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民生新闻路在何方

民生新闻路在何方

时间:2022-04-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民生新闻路在何方骆瑜鹏,毕业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现为北京市朝阳区广播电视新闻中心记者。显然,民生新闻的产生和市民阶层争取话语权的上升态势是并行生长的。此刻,民生新闻如雨后春笋般波及全国各地广播电视频道,并深受好评。可以说,以上五种类型的民生新闻几乎涵盖了日常新闻报道的所有类型。

民生新闻路在何方

img117

骆瑜鹏,毕业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现为北京市朝阳区广播电视新闻中心记者。个人理想从做个小学教师再到新闻记者,别无他想。前者是撒播希望,后者是改善环境。自从发现孩子不好管了,就把当园丁教书育人的愿望打消了,改造别人太难,自己亲自上手吧。也就记者能干这事,针砭时弊,打抱不平啥的。入行了才发现,其实还不如园丁呢,算了,罢了。就当个小水滴,在新闻这条大河里悄悄待着,有一天说不定还能蹦跶蹦跶,溅起个小浪花。

摘 要:“在现代社会中,民生和民主、民权相互倚重,而民生之本,也由原来的生产、生活资料,上升为生活形态、文化模式、市民精神等既有物质需求也有精神特征的整体样态。”

伴随着市民阶层开始争取自身的话语权,“民生”与大众传播媒介的结合就变得势在必行,于是,便出现了“民生新闻”这一概念。两者并行生长,民生新闻为中国电视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甚至有人提出民生新闻的出现是中国电视发展的第三次革命。但是,急速增长的规模背后,我们应该看到,民生新闻目前还存在许多不足。未来路在何方,如何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是每一个从业者需要思考的。

关键词:民生新闻 现状 未来

对于民生新闻的概念,在百度百科里给出了这样的解释:“在现代社会中,民生和民主、民权相互倚重,而民生之本,也由原来的生产、生活资料,上升为生活形态、文化模式、市民精神等既有物质需求也有精神特征的整体样态。”市民阶层开始争取自身的话语权,“民生”与大众传播媒介的结合就变得势在必行,于是,便出现了“民生新闻”这一概念。

显然,民生新闻的产生和市民阶层争取话语权的上升态势是并行生长的。让我们简单回顾一下:上世纪90年代初,各种晚报、都市报上的都市社会新闻、市井新闻,作为民生新闻的雏形,已经小有影响了。而在电视荧屏上,1995年北京电视台推出的《点点工作室》,到1998年改名为《元元说话》,1999年至今则叫《第七日》,可以说历经了民生新闻从雏形到成熟的几个阶段。而1997年北京电视台推出的《北京特快》与1999年成都电视台推出的《今晚8:00》等,也都呈现出了典型的民生新闻特质。

随后,2000年,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推出了《南京零距离》,这被业界公认为是开创了大时段城市民生电视新闻节目的先河。之后,南京地区陆续开播了《直播南京》《绝对现场》《法治现场》《标点》《服务到家》《1860新闻眼》等民生新闻栏目。并由此引发了其本地区以大时段直播或“准直播”为外在特征、以关注本土化市民生活形态为主体内容的城市新闻“大战”。至于辽沈地区,2001年,沈阳电视台推出的《直播生活》,就带有明显的民生新闻特质。2004年10月,辽宁电视台开办的《新北方》,第一次在辽沈地区公开打出“民生新闻”的旗号。一时之间,“致力民生,新闻力量”八个字在辽沈地区家喻户晓。此刻,民生新闻如雨后春笋般波及全国各地广播电视频道,并深受好评。

用《南京零距离》的创办人景志刚的话来说:“这是一个在南京城里受到空前欢迎而又蒙受诸多不屑的节目,是一个老百姓时时惦记、每天如约而至并成为他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节目,这个节目的主人公,节目所记录、所报道的是这些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是他们在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是他们身边的事。”

据有关资料显示:2004年《南京零距离》栏目在招标中得到了1亿多元的广告代理费,成为中国都市频道中身价最高的电视新闻栏目,创造了中国电视新闻史上的奇迹。湖南卫视《晚间新闻》栏目的主持人张丹丹,在我们看来只是“小事”的节目上耕耘了6年之后获得“2004年度全国最佳新闻节目主持人”。

一、我国电视民生新闻的现状

就北京而言,民生栏目的增加显然是随着北京电视台的扩张而急速扩大的。从开始的《生活面对面》,到后来风光一时的《七日七频道》,再到目前分时段播报的新闻报道,无处不存在着民生新闻的影子。而随着央视24小时不间断新闻频道的开播,民生新闻在全天内更是填补了大部分的时段。

(一)新闻内容同质化

但是,随之而来,繁荣背后带来的问题就是同质化。民生新闻节目资源有限,媒体的报道题材和选择性受到约束,在如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受众不断扩大的信息需求和信息供给相对不足的局面,使得媒体的新闻重复化和同质化成为一种必然。尤其是电视发展繁荣的大城市,同一条新闻,你播他也播,民生新闻不可避免的出现了瓶颈现象:数量大,质量低,收视滑坡。这种现象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竞争白热化,另一方面就是内容的同质化。

浅要分析一下,民生新闻的类型不外乎以下:

(1)警法类;(2)纠纷类;(3)猎奇类;(4)突发事件类;(5)服务类。

可以说,以上五种类型的民生新闻几乎涵盖了日常新闻报道的所有类型。媒体的选择一致性决定了观众的收视内容雷同性。

在北京,这一现象尤其明显,从平面媒体来看,《新京报》《京华时报》《法制晚报》《北京青年报》等多家媒体关注点一致,线索来源雷同,报道出的稿件基本相似。加上电视媒体各个栏目之间的相互独立,一条新闻每天可以在多个民生新闻栏目中出现,各频道之间相互克隆,民生新闻陷入了无序竞争的状态之中。经常是一个现场,一条新闻,但是因为不同记者采访角度各异,后期编辑把握不同,解读也就不同。这就导致了不同报纸传播的信息其实是一致的,不仅浪费了资源,也是一种变相的抄袭。这样一来,媒体的公信力就大打折扣。“相同内容的重复报道,不但使得有限的新闻资源浪费,同时也让受众感到内容乏味。同质化意味着多样性的丧失,传播失去了多样性,传播生态环境就会遭到破坏,而传播市场的失衡也是必然结果,这成为民生新闻发展的一个瓶颈。”

(二)内容隐私度、猎奇性越界

有些民生新闻为了迎合一部分受众的低级趣味和心理需求,将表现百姓生活的新闻变成对百姓个体隐私的爆料,将新闻媒体变成都市逸闻趣事集散地,使民生新闻成为一种“窥私”的工具,缺失社会责任感。现在蜂拥而上的《情感魔方》《谁在说》《情感部落格》等等,无一不是在打着民生新闻的幌子窥探别人隐私。应该说,在感动于别人的故事的同时也许对人生也有种种感悟,然而,“客串嘉宾”“替身演员”种种暴露的问题已经难以化解猎奇越界的罪名。扭曲的节目形态和一味追求“眼泪”,冲突的剧情已经把民生新闻推到了一个大众难以相信的局面。

(三)舆论监督的越位

民生新闻因其平民化、娱乐化与服务性的特性备受观众青睐,同时,媒体在舆论监督中的越位思想也越来越多。一方面,民生新闻把老百姓的生活琐事,如邻里纠纷、看病就医、买菜购衣、就业上学、好人好事、消费服务等作为新闻内容关注的重要方面,的确为百姓的生活提供了参照标准和行动坐标。但是另一方面,某些栏目为了提高收视率,增强观众的参与性互动性,以“公共新闻”为招牌,大行监督维权之职。然而,这却是对“民生新闻”误读和曲解。

作为新闻媒体机构,帮助百姓行使知情权,行使舆论监督的职责是新闻媒体本职。然而,媒体的实质是客观的报道事实真相,摆明各方观点,让公众知情。却不能取代行政执法部门来行使职能。然而,实际操作中,一些媒体无形中错位了自己的社会角色。例如:有的充当司法部门私自断案,有的充当政府行政职能部门干涉行政命令的执行。久而久之,老百姓便形成了一种误解:有事就找记者,想打官司的找媒体造势,业主要告开发商必定拉上媒体。以至于媒体的投诉热线几乎成了百姓的“爆料热线”。这种错位现象在日常新闻节目中早已屡见不鲜,笔者就曾无数次接到观众热线,要求解决种种家庭问题,物业纠纷,甚至薪酬纠纷。而在实际操作中,电视台此类节目经常会用到这样的词语“在记者的调解下,问题已经得到顺利解决”。从某些方面来讲,记者已经从新闻的“记录者”演变为事件的“代理人”或者“当事人”,无形中使媒体“权利”已经逐步变成一种“权力”。而实际上,这种“权力”的过度使用,对公众、政府、立法、司法等部门都存在许多潜在负面影响。

(四)民生新闻从业人员队伍建设滞后

尽管发展迅速,然而,从发展来看,民生新闻历史尚短。就目前而言,民生新闻规模增长惊人,各地方电视台的民生新闻类节目从原来时长的8分钟、10分钟,一跃成为现在的30分钟、60分钟,甚至90分钟,运作这些“大块头”新闻,无疑需要一支精良成熟、训练有素的队伍。然而现实却是,各电视台、平面媒体做民生新闻的绝大多数编辑和记者,新闻从业经历大都是刚刚走向工作岗位的年轻人,活力与激情有余,但是他们的新闻业务素质、专业技能、人生阅历以及对新闻的价值判断等方方面面却都存在着一些欠缺。年龄和阅历的局限让这些新闻从业者在新闻报道中,对百姓冷暖难以感同身受,同时在国家大政方针的解读方面难以挖掘出深层次的内容。笔者认为,这一点也是民生新闻前景发展最受制约的限制因素。

二、民生新闻前景探索

作为一种有别于传统新闻,兼有时政和社会新闻双重特性的新闻,民生新闻更强调人文关怀和平民视角。因此,笔者认为,如何扬长避短,是民生新闻未来的出路和发展思路。

(一)贴近百姓,多层次满足观众需求

新闻的三贴近原则,可以说在民生新闻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也是对民生新闻提出的最高最本质的要求。不贴近百姓生活,民生新闻的“以民为本”就是一句空话。相应的,民生新闻如果贴近了百姓,受众就会贴近媒体,媒体话语权和影响力就会进一步扩大,从而扩大了媒体的受众面。

但是,如何贴近百姓,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触角深、现场快、互动多。

1.触角深。毫无疑问,更多的新闻线索是民生新闻的源泉。让公众更信任媒体,就要多知道,常知道百姓在做什么,在想什么,他们想知道什么,他们最需要什么。这一切都依赖于基层的新闻线索。开通新闻热线,培养新闻线人,是媒体永远不能停止开拓的“营销市场”。

2.现场快。随着现代科技广泛运用于新闻媒体,民生新闻现场直播也成为了可能。现场直播节目增强了新闻的时效性,与百姓实时的贴近让民生节目不仅受欢迎,而且有服务价值。充分运用非语言因素,让新闻零时差传播,让观众亲临其境,强调对新闻事件的关注度、时效性和现场感、画面的冲击力,让鲜活的现场、热辣的细节得到最现场的展现,使观众感到可信,而这正是民生新闻与传统新闻不同的地方。笔者在实际操作中也发现,突发事件的现场报道对于观众的吸引力不可小觑。而且,记者往往能在此类报道中找到自我价值,提高报道水平。例如,笔者曾亲身经历的道路塌陷,煤气泄漏,水管爆裂等几次现场报道,让笔者切实感受到民生新闻对于大众的重要性。

3.互动多。传统电视节目经常被称之为单向链条状传播,这种传播方式决定了节目本身无法收到观众的实时反馈。随着科技手段的广泛运用,多渠道传播方式不断深入到百姓人家,报道与观众同步互动已经成为现实。记者深入到新闻现场直接采访受众,让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还可以让观众通过短信平台、热线电话直接参与到节目的交流当中。如北京电视台的《首都经济报道》作为一个关注经济类民生新闻的栏目,节目实时的短信话题互动,不仅提高了观众的忠实度,而且,这种互动对于推进节目进行,拉近观众距离,起到了很大作用。互动化的运用,不但最大限度地利用了电视传媒的信息量大,传递迅捷的特点,也充分调动观众的观看兴趣,最终达到最佳的传播效果。

(二)报道深化,提升品质

深入报道,主要指就某一新闻事件本身前因后果进行深入挖掘后,发掘事件本质的报道方式。而民生新闻节目中,因为过分强调新闻的及时性,进行大量的常规报道,不可避免会导致新闻表象的泛滥。例如,社会生活中,每天有多少起交通事故发生,某次事件导致了怎样的恶性后果……然而,常规性报道让百姓及时迅捷的了解信息固然重要,但是如果大量的常规报道内容聚焦于此,必然使新闻内容显得乏味空泛,甚至给受众造成社会不安的错觉。这也是新闻同质化的原因之一。

值得欣慰的是,之前谈到民生节目同质化的问题,现在也开始逐步得到改善。前几年民生新闻所遇到的报道题材范围狭窄、内容琐碎、报道孤立片面等问题已经有了较大改观。渐渐成熟起来的民生记者已经开始努力深入挖掘和理性评判,对于报道不再仅限于对个别现象就事论事,而是试图对一类现象进行客观的把握和核心化剖析。记者尽量在尝试把表象琐碎肤浅的事件背后挖掘出更加有价值,更能发人深省,能引导人们社会价值观的深刻主题来。比如北京电视台《法制进行时》的姐妹节目《非常看法》就是这类民生新闻发展的典范尝试。而且,效果非常好。在笔者看来,民生新闻的发展趋势正在于此。

笔者所在的栏目也开设了《热点聚焦》这一个板块,旨在打造一个深度报道的民生新闻板块,类似于报纸的深度报道。例如,对某个事件背后的社会功能缺失质疑,挖掘典型事例背后的行政不作为,跟踪个性案例背后的人性本质。事实证明,这是一个深受百姓欢迎的板块。看来,在常规报道的基础上,甄别选择,有针对性的选择一部分新闻内容进行深入报道,是民生新闻未来的发展方向之一。

(三)充实从业者队伍

因为工作强度的原因,民生新闻大部分工作人员都是刚出校门的年轻人,活力与激情有余,但毕竟没有太多的社会阅历,对百姓冷暖难以感同身受,对政策的把握也不够,很难挖掘更深层次的内容。这也是民生新闻节目质量普遍不高的主要原因。在拼体力的同时,民生新闻更要拼脑力,这样才能进一步发展。不急功近利,更深入挖掘,在“民生”一词上多做文章,提高从业者素质,充实经验丰富的老记者,改善从业人员结构是势在必行。笔者认为,特稿记者、调查记者都是民生新闻中不可或缺的骨干力量。

总之,从民生新闻的宗旨和与其受众目标来看,民生新闻有充足的理由长期存在,这是其不可抹杀的先天优势。但是每个从业者都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民生新闻并不等同于日常琐事的展示,也不是一味求新求奇。以严肃的新闻理念对百姓时实报道分析,才是新闻的终点。通过对平凡百姓和普通事件的报道,完成新闻自身由特殊意义到普遍意义的升华,为百姓的日常生活提供行动参照和价值坐标,这样才能真正贴近民生、关注民情,民生新闻才能真正得以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张国良.20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2]杨伟光.电视新闻学论集.书海出版社,1990

[3]李良荣.新闻学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