点领域立法,保障公民人身权、财产权、基本政治权利等各项权利不受侵犯”等,这些观点用于知识产权保护领域,将进一步健全知识产权法、专利法、著作权法等,通过法律、法治鼓励创新,保护创造,让创新者获得盈利、名誉,让仿造者获得惩治。这样才能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更大程度上激发企业家创新的动力和意识。

三、规范秩序,为扫除吉林省民营企业“公平待遇难题”提供重要前提

市场经济必须服从市场规律,而市场规律究其本质,应该是能体现出公平和自由进出的基本规律。但是在现有体制下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并不完全平等。国有企业背靠政府的强大优势,在很多领域,如土地、许可、准入等方面,都具有垄断地位和优惠政策。通过对吉林省民营企业的调研,显示“玻璃门”、“弹簧门”等现象始终难以突破,民营企业在用地、用气、用电等方面无法与国企享受到同等待遇;在市场准入方面,进入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门槛较高,电力、石油、通信等行业实际上不对民间资本开放。面对着不平等的市场环境,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同时申请市场准入时,国有企业必然胜券在握;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同时申请贷款时,国有企业必然更加优惠。因此,缺乏开放、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是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重大障碍。

依法治理是规范秩序最有效的手段,通过立法对政府行为进行制约,可以为民营企业的公平公正发展提供可靠保障。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这为扫除民营企业不公平的市场环境提供了保障。一方面,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依法治国将有助于降低经济、社会生活中的交易成本,使经济运行更有效率,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消耗。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建立“行政机关内部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完善纠错问责机制”等,这些在经济层面,都是对于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深刻诠释。都是“完善体现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的法律制度”。另一方面,依法治国将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扫清障碍。民营企业能够在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下正常生产经营,对未来可预期,就会使企业的经营活动从寻租式转向生产和正常创新。同时激发企业家的活力,加大创业、创新的力度,促使企业家群体的转型升级。民营经济也会出现一波企业数量增多,质量提升的大发展浪潮。

吉林省的民营经济体数量,目前已经占到省经济体总量的90%以上。民营经济的发展,已成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十八届四中全会的召开,依法治国总目标的推进,再配合相关的改革措施,困扰民营经济突出发展的难题会逐步得以破解。吉林省又将迎来新一轮民营经济发展的春天。

(中共吉林省委党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