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国梦”的文化支撑与动力

“中国梦”的文化支撑与动力

时间:2022-10-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所以,实现“中国梦”,必须大力推动文化建设,发挥文化的引领作用,吸取文化的动力之源。实现“中国梦”,本质上就是要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这是“中国梦”的初衷。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了精神基石。这种文化上的融合、继承与发展,造就了高度一致的文化向心力,提升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正是这种向心力,把我国56个民族、13亿人口紧紧凝聚在一起,成为实现“中国梦”的内生动力。
“中国梦”的文化支撑与动力_中国梦的理论内涵与时代价值

闫西安

文化作为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不断生存发展的力量之源。恩格斯曾经说过,“文化上的每一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世界历史发展告诉我们,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不仅需要强大的物质基础,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任何一个国家的强大往往首先是文化的强大,只有文化强大了,国家的经济政治社会、生态等建设才能有支撑和动力。所以,实现“中国梦”,必须大力推动文化建设,发挥文化的引领作用,吸取文化的动力之源。

一、文化生产力是实现“中国梦”的坚实基础

文化生产力是指围绕满足人类自身的精神需求,把人类的思想、意志和情感作为文化资源,生产文化产品、提供文化服务和创造社会财富的能力。当今世界,文化生产力已经成为各国综合国力的构成要素之一,体现着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它的源头是人,对象是人,目的也是人,人们需要通过文化生产力的发展来启蒙心智、认识社会、获得思想上的教益,实现文化育民;也需要通过文化生产力的发展来愉悦身心、陶冶性情、获得精神上的寄托,实现文化乐民。同时还需要通过文化生产力的发展来助推经济、促进发展、获得物质上的收益,实现文化富民。实现“中国梦”,本质上就是要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在当前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生产力主要包括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要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我们党明确提出“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既要让人民过上殷实富足的物质生活,又要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这是“中国梦”的初衷。所以,要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在充分尊重人民最基本文化权益的基础上,不断丰富人民的精神生活,浇灌人们的精神家园,关注人们的精神生命,用文化润泽人们的心灵,舒缓压力,涵养人生。通过人人参与文化建设,个个共享文化成果,使人们过上更加充实幸福的生活,实现中华民族的心灵梦。

另一方面是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随着我国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文化本身正在向社会的各个领域扩张,向经济领域扩张的结果就是文化产业的兴起与发展,文化与经济越来越一体化,文化成为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拉动力量和生产力发展的重要贡献因子,文化不光能够孕育精神力量,也能够产生物质财富,为“中国梦”的实现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文化产业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文化事业发展的不足,满足了人们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的文化需求,促进人们个性化发展。文化产业所生产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越来越广泛地进入到、影响到全体人民的思想、工作和生活,人们对这些文化产品与服务的消费、享受与接纳能够使人们对“中国梦”产生切身的认识与共鸣。

二、文化向心力是实现“中国梦”的内生动力

中华民族曾在世界历史上留下了辉煌的足迹。在五千年的漫长岁月中,中华民族历经战火纷争,民族混战,朝代更迭,文化融合,几经沉浮仍旧屹立不倒。五千年的文明历程之所以一脉相承,毫不中断,绵延至今,靠的不是经济的强大,不是军事的霸权,也不是政治的强制,而是56个民族的文化共识和精神凝聚。习近平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表明,实现“中国梦”必须要团结全国各族人民的力量,万众一心,共同奋斗。当前,我国步入经济发展转型的关键期,也是各类社会矛盾集中凸显的危险期,在这个时期,我们更应该加强对文化向心力的重视和发展。

我们都知道,文化作为一种无形的载体,在传承历史,凝聚现在,牵系未来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化的向心力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回溯历史,考察现实,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基础。现代社会,世界范围的物质产品消费愈益同质化,科技创新传播愈益共享化,而文化的独特性使得文化对于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塑造作用愈益重要。一个民族的兴衰强弱,无不与文化的兴衰强弱密切相关。文化是基石,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进步的力量本源。文化是一个民族传承绵延的精神血脉,是形成民族归属感认同感的精神纽带,是孕育民族气质品格的精神基因。文化的向心力铸就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辉煌历程,文化的向心力也必定为实现“中国梦”凝聚力量。

我们的祖先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形成了以《易经》为源头,涵盖《诗》《书》《礼》《仪》《春秋》和《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等一批厚重的经典作品和思想资源。有春秋战国时代百家争鸣的诸子哲学,汉魏时期的传经事业,老庄孔墨的道德思想,韩柳欧苏的经典文章,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的文治武功等等;这些文化经典集中体现着“仁、义、礼、智、信、德、廉、勤、俭、法、孝”等精神,这些精神构成了中华文化的深邃特质。建党90年,建国60多年来,中国在建设社会主义,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中,不但创造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科学的思想理论,而且也创造社会主义建设的理想、精神和道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些新的文化成果是新时代文化与中华传统文化融合的结晶,共同构成了当前中华文化的主流,这在世界文化发展中绝无仅有。尤其是党的十八大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括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4个字,进一步廓清了人们思想上的种种迷雾和谜团,增强了全民族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共识,解决了当前社会中存在的理想信念动摇、道德信仰缺失、价值取向迷茫等问题。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了精神基石。

这种文化上的融合、继承与发展,造就了高度一致的文化向心力,提升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正是这种向心力,把我国56个民族、13亿人口紧紧凝聚在一起,成为实现“中国梦”的内生动力。

三、文化和谐性是实现“中国梦”的普世条件

“和谐思想”是五千年中华文明的灵魂与瑰宝,也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质。“和谐文化”与“中国梦”之间有着悠远的传承与深刻的关联,儒墨道法佛都提倡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以及全社会、全世界的和谐,从而形成了有别于法西斯专制主义、西方征服主义与斗争文化传统的和谐文化传统。“和”即为和谐、调和、和合,“和”代表了事物间的融洽、和谐关系,是对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关系的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讲的是人要知天,人要与自然和谐共存,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就是要实现天人和谐,要求经济发展不能以发展为代价牺牲环境;人与人的关系,讲的是人要知人,人与人之间要和谐相处,人与社会要和谐共融,建设和谐社会就是要实现人际和谐,要求经济发展兼顾社会效益,保证社会秩序稳定有序;人与自我的关系,讲的是人要知己,人与自己内心要和谐平衡,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就是要实现身心和谐,要求尊重个人发展,打造良好心态。中华民族历来是追求和谐的民族,而不是嗜好征战杀戮的民族。当今提出的和谐社会建设更是这种传统的延续和发扬,也是逐渐为世界各国所认同,作为各国推动发展的价值遵循。可见,文化的和谐性是成就“中国梦”的基本路径,是引领“中国梦”的价值导向,是实现“中国梦”的普世条件。

“中国梦”和“世界梦”是一个同心圆,这个圆心就是“和谐”。“中国梦”能否顺利实现,一方面有赖于中华民族的集体智慧和力量,有赖于全中国各族人民的不懈拼搏和努力。另一方面也需要国际社会的共识和认同,需要世界人民的理解和支持,需要中国与全世界围绕“和谐”这个圆心共同努力。对于我国而言,我们必须在全社会提倡一种主流、健康、进取的社会意识,创造普世、认同、感召的社会理念,引导整个民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实现“中国梦”,就是要促进国内和谐社会建设,服务国际和谐世界发展。13亿中国人期盼国家稳定繁荣昌盛的“中国梦”,不仅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它也是中国人与世界人民一起做的梦,是中国人在与国际社会紧密依存中所追求的自己的梦想,这个梦想就是建设一个和谐世界。所以,实现“中国梦”也必定会对世界产生重要影响,而作为普世文化价值的“和谐文化”便是推动实现包括中国人在内的全世界人民梦想的长久动力和普世条件。

(中共吉林省委党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