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国际扫盲日,你不得不知道的事

国际扫盲日,你不得不知道的事

时间:2022-10-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国际扫盲日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65年11月17日召开的第十四届代表大会上设立的。11月18日,经政务院批准,扫除文盲工作委员会合并于教育部并合署办公。共青团中央发布《关于在七年内基本扫除全国青年文盲的决定》。12月6日教育部发出通知,筹办各级扫除文盲协会。3月2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扫除文盲的决定》。
国际扫盲日_现代节日解读

(9月8日)

国际扫盲日:9月8日,国际扫盲日的英文是:International Literacy Day。

国际扫盲日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65年11月17日召开的第十四届代表大会上设立的。把每年的9月8日定为“国际扫盲日”,其目的是动员世界各国和有关国际机构同文盲现象作斗争,并希望通过国际扫盲日活动推动扫盲工作的开展,使各国适龄儿童都能上学,在校学生不过早辍学,成年文盲有受教育的机会,以此实现增进人际沟通,消除歧视,促进文化传播和社会发展的目的。

文盲是比喻人目不视丁,不认识文字,或对文字的意义不清楚。正常人中的文盲产生是与社会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的。

人类在与自然界作长期斗争的过程中,既改造了自然,同时也改造了自己的器官和本性。由于共同劳动的需要,他们学会了用复杂的音调表示某种意思,发音器官逐渐发达,并进而产生了语言。我国原始文字起源于人类最早的记事符号,这也表明原始人类思维能力的提高。

山东大汶口遗址文化的陶器符号,产生于公元前2500年到前2000年,大致与黄帝时期仓颉造字作书的传说相符,可能曲折地反映了文字创制的历史。根据这些考古学的发现,汉字是由图画文字向象形文字过渡简化而来。经过了殷商的甲骨文,到周代的金文,到秦代出现了直线化、笔画化的趋势,秦统一后整理推行的小篆产生了隶书。隶书后大大简化了汉字的形符。一般来说,文字只有便于书写,表达意愿,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隶变后的汉字结构虽然褪去了古汉字原始的象形特征,但在它的笔画中依然保留了相当程度的象形表意特征。到汉末和南北朝孕育出了楷书。

首先文字是掌握在少数贵族的手里。到周代,由于商业城市的兴起和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发展,商人、手工业者和平民迫切需要使用文字。这无疑为文字的发展提供了历史条件。首先由孔子打破了西周“学在官府”的垄断,首创私学,主张有教无类(教育的平等)。

中国古代文化是靠中国古代教育一代一代地传递下来的。私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形式开始发展起来,出现了一批闪烁着智慧光芒的民间私学大师,如孔子、墨子、孟子荀子等。到隋唐,建立健全了科举考试制度。这是我国古代教育史和官制史上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官员的擢升任用,均服从或从属于科举考试。因此社会上出现了百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思想观念。

然而由于我国是一个持续数千年之久的农耕古国,由于自给自足、闭关自守的思想观念,读书与学习文化几乎是少数人的事情,通过学习来改变生活,提高地位,可算是劳动人民的一种奢望。在唯有读书高的同时,铁锹插得稳、作田是根本的思想占据着总个农民阶层的头脑。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学龄儿童的入学率只有百分之几甚至千分之几。随着商品经济的萌芽,手工业的发展,文艺的产生,技艺成为部分人员过上优于农耕生活的谋生手段。同时也出现了养崽不读书,等于养只猪的流行语。这些流行语从侧面反映了人们对待知识文化的一种态度。据统计,新中国成立前,学龄儿童入学率为20%左右,全国人口中80%以上是文盲。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对人民的扫除文盲工作。1949年10月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成立,12月23日至30日教育部在北京召开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这次会上首次提出,争取从1951年开始进行全国规模的识字运动。

1950年6月1日政务院发出《关于开展职工业余教育的指示》,并指出:职工业余教育的内容以识字为重点,采取多种多样并能保持经常的方式进行。争取在三、五年内做到职工中现有文盲一般能识字一千个上下,并具有阅读通俗书报的能力。

为加强对扫盲工作的领导,1953年,国家成立扫除文盲工作委员会。10月20日《扫盲通讯》杂志创刊。扫除文盲工作委员会发出《关于扫盲标准、扫盲毕业考试等暂行办法的通知》。《通知》规定扫盲标准为:干部和工人一般为认识两千常用字,能阅读通俗书报,能写二三百字的应用短文,农民一般可定为认识一千常用字,大体上能阅读通俗书报,城市劳动人民一般可为认识一千五百常用字,阅读、写作方面可分别参照工人、农民标准。

1954年8月5日至16日,教育部扫除文盲工作委员会在北京联合召开第一次全国农民业余文化教育会议。会议提出争取用15年左右的时间,基本上扫除农村两亿多青壮年文盲。11月18日,经政务院批准,扫除文盲工作委员会合并于教育部并合署办公。

1955年7月30日全国一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出:五年内“应该基本上完成在工农干部、原有产业工人和农村积极分子中扫除文盲的任务”。11月16日,共青团中央书记胡耀邦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关于农村扫除文盲工作》。文章提出:扫除文盲是实行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有战略意义的任务之一。共青团中央发布《关于在七年内基本扫除全国青年文盲的决定》。12月6日教育部发出通知,筹办各级扫除文盲协会。1956年3月15日,全国扫除文盲协会成立。

1956年1月4日,全国总工会第七届执委会主席团第九次会议通过《关于在三年内扫除全国职工中文盲的决定》。为了鼓励在扫除文盲中作出贡献的人们,教育部2月8日发出《评奖扫除文盲优秀教师、优秀工作者、优秀学员、先进单位的暂行办法》。2月8日教育部、中华全国手工业生产合作社联合总社筹委会发出《关于开展手工业生产合作社业余文化教育的联合通知》。《通知》要求到1959年基本上扫除手工业合作社社员中的文盲。3月2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扫除文盲的决定》。《决定》指出,扫除文盲是我国文化上的一大革命,要求在五年或者七年内基本上扫除文盲。

1957年3月8日,教育部发出《关于扫盲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着重扫除40岁以下的文盲,要求扫除80%(农民、市民、手工业社员)或85%(工人)的文盲。12月25日,中共中央公布从1956年到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修正案)》,并提出:从1956年开始,按照各地情况,分别在12年内,基本上扫除青年和壮年中的文盲。

1958年教育部发出文件,就“基本上完成扫盲任务”和“扫盲年龄计算年限”作出解释。扫除文盲的对象是年龄在14至40岁的青壮年,扫除文盲的标准是:在厂矿中非文盲达到总数的85%,农民、城市居民和手工业社员中非文盲达到总数的80%。2月24日至3月8日,中央有关部委联合召开了扫盲工作先进单位代表会议,全国扫盲协会会长陈毅作了很精辟的讲话,他说:“扫盲工作是使六万万人民睁开眼睛的工作。”3月7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掀起规模壮阔的扫盲大跃进》,这使正常的扫盲工作开始变味了。9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指示》提出: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扫除文盲。10月1日,《光明日报》报道:我国教育事业以空前速度获得巨大的发展。报道中列举了如下数字:从1月到8月,全国扫除了9 000万文盲,比8年来扫盲总数多两倍。在2 200多个县、市中已有1 500多个县、市(占全国县市总数的67%)基本扫除了文盲。

1959年10月25日至11月4日,教育部在北京召开农村扫盲业余教育工作会议。会议讨论了两三年内完成扫除农村青壮年文盲的任务和大办业余教育的规划。11月11日,教育部成立扫盲工作办公室。

1960年4月2日,中共中央批转教育部党组《关于农村扫盲、业余教育情况和今后工作方针任务的报告》,中央批示,力争在1962年前基本上完成农村扫盲任务。

从1964年10月开始,教育部印发中共中央宣传部加了批语的《城市半工半读学校情况汇编》。1965年《人民日报》开辟专栏,开展“怎样办好半工半读、半农半读的新型学校”的讨论。从1965年11月6日中共中央转发《关于通过“四清”运动发展耕读小学的一份报告》开始,“扫盲”一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大事记中消失。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工作很有成效。到2000年有资料显示,我国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已达到8年,但我国仍有9%的成人文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