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民生“一条龙”

民生“一条龙”

时间:2022-10-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近年来,张湾村还逐步加强了对孕产妇和儿童的管理,提高了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率,稳步降低了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改善了儿童营养状况,提高了妇女儿童健康水平。历年来,张湾村无一例早婚或未婚先孕现象的发生,计生符合率每年都达100%,连续十年被评为计划生育先进单位。
民生“一条龙”_走向卓越——张湾村的故事

第三章 民生“一条龙”

要使农民生活宽裕,必须努力发展农村各项事业,包括建立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发展农村教育事业。2009年初,张家湾镇召开的村支部书记述职大会上,刘国利热情洋溢地汇报了张湾村的“八大贴民心工程”落实情况。刘国利在工作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能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为荣。几年来,他带领全村干部在服务群众方面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子,实施“一条龙”服务,免除村民的后顾之忧——“迎接好生的,培养好小的,引导好少的,教育好大的,敬养好老的,照顾好残的,安葬好死的”。

第一节 优生优育

张湾村荣获“北京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示范村”称号

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张湾村根据实际情况,由村主任领导该项工作。实行专人负责,设立各联络员制度,及时了解情况,做好本村育龄妇女登记工作,进行定期保健检查,由综治办配合,及时把握外来育龄妇女的生育情况,并坚持发放新生子女保健费。近年来,张湾村还逐步加强了对孕产妇和儿童的管理,提高了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率,稳步降低了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改善了儿童营养状况,提高了妇女儿童健康水平。这一切都归功于村委会建立了流动人口中儿童和孕产妇居住地管理制度,并加强了流动人口计划免疫和妇幼保健等工作。历年来,张湾村无一例早婚或未婚先孕现象的发生,计生符合率每年都达100%,连续十年被评为计划生育先进单位。

2008年,经村党支部、村委会和村民代表大会研究讨论,拿出751.539万元进一步提高村民福利待遇,包括给予19~50周岁的村民每人每年2400元补贴,为本村246名独生子女父母每年发放1500元独生子女奖励费。

第二节 尊老爱老

孝道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传统美德,是人类最纯真的感情。以大爱之心,倡孝道,行孝举,既合天下子女的孝心,也符合构建和谐社会的大政方针。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老有所养”就是要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加强老龄工作,发展老年社会福利事业,使所有老人都能够安度晚年。社会保障是民生之盾,是国家稳定之基。

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央政府及各级人民政府一直注意改善和提高广大农村地区和农民的生活水平,在农村逐步实行了某些社会保障措施,如社会救济、救灾等,制定了有关的条例和法规,如优抚安置等,兴办了一些社会福利事业,如敬老院、光荣院等。通过这些工作,农村有了一些基本的社会保障措施。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和发展的基本思路,是由国家和集体低水平的“供给式”保障制(具体包括“五保户”制度、合作医疗制度、扶贫救济以及部分社会优抚安置等)过渡到个人和家庭为主的自我保障制的过程。随着人民公社的解体、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实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社会结构的转变,农民所承受的风险在不断增加。而近年来地区差距逐渐拉大,农民收入增长幅度不断减缓,单靠个人或家庭的力量已经不足以应付这些经济的和社会的风险,大多数农民面临着如何获得养老、医疗以及基本生活服务保障等难题。如:到2002年底,我国养老、医疗和失业保险的覆盖面分别只占全体居民的18.3%、10.7%和13%,还没有达到国际上20%的最低标准,究其主要原因,就是广大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缺失。

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中,需要建设的具体制度又有很多,就目前而言,在民政部提出的六项基本制度中,广大农民群众的基本要求与愿望是实现“生有所靠、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因而最低生活保障、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三项制度建设是其重点。张湾村正是从这三个方面着手,建立了有自己特色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我国从1986年开始探索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途径,1991年进行试点,经历了探索试点、稳步推进和整顿规范的阶段。1992年,民政部制定了《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在有条件的地方逐步推开,农村养老保险采取以个人缴费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给予政策扶持的筹资模式和建立个人账户、储备积累的保险模式。参保人数最多时达到8200万人。从1998年开始,全国大部分地区出现了参保人数下降、一些地区甚至陷入了停滞状态。总之,从目前来看,我国农村养老主要以家庭养老为主,部分发达地区辅之以社区养老和社会养老。

在张湾村,两委班子制定了养老扶贫制度和措施,51~66周岁的村民每人每月发放养老金400元,67周岁以上的村民每人每月发放养老金500元;免收村民3年的物业费和取暖费;拿出5万元,对生活困难的群众和老党员、老干部进行定期补助。此外,村里还积极做好适龄青年的征兵体检工作,及时完成征兵任务,认真做好复员军人的安置工作,优先考虑军属的各类要求。妥善照顾好五保户、困难户等。

如今的张湾村,孝敬老年人、关心老年人,使他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已成为新风尚。儿子有儿子的房,老人有老人自己的房,老人每个月还能领到四五百元的养老金,从某种意义上说,养老不再是一种“负担”,已经形成了一个良好的机制。

刘国利和班子成员每年都坚持慰问镇敬老院的老人,重阳节为老人送钱送物,并为本村的高龄老人过生日;随着村经济的逐步壮大,老人的福利待遇逐年提高,张湾村被北京市民政局评为“敬老助老先进村”。

村委会给老人发放养老金

第三节 全面健康

“有健康,才有将来”。健康是每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与千家万户的幸福生活息息相关。然而,在生命的旅程中,每个人随时都有罹患疾病的风险,这就需要求医看病以恢复健康。因此,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让“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并将其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要求中的一项具体内容,还把“病有所医”列为社会建设的“五有”目标之一。“病有所医”乃民生之急,十七大报告要求,确保医疗公益性质,切实方便群众。国家有关部门已经把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十一五”规划,并强调以加强县、乡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为重点,并指示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通过整合现有卫生资源,建立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更好地承担农村疾病预防控制、基本医疗、健康教育等公共卫生工作。使每个农民都能享受到基本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农村社区卫生服务。

社区卫生服务站

根据以上国家医疗工作重点,张湾村已把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作为维护农民健康权益、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切实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为更好地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刘国利带领村领导班子加强管理,根据政策指导,强化舆论宣传引导,取得了全村人民的理解和支持,调动了广大农民参加合作医疗的积极性。

通过村委会和全村人不懈的努力,张湾村已初步建立了符合村情、适应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民医疗卫生需求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合理构建了“住院统筹、大病救助、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三位一体的制度。

张湾村自2003年开始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来,全村有1819名村民参加了农村合作医疗,参加新农村合作医疗率95%,此项费用由集体统一支付。按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农民可报销医疗费用的20%~30%。张湾村在合作医疗的基础上,对村民看病就医的费用实行“二次补贴”,也就是说,农民除了可享受国家的优惠政策以外,村里另外报销50%,报销比例平均提高到70%,让农民实实在在得到了实惠。在所有社会保障措施中,仅“二次补贴”这一项,从2008年至今就已报销146万元。在帮助救助对象参加合作医疗的同时,对个人负担医疗费用过重、难以承担的部分,也给予适当补助。针对农村贫困人口家庭收入低、生活困难大的实际情况,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中,对农村救助对象给予更多的政策优惠。

众所周知,美国是发达的工业国家,常年务农者仅占人口总数的2%。但美国始终重视农村和农业的发展。包括美国在内的很多国外大医院几乎没有门诊部,到大医院看病的人都是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转诊而来,社区医生能根据每位居民的实际情况替病人找到更合适的医院和医生。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任务就是方便居民在社区看小病,发现大病症状及时向临近大医院转诊,减少患者的花费。

刘国利认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首先应做到的,就是取得老百姓的信任。为了做好这项工作,村里加大培训社区医生的力度,注重提高乡村卫生机构对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水平,规范医疗服务行为,为农村居民提供安全有效的基本医疗服务,同时让公众了解社区卫生服务的内容和模式。为了进一步解决好农民看病就医难的问题,村两委班子领导多次请专家进社区,为广大村民开展健康科普讲座。农民健康体检工作由村卫生所联系常年体检点,让参保农民免费享受每两年一次的健康体检,建立农户家庭健康档案,实行动态管理和跟踪服务。

在做好以上工作的基础上,控制传染病,加强精神卫生工作,防止各种意外伤害,也是张湾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重要内容。首先,加强疾病防控,进一步健全农村预防、管理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做好老年保健工作。其次,健全“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防治机制,如非典型肺炎、禽流感流行病的应急预案。再次,加强农村食品、饮用水卫生安全,企业职工卫生防护,学校卫生等指导和管理工作,增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提高农村卫生安全保障水平。

第四节 开启智慧

设施完备的张湾村小学

“要是没有大队党支部和大队书记,我孩子早就失学,念不起书了……”张湾村张欣的父亲——一个最普通的农民总是这样说。

张湾村小学少年腰鼓队

教育乃民生之基,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学有所教”就是要发展教育,促进教育公平。教育涉及千家万户,惠及子孙后代。张湾村历来十分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重视对下一代的培养工作。

村里为了给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投资300多万元在村内建起一所现代化的小学教学楼,使本村学生上学不出村,还出资支持镇幼儿园的工作。村幼儿园自开办以来,专门聘请了3名专职幼儿教师和十余位保育员,教育、娱乐、生活设施俱全,既使孩子们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也为村民减轻了负担,受到广大村民的一致好评。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和引导,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近几年,对本村87名考入高等院校的学生给予了2000~10000元不等的一次性奖励,总金额超过了45万元。

作为深处我国农村的知识群体,农村教师一直与农村经济社会缺乏应有的互动,而其他知识力量又难以通向农村,这一直是我国农村现代化建设的瓶颈。农村教师之于农村,已经不是传统意义的教书匠角色,还具有公共性和社会责任。他们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及农民生活息息相关;为了创造财富,开创文明之先进风气,及时表达政府意愿与党的方针政策,是一种增强民族自信心与凝聚力的潜在力量;再动员与发动农民,组织建设与塑造一个新的农村精神。

张湾村2007年新大学生合影

毛泽东1924年在湘江学校开办“农村师范部”,1925年回韶山开办18所农民夜校,1926年在广州主持全国农民运动讲习所,主讲《中国农民问题》、《农村教育》等,对农民进行革命启蒙教育。在整个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关于“农村教育是农民问题的一部分”、“根据地教育应为革命战争和建设服务”等教育思想不断丰富并得以实践。从瑞金到延安,毛泽东把农民扫盲、农民教育与农民生产劳动相结合,以重视农民为前提,以革命需要为目的,始终把农村教育看做意识形态的基本阵地,农村教师无疑在这一阵地中唱了主角。

除了关爱孩子,刘国利也从不忘记关心教书育人的“园丁”们。每年教师节,他坚持慰问本村和镇中心校的教师,依然像在担任书记之前那样——只要能解决的全都管。镇中心校操场缺土,他找人一拉就是三百方。每年组织本村小学的教师们出去旅游一次。福利待遇好,小学校的老师们都不愿意离开张湾村,而且在刘国利的鼓励和影响下,张湾村小学的教师成长也特别快。

村少儿图书馆工作人员合影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亿万农民群众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村的发展需要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需要大量有知识、有能力、能发展的高技能人才和实用技术型人才。我国现有农村劳动力4.8亿,其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38.2%,初中文化占49.3%,高中文化占11.9%,大专及以上文化占0.6%,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只占9.1%。这种状况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民收入的提高。据农业部门统计,我国现有进城农民工1.2亿,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87.5%,具有专业技术职称的占2.4%,受过培训并获得证书的占18.5%。到2020年,我国预计还将有2.2亿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一方面我们要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就业,推动工业化和城 镇化进程;另一方面又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 整,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都迫切要求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为农村第一线培养人才是职业院校直接的重要任务,是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智力支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重视和加强职业教育。

在积极做好下一代教育事业的基础上,张湾村还加强对成年人的培养和教育,十分重视村民非企业职工的技术学习和培训工作,组织村里人员参加各级各部门开办的各类技术和岗位培训,积极参加区、镇组织的各种知识竞赛。先后建起了党员活动室、团员活动室,成立了农民文化技术学校,鼓励他们学文化、学政策、学技术,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材。在工作之余,工、团、妇组织还经常组织举办各类文体活动,丰富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提高了企业职工的凝聚力。2009年3月22日,正阳职业技术培训学校开学典礼上,有这样一幅标语:“上大学决定出路,学技术决定财富。”这个以培养中医按摩技术人才为目标的学校,正是为本村没有考上大学的年轻人又开辟出了一条前程似锦的光明大道。

这几年,张湾村在刘国利的带领下,真正实现了“培育好小的,引导好少的,教育好大的”。

张湾村两委领导班子把“劳有所得、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住有所居、学有所教”切实落到实处,真正把关注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贯穿于各项工作之中,真正实现了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张湾在科学发展中实现跨越式迈进,张湾建设在稳步推进中更加和谐美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