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重提“民生新闻”

重提“民生新闻”

时间:2022-04-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三、重提“民生新闻”《南京零距离》与常规新闻最大的不同在于两点:一是60分钟的大信息量,一是民生新闻。也许有人会质疑《南京零距离》对所谓“民生新闻”的强调和关注会使新闻节目丧失其应有的严肃性和权威性而在某种程度上显得琐碎。

三、重提“民生新闻”

《南京零距离》与常规新闻最大的不同在于两点:一是60分钟的大信息量,一是民生新闻。从某种程度上讲二者是相互支撑的。观众收看节目,需要付出时间、精力乃至金钱成本,而其收益就是接受媒介在单位时间内提供的信息,也就是说观众收看节目具有趋利性;从电视台的角度看,拿城市频道总监景志刚的话说就是“体量”,“有了一定规模,投入产出比才能合理。最重要的是,体量越大,所构筑的信息平台包容的内容就越多。把最好最有效的内容组合在一起,就能最大限度地满足观众的收视需求。”当初,栏目组对能否做满60分钟的新闻着实捏了一把汗,确实,不要说一个锁定地市的栏目,即使中央台也没有这样的时长先例,而民生新闻的重提使得新闻素材俯拾皆是,随手拈来。

《南京零距离》的节目内容包括三个方面:实用资讯、生活投诉和社会新闻,既有作为社会新闻的逸闻趣事,又有以生活投诉为主要形态的批评报道,还有百姓的生活常态,展开了看,是一幅反映大众生活的动态清明上河图。在节目中经常可以听到、看到这样的新闻:一只可爱的小猫遭人遗弃,爬到大树上彻夜哀号,消防官兵用云梯将其救下;刺骨寒冷的雪夜,一位巡逻民警向自寻短见的老太下跪,恳请她回家;自来水总水管破裂,水流成河,居民众志一心,协助有关部门处理突发状况;还有什么“油罐车拔倒电线杆”、“门牙撞断之后”、“白云亭保安又打人”等。这样的新闻关注的对象是平民百姓,反映的是大众的所思、所做、所惑,是大众的生存状态和心灵状态。这样的新闻不仅变传统的“俯视”新闻为与百姓平视的“对话”新闻,拉近了彼此的距离,而且使新闻的外延大大地扩展了。最初,栏目组怕新闻做不满,一般两三分钟一条新闻。对新闻重新定义之后,新闻素材大大丰富了,现在一条新闻已经缩短到几十秒,信息容量大大加强,甚至还有大量反馈回的信息因为节目时间所限无法播出。景志刚告诉我们:“这样的新闻用旧有的‘社会新闻’、‘舆论监督’来概括显然辞不达意,也许更适合的是‘民生新闻’,这一提法不仅字面上比较切题,而且内容上也比较准确地概括了这类新闻的平民视角、民生内容。”

也许有人会质疑《南京零距离》对所谓“民生新闻”的强调和关注会使新闻节目丧失其应有的严肃性和权威性而在某种程度上显得琐碎。事实上,《南京零距离》开播至今,在关注百姓生活常态的同时也对主旋律的大事投入了同样的热情,并且通过活动创造了几个江苏电视史之最:如南京解放53周年之际在飞艇上录制空中直播节目《空中看南京》,实现了首次空中直播;在中秋佳节制作南京历史上最大的灯笼,其直径长达5米多;2003年春节播出16集系列专题片《四海情牵——天南海北南京人》,成为江苏电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环球采访。《南京零距离》也有时政新闻,但它的报道视角不是会议、活动本身,而是力求找到时政要闻与百姓关注点的结合点,如对南京市两会的报道就从代表提案中选取了药物价格降低、增强物价透明度等直接影响百姓生活的事件。面对我们的问题,景志刚显得游刃有余:“南京时政要闻我们一般放在头条,也有的放到7:30之后,主要就放在这两个时段。比如两会新闻,我们放在一开始播,7:30再播一次。因为我们是面向南京的新闻,实际上南京的时政要闻老百姓是非常关心的。自己的市长、市委书记干什么和老百姓息息相关。我们做这种新闻就是要找市长、市委书记说的和老百姓生活的关联点,比如住房城建等老百姓关心的东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